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是在1971年10月25號,要知道尼克森訪問中國是在1971年7月15號,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我國能夠在聯合國恢復一切合法權利,和中美關係正常化有著巨大的關係。不過在當時聯合國表決中,蘇聯也投了贊成票,要知道當時中國和蘇聯關係並不怎麼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背後主要是第三世界支持中國的國家太多了,美國同意之後,整個西方陣營反對的就不多了,蘇聯即使不同意也無濟於事,所以做個順水人情是最符合蘇聯利益的。
1978年之前我國還是社會主義陣營中的一員,到了中國和越南戰爭之後,以及1978年之後,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想和我國改變外交關係,把我國拉回到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去,但是那個時候我國已經不是蘇聯陣營中的一員了,要想回到以已是不可能。所以在1978年之前,總的來說我國還是蘇聯陣營中的一員,並沒有脫離這個基本面,所以蘇聯也沒有必要反對。
而我國最終能夠恢復聯合國席位,歸納起來主要有幾點原因:
第一,就是中美關係正常化,這是前提原因。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為了拉攏中國和我國建立了很多外交關係,同時否定了臺灣的地位,這很大程度上動搖了西方國家的信心,很多反對我國的西方國家這個時候態度也發生了轉變,這裡面也包括日本,此後中日關係也正常化了。
第二,由於當時我國政府長期不懈的努力,讓我國的國際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獲得了第三世界的廣泛支持,所以能夠贏得的票數非常多,這些都是能夠起重要的因素。比如當時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以及亞非拉國家對我國進行力挺,由23個國家組成了一個強大的提案團,簡稱「兩阿提案」,可以說威力還是很大的,證明我國對這些國家的援助沒有白費。我國當時援助了非洲國家非常多的物資,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第三,蘇聯的默許。其實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他並不是一個所謂很強勢的人物,當時蘇聯選領導人的時候就沒有打算選一個非常強勢的人物,因為這是為了維護蘇聯黨內的團結,勃列日涅夫是一個看上去比較強硬,但內心比較軟的老派人物,所以並沒有和我國決裂。
譬如為了不刺激我國,蘇聯這個國家永久的取消了五一紅場閱兵,當時蘇聯人揚言要對我國宣戰,國內的情緒還是很高,但是勃列日涅夫把這種情緒壓下去了,而且取消了五一紅場閱兵,這可以說是給了我國一個天大的面子,從此以後持續了幾十年的五一廣場閱兵就再也沒有進行過。
第四,我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這是我國當時能夠恢復聯合國合法行為最主要的原因。隨著影響力不斷擴大,我國成為美蘇兩國都想拉攏的對象,就好像是現在的印度,在美蘇爭霸的背景下,中國採取了非常穩定的策略,最終成功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不過,回歸到文章開頭,即使中蘇關係緊張,蘇聯也不敢全面跟中國切斷關係,或者徹底惹惱中國。就算是當時赫魯雪夫在位,也認為中國絕對不是另一個東歐國家,與中國發生戰爭的代價是非常巨大的,這是蘇聯歷屆領導人的一種共識,所以無論哪一屆蘇聯領導人都試圖與我國緩和關係,只不過當年有一些關於意識形態領域的事情受限於時代環境始終解決不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