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前的古畫,疑似出現穿越中的老虎,畫中老人表情更奇怪

2020-12-21 釋墨軒文化小天地

多數古代的繪畫都是在講一個故事,又或者是古人借畫片表達對先人繪畫的一種風格致敬。但絕大多數的古畫繪畫作品,每一個作品都明確了一個主題,而且對於這一個主題的理解,我們現代人有不同的觀點與解釋。

帶著一個了解的目的,我們接下來欣賞一張距今有超過700年的古畫,這是一張戴進畫家所繪畫的《羅漢圖》,作品並不大,但如今已經被博物館珍藏著。

這一張《羅漢圖》比較特殊的地方有兩點,首先第一點就是作品採用了立軸的繪畫方式,這與多數縱向羅漢圖對比,大家會發現畫中的故事非常有特點。

第二點就是畫中的羅漢描述的是一種生活的場景,並不是表達羅漢那一種威嚴的狀態。自然又貼近生活,像這一張古樸的《羅漢圖》風格也成為一個非常大的亮點。

這一張700多年前的古畫,畫中疑似出現了一隻穿越中的老虎,尤其是畫中的老人表情更奇怪。

首先這幅畫是描繪了一位羅漢坐在寺院門前的場景,但他是右手持著自己的法杖,而左手則是撫摸著偎在他膝前的一隻老虎,這難道是一個降虎的羅漢?

再仔細看這一位老人的面部表情,完全沒有害怕的意思,看著就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但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躲在門後那一位偷看的童子,這與羅漢形成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對比。

尤其是當童子的表情比較特殊的時候,看到這幅景象其實表現出來的是一種面露驚恐的表情,這也證明了戴進筆下的動物不是一隻貓,是老虎。

那疑似來了,為什麼羅漢就不怕虎?難道這是他的一隻寵物?又或者是這一隻老虎還在笑,看著怎麼越來越像一隻貓呢?

