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舉動儘量不要做,否則在試用期內會被辭退!

2020-12-12 中國職場蛙

最近群友和讀者中,在試用期被辭退的現象增多,這一定程度上跟每年的「年關」相關。

企業要制定來年的預算,有些今年的開支和人工成本,就會想著明年避免或者砍掉。因此,每年元旦和春節之前的這11、12和1月,歷來都是一年一度的裁員時期。

之前我講過,裁員跟辭退還是不一樣的。

裁員,是企業行為,單位為了縮減開支,或者因為業務調整,大幅減少甚至批量裁撤崗位、部門、事業部、名下公司,都被歸類為裁員。當然,裁員會受到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各類民生保障法律法規的監督和限制。

極端的裁員情況,就是單位關門、企業倒閉,類似戰略撤資,對於小企業來說就是老闆跑路,應對方法大家看這篇《公司倒閉,會給我賠償嗎?》。

辭退,則一般是針對員工個人做出的不予留用決定,跟該員工個人情況息息相關。國企、500強甚至事業單位,也會辭退員工。

主要看你個人所處的崗位、是否轉正、你的工作表現、業績指標、關係、站隊、政治鬥爭等個人情況,但企業主一般都會用「你的能力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作為藉口。

因此,裁員和辭退確實一個是客觀為主一個主要是個人主觀的原因所致,但在年關這三個月時,兩者很可能會合為一體,所以每到年底,突然失業的人會增多。

無論哪種,順序都是試用期內的新人,「優先」被作為裁員、辭退的對象。再結合大環境看下,實際上,跳槽的最大風險,在入職之後那幾個月,因為試用期通過率正節節走低。

我有大量的統計,在2015年時,我統計的試用期合格率,接近95%;

2016-2019期間,拿到Offer並且報到之後,未能通過試用期的人數,佔比大致為十取一,也就是試用期合格率90%;

令人憂傷的是,今年新冠之年,2020年1-11月,試用期通過率下降到了80%以下,不合格率超過了20%,也就是5個新員工裡面會有1位不能轉正。

當然,也有人主動在試用期離職,比如看公司走眼了,哪知道一入職才發現是大坑,比如你碰到了這篇《什麼情況下試用期也要找工作?》中所描述的二十多種情況。

我們今天反過來,主要講試用期被動辭職,也就是自己想待下來但未能轉正的情況。通過如下不同參數的比較,讓你心中有數,更多的則是統計規律。

1,往屆生和應屆生

這裡有個統計規律,應屆生更容易被辭退,主要來自於應屆生還沒有工作經驗,還是個學生的思維。

工作經驗中包括待人接物和為人處世,應屆生大多是不懂這些的,最不懂的實際上是二戰三戰的人,同學有了經驗後他們卻沒有。

應屆生實際上是無辜的,但沒有辦法,他們經常說「這個領導跟我的三觀不符」「公司跟我的人生觀不配套」「這裡的文化不符合我的價值觀」「這工作跟我的專業也不對口」......有些甚至在會議上頂撞領導、跟同事抱怨公司不好、背後傳播領導的壞話。

往屆生則大多數已經褪去了這些現象,知道打工到哪都類似,錢更重要,待人接物好多了。所以,相較於往屆生,剛畢業不久的人更容易被辭退。

應屆生工作經驗才幾個月,工資又低,但卻是被辭退的重災區,沒得辦法,統計規律就是如此。還有其他原因,我幽哥只是適當分析出來了我認為的那部分。

2,社招和校招

兩個應屆生同時入職,一個是社招進來的,一個校招進來的,雖然同齡、同學歷甚至就是同班同學,很明顯社招那位容易在試用期被辭退

試用期就辭退校招的員工,這不利於企業的社會口碑。並且,校招生一般會有一兩個月的集體培訓甚至更長時間的輪崗,單位花了成本培養你,捨不得成本,部門即使想辭退你HR也不讓,或者給你安排調崗的機會。

社招進去,則默認你有工作經驗,並且來了就能上手,你還沒有其他培訓等成本,部門要在試用期辭退你,就順理成章,因為HR不會出面阻撓。

3,直招領導和空降領導

這時,招你進來的領導,並不是負責你轉正的哪個領導,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空降領導。

