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鍛鍊」說說而已?近五成大學生宅家期間變胖

2020-12-15 央視網

  即使受疫情影響不能出門,吳瑧每天至少也要花3個小時在運動上。從小學習舞蹈的她除了日常練舞,還會結合有氧與無氧運動,完成塑形、拉伸。如果一天沒有做任何運動,她睡覺都不安穩。

  與吳瑧截然不同的李一花則在放假回家後完全失去了鍛鍊的動力。「懶得動彈」的她沒有制定運動計劃,「運動太累了,不願動」。在好友微信步數排行榜裡,李一花的頭像往往在榜單底部「徘徊」,她坦言:「上一次進入前10名,應該還是在學校的時候。」

  而因長時間「葛優癱」已經胖了6斤的梁琪選擇了及時「懸崖勒馬」。為了回到原來的體重,她為自己制定了為期1個月的運動計劃,並搭配著減脂食譜,每日嚴格執行。對她來說,鍛鍊更像是一劑「補救藥」,是她每次「對抗長胖帶來的罪惡感時」才會搬來的「救兵」。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915名高校學生發起關於「宅家運動」情況的調查,發現15.39%被調查者在家期間會嚴格執行鍛鍊計劃,39.96%選擇間歇性完成制定的運動目標,還有44.65%在家很少運動。

  追求自律,九成大學生抱有「運動期待」

  「宅家」期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李一花偶爾會想起學校操場的一句標語,「每天運動10分鐘,幸福生活50年」。中青校媒調查結果顯示,89.96%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在家運動很有必要,希望通過運動達到減脂(63.72%)、塑形(69.95%)和緩解身體不適(44.59%)的目的。

  就讀於河北工程大學的小馬早在放假前就規劃好了自己的假期:7點起床,在學習前完成半小時的晨跑。但因為疫情的緣故,小馬所在的村莊被封鎖,她也被要求在家隔離,原本的運動計劃成為「鏡花水月」。但不甘「Flag就這樣倒下」的小馬並沒有因此放棄鍛鍊,打起了室內運動的主意。

  機緣巧合下,她在網站上刷到了《美麗芭蕾》的教學視頻。每天中午,跟著視頻裡的教練揮動手臂,完成15到30分鐘的塑形鍛鍊,便成了小馬除專業課程外的另一門「必修網課」。她對當下的運動狀態很是滿意:「根據動作難度,運動時間會有所不同,每次練完恰好出汗,強度對我來說剛剛好。」

  同樣對「利用假期好好鍛鍊」懷有期待的楊曉,也因學習爵士舞的計劃擱淺,開始利用運動App「宅家運動」。來自中北大學的她打算利用考研初試結束後的空檔期,「將生活過得更自律一點」,完成減脂計劃,疫情結束後以伴娘的身份參加姐姐的婚禮。楊曉計劃每天抽出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完成系統性的鍛鍊,一周最少堅持4天。

  對於浙江海洋大學的施黎來說,健身就像吃飯、睡覺。從初中開始堅持鍛鍊的他,在去年暑假專門去學習並且考取了AFIA國際私人教練等專業證書,並開始系統地進行健身。疫情期間,除了在室內訓練,施黎還在村頭沒有人去的小樹林裡發現了新的樂趣。幾棵傾斜的樹幹成了他練倒掛仰臥起坐的器材,筆直的樹木則是他練習倒立的輔助物。對於他而言,樹林裡鍛鍊就像小時候跑崗子、爬小山、趟水灣一樣,是一種玩耍的方式。

  調查顯示,14.54%的受訪大學生「宅家」期間嘗試過多種類型的鍛鍊,選擇在家運動的被採訪對象中,18.91%傾向於塑形鍛鍊,10.93%偏愛減脂訓練,13.55%喜歡打羽毛球、籃球等運動。

  未始即終?近五成大學生沒運動還變胖

  與大多數同學一樣,東北大學2018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王華同樣深知運動的重要性。本想趁著假期練出肌肉的他制定了不少「小目標」。「但可惜的是,我的計劃永遠比行動更加豐富精彩。」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46.18%大學生宅家期間體重增加,34.82%變化不大,19.00%體重減輕。

  假期已過去大半,可一到家便不自覺地開啟了「懶人模式」的王華不僅增肌的目標沒能實現,「撕裂腹肌」更是遙遙無期。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常常讓鏡前的王華因為自己的自制力太差而陷入自責。

  缺乏鍛鍊成為部分同學「宅家」的常態。網上開學後,橄欖球選修課便成了李一花每周僅有的一次運動機會。體育老師會將學習視頻和教學演示文稿發在學習群中,要求每位同學選擇一項運動,練習並拍攝視頻上交作業。但長時間的缺乏運動,讓李一花每次上課時都很吃力,不到一分鐘的平板支撐,便會讓她心率加快、呼吸不暢。

