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評價中國製造業的現狀才不會有失偏頗?

2020-12-21 毓美

透過對《中國製造2025》的解讀,不難看出,我們國家對自己製造業的現狀是有充分認識的,目前我國還只是製造業大國,其中聚焦的十大重點領域中,海洋裝備,先進軌道,電力裝備等領域目前發展較快,已經逐步領先;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農機裝備等目前進入與發達國家美國德國日本競爭狀態;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跟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很多是制度性、體系性的差距。

我們國家的目標是要在2025躋身製造業強國之列,到2035發展成為製造業強國中位,到2045發展成為製造業世界強國,透過這四十多年的發展目標的設立,我們不難看出官方所傳達的態度是謹慎客觀,不卑不亢的。這也頓時讓國民放心,在內外交困的過渡期,過分樂觀是非常危險的。國民也該理性看待中國當前的實際情況,還是不要盲目自信。

當然我們既不能像很多國人那樣,只願意承認瑞典瑞士那種小國小而精的強,卻永遠不願意承認中國這種大而全的強。我們也不能認為自己的製造業各方面都已經遠超發達國家了,這是夜郎自大。我們既不抱持卑微的固執,也不懷揣盲目的自信,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說強,與美國不能比;說差,人家美國也不承認呀,真的很差,美國也就不會打擊我們的高科技企業了,所以,不用妄自菲薄,但也遠未到趾高氣揚的地步。

美國製造業整體水平依舊遙遙領先。即使在現在,在製藥、化工、軍工、航空航天、電子晶片、汽車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領域依然是碾壓式的存在。中國的製藥、化工差在積累,軍工和航空航天的差距有相當一部分是重疊的,晶片是近年來重點攻堅的領域,汽車是意圖通過新能源彎道超車的領域。

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當下中國的工具機行業大部分是靠國家補貼勉強度日的,普通工具機產能嚴重過剩,高檔數控工具機產品寥寥無幾。在機器人領域,我們也主要是政策扶持而幾乎無資金投入等,這些現實困難都需要我們去面對,去解決。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但隨著製造業的不斷發展,我們逐漸看到了希望,起碼是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我們是不斷進步的。

中國製造業發展之路才剛剛起步,中國製造業既不是弱不禁風不堪一擊的落後狀態,也遠未達到已經革命成功藐視先進國家的程度。中國市場巨大,這樣的大市場一定會通過長期博弈中誕生更多的世界級企業,在全球製造業更多領域登頂成功。

