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牛肉,為什麼外國人吃牛排一塊就飽,中國人吃一大鍋都不夠

2021-01-09 小路走遍世界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外國人吃牛排一塊就飽,中國人吃一大鍋都不夠

牛肉是人們常見的肉食之一,除了少部分人以外,大多數人都愛吃。而且牛肉的營養價值高,其中的蛋白質和胺基酸則十分豐富。再加上,可以烹飪出來的美食很多,所以沒有幾個人能抵擋它的誘惑!

據世界牛肉消耗量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的牛肉消耗量僅佔肉製品市場的25%,在世界上的牛肉消耗排名中,僅排到第三位。按說,中國人吃牛肉一般都是幾大盤或者是一鍋,牛肉的消耗量不說第一也是第二。而排在前面的歐美國家每次吃牛肉,也就只是一塊,怎麼他們的消耗量就會大過於我們呢?

原因很簡單,人家老外吃牛肉,那幾乎是天天頓頓吃,那個消耗量可想而知,而中國人吃牛肉,只是偶爾吃一下。就算是一次吃一大鍋,一年下來也吃不了幾鍋。不過很多網友還是對老外的食量有些不解,他們為什麼只吃一塊就能飽,我們卻要吃這麼多呢?

要明白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去看看他們做的牛肉和我們做的牛肉有什麼不同了。當然我說的不同是指烹調方法的不同,並非肉質的不同。就算是同樣的牛肉,烹飪方法不同,牛肉的質地發生的變化也是不同的。外國人吃牛肉,一般都是烤到七成熟,而中國人吃牛肉是要全熟。這一過程,就會導致牛肉縮水。再則,食物完全熟透和七成熟的消化速度不同。如果胃裡的牛肉沒有消化的時候,他會不會感覺到餓呢?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明白!所以,老外吃牛排一塊就夠也就是這個原因。

再則老外吃牛肉,裡邊的調料少,口感就會差一些,所以吃得不多就飽了。但是中國人做的牛肉,花樣非常多,加入的調料也多,讓人聞著就想流口水,所以一次吃的量會很大,也是很正常的。

另外,牛排的價格也不便宜呀,吃得多了得花不少錢呢,嘿嘿,差不多就得了。不過很多網友還是覺得,老外吃牛排吃得少,與味道的關係最大。老外吃的食物,調料一般都少,而中國人的口味比較偏重。所以,就算是洋快餐,進入中國市場都會根據中國人的口味來做調整。不然老外來中國吃牛排,怎麼會覺得中國的牛排比他們國家的好吃呢?

