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建立初期,美國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

2020-12-12 洋洋說史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一詞最早在1942年1月1日發布的《聯合國家宣言》中首次提及,在成立聯合國前期美國和蘇聯進行長時間的「對戰」,在聯合國成立初期的時候,美國很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這是為何呢?

聯合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組成政府間的國際組織,主要任務就是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安全、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以及實現世界和平等的合作。「聯合國」一詞最早在《聯合國家宣言》中提及,但是並沒有正式成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正式成立,用於取代國際聯盟從而防止戰爭的爆發來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的總部在紐約市曼哈頓,並且還會受到治外法權的約束,其它重要的辦事處分別在日內瓦、奈洛比以及維也納。

聯合國的前身其實是「國際聯盟」,成立的依據就是《凡爾賽和約》,宗旨則是「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和安全」,同一時間成立的「國際勞工組織」是國際聯盟的附屬機構,但是最終所作的一切都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隨後便停止了一切活動。

一直到1942年1月1日,26個反對軸心國的同盟國家代表一同相聚在華盛頓,並且籤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以表示對《大西洋憲章》的贊成,就在這個宣言中正式採用了羅斯福提出的「聯合國」這一說法。次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籤署的宣言中,以蘇聯、美國以及中國在內的政府號召儘早建立一個用來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國際機構,最終在英國、美國、蘇聯和中國的堅持下在1945年10月24日,經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及大多數籤署國的批准之後,《聯合國宣言》開始生效,聯合國就此成立。

但是在聯合國成立的過程中,蘇聯一直反對中國參與。羅斯福提出這一構想之後,主要是想以四國力量共同對抗挑戰世界和平的國家。在羅斯福最初的構想中沒有法國,主要是因為在一戰和二戰期間法國做出的貢獻並不明顯,而美國就視法國不存在,所以「四國」中沒有法國的身影。但是中國卻在其中,因為羅斯福很清楚,雖然一戰中中國沒有出兵,但是依舊是勝利國,而且二戰中中國以一己之力抵擋住日本妄想佔領亞洲的陰謀,抗戰中中國的表現,羅斯福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但是當蘇聯知曉這個構想時立即否決中國的參與。那為何美國都已經贊同了,蘇聯卻持反對意見呢?

其實蘇聯反對的原因很簡單——中國沒有參加德黑蘭會議,在那次會議中只有英國和美國以及蘇聯在組織,並且商討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問題。所以蘇聯認為中國沒有資格進入羅斯福提出的「四國」構想。儘管蘇聯不同意依舊沒有改變羅斯福想讓中國參加的決心。當時為了儘快成立國際組織,便在1944年8月21日,美國將蘇聯、英國以及中國召集在華盛頓召開會議,由於此次會議所談內容比較多而且繁雜,最終在一個多月之後才結束會議。從這次會議中也可以看出我國當初和美國的關係還是比較友好的。

其實在美國眼中除了想要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之外,還想用中國來壓制蘇聯。而蘇聯的反對則是擔心中國強大之後對他有所威脅,實則美國和蘇聯是暗潮湧動,結果都拿中國當墊背!

