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通:聚焦產業發展 擦亮「金字招牌」

2020-12-11 南通網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通:聚焦產業發展 擦亮「金字招牌」

2020-04-26 09:52:50 來源: 南通網

在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南通發布了《2019年度南通市智慧財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商標註冊量26034件,有效商標註冊量111324件,同比增長38.40%、24.89%。

自主商標品牌,不僅是企業的「金字招牌」,也是地方的「靚麗名片」。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國內一流的品牌強市」為目標,2018年以來,南通大力推進商標品牌發展戰略實施三年計劃,聚焦地方產業優勢,全面推動「品牌強企」「品牌興農」「品牌走出去」,商標品牌各項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

聚焦「3+3+N」產業,推進商標品牌集群發展

「我們目前是滿單的狀態,從2月底復工以來,一直加班加點在生產。」23日,江蘇東成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法務部經理付士海向記者介紹了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

江蘇東成所在的啟東天汾鎮,以電動工具產業享譽全國。這裡出產的電動工具,在全國佔據超過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成為南通的一張名片。而在天汾數百家電動工具企業當中,江蘇東成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

(電動工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江蘇東成的前身,是東方電動工具廠。上世紀90年代,電動工具核心零部件轉定子市場需求很大、價格昂貴,但市面上能見到的大部分都是外國品牌。瞄準國產空白,東方電動工具廠開始生產轉定子部件,很快就靠物美價廉的產品打響知名度。

既要有能跟外資品牌媲美的產品,又要擁有能叫得響的自主品牌。1999年,公司註冊「東成」商標,隨之更名為東成電動工具有限公司。公司專注研發,轉向整機生產,向產業鏈更高端進軍。隨著企業不斷創新,「東成」的牌子也越叫越響:2003年,「東成」商標成為省內電動工具行業首枚著名商標;2008年,「東成」電動工具產品被評定為「江蘇省名牌產品」;2009年,「東成」品牌被認定為「江蘇省出口名牌」;2010年,「東成」商標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自主品牌,不但讓江蘇東成發展步入快車道,也直接帶動當地近百家材料供應商快速成長,實現產業集聚、抱團發展。從2000年起每年舉辦的「中國啟東天汾科技五金交易會」,已成為全國電動工具行業的年度盛會,在國際國內具有越來越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力地帶動了當地乃至全國電動工具市場的發展與繁榮。

聚焦「3+3+N」產業,推進商標品牌集群發展。不僅僅是天汾電動工具產業,南通還重點打造長三角特色產業科技創新基地、長三角北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基地,以及疊石橋家紡產業、如皋腸衣產業等產業集群,研究制訂品牌培育發展規劃。

鼓勵做強現有知名品牌,做特自主創新品牌。南通對獲得國家「馳名商標」企業、國家地理標誌商標註冊的主申報單位、馬德裡商標國際註冊的企業、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企業、江蘇省商標品牌戰略實施示範企業、江蘇省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等給予5萬元至80萬元不等的獎勵。2019年,南通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批准成立了「南通商標受理窗口」,讓企業辦理商標註冊申請、質押登記、馬德裡商標證明等業務更加便捷。

強化地理標誌運用,推進商標品牌興農惠民

本月底開始,海安的中稻即將進入播種季。最近這段時間,海安市農業農村局作栽站站長林昌明正忙著為月底的水稻種植培訓做準備。屆時,將有200多戶種糧大戶參與這場培訓。

在這些種糧大戶中,有不少都是南通季和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訂單籤約戶。作為海安大米產業聯盟的理事長單位,季和米業去年與當地182家大戶籤訂了5.8萬畝的產銷協議,年加工銷售量從10萬噸躍升至12萬噸,為全省單體規模之最,年產值更是高達5.9億元。

海安是全省首個稻麥單產「噸糧縣」,連續六年蟬聯全省水稻單產第一。海安出產的大米,品質好、口感佳,成為當地的一塊金字招牌。2014年12月,海安大米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被認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以前,雖然我們有好的品種、好的大米,但是知名度並沒有在市場上打響。」林昌明說,怎麼藉助「地理標誌」,將「海安大米」區域品牌做大做強做優,為此,當地從上到下動了一番腦筋。