分享點亮生活,歡迎加關注,感謝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旅順這首民謠與史實有失偏頗
    其中在民間徵集了一首民謠,反映當年鎮守旅順的清軍不戰自敗現狀。民謠寫道:姜不辣,趙不打,黃宋各營吹喇叭,鬼子來了好頓殺。這裡的姜,是指薑桂題;趙是指趙懷葉;黃是指黃仕林;宋是指宋慶。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宋慶率毅軍由旅順赴九連城防守鴨綠江一線。李鴻章令毅軍分統薑桂題,招募桂字軍四營,充實旅順防務。11月18日,日軍進犯旅順。
  • 中國製造業,何去何從?
    但曾經紅極一時,在全球都佔據極高地位的中國製造業面臨難以想像的困難境地。產能過剩是中國製造業面臨的一個重大現實,據統計,國內製造業包含的24個行業中有21個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其中,紡織、服裝、鋼鐵是產能過剩的「大戶」。與此同時,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漲壓力增大。
  • 磚機製造業行業發現現狀及發展前景
    磚機製造業行業發現現狀及發展前景(附報告目錄)1、磚機製造業概況制磚機一般利用石粉、粉煤灰、爐渣、礦渣、碎石、沙子、水等添加水泥作為原材料通過液壓動力、震動力、氣動力等來生產磚。(2)磚機製造業發展格局在磚機製造業,美國、德國屬於第一梯隊,丹麥、希臘、義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則屬第二梯隊,而中國、土耳其等國則屬第三梯隊,實力已接近第二梯隊水平,但仍處於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國內建築材料生產專用機械製造企業數目前處於穩定階段。
  • 如何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市人大代表赴高新技術企業開展集中視察
    如何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12月16日,70多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圍繞「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開展會前代表集中視察。代表們赴高新技術企業實地調研本市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貴玉參加。
  • 口罩荒的背後,是中國製造業的轉型難題
    本文來自公眾號「無相財經」,Techweb經授權發布ID | wuxiangcj作者 | 無相出品更多時候,在低端產業中做高端產品,提高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程度,賦能中小企業,才是未來的中國製造業發展方向。
  • 中國製造業如何在「變革」中前行?曹德旺直言:先把「這個」取消
    文:小郭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製造業已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其中,家電行業的發展,作為多年來中國製造業成長發展的典型代表,在腳踏實地的深度培育和創新下,成功被國外品牌壓制走向世界。這不僅體現了時代的變遷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也體現了中國製造業的不懈努力和創新精神。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製造業促進高質量發展」列為2019年七項重點任務的第一項,並指出需要促進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深度集成,我們將堅持中國建設成為製造業大國,加強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並建立一個開放的、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
  • 比起「做大做強」,這才是中國製造業的當務之急
    國內製造業或將迎來重大機遇。但當前國內製造業整體發展模式較為粗放,數位化程度依然較低。為什麼數位化轉型至關重要?數位化轉型如何推動企業發展?中小微製造企業可以向德國企業學習什麼?本篇文章一一為你解讀。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實體經濟的發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內製造業的發展,或將迎來重大機遇。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當前國內製造業整體發展模式較為粗放,數位化程度依然較低。為什麼數位化轉型至關重要?數位化轉型如何推動企業發展?
  • 如何編制水環境承載能力現狀評價報告?有哪些評價方法?
    二、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報告常見方法有哪些?目前,水資源環境現狀承載能力評價報告常見方法是指標體系評價法採用統計方法或其他數學方法,選擇單項和多項指標,反映地區水環境承載力現狀和闡值。它具有直觀、簡便、綜合的特點,但是提出問題的精度和深度不夠具體和細緻。常見的主要有向量模法匯、模糊綜合評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
  • 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最後一裡路:併購隱形冠軍
    而本文的意義就在於討論分析:如何讓發達國家的「學霸企業」給中國的「學渣公司」打工。「隱形冠軍企業"字面上包含了兩個條件:一是"隱形",即該公司並不為大眾所熟知;二是"冠軍",即該公司要在本行業成為領袖。不同行業的"冠軍"企業很多但未必"隱形"。
  • 「成都」百餘製造業企業家共話「數位化」轉型
    7月9日,由成都市機械製造業商會、成都智能製造協會主辦的「數位化時代中國工業製造供應管理論壇」在蓉成功舉辦。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成都市工商聯、成都機械商會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出席論壇。來自新築投資集團、大陸希望集團機電板塊等成都超百家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家參加本次論壇。
  • 「雙一流」建設該如何評價?專家:紮根中國大地
    既然實行動態調整,那麼下一輪「雙一流」該如何評價呢?是否會有新的變化呢?近日,據有關專家史靜寰教授透露,向「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提交的「雙一流」評價體系設計方案,已得到通過。「雙一流」建設動態監測和成效評價將遵循「1、6、3」原則,即1項基礎性要求,6大方面和3大維度。
  • 中國的製造業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
    中國的製造業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面對,中國製造業的代表鞋業、電子業所處的困境,很多有識之士早在10年前就提出警告:「如果再以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作為優勢來引資,和自殺無異。」更有專家表示:「東莞的傳統製造業必須傳型」。但實際上,東莞乃至內地的製造業太龐大了,要轉型談何容易?那麼中國的製造業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為何買一雙鞋子的利潤不到1元錢人民幣?
  • 中國製造業利潤「痛點」如何破?
    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中國的製造業究竟發展的如何呢? IC Insights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在2017年的時候,英特爾的研發支出為131億美元,佔該集團總支出的36%;反觀高通,它的晶片研發投入為37億美元,研發費用佔銷售額的23.1%。
  • 王福重博士談農民:「一身蠻力,對國家沒用」,如何評價此人?
    看到題目之前,也是第一次知道王福重這個名字,甚至不知道「重」字該讀作chong還是zhong。由於我自己也是一名地地道道農民子弟,看到這句話後,成功讓我對王福重這個名字有了深刻的印象。我想,王福重的目的達到了,或者是宣傳王福重的目的達到了。
  • 中國文具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8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文具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8版)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在教育、健身方面投資的擴大,人們對文具及辦公用品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因此營造出潛力巨大的文化用品市場,中國文化用品市場未來仍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毫無疑問,這個行業的前景極具誘惑力。
  • 中國製造業正在經歷什麼? | 超級觀點
    特約觀察員 新望 核心提示:1.全球產業鏈的基本盤不會有大變化, 中國製造由大變強,爬坡過坎,正在路上。供應鏈和產業鏈的問題一直都是製造業企業最關心的,也被政府多次提到,並出臺產業鏈協同復工、打通堵點、補上斷點、「六保」等相關政策。 要討論中國製造業企業如何圍繞供應鏈和產業鏈來應對危機,首先要知道供應鏈的危機是怎麼形成。 供應鏈危機的形成大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上半年疫情突然到來以後引起的第三產業和服務業的中斷。
  • 2020中國先進位造業城市發展指數發布 寧波排第九
    中國寧波網記者易鶴 如今,先進位造業已成為中國各城市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兵家必爭之地」。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為代表的先進位造業,正在全國範圍內形成愈加清晰的產業格局。
  • 實力比中國還強大!這才是美國真正的對手
    而隨著中美貿易再平衡的壓力強化,有關中國在全球產業鏈格局中地位變遷的討論,格外引人矚目。 而今年以來,隨著新冠疫情的一波三折,全球產業鏈變遷動向,再次引發關注。疫情過去之後,全球產業鏈將如何演化?維持現狀?還是在重視生產本地化背景下出現全球產業鏈收縮?
  • 展望疫後全球經濟發展——第三屆全球製造業與工業化峰會中國區...
    12月19-20日,第三屆全球製造業與工業化峰會(GMIS)中國區首播在中國工業報直播間面向廣大中國業界觀眾播出,共計13.68萬人次在線收看此次活動。此次中國區首播由峰會全球戰略合作夥伴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獨家引進譯製推出。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環球網等國內十餘家主流媒體發布新聞報導。
  • 中國製造業強大到什麼程度
    工業門類齊全、製造業規模遙遙領先、眾多領域已經進入世界前沿的中國製造,還差一道關口方可成為製造業強國。口罩產能擴張創造了奇蹟,證明了實力中國製造業已很強大,我們先來看一個最直接的例子。製造業規模在全球遙遙領先、一騎絕塵從工業規模上看,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更是名至實歸。下面我們來看看從2000年到2019年這20年間中國與歐盟、美國的工業規模對比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