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的一幅古畫,放大仔細看,發現有個男人戴著眼鏡

2020-12-21 少年嶼鹿

前言

聞貴人有眼鏡,老年觀書,小字畢見,誠世寶也。——《七修類稿》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十分了解,它作為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出的名畫,反映了北宋時期都城東京的一片繁榮之景。這幅畫名聲造詣極高,後來,明朝有一位畫家以南京的市井繁榮為背景,也描繪了一幅古畫,起名《南都繁會圖》,這幅圖反映的是南京市井的繁榮景象。這幅圖畫也一樣十分受歡迎,而這幅圖被人研究放大10倍後,卻被發現這其中有一位戴眼鏡的男人,難道那個時候就已經存在眼鏡了嗎?

《南都繁會圖》的歷史

這幅圖畫的作者名為仇英,一般繪畫能力極高的人都是從小學習繪畫的,他們可能是繪畫世家或是家裡有錢願意支持夢想的。可仇英不同,他從出生就是在一個貧苦的人家。家境貧寒導致沒錢讀書,為了賺錢貼補家用,他很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名油漆工。在他不懈的打拼下,他最終成為了明朝時期著名的畫家,甚至與文徽明、唐伯虎等人齊名。

仇英的具體出生年月無人知曉,但專家通過這幅畫的墨跡大約可以判定這幅作品是畫於1520年的,距今大約有五百年的歷史。這幅《南都繁會圖》全長有350cm,很早就被定義為了國家一級文物,要嚴密保護。不過,它雖然現在被嚴密保護了下來,但在之前的歲月中,它受到的損害還是十分嚴重,不少地方都已經模糊不清了。展覽館起初不同意這幅畫以任何一種形式向外展示,直到一次南京方為了開發秦淮河文化資源來求畫。這幅畫的掃描件才被公開,才被世人看到。

《南都繁會圖》展現在世人眼前後,人們紛紛看到了明朝永樂年間南京的繁華景象。田間一片富饒之景,街道和皇宮都十分繁華,商鋪門口圍著層層人群,看得出人們都在追求著更好的生活。除此之外,河流上漁船龍舟正在運行,其中1000多個人遊走在街市,我們能看見春風滿面的商人正在思考著接下來的商業計劃,還有行色匆匆去趕集市的平民老百姓,正在變戲法的戲子和他面前興奮的小孩,還有提著辛苦一天打來的魚回家的漁夫。這幅圖刻畫了形形色色之人的狀態,很好地反映了那個時代南京的境況。還原度很高,也與《清明上河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眼鏡男露面,疑惑眾人

不過,在這幅圖畫中,一位帶著眼鏡的男人卻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那是一個棋盤前,一位帶著眼鏡的男人正在思索著什麼,周圍圍繞著正在下棋聚精會神的人。仔細一看,他的眼眶上帶著的難道不是一副眼鏡嗎?這幅圖是500年前的作品,而那個時候的眼鏡就已經發明出來了嗎?那這名男子又是從什麼地方得來的眼鏡呢?這到底是不是眼鏡呢?這都令大家很疑惑。

後人為了弄清楚原因翻閱了不少資料,有人表示,眼鏡其實在很早之前就被發明出來了。在南宋有位作家名為趙希鵠,他在作品《洞天清錄》中就寫到過:「老人看不清楚書,於是拿了一個東西覆蓋在眼睛上,立刻眼前的景象就明亮了。」其實這表達的應該就是所謂的眼鏡吧,而趙希鵠是1170年生人,到72歲才逝世,他在世的那些年,早在明朝之前,因此在明朝時期有人攜帶最早樣式的眼鏡,應該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了。