甚至有一些網友說戴進筆下這一個羅漢有意思,看著有一些假的感覺,不像以前那種粗眉大眼的羅漢,看著像是少數民族的羅漢一樣。

還有這一隻老虎也是蠻奇怪的,感覺像現代穿越過去的大貓,看著非常奇怪。

但也有一些網友表示戴進畫得妙,明代的繪畫風格就是粗大明,但很顯然這一張作品是採用了技巧性的細工重墨的繪畫手法,看那些風景的草木和石頭就知道了。

另外觀察明代的繪畫,那一種粗大明的繪畫手法也開始從作品這中開始形成。

所以這一張作品,有兩種特殊的處理手法,大家看著比較奇怪也是屬於正常的。

相關焦點

  • 350年前的古畫,疑似畫中出現穿越的動物,像狐狸又像一隻狗
    這也是大家喜歡古畫的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欣賞他的筆墨紙硯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體會和還原古人的真實生活,探索他們生前所發生的一些故事。下面這一張350年前的古畫,疑似畫中出現了穿越的動物,而且看著說法不一,討論者形容動物像狐狸又像一隻狗,非常有趣。是不是真正的穿越動物?
  • 500年前的古畫中出現一個中年眼鏡男,網友:穿越還是惡作劇?
    不過讓很多網友沒想到的是,一張500年前的古畫中竟然也出現了中年眼鏡男,難道說他是穿越過去的現代人嗎?這張古畫就是明朝版的「清明上河圖」,名字叫做《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相傳是仇英的作品。《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簡稱《南都繁會圖》,雖然沒有《清明上河圖》那麼家喻戶曉,但畫上描繪的內容幾乎跟《清明上河圖》一個類別。
  • 800年前的一張宋畫,差點被當成垃圾扔掉,疑似出現穿越的狐狸
    不僅僅只是那些古畫之中隱藏著當時作者想要表達的一種情趣與內容型,單純的拿那些被收藏起來的古畫來講,它們歷經幾百年,這背後的故事也其實不簡單。下面我們聊到的這一張作品是在唐朝手繪之中發現的一張《麝香圖》,它是宋朝時期的一張簡單作品,為什麼說它簡單,是因為它作品的內容很普通,而且簡單易懂。
  • 500年前一幅古畫中,竟然發現戴眼鏡的男人,是穿越了嗎?
    500年前一幅古畫中,竟然發現戴眼鏡的男人,是穿越了嗎?500年前一幅古畫中,竟發現戴眼鏡的男人,穿越了嗎?仇英在1520年繪成此圖,圖中描繪了明朝遷都前的首都南京繁華的街市,畫中的人物非常多,整張圖充斥著熱鬧的市井氣息。這幅名畫長350釐米,寬44釐米,圖中畫了上千個人物小像,細節描繪精巧,令人驚嘆畫家的技藝高超。然而這幅畫由於距今500多年了,有些地方磨損嚴重,即便如此,仍然被珍藏於國家博物館,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 500年前的古畫,疑似出現「戴眼鏡的男子」?穿越時空是真的嗎?
    除了極高的藝術造詣以外,這幅畫之所以如此受歡迎,還是因為人們在畫中發現了不可思議之處,這是怎麼回事呢?《南都繁會圖》這幅畫作的作者叫做仇英。雖然大家並不知道仇英的出生年月,但是經過專家對這幅畫作的研究分析,可以判斷這幅畫作是1520年出現的,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時間了。這幅畫作已經成為了國家的重點保護文物,雖然我們對它加以細心的呵護,但是經過了數百年的演變,這幅畫作受到的損害還是十分嚴重的。一開始這幅畫作並沒有對外展示,直到後來,這幅畫的掃描件才被公之於眾。
  • 北宋時期的古畫,牡丹和狸貓一起出現,很有寓意
    900年前的一幅古畫,牡丹花下一隻貓,旁邊還藏著一條蛇!這幅畫比較有意思,是把牡丹花與一隻貓相結合起來,但還有一條疑似蛇的動物在旁邊,又或者是一根繩子,作者這一種創作的繪畫有意思,而且令人費解。但凡是古畫作品,中間一定是隱藏著內容性。這一張畫也不例外,但所謂的故事有一些特別,而且也有專業的學才做過研究。這是北宋時期的一張《富貴花狸》作品,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館,整個作品並不大,但珍貴的程度卻極高。首先第一個珍貴的原因就是此作品是屬於北宋宮中流出來的作品,是宮廷專業畫師所畫,畫中隱藏著一些細節也是令人深思。
  • 500年前的古畫中,發現戴眼鏡的男人,這是否與穿越有關?
    在中國古代湧現了諸多有名的畫作,這些畫作中記錄了人們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同時也反映出了當時朝代的社會景象。我國最著名的莫過於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了,他通過繪畫的方式,向人們展示了當時北宋時期的繁榮景象。
  • 千年古畫中,發現精美玻璃花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或會用到各種玻璃器皿,比如窗戶玻璃、汽車玻璃、酒瓶、玻璃水杯、茶几、花瓶等等,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玻璃製品的出現頂多也就一兩百年時間,但實際上早在唐代,中國就已經出現非常精美的玻璃器皿了。
  • 200年前的畫中發現手機,科學家給出答案,莫非真存在穿越時空?
    也有的人想回到當初,不過對於現在穿越還是很難實現的,換句話說現實中根本沒有穿越,不過最近竟然發現了200年前的一幅畫,還在這個畫當中也發現了關於現代的蛛絲馬跡。從這幅圖上可以看到圖中的女人使用是一部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而智慧型手機也算得上科學技術的發展的證實,而現在基本人手一副智慧型手機,不過在200年前娛樂措施特別的少,更不用說手機的出現了,而在這幅畫中居然發現了一部現代才有的智慧型手機,也讓人不禁想到是不是有人穿越回了古代?