如下你看,你入職2個月,空降來了個學妹做你的組長,你看下圖這位學妹組長要對你做什麼

她找你的茬,並向HR建議要辭退你。

此類別中,還包括招你進來後,將你安排到其他領導手下、讓你匯報給異地的上司、立即駐外等情況。

總之,你記住,招你進來的那位,轉正前如果不是你的領導了,此人甚至被開了,那你轉正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

這種試用期被辭退,屬於運氣不好,也叫遇人不淑,你據理力爭吧,仲裁也可以走一遭,好歹經歷下。

4,試用期嘗試轉部門

有時候是功虧一簣,你看如下這位學弟,跟領導關係不錯,即將轉正。

但他看到轉正申請單上有崗位變更的格式,他就準備填寫自己期望的新部門新崗位,這樣就轉崗了。

傻孩子,那就是個表格上的形式,HR比較懶惰,將轉部門的會籤單也統一到了轉正申請單上,你空著即可。哪是你填寫了新崗位,你就能去採購還是市場、研發部門的?轉崗沒那麼容易,你這麼一些,看來不能轉正了,領導不但不批,還會找理由辭了你。

再看一位學妹,這位學妹入職了質量部,但她在面試和入職前後,都一直說自己想去採購部。還張羅著給領導送特產,這是小賄賂。你說她轉崗成功了沒有?

大家看上圖的日期,那是2019年10月,現在2020年底了,我告訴你事實,事實就是2019年12月她被質量部領導辭退了。轉崗也沒轉成。

5,能力不能勝任

到了這裡,才回歸到了大家認為的最應該被辭退的情況。

作為一個職場人士,你求職,領導將你招進來了,在試用期之內你又被該領導辭退,這種大多數就是能力問題,少部分可能是客觀原因。

你此時該總結下自己的得失,尤其你的工作能力,其次是態度,而不是一直用各種陰謀論、陽謀論來問我幽哥,「我領導究竟是怎麼想的?」「領導這麼壞是什麼原因?」「為何招我進來的領導突然開始算計我?真噁心」......

同一個領導招了你,再辭了你,這主要是你的個人問題,而不是將你招進來對你有知遇之恩的上司,上輩子跟你有仇,現在來報復你了。你自己陰謀論,還不知道檢討。

當然,這裡面也包括你入職的是那種《那種「很鍛鍊人」的工作》,或者公司將你一個人當作一個部隊的新事業部新崗位。

這種工作壓力比較大,你建立了系統,好的,卸磨殺驢,公司正好趕在轉正前將你開了;沒建立起來,你這「水平太差」「效率太低」,還是被辭退。

6,哪種職務最不能轉正?

毫無疑問,銷售崗位最不能轉正,有業績指標。

其次,是那種職位頭銜不叫「銷售」,但工資是「底薪+提成」結構的,這種工作試用期被辭退的風險也很高。

我們最常見的那些「白領」部門,人事、行政、關務、財務、綜合管理部,包括我們採購部等等,以及生產部、質量部、模具房、物流部、生產管理部、倉庫、總務運營等等部門,試用期一般還是比較穩定的......除非你簡歷造假太嚴重工作中被發現了。

最後是研發部,研發部一般不在試用期辭退員工。但也有弊端,研發人員屬於香餑餑,各個部門都想爭取你過來,所以當你做研發工程師,在公司裡你們都沒有明確的研發部老大,你就容易陷入不斷被邀請加入別的部門甚至換城市換分公司,因為各地的老大都想爭取研發中心在自己的地盤。

總之,大家記住,不管你什麼職位,試用期內不要搞政治,尤其你小兵試用期才幾個月,你就站隊,那你等著被辭退。

7,穩定的單位卻不能轉正的

這種主要是關係不硬,進來後被排擠,甚至你想繼續找個關係想送禮,都不知道如何送。會不斷有鍋讓你背,讓你身心疲憊,最後看你會不會在轉正前主動離職。

一旦你還不知趣,會籠絡各部門開始批鬥你,也會請大領導找你談話,攻破你的最後一道防線,這就叫做心理戰。

話說回來,為何好不容易進來了,還要被穿小鞋、被排擠?都說了,關係不到位,即使轉正後也大概率會被如此。此外,現在還沒轉正就要對你下手,直接原因自然是你入職後更大的關係戶出現了,需要你挪一挪,給別人騰出位置。

