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群友和讀者中,在試用期被辭退的現象增多,這一定程度上跟每年的「年關」相關。
企業要制定來年的預算,有些今年的開支和人工成本,就會想著明年避免或者砍掉。因此,每年元旦和春節之前的這11、12和1月,歷來都是一年一度的裁員時期。
之前我講過,裁員跟辭退還是不一樣的。
裁員,是企業行為,單位為了縮減開支,或者因為業務調整,大幅減少甚至批量裁撤崗位、部門、事業部、名下公司,都被歸類為裁員。當然,裁員會受到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各類民生保障法律法規的監督和限制。
極端的裁員情況,就是單位關門、企業倒閉,類似戰略撤資,對於小企業來說就是老闆跑路,應對方法大家看這篇《公司倒閉,會給我賠償嗎?》。
辭退,則一般是針對員工個人做出的不予留用決定,跟該員工個人情況息息相關。國企、500強甚至事業單位,也會辭退員工。
主要看你個人所處的崗位、是否轉正、你的工作表現、業績指標、關係、站隊、政治鬥爭等個人情況,但企業主一般都會用「你的能力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作為藉口。
因此,裁員和辭退確實一個是客觀為主,一個主要是個人主觀的原因所致,但在年關這三個月時,兩者很可能會合為一體,所以每到年底,突然失業的人會增多。
無論哪種,順序都是試用期內的新人,「優先」被作為裁員、辭退的對象。再結合大環境看下,實際上,跳槽的最大風險,在入職之後那幾個月,因為試用期通過率正節節走低。
我有大量的統計,在2015年時,我統計的試用期合格率,接近95%;
2016-2019期間,拿到Offer並且報到之後,未能通過試用期的人數,佔比大致為十取一,也就是試用期合格率90%;
令人憂傷的是,今年新冠之年,2020年1-11月,試用期通過率下降到了80%以下,不合格率超過了20%,也就是5個新員工裡面會有1位不能轉正。
當然,也有人主動在試用期離職,比如看公司走眼了,哪知道一入職才發現是大坑,比如你碰到了這篇《什麼情況下試用期也要找工作?》中所描述的二十多種情況。
我們今天反過來,主要講試用期被動辭職,也就是自己想待下來但未能轉正的情況。通過如下不同參數的比較,讓你心中有數,更多的則是統計規律。
1,往屆生和應屆生
這裡有個統計規律,應屆生更容易被辭退,主要來自於應屆生還沒有工作經驗,還是個學生的思維。
工作經驗中包括待人接物和為人處世,應屆生大多是不懂這些的,最不懂的實際上是二戰三戰的人,同學有了經驗後他們卻沒有。
應屆生實際上是無辜的,但沒有辦法,他們經常說「這個領導跟我的三觀不符」「公司跟我的人生觀不配套」「這裡的文化不符合我的價值觀」「這工作跟我的專業也不對口」......有些甚至在會議上頂撞領導、跟同事抱怨公司不好、背後傳播領導的壞話。
往屆生則大多數已經褪去了這些現象,知道打工到哪都類似,錢更重要,待人接物好多了。所以,相較於往屆生,剛畢業不久的人更容易被辭退。
應屆生工作經驗才幾個月,工資又低,但卻是被辭退的重災區,沒得辦法,統計規律就是如此。還有其他原因,我幽哥只是適當分析出來了我認為的那部分。
