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功德次第揭曉

2020-12-14 苾蒭釋嚴興

佛在《四十二章經》中說:

《如下一一解答》

*供養一百個惡人

不如供養一個善人 、

*供養一千個善人

不如供養一個受持三皈五戒的人 、

《白解:受了三皈五戒,還要守持戒的人》

*供養一萬個受持三皈五戒的人

不如供養一個出家比丘

《就是出家的和尚》

*供養一百萬個比丘

不如供養一個初果須陀洹

《就是初果阿羅漢》

*供養一千萬個初果須陀洹

不如供養一個二果斯陀含

《就是二果阿羅漢》

*供養一萬萬個二果斯陀含

不如供養一個三果阿那含

《就是三果阿羅漢》

*供養一百萬萬個三果阿那含

不如供養一個「四果阿羅漢」

*供養一千萬萬個四果阿羅漢

不如供養十方諸佛

*供養一萬萬萬十方諸佛

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完畢》

―――――――――――――――――

*解釋:這個無心道人

就是突破我執、法執、進入參禪打坐,念茲在茲的用功人也 。

*禪師的用功方法

猶如貓子盯老鼠似的 、

*貓耐心地守在老鼠洞口

等老鼠出來

即把老鼠捕捉 、

*貓子譬喻迴光返照

老鼠譬喻是妄念

*換個說法「參話頭」

「參」… 就是貓

*念佛是誰?就是老鼠

因為念佛也是妄想嗎 、

*要時時刻刻專心致志

不打其他妄想 、

*如此悟到了禪意而參禪打坐的人

就是眼前的現前佛 、

*問:

如若有很多人知道

某人是無心道人時

都去找他供養他

那他也需要不完那麼多的供養物

又去打擾了他

遇到這種情況如何是好?

*答:

你這話問得實屬大善知識

遇這種情況下

要看機行事 、

一:

若遇正在打坐時

千萬別隨意打擾

在旁邊守候並護持著

若發現有人想打擾時

你就小聲告訴他人別打擾

就這個功德不可思議

二:

若你供養的物品或錢財

你給師父之時

看師父是收或不收

是收多少或收其中一物

只要你聽師父的而順從

你能如此的依教奉行

收與不收功德都是一樣

不可思議的 。

*再說

為什麼供養那麼多諸佛

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呢?

*只是因為:

*雖然你到寺廟在佛像前

去供養一萬萬萬十方諸佛

這只是導引方便法門

讓你對無量諸佛生起信心

使你種下佛緣之因 、

*為什麼說是方便呢?