有些位置甚至是值錢的,你佔著被人一分錢好處沒有啊,不需要明講,類似朝中無人莫作官。

8,其他試用期被辭退共性案例

這裡大家也記下,很多看起來是特例,但人數多了,就是規律了。

我們有多個群友,在試用期之內,舉報其他老同事的。很多甚至是我的職場徒弟,我讓他尤其她不要舉報,試用期要低調,但她還是不聽,講究個性。這種,十位中,大概七八位試用期被辭退。

你別當作你舉報和投訴的是別的不相干部門的人。轉正後,你是正式員工,為了工作流程進展,某人阻礙了,你可以明裡暗裡投訴,沒讓你試用期挑戰別人,別人老員工,互相熟悉,你都還沒混個臉兒熟,就自己把自己搞走了。

還有群友幾次試用期不過,他是不著調,跳進了大公司一下子不適應。為了假裝自己工作勤勉,他專門挑周末在家時發微信詢問領導工作的事情,而且是「明天的測試我該用哪個工具」「A試劑和B的配比選擇多少合適」「後天下午我要不要去參加王工組織的項目會議?」......

領導周末,一般不回復他,他繼續追問,結果領導回了「這個項目你別過問了,我來安排。」他慌了,不知道哪句說錯了,在周日早上發信息給我:「幽哥,急救,你看我們領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叫情商堪憂,結果一個月後沒到轉正時,他就被辭退了。所以,在大企業,大家都五天八小時,你別周末和節假日去打擾領導

此外,第三方外包崗位,容易試用期被辭退。為何呢?

因為外包崗位有兩家公司,兩個領導,工作所在地的直接僱主知道你是外包員工,反而要求更多,對你挑刺反而不會少,有種鄙視的感覺。我們多個群友外包崗位工作中,被領導說「你工作做得差,明天別來了,回你們外包公司去」......人生就是如此艱難,落井下石的人可不只是一兩個。

也有特例,就是領導當初招聘你時,你的某個方面吸引了他,但現在他發現了你很多「不好」的地方,也就是他尤其她覺得自己看走了眼

比如我們有位男群友,個子太高,他淨身高1米98,當初女領導招他時沒注意,後來入職後後悔了,女領導發現他太高,不大合適做自己的手下,女領導自己1米6都不到。當然,辭退的原因是冠冕堂皇的,「你不適合這個崗位,你今天去人事部辦下手續吧。」

沒能熬過試用期的,還包括歲數比較小的人,因為他們不理解「放養期」是什麼意思,試用期的前1-3個月,屬於普遍的放養期,沒什麼活幹,老員工又不理自己,一個人吃午飯,所以覺得公司是招自己進來再準備辭退自己的。

他們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思維洗腦了,不好意思領著工資「啥也不幹」,自己主動溜了,有些甚至這幾天工資也不要、不打招呼就直接不來上班了。

以上八大類,都是常見現象。不多講了,試用期內被辭退,或者轉正前沒能轉正,有很多客觀原因,但主觀原因確實也不少,我們能做的就是表現好一點,尤其跟直接上司的關係搞好一點

