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發現一種新型文字,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西方學者卻不認同

2020-12-18 無風卻起念

中國文化向來都是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的,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文明的精髓之一,這個觀點是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認可的,但是我國學者通常認為中國的歷史文化有上下五千年,但西方學者卻並不那麼認為,但最近我國的一項重大發現,顛覆了他們對於中國歷史文化一貫的看法。

我們認為甲骨文就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字了,所以外國的學者一直緊緊抓住這一點,說中國的歷史文化並沒有上下五千多年那麼長,更是不承認我國夏朝的存在的。甲骨文是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佔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可以說是我國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了。也正是因為甲骨文的發現,我國商朝的歷史得到了世界各地學者的認可。

不過在2005年的一次考古行動中,專家找出了證明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新證據。其實早在我國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山東濰坊至濟南一帶和關中地區、內蒙古赤峰地區及淮河流域古文化遺址就已經有這些長得像甲骨文又不是甲骨文的文字存在了,但是當時人們認為這只是古人的一種標記符號,並沒有把它和文字想到一塊去,所以忽略了這些「符號」原來就是一種漢字。

後來,也就是在2005年,考古專家劉鳳君在一次考古行動中,開始重視起這些特殊的符號,並且在多年研究之後,認定了這些「符號」其實是一種比甲骨文還要早的一種文字,並給它取名為「骨刻文」,這一下子引起了世界各地的轟動。

因為骨刻文一旦被人們認可為是一種文字,也就可以證明我國的歷史文化是有上下五千年的,且中國即將成為這個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國。但是西方學者還是不認同這個觀點,認為這骨刻文是一種不成系統的文字雛形,只能說是符號,而不能說它是文字。

劉鳳君隨後給出了以下幾個觀點進行了反駁。首先,我國發現了大量的骨刻文,如果只是一種符號,是不會呈現在這麼多地方的,更有可能是古人已經通過骨刻文這種文字開始進行記事了,那既然骨刻文可以用來進行記事,又怎麼能說它不是一種文字呢?

這些骨刻文的排列還有寫法都是有一定規律的,而且有些骨刻文還有自己的偏旁出現,這簡直就是中國漢字的前身呀。最重要的是,骨刻文裡有很多字在一些中國的早期文章詩作當中就已經有出現了,這更是讓人肯定了骨刻文就是一種文字的觀點。

通過我國學者的不斷研究,相信我們還會有更多的收穫,將漸漸揭開歷史的真相,直至得到世界所有學者的普遍認可。而對於我國的骨刻文也好,甲骨文也好,我們都要好好地進行保護,深入地去研究它們,對我國的考古事業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參考資料:《骨刻文舉要》

