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蘇交惡時,蘇聯還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背後源於一種共識

2020-12-12 裝備資料庫

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是在1971年10月25號,要知道尼克森訪問中國是在1971年7月15號,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我國能夠在聯合國恢復一切合法權利,和中美關係正常化有著巨大的關係。不過在當時聯合國表決中,蘇聯也投了贊成票,要知道當時中國和蘇聯關係並不怎麼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背後主要是第三世界支持中國的國家太多了,美國同意之後,整個西方陣營反對的就不多了,蘇聯即使不同意也無濟於事,所以做個順水人情是最符合蘇聯利益的。

1978年之前我國還是社會主義陣營中的一員,到了中國和越南戰爭之後,以及1978年之後,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想和我國改變外交關係,把我國拉回到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去,但是那個時候我國已經不是蘇聯陣營中的一員了,要想回到以已是不可能。所以在1978年之前,總的來說我國還是蘇聯陣營中的一員,並沒有脫離這個基本面,所以蘇聯也沒有必要反對。

而我國最終能夠恢復聯合國席位,歸納起來主要有幾點原因:

第一,就是中美關係正常化,這是前提原因。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為了拉攏中國和我國建立了很多外交關係,同時否定了臺灣的地位,這很大程度上動搖了西方國家的信心,很多反對我國的西方國家這個時候態度也發生了轉變,這裡面也包括日本,此後中日關係也正常化了。

第二,由於當時我國政府長期不懈的努力,讓我國的國際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獲得了第三世界的廣泛支持,所以能夠贏得的票數非常多,這些都是能夠起重要的因素。比如當時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以及亞非拉國家對我國進行力挺,由23個國家組成了一個強大的提案團,簡稱「兩阿提案」,可以說威力還是很大的,證明我國對這些國家的援助沒有白費。我國當時援助了非洲國家非常多的物資,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第三,蘇聯的默許。其實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他並不是一個所謂很強勢的人物,當時蘇聯選領導人的時候就沒有打算選一個非常強勢的人物,因為這是為了維護蘇聯黨內的團結,勃列日涅夫是一個看上去比較強硬,但內心比較軟的老派人物,所以並沒有和我國決裂。

譬如為了不刺激我國,蘇聯這個國家永久的取消了五一紅場閱兵,當時蘇聯人揚言要對我國宣戰,國內的情緒還是很高,但是勃列日涅夫把這種情緒壓下去了,而且取消了五一紅場閱兵,這可以說是給了我國一個天大的面子,從此以後持續了幾十年的五一廣場閱兵就再也沒有進行過。