相關焦點

  • 同樣都是牛排,為什麼外國人一塊就飽了,中國人卻怎麼也吃不夠?
    導讀:同樣都是牛排,為什麼外國人一塊就飽了,中國人卻怎麼也吃不夠?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就是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還有魚肉。在這些肉中,牛肉和羊肉是一個「檔次」的肉;雖然最近豬肉價格有所上漲,但是還是不如前面兩種;雞肉和鴨肉是差不多貴的,全年價格也都是比較平穩的;魚肉這一類有貴的也有便宜的,所以不合適和這幾種肉放在一起比較。
  •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外國人吃牛排就吃飽了
    作為世界中第三大消費肉類食品,牛肉幾乎佔據了市場的25%,消費牛肉最多的前三個國家是美國、巴西和中國。你可能會問,牛肉是如此美味,中國高級食客太多了,此外,外國人一次只吃一塊牛排,但是中國人經常吃一大盤。你不應該只是排在第三。其實,這並不難理解,外國人吃牛排時,通常把他當作主食,在中國人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中,牛排經常被用作配菜,因此排在第三位並不奇怪。
  • 外國人吃牛排一塊就能飽,為何中國人吃牛肉一鍋還不夠?
    牛排,那是外國人必不可少的主食,但是很多人發現,外國人吃牛排,一塊牛排就能吃飽,但是在中國,我們涮火鍋的時候,吃上一盤子牛肉都不管飽,在家裡燉牛肉的時候,一大碗牛肉也吃不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外國人吃的牛排,都是用黃油煎制的,大家都知道, 黃油這個東西飽腹感比較強,外國人基本上天天吃牛排,頓頓吃牛排,因此,他們相比於中國人,高大強壯。
  • 老外:為什麼西餐吃一塊牛排就飽,吃中國火鍋吃一盤牛肉都不夠?
    就比如西方人吃的西餐和中國人吃的中餐,這兩種餐會有哪些的不一樣的呢?也就是所吃的食材不一樣,所用烹飪方法不同,也就沒有其他的不同了。但是要問是中餐好吃還是西餐更好吃,這是沒有什麼對比性的,畢竟每一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和口味都是不一樣的,偏好自然也是不同了。
  • 為何西餐吃一塊牛排就飽了,而吃火鍋一盤牛肉都不夠吃?
    老外:為什麼西餐吃一塊牛排就飽,吃中國火鍋一盤牛肉都不夠吃?隨著人們對於食物的追求,在吃過自己的國家的美食,再吃到其他國家的食物你就會發現,這中餐和西餐的區別,就像是不少外國人說的一樣,為什麼西餐吃一塊牛排就飽了,但是如果是吃中餐火鍋的話那就是一盆牛肉就是不夠吃,網友也是紛紛的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 為何老外吃一塊牛排就飽了,而吃中國火鍋一盤牛肉都不夠吃?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說起牛排一定會有不少的人都非常的愛吃,因為牛肉中富含著大量的蛋白質,並且吃了還不會發胖營養價值也比豬肉羊肉要高很多,所以牛肉自然就成為大家的心頭愛啦。而且不同的國家,對於牛肉也是不一樣的吃法,不知道大家在看老外吃飯的時候心中會不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覺得為什麼老外吃一塊牛肉就飽了,我們上火鍋的時候一大盤,牛肉都吃不飽啊!
  • 為什麼吃牛排,西餐,吃一塊就能飽,而火鍋,兩盤肉都不夠吃?
    牛肉同樣是牛肉,西方人和我們的吃法有著很大不同。西方的朋友喜好吃牛排,根據不同部位,分成不同品質的牛排。中國人更喜歡將牛肉做成菜,小炒牛肉香辣爽口,燉牛腩溫暖一個冬天,牛肉乾越啃越香。但很奇怪的一件事,在吃牛排的時候,我們只要吃一塊牛排,就會覺得有飽腹感,而火鍋的時候,點了兩盤牛肉,吃起來覺得還沒填飽肚子。
  • 如果你吃牛排,外國人會滿足於一塊,為什麼不吃兩份中國人?
    偶爾想到換口味,很多人會選擇吃西餐。說到西餐,是牛排嗎。我們在國內吃西餐,是一大塊牛肉,而在國外,只有一小塊。很多人根本吃不飽肉,為什麼一小塊就夠外國人吃了?首先,由於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大多數人不生吃東西,我們都被教育吃生食,這會使我們生病和不衛生,因此當我們在餐館吃牛排時,我們會選擇7%或熟透的。這樣的成熟度會把牛排裡的果汁煎熟,而外國朋友一般會選擇5%甚至更低的成熟度,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裡面的果汁,會比較飽足。
  • 為什麼吃西餐一塊牛排就能吃飽,吃火鍋兩盤牛肉還不夠?
    哈嘍各位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燕燕姐,相信大家對於牛排肯定會有著疑惑,為什麼我們在餐廳吃牛排的時候一塊牛排就能吃飽,而再吃火鍋的時候,吃兩盤牛肉肚子還沒有什麼反應呢?今天,燕燕姐就來給各位朋友們解惑。牛排,從古代到今天,都是人們喜愛的食材。肉質較硬的牛肉比雞肉和豬肉能提供更多的營養。相對於羊肉,牛肉沒有很強的腥味,操作簡便,烹調方法多樣。鮮牛肉可以做菜餚,曬乾的牛肉可以做點心,牛全身都是好東西,似乎沒有哪一部分會被人們拋棄。同樣是牛肉,西方人的飲食習慣與我們大不相同。
  • 為什麼在國外吃一塊牛排就飽,在國內吃10盤牛肉火鍋還是餓?
    ,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同樣一個人吃牛肉,為什麼在國外吃一塊牛排就飽?在國內吃10盤牛肉火鍋還是餓?像有的人到國外吃牛排,一般西餐廳都是準備一大塊牛排,然后里面加上一個荷包蛋跟一點點空心粉,這樣即使是那些胃口比較大的男生,一般一塊牛排就能吃得很飽,
  • 外國人一份牛排就能飽,自助餐廳卻有人能吃10份,都是大胃王?
