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選擇合適的興趣班,寓教於樂
兒子指著池塘裡說:「春江水暖鴨先知」
兒子三歲時,帶他出去玩,走到一個池塘邊上,兒子忽然指著池塘說:「春江水暖鴨先知」
我順著兒子的手指方向,看到池塘裡有幾隻鴨子,原來他看到了池塘裡的鴨子,就聯想到了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裡的這句詩。
從小我就給兒子聽詩詞,會說話後,就讓他跟著讀。幼兒園就開始上興趣班。
有些人說:哇,這麼小就去上這班那班的,好辛苦哦,好可憐哦,學這麼多,都不得去玩。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孩子的玩,有很多種,是無目的的玩,還是在玩中收穫知識,就看家長怎麼去把握。
前天,兒子從幼兒園回來,很開心的跟我說:「媽媽,你看,這是老師發給我的獎品,我們班就我和XX同學得獎品」。細問下才知,是今天老師讓畫畫,班上只有兩個同學畫得最好,兒子是其中一個。
我就跟兒子說:「你知道為什麼你畫得好嗎?是因為你有去學習過畫畫,而且你的老師也很厲害,你也很用心的學習,所以你就畫得好。「兒子聽後,說:」那我以後還要繼續學畫畫,畫得更好!「
我送兒子去上書法課,現在他是老師年齡最小的學生。大家都知道,其實剛開始學書法,是很枯燥無味的,而且還是個不到五歲的孩子,但是兒子因為從小就一直在我的引導下養成學習的習慣,每次上課,他都能認真的上完一整節課,所以老師挺喜歡他的。
小孩去上興趣班,他從中能學到好多知識,還有小朋友一起學習成長,其實他覺那就是在玩,他很開心。都是
玩,一種玩就是純粹的玩,一種玩就可以學習,你選哪個?
我小孩除了我幫報的興趣班外,還有2個是他自己要求報的。而且我報班不會去問他喜不喜歡,而是根據他的自身情況來定報什麼班,報好後就只告知他:媽媽幫你報了什麼什麼班,你要去學習哦。
因為小孩還那麼小,他怎能定位自己喜不喜歡哪個興趣班?
不是有了興趣才去學,而是學會了才有興趣。這點跟成年人是不同的。
二、從小養成學習的習慣
我娃從3歲半開始上興趣班,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在他還能聽我話,我能掌控他,且還沒上學前的這段時間,儘量讓他多學些東西,也能讓他養成學習的習慣。因為從小就學習,他就形成一種慣性思維,學習是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份。他會習慣學習,這樣也有利於入學後的學習。
有天朋友跟我訴苦,她家的小孩跟我兒子一樣大,也是上學前班,每天回到家都是要在朋友的催促下才寫作業,寫作業過程中不能走開,否則小孩就開小差,然後作業完成質量也不好。戲稱還沒上小學就開始要在家裡準備速效救心丸了。
反觀兒子,每天從幼兒園回來,我就提醒一句讓他寫作業,他就自己去寫了,也不用我在旁邊陪同,作業完成後,自己檢查過了才拿給我籤字。
因為兒子從小就培養了學習習慣,我也要求兒子每天要先把當天的學習任務完成了,再去玩。剛開始時,兒子很難做到,老是想先去玩,後來我就跟他約定,如果每天不先完成學習任務,就不能玩,幾次下來,兒子也知道我是說到做到的,不是跟他開玩笑的,慢慢的,他也就養成了習慣,基本上都能做得到先完成學習任務再去玩。
三、結語
所以說,提前教育也是要講方式方法的,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教育孩子的機會,雖然說我贊同提前教育,但同時也要採取適當的教育方法,要因材施教,這樣才能讓孩子能夠熱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