相關焦點

  • 史前古墓大發現,或將取代甲骨文地位?專家:確有改寫歷史的可能
    雖然現代學者認為,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估計是文字創作者之一,或者只是整理者或頒布者。無論如何,文字就在這社會需要中產生了。而人之所以為人,和禽獸畜生區分開的一個重點就是系統的語言。
  • 我國出土最早的文字,比埃及還要早3000年,西方專家:impossible
    在古巴比倫文明中,西方學者認為,在5200年前,位於兩河流域的蘇美爾部落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並且還發明了用於書寫文字的「泥板書」,所以在古巴比倫出現的文字,被西方學者稱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文字」,隨後就是古埃及出現的文字,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根據圖畫和花紋衍生了文字,也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 世界最早的3種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最古老的早甲骨文2000年
    不過神話傳說總歸是帶有傳奇色彩的,真正的文字應當是人類實踐的結晶,這一傳說也只是能夠表明,早在那時候,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文字的重要性。世界上最早的3種文字我們雖然常常自稱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但在外國學者眼中,這只是我們自己的說法而已。他們認為,中華文明最多只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而導致他們這一看法的原因,是他們對於文明的評判標準:青銅器、城市、文字。
  • 藏在藥材裡的文字——殷商甲骨文發現的趣聞
    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是中國目前所見到的最古老的成系統的文字,是商帝王用龜甲、獸骨進行佔卜時刻寫的卜辭和少量記錄事件的文字。因為這些文字記錄於龜甲、獸骨之上,一些學者便將其定名為「甲骨文」。雖然這些文字嚴格來說並非正式的記載,但因數量眾多、內容豐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古代文字和古代史,特別是研究商代歷史最重要的資料。關於甲骨文的發現,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與一個名叫王懿榮的人有關。王懿榮是中國近代的金石學家、鑑藏家和書法家,是發現和收藏甲骨文的第一人。
  • 嘉興考古發現特殊文字符號,比甲骨文還早1400多年,驚動考古界
    為了不受到破壞,考古學家們當即實施了搶救性挖掘。 在出土的器物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這些器物上面都刻畫著非常特殊的符號。比如在發掘的陶器、玉石和鹿角上面刻畫的符號,代表了一定的意義,經古文字專家鑑定確認是良渚時期的原始文字。
  • 美洲發現了甲骨文?商朝最早發現美洲?象形文字並不都是甲骨文
    最近不斷冒出一些新聞,《每日郵報》報導在美洲發現了甲骨文,並且有學者據此推斷,中國早在三年前就來到了美洲,並跟當地的土著居民有良好的互動,因此留下了這麼多的文字,這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的多。由於是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再加上是美國學者宣稱,所以讓很多中國人沸騰了,感覺這又要改寫歷史了,本著求真的原則,對於此次文章的宣傳內容做了探究,得出來一個結論:不是所有的象形文字都是甲骨文。
  • 浙江發現一批字母,比腓尼基字母早千餘年:西方字母源於中國?
    然而,在八千年前至三千年前的浙江一些陶器文物上,學者發現了一些刻劃符號,非常類似於古希臘字母。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界公認的腓尼基字母出現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為何在遙遠的中國卻出現了「古希臘字母」,而且出現時間遠遠早於腓尼基字母?學者聞長慶指出:或許是中國南方古越人最先發明了字母文字,並傳到了地中海!
  • 韓國古墓挖出《山海經》殘頁,繪製世界地圖,西方學者持懷疑態度
    至禹本紀、山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就是說要是記錄這九州的山川,《尚書》記錄的很符合事實,至於《山經》中所記錄的怪獸,我不敢評論他。表明司馬遷度《山海經》所記錄的飛禽走獸十分懷疑其真實性。經過專家的考察,發現這個古墓是新羅時期的古墓,並且在不斷的發掘工作進行中,竟然在古墓中出土了許多唐朝時期的文獻,其中就包括我國的先秦古典《山海經》的唐代摹本殘卷。這部殘卷上記錄的內容是一個地圖,並且這個地圖好像現在的世界地圖一樣,是一個球形的世界。
  • 上世紀考古發現一堆竹簡,翻譯成書後,西方學者:這不可能!
    研究古代墓葬的小夥伴們可能知曉,我國的湖北江陵一代是出了名的古代墓葬區域,其中所涉及的朝代從西周到魏晉南北朝不等,在這些墓葬中,最主要的莫過於漢墓了。而在這些漢墓中,規模最大的非張家山古墓莫屬。當張家山古墓剛被發現時,考古學家並沒有立即將其挖掘,直到多年後,也就是1983年,專家們才不得已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至於原因,並不是想像中的被盜掘,完全是因為地理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塊墓地即將被地下水侵襲,專家們不忍墓中的文物被破壞,於是這才決定施工。但讓專家們沒想到的是,在兩個月的挖掘過程中,一件青銅器或玉衣都沒出現。