2018年9月,海安大米產業聯盟應運而生。季和米業等5家聯盟內的重點加工龍頭企業獲得中國地理標誌商標「海安大米」使用權,並與300多個種植大戶建立了訂單合作關係。「龍頭企業與種植基地和種植戶聯結起來抱團發展,不但能使雙方適應需求、對接市場,優質優價,企業獲利,種植大戶也能賣個好價錢。」2019年,「海安大米」銷售量20.5萬噸,銷售額8.2億元,農民每畝增收超60多元,全市農民增收3350萬元。

南通地理標誌工作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形成了以政府主導、市場監管局牽頭、部門聯動、農村經濟組織主動的工作機制。目前全市已有地理標誌商標25件、有效地理標誌產品13件,地理標誌以總數38件位居全省第三。

推進商標品牌,大力興農惠民。通過開展地理標誌資源普查,重點培育地方特色產品,南通不斷推動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鄉村區域公用品牌發展壯大。地標運用方面,通過推廣「農業經濟組織(公司)+地理標誌商標(農產品集體商標)+農戶」經營模式,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致富。

從地理標誌中嘗到甜頭的,已不僅僅是海安。「如皋盆景」「如皋白蘿蔔」「如皋黑塌菜」「如皋黃芽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年營銷收入近100億元,帶動20多萬農民增收致富;「海安河豚」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開設200多家連鎖加盟店,市場佔有率超過85%。

搶佔國際市場,推進商標品牌「走出去」

隨著海外疫情持續發酵,不少企業生產停擺。連日來,南通家居企業夢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工廠的生產運營卻一直處於正常狀態。

「雖然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是我們還是克服困難全力開展生產。」夢百合公共關係部經理楊雲告訴記者,公司在塞爾維亞的生產基地除了生產家居產品,還調整生產結構,部分車間開始生產口罩。隨著後續生產原材料和設備的全部到位,預計總產量可達百萬隻,將幫助緩解該國口罩短缺的狀況。

以外貿起家的夢百合,自2010年開啟全球化之路,以「世界製造+全球銷售」布局,在全球發達國家註冊商標,鋪設銷售終端,同時建設海外生產基地。

好酒還怕巷子深。高科技產品如何在海外打開市場?擁有叫得響的自主品牌是關鍵。楊雲介紹,公司在進行海外戰略布局的同時,積極推進品牌「走出去」。截至目前,自主品牌MLILY已獲得41件境外註冊商標,MLILY品牌已入駐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英國、西班牙、中東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主品牌,也讓夢百合的產品走得更遠。公司產品共遠銷至全球73個國家及地區,境外收入佔比超80%。靠自主品牌在海外搶佔市場的夢百合,是南通「走出去」企業的一個縮影。南通作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常年有超過十萬人從事海外商貿活動,被國務院僑辦命名為「新僑之鄉」,進出口總量位居江蘇省第四位。

如何幫助並引導企業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更好更穩「走出去」?南通在2018年成立了「知聯僑」南通市智慧財產權海外服務中心,布局了33個分中心,線上線下提供品牌海外運營推廣、海外智慧財產權監測、預警和布局規劃諮詢、海外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發揮智慧財產權引領作用,支持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企業搶佔國際市場。中心成立以來累計開展商標品牌海外動態監測11857次,商標搶註及侵權預警1256次,成功防止被搶註商標102件。

目前,南通已在外向型行業領軍企業建立品牌創建指導服務點近350個、培育擁有自主營銷渠道的外向型企業300家、打造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外向型品牌企業30家。

(王瑋麗)