  「上了一天的課太累了,昨天又感覺沒睡好,要不今天就不運動了吧。」對於梁琪來說,堅持鍛鍊需要多個理由,但說服自己休息只需要一個念頭。放棄運動的她很快便會癱在床上,一邊吃著零食、水果,一邊把活力投入到手機上。「想運動,但懶得動」成了梁琪「思想上運動」的常態。

  偷懶所帶來的短暫快樂不可持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久了,原本1個月的健身計劃被拖延至兩個月,每到晚上,懶惰所帶來的罪惡感就會找上門來。

  不僅如此,缺少夥伴的陪伴和互相鼓勵,也讓堅持運動這件小事變成大難題。在小馬眼裡,「宅家鍛鍊」實在是退而求其次的無奈之舉。相比室外運動,在家鍛鍊無法呼吸新鮮的空氣,運動效果也因為動作完成度不高而受影響。「有的時候感覺運動沒什麼效果,就特別打消積極性,越來越不想去做。」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89.18%的受訪者在家的運動量低於在校。大學生認為阻礙在家鍛鍊的因素包括自制力不夠(61.09%)、惰性太強(67.43%),此外,運動場地、裝備的限制(50.93%)、外界誘惑太多(67.76%)、缺少相對專業的指導(16.50%)、缺少運動夥伴(40.00%)也是影響運動進行的原因。

  邵葉雯也深諳「在家運動」的不易。「減肥操有很多踢腿的動作,對場地要求較高。我已經打碎家裡兩個花瓶了。」具有豐富健身經驗的施黎也表示,在家鍛鍊不像在健身房運動可以掌握運動量,由於運動心率不穩定,運動效果也缺少保障。

  柳暗花明,克服內外因素突破「運動瓶頸」

  為了克服自己的惰性,楊曉和幾位想鍛鍊的同學一起建了「打卡群」,大家互相監督,在群裡「打卡」分享鍛鍊成果、分享覺得不錯的課程。「鍛鍊完App裡會顯示運動消耗了多少卡,相當於幾個雞腿或者幾塊糖等等,用這種形式分享還挺有趣的。」楊曉坦言自己漸漸開始享受鍛鍊帶來的滿足感,就像村上春樹在隨筆中提到的詞語「小確幸」一樣,這些快樂和幸福雖細微,但卻實實在在地讓楊曉的生活多了幾分亮色。

  小馬也選擇將別人鍛鍊後收穫的成果作為鞭策自己的動力。「我身邊就有每天都會鍛鍊的人。每次看到她們發朋友圈就覺得很佩服,自己也會受感染有了鬥志,不想再做鹹魚。」小馬說道,「每次想偷懶的時候,就看看自己肚子上的肉,再看看夏天想穿的小裙子。」

  除了跟著視頻練習動作,小馬在平常上網課的時候,也會有意識地拿著手機在屋子裡多走動,增加運動量。在學校裡的她很少刻意運動,由於學校較大、校車座位少,她常常會選擇走路去上課,每次都要走20多分鐘,1天下來能走兩萬多步。宅家之後活動範圍縮小,體重的理想值和現實值差距越來越大,她也只能通過鍛鍊來保持體重。

  已在南昌某健身房擔任了兩年健身教練的李楠建議大家,宅家期間為自己培養一個輕度運動習慣,每天運動15到45分鐘,既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又有利於身體健康。室內場地有限,可以通過30秒開合跳完成有氧訓練,卷腹30秒實現阻力訓練,深蹲、平板支撐、高抬腿等運動也是燃脂的有效方式。「另外就是最好購置一塊瑜伽墊,不要將床作為鍛鍊的地點。」李楠提醒道。

  「如果練1個禮拜就不練了,那之前1個禮拜的努力也就白費了。」為了更好地堅持,施黎會選擇在固定的時間來鍛鍊,讓血糖水平、興奮度、精力等身體條件達到最佳並形成習慣,以此來減小堅持鍛鍊的阻力。心情不好的時候,鍛鍊也常會是施黎的選擇,用流汗的方式來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對我來說,鍛鍊就像看電影,是一種愛好、一種娛樂。」對施黎來說,健身是一場不會虧損的投資,他付出努力和汗水,收穫的不止是良好的外型,還有許多意外之喜。