結語

不過,在另一些記載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眼鏡是從我國最先被發掘出來的,而後又被流傳到了別的國家,據悉當時是流傳到了西方的一些國家。而將眼鏡帶回西方國家的,是元朝時期在中國做過官的馬可波羅。專家解答後,在明朝的畫作中為何會出現戴眼鏡的男人,這就不足為奇了。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500多年前的一幅古畫,放大10倍,竟然發現一個戴眼鏡的男人!
    500多年前的一幅古畫,放大10倍,竟然發現一個戴眼鏡的男人!在中國古代畫壇上,有一個小眾畫派,那就是致力於描繪當時的市井風俗,就是人們常說的風俗畫。風俗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是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人物畫。
  • 500年前一幅古畫中,竟然發現戴眼鏡的男人,是穿越了嗎?
    500年前一幅古畫中,竟然發現戴眼鏡的男人,是穿越了嗎?500年前一幅古畫中,竟發現戴眼鏡的男人,穿越了嗎?這幅名畫長350釐米,寬44釐米,圖中畫了上千個人物小像,細節描繪精巧,令人驚嘆畫家的技藝高超。然而這幅畫由於距今500多年了,有些地方磨損嚴重,即便如此,仍然被珍藏於國家博物館,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但當專家將畫拍下來,用現代科技將它進行復原放大後,他們發現這幅畫中出現的人物中,竟然有人戴著眼鏡。
  • 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後,發現了一位戴眼鏡的男子,顛覆歷史
    根據史書記載,我國眼鏡的發源地是蘇州,於1628年發明的。然而,500年前的一幅古畫被放大十倍後,竟然在畫中發現了一位戴眼鏡的男子,這是不是意味著眼鏡在我國出現得更早?
  • 500年前的古畫中出現一個中年眼鏡男,網友:穿越還是惡作劇?
    不過讓很多網友沒想到的是,一張500年前的古畫中竟然也出現了中年眼鏡男,難道說他是穿越過去的現代人嗎?這張古畫就是明朝版的「清明上河圖」,名字叫做《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相傳是仇英的作品。《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簡稱《南都繁會圖》,雖然沒有《清明上河圖》那麼家喻戶曉,但畫上描繪的內容幾乎跟《清明上河圖》一個類別。
  • 一幅500年前的古畫,意外發現戴眼鏡的現代人,難道真有穿越者?
    公元1352年之後,誕生了人類歷史中最早有眼鏡的畫像,其實這一點在後來也有很大的質疑。緊接著史書中又記載,公元1784年人們發現了有一種眼鏡,可以解決人們的近視眼毛病,也就誕生了近視眼眼鏡,並且在同年又發明了遠視眼鏡。再到1825年,英國有一位光學研究者,名字叫做喬治還研製出來了一副專門可以診治人們眼睛有一點閃光問題的眼鏡。
  • 500年前一幅古畫,放大10倍後,發現戴眼鏡的男人,這是什麼情況
    現在戴眼鏡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學生和老年人,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全球有24%的人患有近視,而眼鏡這種「高科技」據說是歐洲人發明的。但是在我國一幅明朝的畫作中,卻發現了戴眼鏡的男人!這是什麼情況?《南都繁會圖》這幅畫叫做《南都繁會圖》,是明朝著名的畫家仇英創作的,距今已經500多年了。仇英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吃了上頓就沒下頓,所以家裡也沒什麼錢供他讀書。
  • 500年前的古畫中,發現戴眼鏡的男人,這是否與穿越有關?
    這幅畫距今已經有500年的歷史了,全長大約3.5米左右,現在已經被國家秘密保護起來,成為了一級文物。因此可以看到這幅畫真容的人並不多,一直到南京方面為了開發相關的文化資源,這幅畫才不得以面向世人公開。雖然國家一直在秘密保護這幅畫,但是由於年代久遠,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磨損,好在磨損不嚴重,可以正常觀看。
  • 500年前的古畫,疑似出現「戴眼鏡的男子」?穿越時空是真的嗎?
    除了極高的藝術造詣以外,這幅畫之所以如此受歡迎,還是因為人們在畫中發現了不可思議之處,這是怎麼回事呢?《南都繁會圖》這幅畫作的作者叫做仇英。古代的社會等級嚴重,我們都知道有很多畫家從小學習繪畫,這他們的家庭實力還是比較雄厚的,但是他卻出生在貧寒人家。為了養家餬口,仇英在年輕的時候成了一名油漆工,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繪畫的夢想,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了赫赫有名的藝術家。雖然大家並不知道仇英的出生年月,但是經過專家對這幅畫作的研究分析,可以判斷這幅畫作是1520年出現的,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時間了。
  • 它被譽為明版「清明上河圖」,放大10倍,卻發現有個戴眼鏡的男人
    《南都繁會圖》是五百多年前的一幅古畫,也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也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和《清明上河圖》一樣,《南都繁會圖》也描繪了明朝舊都南京的市井繁榮景象,因此被譽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圖》。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倘若你將這幅畫放大十倍,會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個戴眼鏡的人。那麼這就引起了人們的猜疑,這個人難道是個穿越之人嗎?