有人總是喜歡跟領導若即若離,甚至試用期怕見領導,總躲著直接上司。這也無可厚非,但請你試用期裝作熱情一點,轉正後你再去若你的即、若你的離吧。

相關焦點

  • 拒絕996被辭退?申通快遞:試用期不合格才辭退
    1月7日,一則「應屆生拒絕996被申通辭退」的消息出現在熱搜,事件主人公小江為2020應屆畢業生,於2020年7月2日入職申通快遞。該消息中小江自述:正常情況下他們6點鐘就可以下班,就算是事情做完了,也不許離開,由於拒絕無意義的加班,於2020年9月9日被告知因試用期不合格被辭退。
  • 實習2天被公司辭退,我為什麼勸你不要糾結?
    應屆生實習兩天就被辭退,公司真能在短短兩天裡看清一個人嗎?「兩天前入職,兩天後就被辭退。我可能是創下了全網最快辭退記錄。但到現在自己也是想不清楚。才進公司兩天,別說做項目了,各項業務都還沒熟悉透呢,自己也是準時上下班勤勤懇懇工作沒犯錯。昨天開會還說讓我全權負責一個項目,周六去上海培訓等等。
  • 男子入職三個月創造最高成績,最後試用期被辭退,詢問原因後懵了
    在工作中被辭退也是常見的事情,畢竟有些人工作是在混日子,有些人能力確實不足,被辭退也是正常的。但竟然還有人會在工作能力超強的情況下被辭退,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一件事,男子入職三個月創造了部門歷史最高業績,最後卻在試用期被辭退,詢問原因後懵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 員工入職三個月創造部門最高業績,試用期被辭退,詢問原因後懵了
    在職場上,公司肯定看重的是利益,公司的每一個選擇也都是和利益掛鈎的,相信大家肯定都是從職場小白鍛鍊過來的吧,肯定都了解每個公司招聘一個新員工之後,都會有一個試用期,在試用期的時候,如果員工表現得好,就會提前轉正,如果表現得不好,業績達不到就會被公司辭退,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 老闆在試用期想開除誰就開除誰,求職者必須知道老闆挖的4個坑
    其實這名被辭退的員工還挺努力的,但是公司肆意把人開除了,她只能求助媒體希望能夠討要回工資。但是被辭退的員工拿出了自己招聘記錄,記錄每一個人招聘者的招聘進度。其實這名被辭退的員工還挺努力的,但是公司肆意把人開除了,有不少人求職進入公司實習,常常會碰到一種情況就是實習期剛剛要滿了,結果被人開除,這也太冤枉了,但是沒辦法,誰知道求職者比較弱勢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多長點心眼,一眼識別爛公司,畢竟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希望招聘到合適人才,爛公司只是少部分。
  • 試用期內公務員辭職以後是否可以再報考?
    公務員錄用規定(試行)第三十條 新錄用的公務員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內,由招錄機關對新錄用的公務員進行考察,並安排必要的培訓。試用期滿合格的,予以任職;試用期不合格的,取消錄用。中央機關取消錄用的,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地方各級機關取消錄用的審批權限由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定。
  • 面試後,只定了試用期工資,轉正後根據能力定?這種公司去不去?
    在面試的時候,經常會有人遇到這種情況,試用期工資先定一個,轉正後另定。有人問我,這樣的公司值得去麼?我的建議是,為什麼不去呢?網上很多人說,這種公司不要去了,但作為做過薪酬的HR,我明白「轉正後另定」的意思。這裡面是公司的一種權衡,既是怕公司遭受損失,也是對應聘者的尊重。
  • 應屆生拒絕長期加班被辭退?9點下班,是對未來負責?申通回應
    該副總監還說道:「你們現在才22歲吧,不要著急在這個時間談戀愛。畢業的前五年談戀愛不怎麼樣……」小江表示,公司正常是6點就可以下班的。但這位總監要求晚上9點下班,就算事情做完了,你也不準走。小江拒絕了這無意義的加班,6點就下班了。第二天,小江就被公司告知工作態度有問題。2020年9月9日,申通快遞以試用期不合格為由將小江辭退。
  • 實習期兩天就遭辭退?別光以為是自己的錯,很可能是面試官在搞鬼
    這些邁向職場的過程中暴露出的學生思維,你會有嗎?第一:出了問題第一時間懷疑自己電視劇《二十不惑》描述了四位即將畢業的女大學生,開始走進社會邁向職場的成長故事,從這個電視劇裡,我們或許能夠很好地了解到從校園走向職場中那些常見的學生思維。
  • 找工作時留個心眼,這幾類公司工資再高也別去,進了也會後悔
    找工作一定不能抱著「飢不擇食」的心態,下面這幾類不靠譜的公司,即使工資再高也別進,進了你肯定會後悔。1、 試用期不繳社保工作第一條,參保第一條。面試時一定要問清社保方面的問題,有的公司在面試時會說試用期不繳社保,轉正後才能正式繳納。
  • 應屆生稱因拒絕996被申通辭退:已找到新工作,希望更多人拒絕無理由...