2,社招和校招
兩個應屆生同時入職,一個是社招進來的,一個校招進來的,雖然同齡、同學歷甚至就是同班同學,很明顯社招那位容易在試用期被辭退。
試用期就辭退校招的員工,這不利於企業的社會口碑。並且,校招生一般會有一兩個月的集體培訓甚至更長時間的輪崗,單位花了成本培養你,捨不得成本,部門即使想辭退你HR也不讓,或者給你安排調崗的機會。
社招進去,則默認你有工作經驗,並且來了就能上手,你還沒有其他培訓等成本,部門要在試用期辭退你,就順理成章,因為HR不會出面阻撓。
3,直招領導和空降領導
這時,招你進來的領導,並不是負責你轉正的哪個領導,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空降領導。
如下你看,你入職2個月,空降來了個學妹做你的組長,你看下圖這位學妹組長要對你做什麼。
她找你的茬,並向HR建議要辭退你。
此類別中,還包括招你進來後,將你安排到其他領導手下、讓你匯報給異地的上司、立即駐外等情況。
總之,你記住,招你進來的那位,轉正前如果不是你的領導了,此人甚至被開了,那你轉正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
這種試用期被辭退,屬於運氣不好,也叫遇人不淑,你據理力爭吧,仲裁也可以走一遭,好歹經歷下。
4,試用期嘗試轉部門
有時候是功虧一簣,你看如下這位學弟,跟領導關係不錯,即將轉正。
但他看到轉正申請單上有崗位變更的格式,他就準備填寫自己期望的新部門新崗位,這樣就轉崗了。
傻孩子,那就是個表格上的形式,HR比較懶惰,將轉部門的會籤單也統一到了轉正申請單上,你空著即可。哪是你填寫了新崗位,你就能去採購還是市場、研發部門的?轉崗沒那麼容易,你這麼一些,看來不能轉正了,領導不但不批,還會找理由辭了你。
再看一位學妹,這位學妹入職了質量部,但她在面試和入職前後,都一直說自己想去採購部。還張羅著給領導送特產,這是小賄賂。你說她轉崗成功了沒有?
大家看上圖的日期,那是2019年10月,現在2020年底了,我告訴你事實,事實就是2019年12月她被質量部領導辭退了。轉崗也沒轉成。
5,能力不能勝任
到了這裡,才回歸到了大家認為的最應該被辭退的情況。
作為一個職場人士,你求職,領導將你招進來了,在試用期之內你又被該領導辭退,這種大多數就是能力問題,少部分可能是客觀原因。
你此時該總結下自己的得失,尤其你的工作能力,其次是態度,而不是一直用各種陰謀論、陽謀論來問我幽哥,「我領導究竟是怎麼想的?」「領導這麼壞是什麼原因?」「為何招我進來的領導突然開始算計我?真噁心」......
同一個領導招了你,再辭了你,這主要是你的個人問題,而不是將你招進來對你有知遇之恩的上司,上輩子跟你有仇,現在來報復你了。你自己陰謀論,還不知道檢討。
當然,這裡面也包括你入職的是那種《那種「很鍛鍊人」的工作》,或者公司將你一個人當作一個部隊的新事業部新崗位。
這種工作壓力比較大,你建立了系統,好的,卸磨殺驢,公司正好趕在轉正前將你開了;沒建立起來,你這「水平太差」「效率太低」,還是被辭退。
6,哪種職務最不能轉正?