第四,我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這是我國當時能夠恢復聯合國合法行為最主要的原因。隨著影響力不斷擴大,我國成為美蘇兩國都想拉攏的對象,就好像是現在的印度,在美蘇爭霸的背景下,中國採取了非常穩定的策略,最終成功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不過,回歸到文章開頭,即使中蘇關係緊張,蘇聯也不敢全面跟中國切斷關係,或者徹底惹惱中國。就算是當時赫魯雪夫在位,也認為中國絕對不是另一個東歐國家,與中國發生戰爭的代價是非常巨大的,這是蘇聯歷屆領導人的一種共識,所以無論哪一屆蘇聯領導人都試圖與我國緩和關係,只不過當年有一些關於意識形態領域的事情受限於時代環境始終解決不了罷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蘇交惡時,蘇聯還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新中國重返聯合國的鬥爭之路是漫長的,前後長達22年之久。自1949年到1971年的22年裡,對於我國重返聯合國的要求,蘇聯基本持支持態度,但是由於受蘇聯領導人的變動以及中蘇關係變化的影響,實際上蘇聯在此問題上的態度也是產生過一些變化的,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史達林時期,蘇方對此積極支持。
  • 中蘇關係破裂後,蘇聯為何還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
    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蘇聯作為社會主義老大哥,一直對中國幫助很大,不管是對抗外敵,還是發展工業,它的背後都有一個蘇聯。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仍然投票贊成中國重返聯合國,這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早在1945年,中國已加入聯合國,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但當時代表中國的卻是中華民國。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意識形態對立,西方發達國家一直不承認中國的合法地位,這也給中國的某些經營活動帶來很壞的影響。
  •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時,歐洲只有一票反對,這是哪個國家?
    不過,雖然說我國現在在聯合國中用著很高的地位,但是我們當初重返聯合國的道路卻並不平坦,而是充滿了荊棘坎坷。聯合國是在二戰之後成立的,成立之初的目的是在於促進各個國家之間的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實現世界和平。而最開始成立聯合國的那幾個主權國家也是因為在上個世紀,一戰還有二戰帶給世界人民的苦難實在是太多了。
  • 中國重返聯合國時這個大洲沒投一張贊成票 如今多個國家將被淹沒
    中國重返聯合國時這個大洲沒投一張贊成票 如今多個國家將被淹沒 聯合國剛剛成立的時候,一共有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是英國、法國、美國、蘇聯跟中國,但是當時的中國是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加入的,直到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恢復合法席位。
  • 美國當年極力拉中國進聯合國,為什麼蘇聯和英國卻拼命反對?
    在選常任理事國時,美國提議讓中國成為其中一員,為了讓中國成為常任理事國中的一員,美國耗費了極大的精力。當時美國提出的常任理事國是英國、美國、中國以及蘇聯(當時的蘇聯還未解體,還被稱為蘇俄)。中國加入在美國極力拉中國進入聯合國的時候,英國和蘇聯卻強烈反對,這是為何?我們對這件事的疑惑是分兩個層面的。第一個層面是:美國為何極力希望中國加入聯合國?
  •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上萬坦克,為何最終也沒「南下中國」?
    當時中國和蘇聯都屬於社會主義國家,所以蘇聯為我國的戰後重建提供了不少支持,不僅幫助我國完善工業體系,還幫助我國研製了不少武器裝備。所以在短時間內,我國的綜合實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只可惜中蘇兩國的友好往來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隨著中蘇關係的不斷惡化,蘇聯不僅撤走了所有來華的科研人員,甚至還打算向我國開戰。
  • 蘇聯解體時,為什麼中國沒有趁機收復外蒙古?
    在清代時,外蒙是中國的一部分,但1921年蘇聯出兵外蒙並控制了這個國家,外蒙宣布獨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當時的北洋政府拒絕承認,外蒙在名義上還是中國的領土。1945年,為了換取蘇聯儘快對日宣戰,消滅日本關東軍,美英出賣中國利益,與蘇聯籤訂了雅爾達協議,承認了外蒙獨立。隨後,國民政府也予以承認,外蒙正式獲得獨立。 二戰後,外蒙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內政外交被蘇聯全面控制。
  •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密會臺灣代表,支持臺灣「重返」聯合國?
    據媒體報導,近期有記者拍到了一張照片,照片內容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與臺灣駐紐約辦事處處長一起吃飯,兩人看起來有說有笑,交流過程頗為輕鬆愜意。 他表示,對臺灣「重返」聯合國的提議表示支持,而且還希望能與蔡英文會見。 顯然,作為美國的一名高級外交官,發表這樣的言論是很不合適的。眾所周知,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美聯合公報中也早就確認了這一點。聯合國作為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一部分是絕對沒有加入資格的。克拉夫特此舉應該受到強烈譴責。
  • 實錘了:中國重返聯合國,靠的是自己!
    最近,有個叫《外交風雲》的電視劇正在熱播,再次勾起了大家對中國外交的興趣。講到中國外交,網上爭議最大的地方,可能便是——中國重返聯合國時,誰起的作用最大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中國坊間流傳起了一個荒唐的說法,說是「非洲兄弟將中國抬進了聯合國」。如今,這個別有用心的說法,已經在真實的數據面前被批得體無完膚了。更有甚者,有人還依據投票數據調侃,說是「歐洲兄弟將中國抬進了聯合國」。