  調查顯示,58.69%被調查者表示自己將在開學前繼續制定鍛鍊計劃,48.09%的大學生有信心嚴格執行制定的運動安排。

  楊曉「宅家健身」的快樂不止於「小確幸」。遇到一些運動量比較小的課程,她還會叫上父母一起運動。「他們倆總偷懶。」楊曉笑著說,但在她眼裡,和父母一起鍛鍊的時光,讓家裡多了許多歡樂。楊曉的家庭也和大多數家庭一樣,家庭互動往往是坐在一起看電視、玩手機,鮮有一起聊天、鍛鍊這樣的互動。但和父母一起鍛鍊之後,楊曉感到自己和父母的關係更親密了些,和父母的溝通,就像朋友插科打諢一樣輕鬆。

  梁琪也表示自己之後將嚴格執行自己制定的「塑形計劃」,「疫情就快要結束了,所以得抓緊時間瘦下來,我才能美美地去見想見的人啊。」

相關焦點

  • 近五成大學生宅家期間變胖 九成運動量低於往常
    原標題:「宅家鍛鍊」只是說說而已? 即使受疫情影響不能出門,吳瑧每天至少也要花3個小時在運動上。從小學習舞蹈的她除了日常練舞,還會結合有氧與無氧運動,完成塑形、拉伸。如果一天沒有做任何運動,她睡覺都不安穩。與吳瑧截然不同的李一花則在放假回家後完全失去了鍛鍊的動力。
  • 「宅家鍛鍊」只是說說而已?
    近五成大學生宅家期間變胖,九成運動量低於往常——  「宅家鍛鍊」只是說說而已?  追求自律,九成大學生抱有「運動期待」  「宅家」期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李一花偶爾會想起學校操場的一句標語,「每天運動10分鐘,幸福生活50年」。
  • 大學生宅家體重調查:超四成假期變胖,超六成返校後會減肥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假期體重變化話題,對全國1631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近四成胖了4-6斤;缺乏運動、美食誘惑、作息不規律成變胖主因,近六成大學生假期偶爾進行過體育鍛鍊,近九成擔心變胖影響形象,近九成認為適當運動和合理飲食有利於保持健康體重,超六成開學後會減肥。
  • 家樂福網上商城丨宅家期間,你變胖我也有責任!
    在變胖的道路上,很多人在美食的旋渦裡掙扎,最終都輸給了層出不窮、高潮迭起的無數佳餚,以及——來自家樂福網上商城的誘惑!是的,宅家期間,你變胖家樂福網上商城也有責任~畢竟不論是夜晚也好,節假日也罷,都有來自家樂福網上商城的美食等著大家~休閒零食,酒水飲料,生鮮冷藏,都能在線上購買,可以說是應有盡有,而且賣這麼多實用的好吃的就算了,還總做活動做到根本停不下來,就像第二件五折,讓吃貨們不得不連買兩件!
  • 疫情期間 玩轉宅家
    宅在家中,我們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接下來分享分享向日葵中隊同學們在這個假期所發生的趣事,有體育鍛鍊篇、科學實驗篇、美食篇、五彩繽呈篇、手繪戰疫棋。體育鍛鍊篇宅家鍛鍊(周其羽)抗疫宅家的這段時間,我發現也不是這麼無聊,我可以在家好好修養身體,同時在學習和鍛鍊身體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
  • 疫情期間近八成大學生每天鍛鍊時間不到30分鐘
    【來源:新民晚報】宅家上課,追劇,鍛鍊少……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7日發布的「疫情期間大中小學生狀況調研報告:大學生篇」顯示,七成大學生每天使用電子設備學習時長超4小時,三成大學生幾乎沒有體育鍛鍊。圖源: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下同)更認可直播課程疫情期間需要延遲返校,對於新學期課程的安排,有82.7%的家長希望通過網絡課程學習新學期內容。另有17.3%希望「開學後再開始學習新學期課程」。
  • 10天宅家運動計劃,拯救過年變胖的你
    10天宅家運動計劃,拯救過年變胖的你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2020-02-03 13:43 來源:澎湃新聞
  • 宅家健身動作計劃:8個動作鍛鍊全身,幫你燃脂增強體質
    最近因為肺炎疫情的緣故,我們大多數人只能宅家了。宅家裡後大家的日常活動量也大幅下降。只能天天追劇,玩手機每日走路不超過100步。幾天下來身體明顯變渾身不舒服。日常活動量減少的危害不只是手腳不靈活變胖,也會增加骨質疏鬆、骨質增生等疾病的發病率。日常活動少了後我們的身體代謝也會下降。
  • 大學生宅家也能彎道超車,拿下這套書制霸古漢語
    中華書局1912據說,一段時間以來,各大高校紛紛開展線上教學,往日裡不苟言笑的大學老師們紛紛變成了金句頻出、粉絲無數的新晉「網紅」——甚至教育部還組織了全國大學生在線同上一門大課,幾千萬人同時登錄直接擠崩了數個直播平臺!
  • 【她分享】科學防控,宅家鍛鍊,一起來做塔巴塔!
    【她分享】科學防控,宅家鍛鍊,一起來做塔巴塔!,宅家也能宅出健康,宅出好心情!本套塔巴塔體能操是新昌中學大課間活動項目之一,有很好的全身性鍛鍊的作用。新昌中學黨委、校長室、體育組向宅在家的您發出邀請,一起動起來!
