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 09:52:50 來源: 南通網
在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南通發布了《2019年度南通市智慧財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商標註冊量26034件,有效商標註冊量111324件,同比增長38.40%、24.89%。
自主商標品牌,不僅是企業的「金字招牌」,也是地方的「靚麗名片」。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國內一流的品牌強市」為目標,2018年以來,南通大力推進商標品牌發展戰略實施三年計劃,聚焦地方產業優勢,全面推動「品牌強企」「品牌興農」「品牌走出去」,商標品牌各項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
聚焦「3+3+N」產業,推進商標品牌集群發展
「我們目前是滿單的狀態,從2月底復工以來,一直加班加點在生產。」23日,江蘇東成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法務部經理付士海向記者介紹了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
江蘇東成所在的啟東天汾鎮,以電動工具產業享譽全國。這裡出產的電動工具,在全國佔據超過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成為南通的一張名片。而在天汾數百家電動工具企業當中,江蘇東成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
(電動工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江蘇東成的前身,是東方電動工具廠。上世紀90年代,電動工具核心零部件轉定子市場需求很大、價格昂貴,但市面上能見到的大部分都是外國品牌。瞄準國產空白,東方電動工具廠開始生產轉定子部件,很快就靠物美價廉的產品打響知名度。
既要有能跟外資品牌媲美的產品,又要擁有能叫得響的自主品牌。1999年,公司註冊「東成」商標,隨之更名為東成電動工具有限公司。公司專注研發,轉向整機生產,向產業鏈更高端進軍。隨著企業不斷創新,「東成」的牌子也越叫越響:2003年,「東成」商標成為省內電動工具行業首枚著名商標;2008年,「東成」電動工具產品被評定為「江蘇省名牌產品」;2009年,「東成」品牌被認定為「江蘇省出口名牌」;2010年,「東成」商標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自主品牌,不但讓江蘇東成發展步入快車道,也直接帶動當地近百家材料供應商快速成長,實現產業集聚、抱團發展。從2000年起每年舉辦的「中國啟東天汾科技五金交易會」,已成為全國電動工具行業的年度盛會,在國際國內具有越來越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力地帶動了當地乃至全國電動工具市場的發展與繁榮。
聚焦「3+3+N」產業,推進商標品牌集群發展。不僅僅是天汾電動工具產業,南通還重點打造長三角特色產業科技創新基地、長三角北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基地,以及疊石橋家紡產業、如皋腸衣產業等產業集群,研究制訂品牌培育發展規劃。
鼓勵做強現有知名品牌,做特自主創新品牌。南通對獲得國家「馳名商標」企業、國家地理標誌商標註冊的主申報單位、馬德裡商標國際註冊的企業、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企業、江蘇省商標品牌戰略實施示範企業、江蘇省產業集群品牌培育基地等給予5萬元至80萬元不等的獎勵。2019年,南通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批准成立了「南通商標受理窗口」,讓企業辦理商標註冊申請、質押登記、馬德裡商標證明等業務更加便捷。
強化地理標誌運用,推進商標品牌興農惠民
本月底開始,海安的中稻即將進入播種季。最近這段時間,海安市農業農村局作栽站站長林昌明正忙著為月底的水稻種植培訓做準備。屆時,將有200多戶種糧大戶參與這場培訓。
在這些種糧大戶中,有不少都是南通季和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訂單籤約戶。作為海安大米產業聯盟的理事長單位,季和米業去年與當地182家大戶籤訂了5.8萬畝的產銷協議,年加工銷售量從10萬噸躍升至12萬噸,為全省單體規模之最,年產值更是高達5.9億元。
海安是全省首個稻麥單產「噸糧縣」,連續六年蟬聯全省水稻單產第一。海安出產的大米,品質好、口感佳,成為當地的一塊金字招牌。2014年12月,海安大米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被認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以前,雖然我們有好的品種、好的大米,但是知名度並沒有在市場上打響。」林昌明說,怎麼藉助「地理標誌」,將「海安大米」區域品牌做大做強做優,為此,當地從上到下動了一番腦筋。
2018年9月,海安大米產業聯盟應運而生。季和米業等5家聯盟內的重點加工龍頭企業獲得中國地理標誌商標「海安大米」使用權,並與300多個種植大戶建立了訂單合作關係。「龍頭企業與種植基地和種植戶聯結起來抱團發展,不但能使雙方適應需求、對接市場,優質優價,企業獲利,種植大戶也能賣個好價錢。」2019年,「海安大米」銷售量20.5萬噸,銷售額8.2億元,農民每畝增收超60多元,全市農民增收3350萬元。
南通地理標誌工作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形成了以政府主導、市場監管局牽頭、部門聯動、農村經濟組織主動的工作機制。目前全市已有地理標誌商標25件、有效地理標誌產品13件,地理標誌以總數38件位居全省第三。
推進商標品牌,大力興農惠民。通過開展地理標誌資源普查,重點培育地方特色產品,南通不斷推動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鄉村區域公用品牌發展壯大。地標運用方面,通過推廣「農業經濟組織(公司)+地理標誌商標(農產品集體商標)+農戶」經營模式,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致富。
從地理標誌中嘗到甜頭的,已不僅僅是海安。「如皋盆景」「如皋白蘿蔔」「如皋黑塌菜」「如皋黃芽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年營銷收入近100億元,帶動20多萬農民增收致富;「海安河豚」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開設200多家連鎖加盟店,市場佔有率超過85%。
搶佔國際市場,推進商標品牌「走出去」
隨著海外疫情持續發酵,不少企業生產停擺。連日來,南通家居企業夢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工廠的生產運營卻一直處於正常狀態。
「雖然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是我們還是克服困難全力開展生產。」夢百合公共關係部經理楊雲告訴記者,公司在塞爾維亞的生產基地除了生產家居產品,還調整生產結構,部分車間開始生產口罩。隨著後續生產原材料和設備的全部到位,預計總產量可達百萬隻,將幫助緩解該國口罩短缺的狀況。
以外貿起家的夢百合,自2010年開啟全球化之路,以「世界製造+全球銷售」布局,在全球發達國家註冊商標,鋪設銷售終端,同時建設海外生產基地。
好酒還怕巷子深。高科技產品如何在海外打開市場?擁有叫得響的自主品牌是關鍵。楊雲介紹,公司在進行海外戰略布局的同時,積極推進品牌「走出去」。截至目前,自主品牌MLILY已獲得41件境外註冊商標,MLILY品牌已入駐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英國、西班牙、中東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主品牌,也讓夢百合的產品走得更遠。公司產品共遠銷至全球73個國家及地區,境外收入佔比超80%。靠自主品牌在海外搶佔市場的夢百合,是南通「走出去」企業的一個縮影。南通作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常年有超過十萬人從事海外商貿活動,被國務院僑辦命名為「新僑之鄉」,進出口總量位居江蘇省第四位。
如何幫助並引導企業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更好更穩「走出去」?南通在2018年成立了「知聯僑」南通市智慧財產權海外服務中心,布局了33個分中心,線上線下提供品牌海外運營推廣、海外智慧財產權監測、預警和布局規劃諮詢、海外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發揮智慧財產權引領作用,支持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企業搶佔國際市場。中心成立以來累計開展商標品牌海外動態監測11857次,商標搶註及侵權預警1256次,成功防止被搶註商標102件。
目前,南通已在外向型行業領軍企業建立品牌創建指導服務點近350個、培育擁有自主營銷渠道的外向型企業300家、打造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外向型品牌企業30家。
(王瑋麗)
一鍵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