500多年前的一幅古畫,放大10倍,竟然發現一個戴眼鏡的男人!

2020-12-06 黃門左侍郎

500多年前的一幅古畫,放大10倍,竟然發現一個戴眼鏡的男人!

在中國古代畫壇上,有一個小眾畫派,那就是致力於描繪當時的市井風俗,就是人們常說的風俗畫。風俗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是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人物畫。始於漢代,如遼陽、望都等地 墓室壁畫和 畫像石、 畫像磚等。唐代韓滉的《田家風俗圖》、五代李群的《孟說舉鼎》、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南宋左建的《農家迎婦圖》、 朱光普的《村田樂事圖》、 李唐的《貨郎圖》等,均為一代名作。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批畫家的存在,才讓沒有照相技術的古代風情,能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到了明代,也有一幅傳世的著名畫作《南都繁會圖》,全稱為《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南都繁會圖》為明四家之仇英所繪,一直享有「南京本土的《清明上河圖》」之盛譽。《南都繁會圖》卷長355釐米、寬44釐米,畫卷街市縱橫,店鋪林立,車馬行人摩肩接踵,標牌廣告林林總總。長卷繪有109家商店及招幌匾牌,1000多個職業身份不同的人物,侍衛、戲子、縴夫、郵差、漁夫、商人等「行走」在長卷上,神態豐富,展現出一幅繁華、富庶、熱鬧的明朝晚期的陪都南京的市井生活畫面。

有細心的網友,將這幅500年前的古畫,放大10倍後,卻發現了裡面竟然有個戴眼鏡的男人。生活在幾百年前的古人,卡吧上一副現代風情的眼鏡,想想也真夠詭異的。

那麼,問題來了,畫中的眼鏡男,是畫家仇英的「科學幻想」呢,還是仇英生活的時代,中國就已經有眼鏡了呢?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眼鏡是源自西方的舶來品。其實,從現有的歷史記載來看,中國人使用眼鏡的歷史,要早於西方人。中國最早的眼鏡並不叫眼鏡,而是有個非常古怪的名字,叫「靉靆」。靉靆的本意指的是雲彩很厚的樣子,形容濃雲蔽日。最遲到南宋時,「靉靆」又指眼鏡。

比如,南宋作家趙希鵠在他的《洞天清錄》中就有這樣的記載:「靉靆,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這裡說的「靉靆」指的就是老花鏡。趙希鵠生活在1170年至1242年之間,這屬於13世紀前半葉,而西方關於眼鏡的最早記載則是13世紀後半葉。其後,意指眼鏡的「靉靆」就常常現身於各種筆記。

明朝田藝蘅在《留青日札》中,就有關於靉靆的描述:「提學副使潮陽林公有二物,如大錢形,質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雲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此靉靆也。」

再者如清人陳康祺的《郎潛紀聞》卷九:「相傳翁覃溪……六七十時猶能於燈下作細書,閱蠅頭字,不假靉靆。」說的是清代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翁方綱(字覃溪)的視力很好,六七十歲了,讀書、寫字仍不用藉助眼鏡。可見,當時的眼鏡在文人士大夫中已相當盛行。