  • 美術生上課時睡覺,畫一副眼鏡戴著,老師不仔細看還發現不了
    別看美術專業的學生平時繪畫的時候覺得不怎麼辛苦,但當他們認真學習,而且在尋求繪畫技巧突破的時候,繪畫對於他們來講也屬於一種煎熬。而且直到他睡著了老師還差一點沒有發現他,原因就是他在自己的眼鏡上面畫了一點東西,用這樣一招迷惑了老師!學們一隻手搭在畫板上,另一隻手同時拖著自己的臉部,這一個動作是屬於認真聽課時候的學生常規動作,一般情況下面都是在證明學生們在認真聽課。
  • 故宮掛著一幅怪異古畫,數百年人無人看懂,背後卻蘊含深刻意義
    由於是皇家聖地,故宮內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古畫。這其中,有一副古畫非同尋常。今天,救生圈就來介紹一下。 數百年古畫究竟有何深意? 這幅畫名叫《骷髏幻戲圖》,出自南宋著名畫家李嵩之手。
  • 我把故宮裡的古畫放大100倍後,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這種感覺往往會導致你即使花了大量時間排隊去一睹《千裡江山圖》的真容,為《清明上河圖》的盛世之景讚嘆不已,卻仍然停留在看熱鬧的階段,有許多疑問得不到解答。他會為我們揭開深藏在晉唐宋元繪畫裡的諸多隱秘:《重屏會棋圖》表面上看是棋盤上的博弈,但其實背後卻隱藏著錯綜複雜的「宮鬥」。《韓熙載夜宴圖》中的韓熙載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存在。當時宮廷畫家都在宮裡畫帝後肖像、皇家生活,一般不會到大臣家裡畫他們的日常。但韓熙載夜夜笙歌,本會惹得皇帝十分不快,為何李煜還會一下子派出三個宮廷畫家專門去描繪韓熙載的夜宴活動呢?
  • 臺北故宮一幅怪畫,老虎在害怕什麼?放大了看,上面還有一物
    配圖不管中國畫還是西方繪畫,都有大量傳世名作,在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一幅名畫的價格動輒上億,更貴的也屢見不鮮。其中有一幅「怪畫」頗為引人注目,叫做《蜂虎圖》。這幅畫頗為奇怪,也很有趣,出自清代大畫家華巖之手。
  • 千年古畫中,發現精美玻璃花瓶
    在一幅千年古畫中,竟然發現了精美的玻璃花瓶,這的確讓人感到非常吃驚,不少網友看到這幅畫後,都表示:這是穿越了嗎?從小圖中不太看得清這隻花瓶是什麼材質,但當我們把畫面放大十倍左右,就能清楚地看到,原來這位白衣侍者手裡捧著的,竟然是一隻精美的綠色玻璃花瓶!
  • 故宮一幅800年前的古畫,畫下了《蘭亭序》最後一次面世的身影
    在藝術史上也存在不少個「未解之謎」,其中有一個「未解之謎」就最最讓書法迷們關心——《蘭亭序》究竟是何時何地怎麼失傳的?它最終到底去哪了呢?千百年來《蘭亭序》都被視為是書家聖經,它於書法而言無異於如同是至高寶藏,不僅書家們想找尋到一睹真跡光芒,連文物販子收藏大咖做夢都想找到關於哪怕是關於它的碎片。
  • 宋代畫家留下《獨釣寒江雪》圖,放大10倍,發現「魚釣」是現代的
    五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無數的文物,而在這些文化中,書法古畫無疑是最為珍貴的文物之一。一幅古畫,代表的不僅是畫作主人的繪畫功底,還暗藏著畫家的思想和精神,以及時代的烙印,對後世來說,一幅保存完整的古畫,是極為珍貴的。
  • 眼鏡的起源?這還要從人們把放大鏡架在鼻梁上說起……
    目前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近視患者越來越多,眼鏡也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有誰跟小編一樣,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先把眼鏡戴上鼻!眼鏡可以說是最惠及普通群眾的發明之一了,那眼鏡到底是怎麼發明的呢?直到13世紀中期,英國人Roger Bacon在花園散步時,通過蜘蛛網上的雨珠看到樹葉的葉脈被放大了很多,乃至能看清楚上面的細毛。由此他立刻回家找出一顆玻璃球放在書上,但數字依然模糊不清,繼而用金剛石切割出一塊玻璃,靠近書本,文字被放大了。
  • 故宮一幅詭異古畫,流傳800年,一般人難以看懂畫中寓意
    有時候現代人的生活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公司、家裡兩頭跑,雖說這物質生活的水平蹭蹭蹭的往上跑,但是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卻是一再地被壓榨,現在你周末要是不加個班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有工作的人。古畫但是在故宮內有一幅南宋時期流傳下來的詭異畫作,極具恐怖色彩,甚至一般人在參觀故宮的時候看到這幅畫,都會覺得根本看不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麼,難以看懂畫中的意義。
  • 一幅二郎神搜山圖,距今超過600年,細節發現鬼怪腳上帶鋼環
    搜山圖系列古畫距今已經超過600多年,而這些古畫之中,每一個畫中的故事都是有一定的寓意,這也是大家喜歡這一系列畫作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今已經很難見到這些搜山圖古畫,它們的各個版本都收藏到了各地的博物館之中。
  • 大英博物館東方書畫修復室裱畫師:讓世界看到更多中國古畫
    而在此前一天,邱錦仙剛修復完明末清初惲壽平的一幅花卉作品。她決定先不拍漿上板,因為「閉館期間無法確定古畫上板後的狀態,等博物館重新開放,再去上班的時候,就可以把它貼到板上了。」邱錦仙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 修復古畫的工作,邱錦仙已經做了47年,單是在大英博物館就有近33個年頭。她的一生都在進行著中國古畫的修復和裝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