毫無疑問,銷售崗位最不能轉正,有業績指標。
其次,是那種職位頭銜不叫「銷售」,但工資是「底薪+提成」結構的,這種工作試用期被辭退的風險也很高。
我們最常見的那些「白領」部門,人事、行政、關務、財務、綜合管理部,包括我們採購部等等,以及生產部、質量部、模具房、物流部、生產管理部、倉庫、總務運營等等部門,試用期一般還是比較穩定的......除非你簡歷造假太嚴重工作中被發現了。
最後是研發部,研發部一般不在試用期辭退員工。但也有弊端,研發人員屬於香餑餑,各個部門都想爭取你過來,所以當你做研發工程師,在公司裡你們都沒有明確的研發部老大,你就容易陷入不斷被邀請加入別的部門甚至換城市換分公司,因為各地的老大都想爭取研發中心在自己的地盤。
總之,大家記住,不管你什麼職位,試用期內不要搞政治,尤其你小兵試用期才幾個月,你就站隊,那你等著被辭退。
7,穩定的單位卻不能轉正的
這種主要是關係不硬,進來後被排擠,甚至你想繼續找個關係想送禮,都不知道如何送。會不斷有鍋讓你背,讓你身心疲憊,最後看你會不會在轉正前主動離職。
一旦你還不知趣,會籠絡各部門開始批鬥你,也會請大領導找你談話,攻破你的最後一道防線,這就叫做心理戰。
話說回來,為何好不容易進來了,還要被穿小鞋、被排擠?都說了,關係不到位,即使轉正後也大概率會被如此。此外,現在還沒轉正就要對你下手,直接原因自然是你入職後更大的關係戶出現了,需要你挪一挪,給別人騰出位置。
有些位置甚至是值錢的,你佔著被人一分錢好處沒有啊,不需要明講,類似朝中無人莫作官。
8,其他試用期被辭退共性案例
這裡大家也記下,很多看起來是特例,但人數多了,就是規律了。
我們有多個群友,在試用期之內,舉報其他老同事的。很多甚至是我的職場徒弟,我讓他尤其她不要舉報,試用期要低調,但她還是不聽,講究個性。這種,十位中,大概七八位試用期被辭退。
你別當作你舉報和投訴的是別的不相干部門的人。轉正後,你是正式員工,為了工作流程進展,某人阻礙了,你可以明裡暗裡投訴,沒讓你試用期挑戰別人,別人老員工,互相熟悉,你都還沒混個臉兒熟,就自己把自己搞走了。
還有群友幾次試用期不過,他是不著調,跳進了大公司一下子不適應。為了假裝自己工作勤勉,他專門挑周末在家時發微信詢問領導工作的事情,而且是「明天的測試我該用哪個工具」「A試劑和B的配比選擇多少合適」「後天下午我要不要去參加王工組織的項目會議?」......
領導周末,一般不回復他,他繼續追問,結果領導回了「這個項目你別過問了,我來安排。」他慌了,不知道哪句說錯了,在周日早上發信息給我:「幽哥,急救,你看我們領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叫情商堪憂,結果一個月後沒到轉正時,他就被辭退了。所以,在大企業,大家都五天八小時,你別周末和節假日去打擾領導。
此外,第三方外包崗位,容易試用期被辭退。為何呢?
因為外包崗位有兩家公司,兩個領導,工作所在地的直接僱主知道你是外包員工,反而要求更多,對你挑刺反而不會少,有種鄙視的感覺。我們多個群友外包崗位工作中,被領導說「你工作做得差,明天別來了,回你們外包公司去」......人生就是如此艱難,落井下石的人可不只是一兩個。
也有特例,就是領導當初招聘你時,你的某個方面吸引了他,但現在他發現了你很多「不好」的地方,也就是他尤其她覺得自己看走了眼。
比如我們有位男群友,個子太高,他淨身高1米98,當初女領導招他時沒注意,後來入職後後悔了,女領導發現他太高,不大合適做自己的手下,女領導自己1米6都不到。當然,辭退的原因是冠冕堂皇的,「你不適合這個崗位,你今天去人事部辦下手續吧。」
沒能熬過試用期的,還包括歲數比較小的人,因為他們不理解「放養期」是什麼意思,試用期的前1-3個月,屬於普遍的放養期,沒什麼活幹,老員工又不理自己,一個人吃午飯,所以覺得公司是招自己進來再準備辭退自己的。
他們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思維洗腦了,不好意思領著工資「啥也不幹」,自己主動溜了,有些甚至這幾天工資也不要、不打招呼就直接不來上班了。
以上八大類,都是常見現象。不多講了,試用期內被辭退,或者轉正前沒能轉正,有很多客觀原因,但主觀原因確實也不少,我們能做的就是表現好一點,尤其跟直接上司的關係搞好一點。
有人總是喜歡跟領導若即若離,甚至試用期怕見領導,總躲著直接上司。這也無可厚非,但請你試用期裝作熱情一點,轉正後你再去若你的即、若你的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