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湧現了諸多有名的畫作,這些畫作中記錄了人們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同時也反映出了當時朝代的社會景象。我國最著名的莫過於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了,他通過繪畫的方式,向人們展示了當時北宋時期的繁榮景象。
和張擇端一樣,通過繪畫的方式記錄繁榮景象的,還有一位來自於明朝的畫家,他以當時南京的繁榮景象為背景,繪製了南都繁會圖,這幅圖畫的出現卻吸引了很多科學家的注意,那麼這幅圖畫當中究竟記錄了些什麼呢?這幅畫的名字叫做南都繁會圖,作者名字叫做仇英,和其他的繪畫家不同,他的身世非常悽慘,自幼家境貧寒,在他的努力下才成為了明朝時期非常著名的畫家,這幅作品在當時也受到了極高的關注。
這幅畫距今已經有500年的歷史了,全長大約3.5米左右,現在已經被國家秘密保護起來,成為了一級文物。因此可以看到這幅畫真容的人並不多,一直到南京方面為了開發相關的文化資源,這幅畫才不得以面向世人公開。
雖然國家一直在秘密保護這幅畫,但是由於年代久遠,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磨損,好在磨損不嚴重,可以正常觀看。這幅畫在展出之後,向眾人展現了當時明朝南京的繁華景象,畫作也惟妙惟肖,甚至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表情動作,形形色色的人被刻畫在其中,反映了當時南京的情況。
就在這幅畫放大之後,就有人發現了不同之處,因為在其中有一位戴眼鏡的男子顯得格外扎眼。坐在棋盤面前,戴著眼鏡似乎在思考些什麼。周圍的人也在聚精會神的看著棋盤,難道在500年之前眼鏡就已經出現了?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眼鏡是近代才出現的產物,那麼在明朝又為何會出現戴眼鏡的人呢?感覺這是一個跨時代的產物,甚至還有人在看到這幅畫之後,聲稱是有人戴著眼鏡穿越到了明朝而被作者畫了下來。
為了弄清楚這名戴眼鏡男子究竟是怎麼回事,也查閱了不少資料,其實在南宋時期就已經有了眼鏡的存在,當時南宋有位作家在他的書中寫到,因為老人為了可以看的更加清楚,他將一個物品覆蓋在了眼睛前面,就立刻就變得明亮,而這個覆蓋在眼睛上的東西應該就是現在的眼鏡吧。在明朝時期,就已經有人攜帶著各種各樣的眼鏡了,只不過在很多人心中,還覺得它是現代的產物。對於在畫中所發現的這個戴眼鏡的男子,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