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司法體制
雅典最高的司法機關是陪審法庭,由六千名陪審法官組成。這六千人,每年用抽籤的方式,在十個地區部落選出三十歲以上的公民。這些法官分配在十所法庭,每所另有一百名候補陪審法官。陪審法官每年改選一次。任何公民都可向法庭提出訴訟,以及幫助他人訴訟。陪審法庭做出的判決,雙方必須服從。
陪審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機構和最高司法機關(梭倫改革時期及以後),成立於公元前六世紀初。是雅典政治民主化的產物,其職權也隨民主政治的深入發展而擴大;還是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必要組成部分,在民主政體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陪審法庭的制度設計和擁有的權力合乎雅典人的民主觀念。
①確立雅典的陪審法庭創建於梭倫改革時期,最初附屬於公民大會。公元前5世紀中期,陪審法庭從公民大會中分離出來,成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機構之一。從形式上看,它從單一的法庭轉變成多個陪審法庭;從職能上看,陪審法庭新增了官員的任職資格審查和帳目審計等職權;從性質上看,陪審法庭不僅僅是接受上訴案件的終審法庭,還是一審的法庭;另外,陪審津貼的頒行給每一個公民以出席陪審法庭的機會。陪審法庭的這些變革是雅典民主化進程的需要,也是人口增長和雅典帝國事務增多的結果。
陪審法庭是古代雅典最高法庭,是梭倫創設的。它不但審理訴訟案件,還兼管官吏的資格審查、紀律檢查和投票表決國家法律廢立。
②成員陪審法庭由10個部落在30歲以上公民中用抽籤方式各選出60人,共600人,是最高的司法機關。
③權利和地位陪審法庭(dikasteria)是古典時代雅典城邦重要的司法機構。民主政治盛期的陪審法庭權力巨大,與公民大會一起成為雅典民主政體中最為重要的權力機構,甚至被雅典演說家們譽為城邦法律的捍衛者、民主政治的保障。亞里斯多德雖曾提到,梭倫改革——毋庸置疑,這是所有關於雅典民主政體研究的原點——創設了陪審法庭,但國外學者卻近乎一致地認為他在「陪審法庭」這一術語的使用上犯了年代錯誤,並且指出梭倫設立的是上訴法庭(heliaia)。梭倫時代的上訴法庭和亞里斯多德時代的陪審法庭一脈相承,而後者系由前者發展而來,這也是那些主張在亞里斯多德著作中出現年代錯誤的學者們所普遍認同的。
雖然上訴法庭和陪審法庭具有承遞關係,但二者在權限、職能、程序等方面多有差異,不可混同。既然陪審法庭不能取代上訴法庭,而且「陪審法庭」之譯名也無法概括民主制下先後出現的兩個法庭的全部內涵;那麼藉助英文論著中公民法庭(people's courts)對兩者的共同指代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民主政體的法庭系統,更加清晰地梳理上訴法庭和陪審法庭與民主政治的關係:公民法庭是對古典時代雅典民主政體中司法機構的統稱,是與公民大會、議事會並立的國家機構。上訴法庭和陪審法庭均可稱為公民法庭,只是分別指代公民法庭兩個發展階段的具體形式而已。
在伯利克裡時期即雅典民主發展的「黃金時代」,陪審法庭是國家最高司法和監察機關,對公民大會的決議擁有最終核准權。雅典陪審法庭不僅從事一般審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動中也起著一定作用。它包括6 000名陪審法官,由抽籤方法選出,這些法官分成10所高級法院,平均每所500人(每所高級法院有100名候補陪審法官)。由於陪審員人數眾多,就預防了法官受賄的危險性……陪審員是在開庭時聽取原告、被告和證人的口供,當他們弄清案情時,他們就投票判決,相互之間事先不作商議。雅典沒有專職的國家公訴人;任何公民都可以提出訴訟和幫助他人訴訟……法庭上也沒有辯護人;每個被告須替自己辯護。……如果審理案件時需要奴隸的證言,那就要拷打他們,因為人們認為,不能相信奴隸自願說出的口供。
④目的它的目的是要使公民受到最公正和最無私的審判,保證他們的權利不受法院專製作風的打擊。
雅典土地貧瘠,由於可供農地很少,大量種植橄欖、葡萄。橄欖用途很多,包括食用、塗抹、照明及燃料。所以是雅典最重要的經濟農作物,政府採取專賣輸出,交換糧食,從小亞細亞與埃及地區輸入糧食。