其實:你去供養那一萬萬萬尊

一萬萬萬年

都不會說一句話的佛

只是物質像而已罷了 、

*所以金剛經云: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相關焦點

  • 朗忍巴大師:親近上師的功德利益
    分以下四個方面:  1、供養侍奉功德;2.虔誠尊敬功德;3、思念祈請功德;4、當佛禮敬功德。佛多如微塵,遍布宇宙空間。一個個供養遍布法界的一切佛,誰能做到?供養自己身邊的一位上師等於供養一切佛菩薩,一位上師受供等於一切佛菩薩受供,不僅如此,供養上師,直接獲得的利益福氣還遠勝過供養一切佛菩薩,可見沒有比供養上師更重要的事。《續》中說:「放棄對一切的供養,真誠供養上師。」按此義理應放棄對其它佛菩薩的供養,只供養上師一人,但世人的做法恰巧與此相反,真是可悲!
  • 佛前做這10種供養,功德殊勝!
    在佛前如法作供養,就能夠迅速積累資糧,功德殊勝,顯著增益修為。1. 合掌禮佛合掌作禮佛菩薩是最基本的供養,主要是培養自己對於佛菩薩的恭敬心,同時能夠降服自己的傲慢心,生起慈悲心、柔軟心。2.供香以最好的香供養諸佛,具有巨大的功德利益。例如佛教中所說的牛頭旃檀香,一旦點燃可飄香四十裡,香味濃鬱而清神。6.
  • 蓮師開示「生圓次第」——密乘10種續事
    說到生圓次第,它的道理可以歸結在前譯派的四大傳承中,此理可從十種續事中見之:灌頂、誓言、生起次第、供養、念修、事業、修行、見解、修習及行為。三、生起次第:至於生起次第則可依三種等持次第修持:不改造自性而安住於實相中就叫做真如等持;自現不滅,顯現大悲妙用即叫做顯位等持;因位等持則是指大悲、空性雙運,且於雙運境界中觀想本尊之種子字或本尊標誌。行者應依能淨、所淨之方式修廣、中、略三種生起次第,或者於一剎那間修持生起次第。
  • 禮拜35佛的功德利益
    聰明才智和教育不保證你能成功,那僅是成功的助緣。當聰明而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卻事業失敗或找不到工作,這是一個徵兆,顯示他們還沒有淨除惡業──那是障礙的肇因,而且他們沒有造善業、功德,以資獲得他們希求的成功。  即使為了得到世俗的成功,獲得現世安樂,究竟的解決之道也是淨除障礙的因──惡業,以及生起善良的心念,積集資糧──亦即安樂因。
  • 供養佛舍利的功德有多大?看這篇就夠了!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舍利,恭敬尊重讚嘆,其功德報不可得邊。受人中、天上福樂,所謂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處乃至他化自在天中受福樂。亦以是福德因緣故當得盡苦。」】.【「佛告釋提桓因:「憍屍迦!我還問汝,隨汝意報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諸佛舍利,恭敬尊重讚嘆華香乃至幡蓋。若復有人分舍利如芥子許與他人,令供養恭敬尊重讚嘆,華香乃至幡蓋。其福何所為多?」
  • 供養僧人誦經功德有多大?看看阿難前世的故事
    閱藏分享57、供養僧人誦經功德有多大?阿難如是得總持!
  • 菩薩清淨本性和凡夫煩惱習氣不同,布施供養中功德果報也有差異
    受戒、未受戒,或是持守的戒別不同,功德果報也有顯著的差異。每一條戒都有五位護法守護,受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守護。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五戒是菩薩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一切戒的基石,持清淨戒,成就戒、定、慧三無漏學,就能得到解脫。因此,受持五戒的功德不可思議。「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
  • 佛前供養,一杯「清水」的功德,可能遠超過你的想像!
    經雲供養三寶,功德無量,譬如《法華經》中有言,「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意思是說,假如有人內心散亂,但是在佛前供養一朵花,以此功德也能逐漸累積,乃至究竟成佛。除了供養花,常見的供品還包括塗香、燃香、飲食、燃燈。三寶是無上殊勝的福田,面對財力困頓,也想與佛法結緣的有情,佛陀住世時,為眾生施設了這些方便善巧。
  • 這件事做不到,供養再多的佛也沒用,再忙也要看看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佛陀每天的生活非常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不需要金銀財寶,也不需要錦衣玉食,所以我們在供養佛菩薩時,不要認為最貴的東西就是最好的供養。
  • 上師供養儀軌,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