  • 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後,發現了一位戴眼鏡的男子,顛覆歷史
    然而,500年前的一幅古畫被放大十倍後,竟然在畫中發現了一位戴眼鏡的男子,這是不是意味著眼鏡在我國出現得更早? 這幅古畫名叫《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簡稱《南都繁會圖》。該畫的作者是中國明代著名的畫家仇英,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明四家」。
  • 600年前的國寶級繪畫:牡丹和水鴨栩栩如生,像穿越過去的一樣
    其實要回答這一個問題並不簡單,需要站在專業的古畫領域之中進行講解。古人的繪畫水平高是自然的,除了繪畫的技巧與水平獨特這一個特點之外,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對於繪畫帶著一種深深的真摯情感在其中。也就是我們所形容的意境,一張作品畫出來,感覺到位了是因為作者想通過繪畫表達的一種繪畫的精神所在。
  • 故宮怪畫:畫中老虎被嚇成「慫貓」!作者表示:我的「自畫像」
    歷來,關於老虎的畫作不在少數。畢竟,老虎的威猛雄武,都是被人才追捧的。要不然,武松也不會因為打虎而成了課本上的常客。但是,在臺北的故宮裡,卻收藏著這樣一幅畫:只見畫中的老虎不但瘦骨嶙峋、就連臉上的深情都是楚楚可憐。這樣一幅「慫貓」的樣子,簡直是有些丟老虎的臉。
  • 臺北故宮裡的怪畫,老虎被畫成了病貓,放大10倍看出其中奧秘
    但是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有這麼一幅畫,看起來十分的奇怪,畫面上是一隻老虎,可是從形態上看更像是一隻病貓,究竟是怎麼回事呢?02去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人都看過這麼一副畫,名字叫做《蜂虎圖》,這幅畫之所以比較奇怪是因為畫面中的老虎一點沒有王者之氣,畏畏縮縮還非常恐懼的感覺。畫面中的老虎看起來也十分的瘦弱,體型和正常的老虎不一樣,似乎消瘦了很多。
  • 老虎畫成「病貓」,卻成為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放大10倍太妙了!
    ,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幅畫是一隻老虎,這幅畫是出自清代畫家華巖之手。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幅繪畫作品以後引來了很多網友的爭議,這畫中的動物是老虎嗎?怎麼給人的感覺是一隻病貓呢?畫中的老虎一點都沒有百獸之王的威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臺北故宮一幅怪畫,老虎在害怕什麼?放大了看,上面還有一物
    其中有一幅「怪畫」頗為引人注目,叫做《蜂虎圖》。這幅畫頗為奇怪,也很有趣,出自清代大畫家華巖之手。蜂虎圖老虎被畫成病貓先說說這幅畫。畫中是一頭獨行的老虎。不過這頭老虎與眾不同,弓腰曲背,縮頭縮腦,夾著尾巴,看起來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
  • 一幅500年前的古畫,意外發現戴眼鏡的現代人,難道真有穿越者?
    慕幽在《劍客》中提到:戟立嗔髭鬢,星流忿眼睛。眼睛是人體的五官之一,對於人體快速捕捉光信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眼鏡是必須要用到的一類工具,而這類工具是光學器件裝飾品。隨著時代的發展,眼鏡也在不斷的優化,在現在生活中近視眼可以通過醫學手術來矯正自己的視力,也可以通過輔助型光學工具來幫助自己看得更清楚。這好像是現代人們生活中的優勢,那麼在古代生活中,有沒有中國人就已經用上眼鏡了呢?其實人們可以看看500年前的這幅古畫。這幅古畫就是《清明上河圖》。
  • 惡搞古畫是低俗嗎?手機和電腦實現穿越,繪畫風格幽默有趣
    惡搞古畫也需要分情況,但如果在古畫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創新的藝術創作,這樣子好還是不好? 惡搞古畫真的低俗嗎?80後小夥的這一種行為可以說是非常的幽默風趣,比假正經的人強多了。
  • 古畫中的動物,究竟有多可愛?
    但人們對動物的狂熱絕非現在才突然出現,早在古代,它們的地位就遠比我們想像得高。近些年出現的「鏟屎官」一詞生動地證明了寵物地位的大幅提升。小孩子打翻了東西還會被教育,但貓主子打翻了東西人們只能默默去收拾殘局;二哈把家裡弄得再糟糕,看到它的表情也不會忍心把它趕出門。很多人不禁感嘆:「我活得還不如一條狗!」
  • 故宮一幅詭異古畫,流傳800年,一般人難以看懂畫中寓意
    古畫但是在故宮內有一幅南宋時期流傳下來的詭異畫作,極具恐怖色彩,甚至一般人在參觀故宮的時候看到這幅畫,都會覺得根本看不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麼,難以看懂畫中的意義。此畫的作者從小李嵩就被宮廷畫師收為養子,對於繪畫的興趣自然也在耳濡目染中培養了起來,時至今日畫家李嵩的很多真跡也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中供人們參觀。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這幅《骷髏幻戲圖》了。
  • 故宮一幅800年前的古畫,畫下了《蘭亭序》最後一次面世的身影
    同樣的古畫還有另外兩幅,分別藏於遼博和寶島,三幅畫大同小異全部是畫下了同一件事情,三幅古畫均出自宋代(其中遼博為北宋本、寶島為南宋本)。雖然三幅畫均以描繪《蘭亭序》最後存世的畫面,但其實只有遼博所藏的那幅畫具體對《蘭亭序》進行了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