相關焦點

  • 美國總統羅斯福大力支持中國入「五常」,而蘇聯反對,這是為啥?
    在聯合國中,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然而我們能成為五常之一其實還要多虧美國拉了我們一把。今天小李子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美國為什麼想讓中國加入聯合國五常! 在一九四三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提議建立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並且在一個月後還將這個提議給進一步明細化了。
  • 美國當年極力拉中國進聯合國,為什麼蘇聯和英國卻拼命反對?
    中國加入在美國極力拉中國進入聯合國的時候,英國和蘇聯卻強烈反對,這是為何?我們對這件事的疑惑是分兩個層面的。第一個層面是:美國為何極力希望中國加入聯合國?1945年,美國極力將中國拉進聯合國,是為了讓中國幫助美國壓制其他國家。當時的英國和蘇聯的實力強大,英國還有不少殖民地,在歷史上,英國甚至是曾經殖民統治過美國的。進入聯合國,成為常任理事國之後,英國和蘇聯的發展必然會不斷進步,這是美國所不願意看到的。
  • 為討好美國,一小國堅決反對中國重返聯合國,如今付出代價
    現在,中國已然是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的表決權對聯合國的一切決定都影響巨大。但中國當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時極其受阻。很多國家為討好美國,甚至堅決反對中國重返聯合國。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76個國家的贊同,贏得了重返聯合國的機會,那時,親身經歷此事的國人深知這有多麼難得,都激動不已,消息傳來,整個中華民族歡欣鼓舞,中國又回到了國際的舞臺的中心。美洲和非洲有更多的國家投票反對,這多是由於一些歷史問題,那時還是新中國成立後不長時間,中國的和非洲的關係比較疏遠,所以很多國家跟隨美國的腳步投票反對。
  • 為何中蘇交惡時,蘇聯還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背後源於一種共識
    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是在1971年10月25號,要知道尼克森訪問中國是在1971年7月15號,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我國能夠在聯合國恢復一切合法權利,和中美關係正常化有著巨大的關係。
  • 堅決反對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鄰國一覽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只有五個國家,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原則,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 一有權採取強制行動的聯合國機構,其中五大國有安理會否決權,自聯合國成立以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種機制在維護世界和平、解決地區衝突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有力阻止和減緩了地區衝突的發展和擴大。並且燉的時候不要一個勁地揭開蓋子看。
  •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時,歐洲只有一票反對,這是哪個國家?
    其實在聯合國成立之前,蘇聯人是想讓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只有三席,而這三個國家就是蘇聯、美國還有英國。但是美國人並不認同蘇聯的看法,他們覺得自己必須培養出一個可以牽制蘇聯的國家。於是,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提議讓中國也進入常任理事國。
  • 為什麼中蘇交惡時,蘇聯還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基於這種情況,中國不得不重新採取新的策略,開闢新的外交路線,通過積極發展與其他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來獲取在聯合國內的支持。第三階段,勃列日涅夫時期,蘇方對此消極支持。這一階段,中蘇兩國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得到修復,反而關係越來越惡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階段蘇聯對於新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態度,雖沒有之前積極,但是也比1964年的情況有所好轉。
  • 蘇聯到底是如何兩度反對我國入常的?
    對於我們而言,「入常」問題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1949年共和國成立前和1949年共和國成立後。 因為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依然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合法政府,所以在仇恨和不屑的情感下,蘇聯自然堅決反對我國成為聯合國發起國。畢竟一旦我們成為美國的擁躉,蘇聯在遠東地區必然疲於奔命。再加上英國從來就不曾看上我們,因此兩國瘋狂鼓吹所謂的「三警察」制,表示美蘇英三國就足以領導世界。 這當然不是羅斯福想看到的。
  • 中蘇關係破裂後,蘇聯為何還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仍然投票贊成中國重返聯合國,這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早在1945年,中國已加入聯合國,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但當時代表中國的卻是中華民國。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意識形態對立,西方發達國家一直不承認中國的合法地位,這也給中國的某些經營活動帶來很壞的影響。