一鍵分享至

相關焦點

  • 臨武縣委書記李浩:牢記囑託謀發展 奮力譜寫新篇章
    11月30日,臨武縣委書記李浩接受湖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要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長期任務,推動全縣黨員幹部在學思踐悟中自覺擔當起時代使命,在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中,彰顯新擔當、貢獻新力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臨武作為湘江、珠江之源之一,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著力做好『綠色文章』,讓『兩江』之源更加美麗。」
  • 擦亮促進「兩個健康」的「金字招牌」
    原標題:擦亮促進「兩個健康」的「金字招牌」 最近,溫州迎來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兩周年。這座城市用兩年時間亮出成績單——制定80條新政,推動146項舉措取得突破性進展、設立「民營企業家節」、創新企業家緊急事態應對等多項制度……去年,溫州市GDP重返全國城市30強;今年,雖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溫州在冊企業數量首次突破30萬大關。
  • 打造中國「測谷」 南通開發區崛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
    和剛剛落戶的維業達相比,日本大王在南通開發區已深耕了近8個年頭。作為其在中國唯一的生產基地,大王南通工廠已先後五次擴建,紙尿褲的月產量達到1.2億片。得益於良好的發展勢頭,大王與南通開發區「梅開二度」再次合作,目前佔地8.8萬平方米的第二工廠建設已進入尾聲。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蘇州:老產業「乘風破浪」耀新光 前三...
    做好特色文章,形成產業合力,做強「震澤蠶絲被」品牌。近年來,震澤鎮堅持科技引領,用絲綢版權、多元銷售、農文旅商融合發展賦能產業,讓蠶絲被這個老產業不斷煥發新活力。 五年前,震澤鎮聯手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等,開啟了「震澤絲綢杯·中國絲綢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
  • 南通開發區 迅速發展 改革開放再出發
    3月25日,當地疫情防控形勢剛剛平穩,羌強即帶領南通開發區(南通綜合保稅區)招商團趕赴上海外高橋集團考察交流,不僅促成總投資超50億元的數據中心項目落戶南通綜保區,還與外高橋集團籤訂新的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搶抓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等戰略機遇,在資源共享、產業互補、創新聯動等方面進一步融合發展。 合作深化,源於基礎堅實。
  • 李雅林:擦亮潮州「畲族文化發源地」金字招牌
    李雅林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擦亮潮州「畲族文化發源地」金字招牌 11月28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的重要論述與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討論《潮州市畲族文化保護條例(草案修改二稿)》,擦亮潮州作為「畲族文化發源地」
  • 「小玉鐲」書寫新時代產業大文章
    桂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麥紹強表示,被授予「自然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檢驗評價技術創新中心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下稱「創新基地」)這塊國家級金字招牌後,小鎮將進一步加強誠信建設、品牌建設、標準建設,推動平洲珠寶產業提質增效,努力在中國玉器珠寶行業爭先進位,打造中國玉器珠寶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 南通崇川:逐夢新時代,以奮鬥者姿態扛起主城區擔當
    作為南通的主城區、高質量發展主陣地,去年,崇川大力實施「三大品質」提升行動,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交出亮眼成績單:全區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地方稅收收入、服務業增加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列全市第一。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天水農村「黑科技」取暖方式上線 保「暖...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天水農村「黑科技」取暖方式上線 保「暖」保「藍」 2020-12-14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擦亮一張名片!龐明明談古縣高質量發展
    龐明明滿懷信心地說,古縣將以市兩會謀劃的全年工作大盤子為基調,以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為統領,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持續推進「擦亮一張名片,做強兩大產業,推進三城聯創,辦好四件大事」的「1234」工作重心,積極服務和融入臨汾發展戰略,奮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新局面。
  • 景德鎮:擦亮「金字招牌」 彰顯品牌力量
    以國家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立足文化優勢,擦亮「金字招牌」,打造一批國家級、國際化的陶瓷文化品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貢獻「景德鎮力量」,景德鎮正行穩致遠。  參加國慶70周年慶典的江西彩車,7項構成元素中,與景德鎮相關的就佔了3項,充分顯示出景德鎮作為江西文化名片的獨特地位。  景德鎮是一個如此特別的城市。
