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甲骨文是中國真正意義上最早的文字?

2020-12-18 槽語

1889年,在河南省安陽小屯村一帶,發現了距今已3000多年的一種刻在獸骨上的文字符號。清朝光緒時期,一位名叫王懿榮的,細心研究了龍骨上的文字,判斷其是殷商時期的文字,且多數是殷商晚期王室佔卜時的記錄,於是將其命名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現在發現最早的古代文字,且它的體系也很完整。甲骨文主要指殷商甲骨文,也被稱為「殷契」、「殷城文字」,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它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基本上都是商王室用來進行佔卜或記事的文字,如裡面佔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樣子,人們會根據卜兆的各種形狀來判斷吉兇。甲骨文文字系統裡有大量指示字、象形字、會意字,也有很多形聲字。

它在結體上儘管大小不一,變化錯綜複雜,但是明顯對稱,文字布局也很穩定。因此,一些後世學者認為:中國的書法是從甲骨文開始的,因為甲骨文已具備書法三個要素:用筆、結字、章法。且其筆法已有粗細、輕重、疾徐的變化,下筆輕而疾,行筆粗而重,收筆快而捷,具有一定的節奏感。其為中國書法藝術奠定了基調和韻律。

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餘年,它既是研究我國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統的資料,又是研究甲骨文書法重要的財富。

2017年11月2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通過甲骨文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相關焦點