    丙二:廣修供養丁一:外寶瓶灌頂供養戊一:四水供無上救怙上師並眷屬,種種供雲大海作供獻,顯陳妙寶廣器普流光,作淨四種甘露徐徐降。(三遍)丙五:受四灌頂以此三次呈請善根力,從於上師身口意三地,  光明甘露白紅藍等三,次第或依一致入我身。 我身三處次第共同收,四障消除得淨四自在,  成就四身願同師第二,歡喜宛若融會求加持。
  • 終南山製作的九蒸九曬芝麻丸 供養出家師父,轉發也是功德
    又說:「殊勝妙寶大德僧,長養眾生功德種,能與人天勝果者,無過佛法僧三寶。」所以,供養僧是有殊勝功德,學佛人日日行善,日日精進佛法,不如虔誠供養僧眾。供僧要供養僧伽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即飲食、衣服、臥具(包括房舍)、醫藥四事供養。
  • 供養水有八種福報.(袞卻格西)
    因為水具有八功德,既然功德有八,所以供養水有八種福報,八種福報怎麼積聚,在此就不詳講。供水的功德,比如說很清澄、很乾淨、很柔軟、不傷喉等共有八種功德。如果你以具有這八種功德的想法去供水,每一種都有相對的功德福報,比如說,水不傷喉嚨,所以以後你就不會得病;因為很柔軟,所以你的心也會很柔軟、安祥、慈和等等,供養水有這些功德,福報也是相對應的。
  • 佛前供養一杯清水,簡單至極的供養,寓意卻很深,有無量功德
    佛前供養一杯清水,簡單至極的供養,寓意卻很深,有無量功德。到寺廟有燒香拜佛的,也有用水果、鮮花,也有帶油燈等供佛的,遵從佛陀在世時的供養方式。不信佛的供佛,大多數是有所求的。有求富貴財富的,有求健康長壽的,有求升官升職的,有求生男生女的。
  • 供養三寶的錢,別指定做什麼!一指定了這個功德就有局限了
    所以你供養三寶的錢別指定做什麼,供養師父的錢也不指定做什麼,需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你供養的心是大慈大悲心,捨出去就算了。你舍了還弄個繩子綁著,那這個功德就有局限了。好像某某人,他來供養三寶,買了一些香菜,卻先把一些嫩的、好的,自己先留起來,而把一些老的,咬不動的,拿來供養我,表示他供養了,這完全沒有功德。所以說奉獻佛僧,你要精勤、很注意、很小心地做這些齋菜。
  • 薈供的簡介及功德利益
    薈供主要是做供養,這是密乘裡非常殊勝的一種修行方法,是積累資糧、清淨罪業的殊勝方便,是修行成就的殊勝助緣。若能參加一次會供相當我們自己修行30年的時間。薈是集會,包括男女瑜伽行者修法集會;祈請歷代上師、本尊、金剛、空行、龍天護法集會;並召請山神、土地、鬼神、六道父母有情、冤親債主至壇城接受供養集會。供是陳設供品一起上供諸佛菩薩,下施六道眾生。
  • 甚深道上師供養儀軌 樂空無別
    等同無上大寶恩師體 持金剛座足下恰策洛(注三)廣博淵深一切智慧者 隨機調伏善巧勝方便攝持無上妙樂眾遊戲 皈救正士足下恰策洛眾惡習氣雜穢稠林中 無量功德大寶積聚庫出生無盡利樂唯一門 至尊恩師足下恰策洛導示聖教大覺諸現證 八萬四千法藏生住源眾聖聚中抉擇顯明者 承恩上師尊前恰策洛十方三世安住無上師 最勝三寶一切正皈敬信力勝解贊韻大海具
  • 三十五佛懺悔文的功德利益及儀軌
    基礎的修行法門是淨除惡業以及累積功德,所以我們必須學習淨除惡業及累積廣大功德的各種方法。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中提到,初學者應當下較多功夫在除障上面。除障法門很多,我們應當在最強力的法門上下功夫,使我們有機會儘速成佛。菩提道次第中舉出六種除障技巧,持誦三十五佛是其中一種。除障的法門之一是持誦佛名,特別是念三十五佛,這是威力十分強力的法門。
  • 【夏壩仁波切】菩提道次第覺受引導(136)
    因為那個時候,整個印度就是不僅是佛教,整個社會是走下坡路的時候。如果我們遇上這樣的機會的話,那我們就有三頭六臂也是做不了任何事情的。如果社會極高峰的鼎盛時期的話,也用不著我們當中做什麼事情,已經是非常非常的完美了。如果整個社會呀,低谷在一個差不多文化大革命期間,或者在六幾年的這個特別窮時候那樣的話,人都著急著吃穿發愁,哪有什麼心思去修學佛法呀?都不具備辨別好賴的差別的智慧呀。
  • 怎麼用一口飯做功德?你供養他的一頓飯,能夠增長你很大福報!
    就因為在前生不曉得做功德,所以今生就窮了。我現在去度一度他,令他在三寶的面前種點福,來生他就會有錢了、就會富貴;如果他不種福,來生就更苦、更窮了!」所以大迦葉專門化窮人,越窮他越去化緣。你窮不是嗎?才應該供養!有這一個要飯的花子,迦葉尊者就向他化緣,這要飯的就說:「我窮到沒辦法呀,所以才要飯。」「那你不好把窮賣了嗎?」
  • 怎樣供水才如法獲大智慧大功德
    (4)先緣杯:每組第一個供杯裝滿水,再把大部分的水倒入下一杯,第一杯裡面留些水。再把第二杯裡面大部分的水倒入第三杯,依次倒到最後一杯。倒水同時唸「嗡啊吽」加持。(5)如未先加持而直接供養,雖然會有功德,不過這樣的供養容易造成障礙,使心變得不清淨、不穩定。(6)供水應該倒至離杯邊緣約一粒米距離處,而不應該全滿。這樣可以避免收供杯時濺溼供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