  • 聯合國投票反對美化納粹,全場只有美國烏克蘭反對,全因白人至上
    注意紅圈裡,美國和烏克蘭畫紅色的反對票在聯合國大會進行記錄表決時,有130個成員國投了贊成票,有51個成員國投了棄權票,而居然還出現了2個反對票。當人們關注到誰反對時,驚訝的發現居然是美國和烏克蘭。值得注意的是,在投棄權票的國家裡,人們還發現了包括德國自己,還有比利時、法國、日本、瑞典、英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家。
  • 「安全帶」政策:戰後初期蘇聯的對外政策
    「安全帶」政策是蘇聯在二戰結束後即史達林執政時期所採取的在自己的周邊地區建立一條能夠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保護自己的安全地帶的政策。這種政策具有雙重性,就積極方面而言,蘇聯首要的國家戰略目標是鞏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成果,爭取一個較為和平寬鬆的國際環境,為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增強國力,確保國家安全創造條件。到1953年3月史達林逝世時蘇聯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方針和主要目標基本得到實施。
  • 美駐聯合國代表與蔡英文視頻通話,外交部:堅決反對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取消訪臺後於1月14日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舉行視頻通話。克拉夫特就與蔡英文通話發布推特並稱,由於中國阻撓,臺灣不能通過聯合國、世衛大會等平臺分享抗疫成功經驗。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蘇聯瞞著中國讓朝鮮開戰,軍委成員多數反對,毛澤東為何執意出兵
    圖|朝鮮戰場上的美軍士兵(舊照)由於美國和所謂「聯合國軍」的介入,朝鮮戰場上的形勢風雲突變,形勢開始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在朝鮮形勢危難的時候,金日成不得不向外界求援,而他重點求援的對象是中國。面對金日成的請求,我方內部出現了巨大的分歧,因為當時金日成在出兵南下的時候並沒有知會中國。
  • 把中國抬進聯合國的,到底是不是非洲兄弟?
    大意就是,「非洲兄弟把中國抬進了聯合國」這句老話是在胡扯八道,因為1971年恢復中國聯合國合法席位提案投票的贊成票中,非洲國家雖然最多,但佔非洲國家總數的比例還沒有歐洲國家高。類似話題常炒常熱,這到底是一個振聾發聵的闢謠?還是一個闢謠式的造謠呢?
  • 中國在聯合國很少投反對票,但是有一年,為了這個人中國連投16次
    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著一票否決權。但是在人們的印象中,中國對於這個否決票使用的次數並不多,大部分投票中國都是選擇棄權。唯獨有一次,中國為了這個人,在聯合國投票上面連投16輪反對票,以非常強硬的態度跟美國硬懟到底,讓其他國家看得目瞪口呆。
  • 63國選擇支持,中國反對也不管用,俄羅斯陷入困境
    該提案在投票環節有63個國家選擇支持,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17個國家選擇反對。最終該提案以63:17的投票數獲得了通過。 這意味著聯合國方面將會根據該提案敦促俄羅斯撤出克裡米亞。12月10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對這項決議進行了駁斥。克裡米亞、烏克蘭以及俄羅斯之間的「恩怨情仇」不知道何時才會有一個結果。如果時間能夠重來,俄羅斯可能做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選擇。
  • 英國為何響應美國參與韓戰,最後為何與美國分道揚鑣
    來不及多想,6月26日,美國主導聯合國安理會,以蘇聯缺席9贊成1棄權,通過了82號決議,譴責北朝鮮是入侵,是破壞和平的行為,而英國投了贊成的一票。82號決議其實是美國的一次試探,這項決議只是口頭譴責沒有任何實質行動,所以在韓戰爆發初期,英國政府雖然存在一點猶豫的,但仍然投了贊成的一票。
  • 印度、日本、德國都不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是因為什麼?
    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考量,當時的美國首腦羅斯福把最初的聯盟國重心放在了三個反法西斯中堅力量上:蘇聯、英國、中國,並且將這三個國家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小聯盟。1943年,蘇聯、英國、中國、美國四個國家籤署了"四國普遍安全宣言",成為了聯合國最初的常任理事國,緊接著,在美國的拉攏下,法國也進入了聯合國。此後的幾年裡,聯合國的組織愈來愈大。
  • 63贊成19反對,俄羅斯必須歸還強佔領土,中國也幫不了
    近日烏克蘭與俄羅斯針對克裡米亞歸屬問題再次進行了投票,投票結果以63對19票的局勢打敗了俄羅斯,俄方對這個結果表反對態度,隨後聯合國宣布反對無效,克裡米亞應當歸還烏克蘭。雖然中國這次也投了反對票,但是票數真的相差太大了並且反對無效,中國這次是想幫也幫不了了。
  • 美蘇兩大集團,為什麼都同意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兩個陣營一直處於對立狀態,可是在這個期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兩個國家竟然不謀而合的一致同意,中間牽扯到哪些問題!美國支持,我們暫且不談,主要說一下,蘇聯為何也支持猶太人建國!這個問題我們要把他放在、美蘇冷戰這個時代背景下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