  • 甲骨文:從中藥裡發現的中國最早文字
    2020年是甲骨文最早的發現者王懿榮殉難120周年。在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裡,設有王懿榮先生銅塑雕像,在放置銅像的長桌上還有兩包中藥,一包是打開的,另一包仍呈包裝形狀。這其中就有一段從中藥「龍骨」中發現甲骨文的故事。
  • 甲骨文的發現 揭開了我國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商代王朝的歷史文化
    而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的發現,揭開了我國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商代王朝的歷史文化。
  • 世界最早的3種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最古老的早甲骨文2000年
    有了文字,人們才能夠在相隔千山萬水的情況下,有所交流和溝通,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原本沒有交集的兩個人,就因為小小的文字,而連接在一起了。文字的誕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不過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文字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最古老的文字是什麼?眾所周知,目前所公認的,我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不過在中國的古代神話傳說中,文字是一個名為倉頡的人發明的。
  • 甲骨文:我國已知的最早形成體系的古老文字
    大約在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出現了刻在了龜甲或獸谷上的文字,那時我國正處於商朝末期,因此甲骨文也被稱作是商代文字,這是我國已知的最早形成體系的古老文字。甲骨文上承原始時期的刻繪符號,下啟西周文字,是漢子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可以這麼說,今天漢字就是從甲骨文開始慢慢演化開來的。
  • 美洲發現了甲骨文?商朝最早發現美洲?象形文字並不都是甲骨文
    最近不斷冒出一些新聞,《每日郵報》報導在美洲發現了甲骨文,並且有學者據此推斷,中國早在三年前就來到了美洲,並跟當地的土著居民有良好的互動,因此留下了這麼多的文字,這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的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關於此次的報導是在2015年7月9日,現在網站上還有這則新聞,可以說已經是老新聞了,五年前的文章又拿出來宣傳 ,這典型是中國在炒作宣傳,以吸引眼球。
  • 上古的神秘文字—甲骨文,將中華文明向前推進上千年
    三千多年前,中原大地上,我們的祖先曾使用過一種刻在獸骨、龜甲上的文字,學者們將它命名為「甲骨文」。這是目前中國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對致力於破解中華文明發展史的學者們來說,它是打開商代文明的一把鑰匙,在中華文明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這種神秘而久遠的文字,是如何被發現的呢?說起來,故事頗為意外。
  • 誰是甲骨文的最早發現者
    甲骨文的發現是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世界學術史上也值得大書特書」(李學勤語)。作為甲骨學史肇端的必備要素,甲骨文發現者成為諸多相關學術領域的關注對象。目前公認的甲骨文發現者為王懿榮。在翻檢藥物時,他發現其中有一味叫「龍骨」的中藥上有人工契刻的符號,頗類篆文。王是金石學家,素精於文字考訂,故判斷這是尚不為世人所知的上古文字材料。於是再派人到達仁堂去,將該店所存「龍骨」全部檢選一通,又得有字者若干,「細為考訂,始知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則確在篆籀之前」(王懿榮之子王漢章語)。
  • 中國已知最早的文字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甲骨文是誰發現的呢?
    商王朝由於黃河泛濫的原因,經常搬遷,都城不穩定,直到有一個商王叫盤庚,決心把都城搬遷到殷,這個歷史上叫做「盤庚遷殷」。從此商進入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而且延續了很長的時間。後來人們很重視這次遷都,反映在司馬遷的史記裡,夏是叫夏本紀,周是叫周本紀,唯獨商是叫殷本紀。
  • 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的秘密
    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是中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成系統的文字,是用龜甲,獸骨進行佔卜時刻寫的卜辭和少量記事文字。因為這些文字書於龜甲,獸骨之上,因此一些學者便定名為甲骨文。雖然甲骨文上的卜辭和記事文字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能作為正式的歷史記載,但因為數量眾多,內容豐富,又因其歷史悠久,所以一直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字和古代史,特別是研究商代史最重要的史料。
  • 我國出土最早的文字,比埃及還要早3000年,西方專家:impossible
    在古巴比倫文明中,西方學者認為,在5200年前,位於兩河流域的蘇美爾部落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並且還發明了用於書寫文字的「泥板書」,所以在古巴比倫出現的文字,被西方學者稱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文字」,隨後就是古埃及出現的文字,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根據圖畫和花紋衍生了文字,也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 嘉興考古發現特殊文字符號,比甲骨文還早1400多年,驚動考古界
    比如在發掘的陶器、玉石和鹿角上面刻畫的符號,代表了一定的意義,經古文字專家鑑定確認是良渚時期的原始文字。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文字歷史博大精深,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尤其是在很多人眼裡,都認為「甲骨文」是中國文字的祖先,其實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
  • 當甲骨文遇上"表情包" 賦予古老文字以時代氣息
    據陳楠介紹,表情包的主體是若干個以「漢儀陳體甲骨文」為標準字體設計的文字擬人擬物角色。它們就像是一套甲骨文動態識字卡片,通過幾何化的甲骨文字和漢字一一對應,再搭配局部的、有趣的小動畫和流行的網絡詞彙,形象地展示了每個甲骨文字的圖案意義,方便讀寫識記。「甲骨文與手機表情結合起來,可以體會遠古文明在當下的綻放,做到用創意營造真實的文化體驗。」陳楠說。
  • 非遺進景區丨謝兆崗:甲骨文是最牛的中國字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夏君香 實習生 付小芳 鄧子盈 高曉蓮 付京 戴雯 長沙報導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甲骨文學會會長謝兆崗現場揮毫,演示甲骨文書寫。印有精美甲骨文文字的團扇文創。作為「甲骨文書法研究推廣第一人」,出生於湖南懷化的謝兆崗,從上世紀70年代初期便開始系統研習書法,廣泛涉獵於商周甲骨文、漢禮器碑、晉王羲之蘭亭序、十七帖、唐顏真卿自書告身、清傅山草書等,是中國甲骨文字研究專家、書法家。「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最牛的中國字!」說起甲骨文的歷史,謝兆崗神採奕奕,滿滿都是自豪。
  • 甲骨文前世今生的故事和傳奇
    甲骨文並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文字之一,甲骨文也不是中國文字的源頭。甲骨文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成系統的文字體系''。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佔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
  • 姜宗福:甲骨文不是象形文字,是記錄商朝前華夏文明史的文字檔案
    他們將在2021年10月於韓國延世大學舉辦的第八屆年會上宣讀其甲骨文研究的最新成果:「甲骨文不是象形文字,每一個甲骨文也不是單獨的文字,而是由12個象形字母根據不同需要,按照上、下、左、右、中的結構排列組合敘事現成的語言單位,猶如英文的單詞、短語、句子或段落。
  • 我們的老祖宗最早把文字書寫在哪裡?
    後來才知道,竹簡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在竹簡出現之前,我們的老祖宗把文字寫在哪裡呢?據考證,早期的文字的載體是龜甲和青銅器。但是,近年來,有人認為石刻要早於甲骨文。龜甲上的文字多用於佔卜,也就是考古界俗稱的「甲骨文」。而青銅器上的文字則被稱「銘文或金文」,二者對於歷史學、文字學、考古學、書法等學說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過,龜甲和青銅的載體畢竟有限,尤其是青銅器只有天子王族才能使用。
  • 藏在藥材裡的文字——殷商甲骨文發現的趣聞
    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是中國目前所見到的最古老的成系統的文字,是商帝王用龜甲、獸骨進行佔卜時刻寫的卜辭和少量記錄事件的文字。因為這些文字記錄於龜甲、獸骨之上,一些學者便將其定名為「甲骨文」。雖然這些文字嚴格來說並非正式的記載,但因數量眾多、內容豐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古代文字和古代史,特別是研究商代歷史最重要的資料。關於甲骨文的發現,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與一個名叫王懿榮的人有關。王懿榮是中國近代的金石學家、鑑藏家和書法家,是發現和收藏甲骨文的第一人。
  • 古墓中發現一種新型文字,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西方學者卻不認同
    我們認為甲骨文就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字了,所以外國的學者一直緊緊抓住這一點,說中國的歷史文化並沒有上下五千多年那麼長,更是不承認我國夏朝的存在的。甲骨文是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佔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可以說是我國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了。也正是因為甲骨文的發現,我國商朝的歷史得到了世界各地學者的認可。
  • 寫給孩子的甲骨文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這天,倉頡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隻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
  • 重啟圖騰,中國文字:《中國》這兩個字到底有什麼意義?
    中國字,古老的中國文化。世界上唯一的用圖騰來做為文字的國家,可現如今99%的人都不懂這些圖騰本來的意義,鄙人就在這大浪中翻個浪花吧,讓更多的知道這個圖騰的意義。中國文化就是陰陽平衡文化,一旦平衡了,平衡點就落在了中這個位置上,所以中國人認為一個人如果把心很多東西放在中的位置上,很多東西都容易思考和理解了。我們既不往左偏,也不往右偏。甲骨文寫法金文寫法(鐘鼎文)聽說過左派,右派。沒有聽過中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