既然我們在南宋的時候就發明眼鏡了,那麼在明朝畫家仇英的畫作《南都繁會圖》中,畫上戴眼鏡的男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500年前一幅古畫中,竟然發現戴眼鏡的男人,是穿越了嗎?
    500年前一幅古畫中,竟然發現戴眼鏡的男人,是穿越了嗎?500年前一幅古畫中,竟發現戴眼鏡的男人,穿越了嗎?然而這幅畫由於距今500多年了,有些地方磨損嚴重,即便如此,仍然被珍藏於國家博物館,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但當專家將畫拍下來,用現代科技將它進行復原放大後,他們發現這幅畫中出現的人物中,竟然有人戴著眼鏡。要說有人近視戴眼鏡在現代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這幅畫可是出自500年前,一般我們認為眼鏡是近現代生產出來的,怎麼會出現在一幅明朝的畫中呢?
  • 500年前一幅古畫,放大10倍後,發現戴眼鏡的男人,這是什麼情況
    現在戴眼鏡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學生和老年人,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全球有24%的人患有近視,而眼鏡這種「高科技」據說是歐洲人發明的。但是在我國一幅明朝的畫作中,卻發現了戴眼鏡的男人!這是什麼情況?《南都繁會圖》這幅畫叫做《南都繁會圖》,是明朝著名的畫家仇英創作的,距今已經500多年了。仇英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吃了上頓就沒下頓,所以家裡也沒什麼錢供他讀書。
  • 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後,發現了一位戴眼鏡的男子,顛覆歷史
    然而,500年前的一幅古畫被放大十倍後,竟然在畫中發現了一位戴眼鏡的男子,這是不是意味著眼鏡在我國出現得更早? 這幅古畫名叫《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簡稱《南都繁會圖》。該畫的作者是中國明代著名的畫家仇英,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明四家」。
  • 500年前的一幅古畫,放大仔細看,發現有個男人戴著眼鏡
    這幅畫名聲造詣極高,後來,明朝有一位畫家以南京的市井繁榮為背景,也描繪了一幅古畫,起名《南都繁會圖》,這幅圖反映的是南京市井的繁榮景象。這幅圖畫也一樣十分受歡迎,而這幅圖被人研究放大10倍後,卻被發現這其中有一位戴眼鏡的男人,難道那個時候就已經存在眼鏡了嗎?
  • 它被譽為明版「清明上河圖」,放大10倍,卻發現有個戴眼鏡的男人
    《南都繁會圖》是五百多年前的一幅古畫,也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也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和《清明上河圖》一樣,《南都繁會圖》也描繪了明朝舊都南京的市井繁榮景象,因此被譽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圖》。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倘若你將這幅畫放大十倍,會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個戴眼鏡的人。那麼這就引起了人們的猜疑,這個人難道是個穿越之人嗎?
  • 500年前的古畫中,發現戴眼鏡的男人,這是否與穿越有關?
    這幅畫距今已經有500年的歷史了,全長大約3.5米左右,現在已經被國家秘密保護起來,成為了一級文物。因此可以看到這幅畫真容的人並不多,一直到南京方面為了開發相關的文化資源,這幅畫才不得以面向世人公開。雖然國家一直在秘密保護這幅畫,但是由於年代久遠,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磨損,好在磨損不嚴重,可以正常觀看。
  • 宋代畫家留下《獨釣寒江雪》圖,放大10倍,發現「魚釣」是現代的
    五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無數的文物,而在這些文化中,書法古畫無疑是最為珍貴的文物之一。一幅古畫,代表的不僅是畫作主人的繪畫功底,還暗藏著畫家的思想和精神,以及時代的烙印,對後世來說,一幅保存完整的古畫,是極為珍貴的。
  • 一幅500年前的古畫,意外發現戴眼鏡的現代人,難道真有穿越者?
    緊接著史書中又記載,公元1784年人們發現了有一種眼鏡,可以解決人們的近視眼毛病,也就誕生了近視眼眼鏡,並且在同年又發明了遠視眼鏡。再到1825年,英國有一位光學研究者,名字叫做喬治還研製出來了一副專門可以診治人們眼睛有一點閃光問題的眼鏡。隨著時代的發展,眼鏡也在不斷的優化,在現在生活中近視眼可以通過醫學手術來矯正自己的視力,也可以通過輔助型光學工具來幫助自己看得更清楚。
  • 500年前的古畫中出現一個中年眼鏡男,網友:穿越還是惡作劇?
    不過讓很多網友沒想到的是,一張500年前的古畫中竟然也出現了中年眼鏡男,難道說他是穿越過去的現代人嗎?這張古畫就是明朝版的「清明上河圖」,名字叫做《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相傳是仇英的作品。《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簡稱《南都繁會圖》,雖然沒有《清明上河圖》那麼家喻戶曉,但畫上描繪的內容幾乎跟《清明上河圖》一個類別。
  • 我把古畫放大了 10 倍,嚇死