  • 三月宅家不「焦慮」,vivo宅家運動健身課程滿足「運動渴望」
    3月21日,vivo聯合keep及資深教練正式上線了專為NEX100+ CLUB會員打造的宅家運動健身課程。當下許多宅在家中的白領正面臨著"身材焦慮"的煩惱,為了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運動渴望",vivo專為NEX100+ CLUB會員提供了免費宅家運動課程,希望通過專業健身教練指導,讓會員在家也能運動起來,保持健康身材。
  • 抗疫期間宅家鍛鍊,健身器材怎麼選?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疫情暴發以來,大家宅家抗疫,一來擔心多吃不動,二來擔心鍛鍊不足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免疫力降低。為此,在家運動成為大多數人的理性選擇,家用健身器材隨之熱銷。怎麼才能選到適合自己的家用健身器材呢?
  • 拉力繩還能這樣玩,三個動作教你宅家瘦成閃電
    宅,相信是很多人目前所處的狀態之一。「在家又變胖了」、"腰腹間的贅肉越來越厚"、「好看的裙子穿不上了」在男友心中的分量真是越來越重了啊!到底是喜是悲呢?疫情在家不懂運動, 給自己養了一身的壞毛病。在鍛鍊器械中,拉力繩是一個很不錯的器械,對於沒時間去健身房的人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塑形瘦身的選擇,你不用去健身房獨自擼鐵,不用在跑步機上悶頭嘆氣,教你三招拉力繩鍛鍊方法,讓你宅家瘦成閃電。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宅家發胖怎麼辦?這個學校做了一份居家鍛鍊指南!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通訊員 徐曉丹「宅家」太久,孩子們會不會因為缺乏運動發胖?會不會影響體能?在這個特殊的假期,杭州濮家小學特別送給孩子們一份居家鍛鍊指南!這份居家鍛鍊指南由濮家小學的體育老師王會麗設計,由學校的孩子一起拍攝完成。王老師說,考慮到實際情況,這些運動動作都比較簡單,孩子們可以學得很快,而且對場地要求不高,在一張瑜伽墊左右大小的空間就可以完成。
  • 宅家第十天:有人變胖,有人偷偷變美!
    疫情延長了宅在家裡的時間,雖然嘴上說著想念一點點,但泡起袋裝奶茶的手也絕不含糊。有些人在火速變胖的路上,但有些人卻利用起來宅在家也偷偷變美。上一次,PC醬給大家介紹了宅家的健身減肥大法(點擊即可享瘦一下)。但變美可不僅僅是減肥這一條道路,這次從頭開始,教會你三招宅家變美。
  • 疫情期間宅家的鍛鍊神器——keep跑步機使用體驗
    誰能想到,今年春節,全國人民一夜之間開啟了「坐月子」模式,每天宅在家裡,不上班也不上學,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一開始Z先生還挺享受,但是眼看著自己肚子上的肉一天天多起來,不免有些著急。不能出門跑步,那就買個跑步機在家鍛鍊吧。
  • 宅家期間,你解鎖新技能了嗎?
    宅家期間,你解鎖新技能了嗎? 宅家期間, 你解鎖新技能了嗎?
  • 美團「宅經濟」大數據:「手機買菜」成剛需,宅家鑽研廚藝成全民娛樂
    「手機下單、配送到家」成為市民們「宅家」期間採買生鮮、藥品等生活必需品的首選方式,更有不少人結合網上流傳的各類買菜攻略,每天在家用手機逛菜市場。線上買菜需求激增,三餐食材最搶手隨著「宅家就是做貢獻」的觀念深入人心,如何足不出戶吃上新鮮菜,成為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各線上買菜平臺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 宅家也要鍛鍊,跳跳廣場舞
    宅家抗疫,沒事我們來個家庭廣場舞。湖南衛視元霄晚會,就有一個節目:家庭廣場舞聯歡。我覺得可以學學,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不如活動筋骨,比成天看電視,打遊戲的強。如擔心擾民,我們可以把音量開的很小,隔壁是聽不到的。
  • 宅家鍛鍊注意安全,男子吊單槓左側肩袖撕裂
    紅網時刻4月23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梅玫)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市民會選擇家庭健身,今年40歲的劉世賢(化名)在家裝了單槓,每天大量練習吊單槓引體向上,不到一周時間,超負荷的鍛鍊讓劉先生的左側肩關節出現了疼痛,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運動醫學科就診,經磁共振檢查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