(2)手工業雅典的冶金業、造船業、制陶業和建築業的發展規模很大。在當時,雅典所生產的「紅花」瓶遠近馳名,其特色在於色澤亮麗,精緻典雅。雅典還曾製造排水量達220噸的商船,這種船上掛上一張很大布帆,以一根牢固的船桅和桃桁作為支撐。另外在採礦業的發展,雅典的地質藏有大理、鋅、銀及鉛等礦物,開採這些礦物是雅典的收入來源之一。
(3)商業雅典海外貿易的發展相當蓬勃。雅典曾經主宰愛琴海海域,其海外貿易遠及地中海及黑海等地區,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當時聞名希臘世界的商港,輸入的商品包括埃及、西西里、黑海的穀物、牲畜和皮革,米利都的羊毛,波斯和迦太基的毛毯,阿拉伯的香水,馬其頓和色雷斯的亞麻衣料和造船木材,另外還有各個地區運送到來的奴隸;輸出的商品包括橄欖油、葡萄酒、銅、鉛、銀、大理石、金屬製品和陶器。
(4)金融業雅典使用的貨幣是德拉克馬。德拉克馬銀幣以分量足、品質好、鑄造精緻著稱,加上有強大的海軍和雄渾的資金做後盾,許多希臘城邦都使用這種貨幣。雅典由於經濟繁榮,帶動銀行業的發展,使得神殿除了宗教信仰的功能外,還增加現代銀行的功能,政府和人民都把錢存到神殿,做為生息及投資理財的場所。
10.文化(1)哲學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哲」。蘇格拉底出生於雅典,被後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柏拉圖寫下了許多哲學的對話錄,並且在雅典創辦了知名的柏拉圖學院。亞里斯多德在柏拉圖學院生活了20多年,在許多領域都留下廣泛著作,包括了物理學、形上學、詩歌、生物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倫理學。
(2)文學公元前五世紀,雅典產生三大喜劇詩人:克拉提諾斯、歐波利斯和阿里斯託芬。只有阿里斯託芬傳下一些完整的作品,被譽為希臘「喜劇之父」。傳說阿里斯託芬一共有44部作品,現僅存11部,包括《阿卡奈人》、《鳥》和《和平》等。
活躍於公元前五世紀到四世紀的歐裡庇得斯、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並稱為希臘三大悲劇大師,他們都在雅典生活過。埃斯庫羅斯共創作90部悲劇和笑劇,而留下的只有7部,代表作《阿伽門農》,描寫一個家族復仇的悲慘故事;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寫過123個劇本,如今只有7部完整的流傳下來,《俄狄浦斯王》是他的代表作,展示了富有典型意義的希臘悲劇衝突——人跟命運的衝突;歐裡庇得斯他一生共創作了九十多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18部,完全將視線從神身上轉移到了人,主角以小人物為主,而非對遠古英雄的崇敬,代表作品包括《厄拉克特拉》和《特洛伊婦女》等。
11.教育(1)初等教育智育教育為主,雅典男孩,一滿七歲,都必須到學校接受教育,時間大約七到八年。教學科目有讀書、識字、算術、幾何學、天文學等等,課本的內容全是荷馬史詩、赫西俄德、伊索等作品。
(2)中等教育德育教育為主,雅典的男孩,滿十四歲,就算完成初等教育,可以選擇到社會上就業,或是到中等學校,接受二年的音樂、講演、天文學、修辭學、論理學。
(3)高等教育體育教育為主,雅典的男孩,滿十八歲,就算完成中等教育,可以再進入到叫Ephebe的青年軍事學校接受軍事教育。學習跳高、競走、摔跤、拳擊、標槍、鐵餘等各種運動。鍛鍊體魄,保國衛民。還會學習到文學、雄辯學、修辭學、天文學、幾何學等學科,到二十歲才算完成高等教育,為智德體三育具備的公民,可以到社會選擇任何職業。
(4)女子教育雅典的女孩,沒有到學校受教的權利。最多只能從父母學習家事,長大成人後,扮演賢妻良母的角色即可,如果接受教育,則會遭受到社會的非議。
12.藝術雅典在伯裡克利時代,藝術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許多藝術家紛紛創作出流傳後世的經典作品。如米隆的作品擲鐵餅選手、菲狄亞斯的雅典娜·帕德嫩,他也為帕德嫩神廟雕飾並且監工修建。波留克列特斯的持槍者。建築物方面,如帕德嫩神廟、酒神狄俄倪索斯劇場。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