  • 貫徹落實五項要求 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深刻理解總書記重要講話,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自覺把科學發展加快發展放在思想前沿位置,把提升思想境界、強化內涵建設、推動改革創新作為重要抓手。對於當下的陝西而言,進一步弘揚延安精神,必將為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東海:「晶都」鄉村放異彩 齊心繪出...
    而今,東海廣袤的農村、數十萬農民的生活也越扮越靚,開啟了「晶都」之美的鄉村新篇章。  「十三五」以來,85278人、36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和10個市定經濟薄弱村脫貧摘帽,戶、村脫貧達標率均為100%;2019年又有4739戶農民搬進新居;農民每年可以免費觀賞「送戲下鄉」演出約300場……這些已經取得的成績,是東海鄉村由內而外開啟美麗新篇章的印證,也是全縣黨員幹部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用汗水培育振興之花的真實寫照。
  • 樂山井研:充分挖掘農業價值 擦亮井研農業「金字招牌」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年來,樂山市井研縣通過打造百裡產業大環線,以「千丘藏一果,一果嘗千秋」為品牌口號,進一步擦亮井研柑橘金字招牌。  20世紀80年代,井研縣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全國優質柑橘商品生產基地縣;2018年,該縣被授予「全國柑橘產業30強縣(市)」;2019年,井研縣集益晚熟柑橘現代農業園區被評為四川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2020年,井研縣委、縣政府把發展現代農業園區作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強力推進,進一步優化園區布局,園區效益顯著提升,輻射作用持續增強,富民增收更加明顯。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人氣...
    「財氣」 風景變「錢景」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發展,而產業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近日,南京印發了《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在前列的實施意見》,到2022年南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爭當鄉村產業振興排頭兵。近年來,南京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作為農業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大量興起,走出了一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興之路」。
  • 聚焦「十四五」 圍繞「四力」發展文旅產業
    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即將開啟的新一年,四川文旅產業發展將有哪些新動作?將如何為未來5年謀篇布局?12月3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遊勇和相關處室負責人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接受在線訪談,暢聊四川文旅發展新變化、新方向,透露出滿滿的「未來力」。
  • 羽絨寢具產業精英齊聚南通 在「紡織之鄉」共謀發展大計
    大會現場 丁從容攝11月26日,由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和江蘇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羽絨寢具產業大會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羽絨行業的產業代表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羽絨寢具產業發展大計。
  • 「南上海」展新顏:書寫新時代「奉賢美、奉賢強」新篇章
    2017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曾問起「奉賢區」名字的含義,「敬奉賢人,見賢思齊」這條古訓成為奉賢區廣為人知一張名片,在新時代不斷融入新的內涵。 曾幾何時,提到奉賢,人們想到的是農業重地,是上海的「菜籃子」;奉賢人傑地靈,孕育了一代代仁人志士;作為上海的南郊,奉賢更因其田園風光和淳樸民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宿遷:招大引強蓄勢飛 鼓點激越「項」前衝
    對於宿遷而言,該項目籤約落戶將進一步壯大全市高端紡織產業、助力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我國化纖行業的龍頭企業,桐昆集團年生產能力居世界滌綸長絲企業之首。「沭陽項目從開始洽談到正式籤約,僅僅用了40天時間,政企雙方相互信任,全面體現了攜手發展的誠意。」桐昆集團董事長陳士良說,企業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沭陽縣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項目儘快投產達效。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江寧:以首屆和平精英高校賽為抓手...
    江寧高新區跨界進取、主動作為,攜手騰訊電競舉辦此次比賽,以電競為契機,培育新興產業,拓展消費領域,促進園區的高質量發展。 為努力將南京打造世界級數字經濟名城,電競產業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著力點。不久前南京出臺的「刺激新消費」的政策,提出將電子競技產業作為資助行業之一來給予大力扶持,江寧高新區切合時機,積極響應,讓電競之風吹拂,讓產業發展展翅翱翔。   江寧高新區攜手騰訊電競,可謂強強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