    小江稱:由於自己拒絕無意義的加班,於2020年9月9日被告知因試用期不合格被辭退。小江還透露,部門要求9點以後下班,還表示不要在這個年紀談戀愛。 據澎湃新聞1月7日報導,申通快遞迴應稱:公司上班時間為早9晚6,周末臨時加班工作日可調休,不存在強制996。
  • 試用期總結報告怎麼寫 試用期總結及自我評價 試用期轉正個人總結
    試用期總結報告內容全部源自於自己的工作體驗,每個的遇到的問題都是不同的,收穫也是不同的,因此,大家最好不要選擇從網絡上粘貼複製,要有自己的思想,這樣才能夠讓企業了解你內心真正的想法。二、試用期總結及自我評價試用期總結及自我評價的寫作要求是根據自己的真實體驗,以及收穫,寫出一篇具有真情實感的內容,以下是一篇經典的試用期總結及自我評價的範文,可供參考。
  • 女員工在職去面試,在公司列印簡歷被領導看見,隔天被辭退了
    很多人都會悄悄的去新公司面試不讓原領導知道,某位女員工卻做了一件騎驢找馬反被驢踢的事情,惹得大家啼笑皆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位女員工在某論壇上發了個帖子,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女員工剛來公司兩個月連試用期都還沒過,由於在這個公司待得並不是很開心便決定辭職。但是覺得新工作可能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合適的,便決定找到新工作的時候再辭職。
  • 辭職、辭退和自離,工資結算標準大不同!不知道就虧大了→
    辭職、辭退和自離,工資結算標準大不同!用人單位辭退員工時,員工最後一個月的工資結算應該足額支付,幹了多少天就要拿多少工資。至於賠償金,則要看是因何辭退。■如果是因為員工多次嚴重違章違紀,違反《勞動法》的相關規定,損害單位利益而被勸退,則單位無需支付賠償金;■但如果是因為單位經營不善需要裁員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勸退員工,則需要支付經濟賠償。
  • 在夏季養狗時,儘量不要使用這些方法,否則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都會為自己的寵物著想,尤其是養狗的人,這時發現家裡的狗基本上都很怕熱,甚至有些狗會躲在冰箱裡不走,尤其是二哈、薩摩耶等等,這些都屬於雪橇犬,所以他們特別討厭夏天的這種環境,甚至可以在冰箱裡呆很久。此時我們更應該進行合理的養護,最好是在夏天有更好的方法來養狗。
  • 接吻不要選擇在這些時候,否則再好的感情也會消失
    接吻是男女愛情的結晶,當男人和女人愛情到達一定的振動,就會以接吻的方式來增加感情,但是我們會經常見到很多男女接吻之間並沒有愛情的產生。不要選擇在這些時候和女生接吻,否則再好的感情也會消失。如果男人對女人過分的接吻,女人就會造成傷心的局面,因為在很多時候,接吻會勾引女人的心事,女人的過去,在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男女之間的接吻影響到了女人的情緒,最終導致兩個人之間本身很好的結果,卻成了一個不好的結果。在接吻的時候,男人一定要跟著女人的變化,而變化不要覺得女人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就是很開心的樣子。
  • 試用期新人「3取1」該去嗎?過來人親揭殘酷實情
    倘若真要跳槽,那必定是有更好的機會,才會有此選擇,不過跳槽畢竟會直接的影響到生活、薪水,所以在做選擇及決定時必定要審慎思考。近日有網友於網上分享自身經驗,表示他雖然拿到了公司的Offer,不過對方也挑明了同時錄用三位新人試用,試用期過後也可能只會留下一位。這樣的方式也讓網友納悶是否正常?並引發一陣熱議。
  • 申請離職需要提前30天,並不是想的這麼簡單,不明白這三點會吃虧
    ;由於王麗不懂幫助自己維權,又不懂勞動法給自己的保護,在提前30天內與公司協商都無果,結果導致王麗吃了不少的虧。一、在試用期內不用提前30天申請離職不少剛剛畢業的應屆生,由於剛剛進入職場不明白各種規則制度,認為在試用期內離職也要提前30天申請離職,結果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入公司上班才幾個月,大部分人都想著提前30天和自己的領導打招呼,並且做好計劃一個月之後的事情;結果領導立即批准讓新員工第二天就來開,由於減少一個月的收入,會嚴重打亂自己一個月的計劃;由於試用期內的新人
  • 試用期離職,下家單位理由怎麼說?這些答案建議收藏!
    離職,會讓人情緒複雜。而試用期離職,不僅複雜還會讓你感到憂慮。我就是一個案例。工作4年的我已經換了3家公司。最久的就是上一份,在這家公司做了2年,本以為是份能長久的工作,後來沒想到公司突然不景氣,工資拖欠太久,無可奈何的我選擇了離職。離職之後,很快我便找到一份新工作。和眾多公司一樣,要求試用期三個月。好景不長,在第二個月初,我就和上司鬧了不愉快。當時覺得和領導的工作方式不合,於是提了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