    外國人一份牛排就能飽,中國自助卻有人能吃10份,人人都是大胃王?牛排已經成為了一款「網紅」食物,幾乎是沒有人不喜歡吃它,牛肉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豬肉、雞肉這些肉類與它相比都略遜色了。相比燉牛肉,牛排既可以鎖住它的營養,又能保證它的鮮美不易流失,而且,無論是做正餐還是當夜宵都能填飽肚子,但是,外國人往往一份就能飽,而換成中國人,卻需要很多份才可能有飽了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呢?實際上,這跟我們的飲食和烹飪的方法有著很大的關係。
  • 一樣是吃牛排,外國人為什麼一塊就能吃飽,中國人吃兩份也不飽?
    一樣是吃牛排,外國人為什麼一塊就能吃飽,中國人吃兩份也不飽?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在我國,主要以麵食為主,但是在一些西方國家,他們的主要食物則是牛肉。而我們有的時候也會品嘗一些牛肉。但是,一片牛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感到飽腹感。但是外國人為什麼一塊牛排就能吃飽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方面。由於飲食習慣的差異,他們早已經適應這樣的生活。因此他們的胃容量要比我們小。還有一個方面。那就是個人口味的習慣,大多數的外國人喜歡吃五分熟的牛肉。
  • 西餐廳吃一份牛排就能飽,而國內吃火鍋上3盤肉還不飽,為什麼?
    西餐廳吃一份牛排就能飽,而國內吃火鍋上3盤肉還不飽,為什麼?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生活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不止是穿著、生活用品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飲食方面,要求更加高,從前只希望能夠填飽肚子就好,到了如今,人們更加看重的是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 中國人吃牛肉,美國人吃牛肉,網友:牛肉和牛排的差距!
    中國人吃牛肉,美國人吃牛肉,網友:牛肉和牛排的差距!牛肉是一種富含大量營養物質的肉類,高蛋白質可以加強人們的體質,健脾胃還補氣益血。同時牛肉也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肉類,在全世界各地的肉製品市場都佔有極高的地位,又好吃又有營養自然沒有人能夠拒絕。然而牛肉在國內外的吃法卻並不一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國內外都是怎麼吃牛肉的吧!中國人吃牛肉,常常將牛肉切成塊或者片,將熟牛肉切片之後,放入醋和蒜末,愛吃辣椒的話也可以加入辣椒,這樣可以品嘗到一盤好吃的涼拌牛肉!
  • 為何外國人不吃「全熟牛排」,中國人則「不熟不食」?
    不管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吃的追求,遠遠大於其它物質與事情上的索取,尤其追求食物的美味、口感、營養,不管美食便宜或昂貴,更注重美食好不好吃,而日常大部分肉類,中國人和外國人所追求的都是軟嫩多汁的口感,才能稱得上美味。
  • 國外牛排有多大?怪不得吃一塊就飽,網友:瞧不起我飯量
    我們非常喜歡的外來美食之一,就是牛排吧?現在西餐廳非常多,到處都有,有的正宗一點,有的結合本土改良了一點,反正平時也都是隨便吃吃,籠統來說也都算是西餐吧!就比如到了自助餐餐廳,大包子配著煎牛排,也都挺常見。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我們常常看電視劇或者電影,裡面的外國人為什麼吃一塊牛排就飽了?
  • 被中國人「玩壞」的4種美食,雖然是西餐,外國人卻表示沒吃過
    義大利麵,麵食是中國的一大主食,西餐裡的義大利麵進入到中國後,被改良成中式西餐,來了一個大變樣,原本西式義大利麵不是海鮮口味,就是番茄牛肉,但是中國人挑剔的嘴巴,同樣口味吃多了就膩
  •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普通牛肉不能煎牛排?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普通牛肉不能煎牛排?說起牛排,前段時間網購了一份,10片牛排,差不多148元,一份只要14.8元。算起來這牛排很便宜,比起平常去西餐廳吃牛排,一份都要上50塊錢。相信很多人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小柒就先幫大家嘗試了,結果浪費了一大塊牛肉。如果我們用普通的牛肉煎牛排,一定要煎至全熟,因為怕牛肉裡面含有細菌和寄生蟲,不熟吃了對身體不好。但是這樣的牛肉煎至全熟,根本沒辦法吃,因為肉會很硬很老,牙口不好,吃起來還有點費勁。
  • 為什麼西方國家都喜歡吃牛排,論一塊牛排在西餐地位的影響力!
    為什麼西方國家都喜歡吃牛排,論一塊牛排在西餐地位的影響力!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先輩就開始馴化牛了,而在過去,牛是農業生產最大的勞動夥伴,是絕對不可以吃的,在秦朝吃一口牛肉,小命就沒了,而從隋唐到明清,吃牛肉也是會被判刑一年半,流放一千裡。
  • 西餐流入中國之後,牛排也成為了老少皆宜的一種餐食
    就按正常邏輯來說,西方人老這麼吃不飽,也不可能長得人高馬大的,這可能和國家飲食文化的差異有很大關係。在西方國家,牛排既是配菜也是主食。他們的牛排通常都是很厚的一塊直接煎,而且基本都不會吃全熟的牛排,大部分都會選擇一、三、五分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