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牛肉,為什麼外國人吃牛排一塊就飽,中國人吃一大鍋都不夠
牛肉是人們常見的肉食之一,除了少部分人以外,大多數人都愛吃。而且牛肉的營養價值高,其中的蛋白質和胺基酸則十分豐富。再加上,可以烹飪出來的美食很多,所以沒有幾個人能抵擋它的誘惑!
據世界牛肉消耗量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的牛肉消耗量僅佔肉製品市場的25%,在世界上的牛肉消耗排名中,僅排到第三位。按說,中國人吃牛肉一般都是幾大盤或者是一鍋,牛肉的消耗量不說第一也是第二。而排在前面的歐美國家每次吃牛肉,也就只是一塊,怎麼他們的消耗量就會大過於我們呢?
原因很簡單,人家老外吃牛肉,那幾乎是天天頓頓吃,那個消耗量可想而知,而中國人吃牛肉,只是偶爾吃一下。就算是一次吃一大鍋,一年下來也吃不了幾鍋。不過很多網友還是對老外的食量有些不解,他們為什麼只吃一塊就能飽,我們卻要吃這麼多呢?
要明白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去看看他們做的牛肉和我們做的牛肉有什麼不同了。當然我說的不同是指烹調方法的不同,並非肉質的不同。就算是同樣的牛肉,烹飪方法不同,牛肉的質地發生的變化也是不同的。外國人吃牛肉,一般都是烤到七成熟,而中國人吃牛肉是要全熟。這一過程,就會導致牛肉縮水。再則,食物完全熟透和七成熟的消化速度不同。如果胃裡的牛肉沒有消化的時候,他會不會感覺到餓呢?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明白!所以,老外吃牛排一塊就夠也就是這個原因。
再則老外吃牛肉,裡邊的調料少,口感就會差一些,所以吃得不多就飽了。但是中國人做的牛肉,花樣非常多,加入的調料也多,讓人聞著就想流口水,所以一次吃的量會很大,也是很正常的。
另外,牛排的價格也不便宜呀,吃得多了得花不少錢呢,嘿嘿,差不多就得了。不過很多網友還是覺得,老外吃牛排吃得少,與味道的關係最大。老外吃的食物,調料一般都少,而中國人的口味比較偏重。所以,就算是洋快餐,進入中國市場都會根據中國人的口味來做調整。不然老外來中國吃牛排,怎麼會覺得中國的牛排比他們國家的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