  • 當年蘇聯對中國幫助了什麼?
    數十年前,千瘡百孔的新中國百廢待興,日新月異的蘇聯老大哥伸出友誼之手,把中國拉入社會主義「幫派」,也把剛剛起步的新中國推向了軌道。蘇聯人揮金如土,為中國建立工業基礎,共享技術,為中國的科學研究注入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但中國主權不容任何人動,中蘇交惡是不可避免的。即使蘇聯停止援助,中國的崛起也早已勢不可擋。
  • 聯合國建立初期,美國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一詞最早在1942年1月1日發布的《聯合國家宣言》中首次提及,在成立聯合國前期美國和蘇聯進行長時間的「對戰」,在聯合國成立初期的時候,美國很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這是為何呢?
  • 蔣介石企圖聯合蘇聯反攻大陸,並進入商談階段,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尤其是中國大陸有重大事件發生時,他內心的這種跳躁動就愈加強烈。1957年反擊右傾翻案風、1960-1962年三年困難時期、1966年開始的那場浩劫,等等,都曾被蔣介石認為是反攻回去的絕佳機會。然而,畢竟蝸居在一個彈丸孤島,要靠國民黨自身的殘餘力量無異於痴人說夢。怎麼辦?找外援。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美國。
  • 讓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兩阿提案」究竟是什麼?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過程中,著名的「兩阿提案」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兩阿提案」究竟是什麼呢?上世紀七十年代,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美國阻止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越來越困難。不過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需要向聯合國大會提案,而沒有席位的新中國不可能自己向聯大提案。正因如此,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必須得到其他聯合國會員國的幫助。
  • 中國重返聯合國,唯一投反對票的歐洲國家,國土雖小,卻高度發達
    公元1971年10月25日,中國成功重返聯合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和席位,這是新中國建立後取得的重大勝利。事實上,當時整個歐洲包括尚未解體的蘇聯、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一共有28個國家。令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是,居然有21個歐洲國家給中國投了贊成票,除了西班牙、盧森堡、希臘3個國家棄權,東德、西德、瑞士3個國家沒有進入聯合國而沒有投票權,只有唯一一個歐洲國家投了反對票。唯一一個在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問題投了反對票的歐洲國家,叫做「馬爾他」,是一個國土面積非常小的微型國家,但是這個國家一直以來都很發達,今天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 中國重返聯合國,35票反對票中的一個,是受我國多年幫助的
    (聯合國旗幟) 人們經常說,當年我國能重返聯合國,是被亞非拉的兄弟們抬進去的,確實是有了這些國家的支持,我們的票數才足夠重返聯合國。
  • 激戰珍寶島:解放軍如何打敗武器先進的蘇聯入侵者?
    作者:Agvensome 1949年建國後,中國和蘇聯曾經有一段很好的蜜月期。後來中蘇關係急劇惡化後,雙方頻頻發生邊境領土糾紛。1969年3月,中蘇在烏蘇里江的珍寶島上還發生過一段持續十幾天的武裝衝突,此戰被稱為珍寶島衝突。這場衝突以雙方宣布和平停戰告終。
  • 新中國成立時,蘇聯援建中國的156計劃,究竟是什麼?
    現如今,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規定的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在中國都能找到。也就是說,雖然中國的工業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但是,中國卻是全世界工業種類最為完整的國家,中國可以以一己之力,製造出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工業產品。
  •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歐洲僅有一張反對票,你知道是誰投的嗎?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在這個令全國人民都萬分欣喜的事件背後,也有著無數的曲折。在當時的投票決議中,最終結果是以壓倒性優勢的贊成票而通過,但是也有不少國家投出了反對票。▲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喬冠華興奮大笑01投票結果公布之後,不只全世界政壇轟動,對於我國政府來說同樣十分意外。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英國、美國、法國和蘇聯各是什麼反應
    在核武器的研製計劃中,蘇聯、英國、法國也成功的研製出了自己的核武器,這就讓世界上的核武器數量大幅度增加了。在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中國並沒有研製核武器的打算,因為當時的中國在長期的戰爭之後,國家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在國家百廢待興的情況下,根本沒有研製核武器的條件,所以在早期中國根本沒有核武器研製計劃。
  • 49年前,中國重返聯合國,歐洲只有一張反對票,你知道誰投的嗎?
    在我國的發展進程中,經歷了各種苦難坎坷,尤其是在清王朝時期,內憂外患,百姓苦不堪言,後來又進入抗日時期,更是犧牲了無數仁人志士的生命,才使得中國逐漸走向了光明,才會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只有自身強大了,在國際中才有一席之地。新中國成立之後,在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終於改變了劣勢的局面,重新返回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