  • 甲骨文:從中藥裡發現的中國最早文字
    2020年是甲骨文最早的發現者王懿榮殉難120周年。在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裡,設有王懿榮先生銅塑雕像,在放置銅像的長桌上還有兩包中藥,一包是打開的,另一包仍呈包裝形狀。這其中就有一段從中藥「龍骨」中發現甲骨文的故事。
  • 專家在漢墓發現一堆竹簡,翻譯成書後,西方學者直言:絕對不可能
    ——劉禹錫《缺題》近年來,盜墓小說一時間風靡全國,大家都十分享受盜墓小說中驚險刺激的場景。其實,盜墓小說的風靡也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一點就是,讓我們對中國歷史更加感興趣了,所以有不少人開始關注中國歷史,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幫我們建立對歷史的興趣。中國施行土葬,在古墓中經常會發現一些財寶,如果死者生前是文人,我們在墓中還能出土一些書籍。
  • 為什麼說甲骨文是中國真正意義上最早的文字?
    1889年,在河南省安陽小屯村一帶,發現了距今已3000多年的一種刻在獸骨上的文字符號。清朝光緒時期,一位名叫王懿榮的,細心研究了龍骨上的文字,判斷其是殷商時期的文字,且多數是殷商晚期王室佔卜時的記錄,於是將其命名為甲骨文。
  • 上古的神秘文字—甲骨文,將中華文明向前推進上千年
    三千多年前,中原大地上,我們的祖先曾使用過一種刻在獸骨、龜甲上的文字,學者們將它命名為「甲骨文」。這是目前中國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世界上,有許多古老的文字,如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這些文字都曾被上古時代的人廣泛使用,他們憑這些古老文字,記載(錄)本民族、本地區的文明發展,戰爭、經濟、政治、文化等等內容,為後世了解祖先的歷史,留下了寶貴的記錄。甲骨文也不例外。
  • 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文字困擾西方學者近20年,漢語學者卻輕鬆破解
    他發現這塊大石頭實際上是一整塊古老的大石碑中的一部分,裡面的三種文字只有一種古希臘文,他大概認,但看不懂。其他的兩種文字,他都不認識。他意識到這塊石頭的重要性,於是立即向上級報告。上級決定將這塊石頭送到拿破崙所設立的埃及研究所,讓裡面的專家進行研究分析。
  • 姜宗福:甲骨文不是象形文字,是記錄商朝前華夏文明史的文字檔案
    我始終認為,文字是用來敘事的,古人不可能一種事物畫一個圖案去表達想表達的意圖,一定是用幾個極簡的字母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組合進行敘事。無論是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還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希臘等古文字都是如此。我從一款燕字的甲骨文裡無形中發現了暗藏的「丙」字,驗證了我的假設。「丙」代表火,指南方,加一個「丙」字,說明這是一隻往南飛的燕子。
  • 在中國墳墓中發現的最古老的褲子,早於西方耶穌誕生1000年
    在西方耶穌誕生前1000年,人們就穿這些衣服了。在中國西部墳墓中被挖掘出來的兩名男子,其下半身都穿有像我們今天一樣的褲子。柏林德國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學家貝克和華格納領導的研究小組稱,這種褲子腿直且胯部寬大,很像現代的騎馬褲。
  • 美國發現的古文字為何與中國甲骨文一致?
    2015年,考古學家在美國懸崖壁畫發現了神秘奇特的古文字。經考據,這些文字竟然是中國的古老文字——殷商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多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美國多州發現殷商甲骨文遺蹟。2015年7月9日,英國每日郵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中國人在3300年前就發現了美洲?》
  • 甲骨文的發現 揭開了我國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商代王朝的歷史文化
    在我國幾千年璀璨的歷史文化中,有著許多歷史文物。而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 西方學者為何否定夏朝,除了偏見,還有三個鮮為人知的原因
    然而,令中國人難以理解的是,西方學者卻一直否定夏朝,在涉及中國古史的一些書籍上,即便沒有徹底否定,但用詞也非常有藝術,比如美國歷史書籍《Word History, Pattern of Interaction》中談及夏朝時說,「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據傳說,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出現在這個時候。」那麼,西方學者為何不承認夏朝存在呢?
  • 甲骨文:一切都似曾相識,一切又像神來之筆
    命運一向待中國人不薄。甲骨文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漢字演變和中國上古歷史的重要資料。三千多年前的那些人和事物,早已經灰飛煙滅了,但是甲骨文為我們留下了他們存在過的證據。甲骨文的文字血脈一直流傳到今天,但它似乎又離我們太過遙遠,目前得到釋讀的甲骨文單字還不足已知的一半。那麼,它註定是一門「絕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