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象徵著文明時代,文字的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一個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人們交流溝通的聯繫,同時,文字也是傳統文化信息的工具。文字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刻符可語言交際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將一發即逝的語言可以「傳於異地,留於一時」。有了文字,人們才能夠在相隔千山萬水的情況下,有所交流和溝通,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原本沒有交集的兩個人,就因為小小的文字,而連接在一起了。
文字的誕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不過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文字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最古老的文字是什麼?眾所周知,目前所公認的,我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不過在中國的古代神話傳說中,文字是一個名為倉頡的人發明的。漢代《淮南子》有云:「天雨粟,鬼夜哭」,說的是倉頡造字的時候發生的景象,為的就是描述倉頡造字時的壯舉。不過神話傳說總歸是帶有傳奇色彩的,真正的文字應當是人類實踐的結晶,這一傳說也只是能夠表明,早在那時候,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文字的重要性。
世界上最早的3種文字
我們雖然常常自稱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但在外國學者眼中,這只是我們自己的說法而已。他們認為,中華文明最多只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而導致他們這一看法的原因,是他們對於文明的評判標準:青銅器、城市、文字。前面兩個條件我們都符合,就是在最後一個調價上,西方學者和我國學者之間爭議不休。目前世界公認,我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而甲骨文是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距今約有3600多年的歷史,且甲骨文也是時加上最早的3種文字之一。
紙草文字
公元前3000多年,埃及人就有了象形文字,例如,他們會用半圓表示麵餅,三條波紋表示水,而圓中間有圓心,則表示的是太陽。這種象形文字被稱為紙草文字,而紙草是古埃及人的書寫材料,古代埃及人用削尖的蘆葦杆,蘸上顏料,在紙草上書寫。這便是紙草文字的又來,時至今日,一些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被保存了下來,稱為後世人埃及古代歷史的珍貴資料。紙草文字也是最古老的3種文字之一,比甲骨文的出現還要早,大幕著並不是最早的一種文字。
比甲骨文早2000年的文字
公元前3400年前左右,楔形文字的雛形產生,大約經歷了四百年的時間,系欸選哪個文字系統成熟,字形簡潔而抽象。楔形文字是居住在兩河流域南部的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在西亞地區,楔形文字的使用持續了3000多年,傳至阿卡德、巴比倫等時代,它是人類文字中最早達到成熟水平的文字。專家研究證實,楔形文字一直被使用到公元年前後,其使用的頻率就像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拉丁文,只不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種,楔形文字也失傳了,直至十九世紀之後,才逐漸被陸續破譯。
這3種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所謂象形文字,就是根據實物的本體的造字,也有根據兩個物體之間的動作關係,一表示行為、動作而產生的結果。最古老的楔形文字誕生比甲骨文還要早兩千多年,不得不佩服遠古時期人類的智慧,楔形文字在歷史上還流傳到了亞洲西部的很多地方,對人類文明的推動也起到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