    當我們把這些畫放大,細細品味這些作品的局部時,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踏歌圖》 馬遠 191.8 x 104.5 cm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宮廷畫家馬遠,作品多是「高大上」的題材,比如參加皇帝宴會的《華燈侍宴圖》、與文人墨客相聚的《江亭望雁圖》...偶爾,他也畫幾張「農樂」題材的畫,比如《踏歌圖》。主題是「踏歌」,人物佔的比重也並不大,但他們在整幅畫中卻極為引人注目。
  • 專家:放大5倍,看看翅膀上紋路
    專家:放大5倍,看看翅膀上紋路說起齊白石這位世界文化名人,大家可謂無人不知,這位擅長以繪製花鳥、魚蟲、山水、人物見長的南方老人,以其筆墨雄渾、色彩明快、結構嚴謹、意境高邁、風格淳樸的繪畫風格,在畫壇享有重要聲譽。
  • 達文西畫作《最後的晚餐》,放大10倍發現秘密,他才是背叛者!
    ,這幅古畫叫《最後的晚餐》,可能說到《最後的晚餐》各位網友也都非常的熟悉,那是達文西的作品,但是這幅畫中也有你不知道的秘密!而大家認為是猶大的理由也很簡單,我們看到猶大聽到耶穌說有人背叛他時猶大本來要拿麵包的手一下就縮了回去,而右手拿著一個袋子也暴露了自己,很多網友認為這就是出賣耶穌所得到的錢,再看猶大那驚慌失措的樣子,更是斷定猶大就是背叛耶穌的人,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那只能說你對這幅畫還是不夠了解,當我們放大10倍觀察你就會發現畫中真正的秘密,原來背叛耶穌的人並不是猶大
  • 500年前的古畫,疑似出現「戴眼鏡的男子」?穿越時空是真的嗎?
    除了極高的藝術造詣以外,這幅畫之所以如此受歡迎,還是因為人們在畫中發現了不可思議之處,這是怎麼回事呢?《南都繁會圖》這幅畫作的作者叫做仇英。雖然大家並不知道仇英的出生年月,但是經過專家對這幅畫作的研究分析,可以判斷這幅畫作是1520年出現的,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時間了。這幅畫作已經成為了國家的重點保護文物,雖然我們對它加以細心的呵護,但是經過了數百年的演變,這幅畫作受到的損害還是十分嚴重的。一開始這幅畫作並沒有對外展示,直到後來,這幅畫的掃描件才被公之於眾。
  • 老虎畫成「病貓」,卻成為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放大10倍太妙了!
    華巖是清代著名的繪畫大家,還是揚州畫派的代表,最為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他的畫也贏得了很多繪畫愛好者喜歡,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華巖的一幅老虎圖,這幅繪畫作品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蜂虎圖》,看到這裡以後我相信很多網友也想欣賞一下這位古人的繪畫作品吧?我們都知道這幅繪畫作品非常的珍貴,因為是古代的繪畫作品,那可是比齊白石的畫都要珍貴。
  • 琥珀蜜蠟放大100倍後,竟然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
    那有沒有好奇琥珀蜜蠟在60-100倍的放大鏡下呈現的是怎樣的神奇景象呢?琥珀蜜蠟放大100倍後,竟然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 1、多米尼加藍珀 多米尼加藍珀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琥珀,在琥珀圈一直有著「琥珀之王」的美譽,不知道它在100倍放大鏡下是否依然獨領風騷呢:
  • 此人畫了一幅「瑪麗蓮夢露」,放大10倍後,網友:真正的藝術家!
    例如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藝術家克雷格·艾倫就畫了一幅讓人印象深刻的瑪麗蓮夢露,當人們將這幅畫方法10倍後,更是直觀地感受到了畫家的高超畫技,被網友們稱讚為:真正的藝術家!那麼這到底是怎樣一幅完美的畫作呢?作為青年藝術家,克雷格·艾倫自小就對藝術非常著迷,尤其是抽象派畫作最深愛其愛。
  • 千年古畫中,發現精美玻璃花瓶
    在一幅千年古畫中,竟然發現了精美的玻璃花瓶,這的確讓人感到非常吃驚,不少網友看到這幅畫後,都表示:這是穿越了嗎?在畫面正中間坐著一位佛陀,在他的右邊站立著一位雙目圓睜、身披鎧甲、手持武器的金剛,在畫面下部中間矗立著一個精美的花臺,在花臺的兩邊分別站著兩名身穿白衣的侍者,比起佛陀和金剛來說,這兩位侍者身形小了很多,左邊的侍者微微地弓著身體
  • 故宮一幅名畫,老虎「抱頭鼠竄」,放大5倍,它看到了什麼?
    這虎的正臉看著的確有些「加菲貓」的詼諧感,但他這樣子畫老虎恐怕並非是沒見過老虎瞎畫的,反而極有可能是模仿了故宮一幅傳世名畫的手法。 華巖 難道這樣一幅古畫的作者是個三流畫家嗎?相比三流畫家的作品絕對不會出現在故宮典藏裡面,水平低劣的繪畫更不會成為傳世之作。那麼先看看這幅傳世虎圖的作者是何人?
  • 國畫中的人物船舟點景,畫中的點睛之筆,放大20倍後很有趣味
    船舟的點景畫法在現代國畫是很少見到了,但是在古代的畫中十幅畫有九幅中都能見到,當我們把古畫中的點景船舟放大20倍,發現畫中的點景細膩而生動,仿佛能從畫中看到那個時代,畫的太有趣味了。古畫中的船舟點景放大20倍放大20倍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漁人坐在小舟上垂釣,人物細節刻畫得十分生動,小舟也是微微向後翹起,仿佛現實中的垂釣場景一般,但最讓人心動的是漁人手中握著的魚竿手柄
  • 揚凡艾克名畫放大40倍後,發現一個秘密,揭開了畫家的身份之謎!
    他是西方的油畫之父,就像是中國的徐悲鴻一樣,是一個開宗立派的厲害人物。而他發明的油畫一直沿用到現在,也是因為他的創新,世界繪畫才能夠穩步的向前發展。這是他的一幅畫,描繪的是宗教故事,名字叫做《卡農的聖母》。而當我把這幅畫放大了40倍後,在士兵的胳膊處發現了一個比較模糊的人,而這個人其實就是畫家,畫中的人物帶著標誌性的紅頭巾,面容冷峻,一心一意的在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