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能吃輔食後,一個全新的世界就徐徐展開了……然後,食物種類一多,傳說中的選擇綜合症又開始了:糾結的不是寶寶,是爸媽。
特別是習慣用排除法的爸媽,往往會陷入「這麼多食物,哪些不能吃」的懵圈中。
長斑的紅薯:這種表皮上黑褐色的斑點,意味著紅薯受到了黑斑病菌的汙染,紅薯已經變硬、發苦啦。還不僅僅是口感的問題,這種毒素很皮實,蒸煮烤統統不帶怕的,萬一吃下去,可能會中毒。
放久了的老南瓜:很多小盆友喜歡老南瓜甜甜糯糯的口感,但老南瓜放久了含糖量會很高,而且瓜肉也會發生無氧醇解。
發黃的銀耳:爸媽知道銀耳不能買雪白的,有時候會陷入另一個誤區「那是不是越黃越好?」還真不是,正常的銀耳是淡淡的黃,扎眼的黃色說明銀耳被黃桿菌汙染,變質啦。一旦吃了這種銀耳,寶寶就會有頭暈、肚子痛、拉肚子等中毒現象。
發芽的土豆:小土豆怎麼「長辮子」還臉色發綠了?這說明土豆也變質啦,這些部位龍葵鹼含量高,吃了後輕則咽喉癢、噁心、嘔吐、腹痛,重則死亡。
變色的紫菜:本來就紫色了,還變到哪裡去?不急,拿涼水浸泡浸泡,如果涼水變成了藍紫色,說明紫菜在乾燥、包裝前就被有毒物汙染啦,趕緊扔!
這些,就是營養其實是不錯的,但是不能吃太多,吃多了過猶不及,還不如不吃呢。
雞蛋:「雞蛋好呀,營養豐富」,有爸媽就一天煮好多個,恨不得寶寶都塞下去。雞蛋雖好,悠著點,吃多了不光會讓寶寶肥胖,還會增加小傢伙肝、腎的負擔,嚴重還會有功能異常。一天最多不能超過3個。
菠菜:菠菜含有豐富的醋漿草酸,能夠產生鈣草酸鹽和鋅草酸鹽。這2種鹽是什麼鹽?是人體很難吸收的鹽,不能為己用,那就排出去吧。可寶寶在發育階段,需要大量的鈣和鋅,排出去了,骨骼和牙齒的發育怎麼辦?對了還會損害寶寶的智力發育。
水果:「我家寶寶最愛吃水果了」,水果富含維生素、纖維素,對寶寶來講是很好的食物。但是水果中含糖分比較高,吃多了容易增加小胖墩的風險。寶寶一天水果需要量則相當於他兩個拳頭大小(可食入部分)即可。
各種刺身、三文魚、溏心蛋、半熟布丁、五分熟牛排等,都在此列。對了還有一些蔬菜也不能生吃。先說說刺身和三文魚,生的哎,吃得歡的背後,很可能就潛伏著被寄生蟲感染的風險。
不熟的牛排裡頭,可能有很多細菌、寄生蟲,只是你看不見而已。不熟的雞蛋呢,美味是美味,但寶寶抵抗力弱,吃了很容易增加被沙門氏菌等有害物質感染的風險。
然後像生荸薺也別給寶寶吃,它裡頭的薑片蟲會進人人體並附在腸黏膜上,會造成腸道潰瘍、腹瀉或面部浮腫。澱粉含量高的木薯塊也是,含有生氰苷類,生吃很容易發生氰氫酸中毒。
您可以在公眾號菜單欄【育兒工具】的問答欄目裡問問題,我和我的團隊會盡力回復大家。
1、 微博:@鮑秀蘭診室
2、添加微信號(id:baolanbeibei2018),更多專業醫生在線解答育兒問題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