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在想,人為什麼要自殺?

2021-03-02 壹心理

我時常在想,人為什麼要自殺?

自殺事件很常見,但人們都不太願意認真談及。作為生命終結的一種方式,在民間是沉重的禁忌,甚至是一種無法擺脫的「人生失敗者」的恥辱。

人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做到毅然決然地去自殺?

大家都熟知這句話:「螻蟻尚且貪生,為人何不惜命。

對吧,即使弱小、卑微如螻蟻還在努力地活著,更何況人呢?

放棄活著,這個決定需要多大勇氣和決斷?

選擇自殺,究竟承受了怎樣的痛苦與絕望?


 01 

絕症晚期,自殺會不會是更好的選擇?

 

2018.8.8 凌晨 2 點,爸爸打電話給我:「四伯母一點多時候爬到廟邊塘想投水自盡。四伯及時發現。不要太擔心,我和你媽過去幫忙安頓好了。」

「這麼遠的路,站都沒力氣了,要爬多久才能到池塘邊,唉」

「一輩子這麼精明,這時候怎麼這麼糊塗,別人說閒話以後四伯怎麼抬頭做人?」

「也是可憐,只能等死。兒子和孫子沒能時時陪在身邊。頭髮都白了,一個這麼細心照料,一個卻好幾次尋死。」

爸爸連續講了十分鐘,語氣中有說不出的難受和悲涼。

自從癌症復發,醫生確診表示已無好轉的可能,四伯母生命便進入了倒計時。漸漸失去了行動能力,精神萎靡,吃不進什麼東西,長時間需要躺在床上休息,且經常性高燒陷入昏迷。

家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時刻照顧著,在疼痛難忍的時候成把成把地餵吃著五顏六色的藥片。

回老家探望,四伯母堅持要下床,強撐著枯槁的身子到客廳聊天。幾米遠的距離,攙扶著走了好多分鐘。說話緩慢無力,帶著重重的呼吸聲。

沒聊幾句,她便要靠在躺椅上閉目休息,雖然極力忍受,也難掩臉上痛苦的表情。

病痛已經抽走了四伯母身上所有的氣力,伴隨著消逝的還有那為數不多的生命氣息。只留下難以忍受的疼痛折磨。

看著她如此受難,我心裡難受至極。

「多活一天算一天」「看最後一眼」的堅持,對立的是病痛交加、高額的治療費用和心力交瘁看護的家人。


在這兩難抉擇中,可以看到無數中國人糾結的縮影。

絕症晚期的病人在病痛的折磨中往往早已喪失了生存的尊嚴,精神狀態崩潰,生不如死。如果能夠有一種方式能夠幫助她平靜地與親人一一告別,然後安詳離世,這於己於家庭何嘗不是一件善事呢?

例如安樂死?例如之前多次未遂的自殺?

想及至此,我心中無比惶恐:這可是你的親人,怎能有這樣的想法?


 02 

想要自殺的人是不是都得了抑鬱症?


「有一隻黑狗叫做抑鬱症,它盤踞在我的心中,一有機會就死死地咬住我,在我的血肉裡塗上自責的毒。」

——《1分鐘心理學:抑鬱症這隻黑狗》

第一次真切對抑鬱症有認知是在 6 年前的大四。2012 年 3 月 8 日,一個即將同年畢業的女生自殺了。她發了最後一條微博: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事情發生後,引起轟動,無數網友奔赴該微博下留言,他們在這裡訴說心中的迷茫與苦困,找尋歸屬與認同。

截止最近,留言已達 138 萬條。或喃喃自語或傾訴失落,抑或是其他,堆積的文字彙聚成一個永恆的黑洞,吞噬著抑鬱者的種種沉溺與掙扎。

世界衛生組織曾作出過預計,到 2020 年,抑鬱症將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大疾病,僅次於心腦血管病。在世界範圍內,抑鬱症的發病率高達 11%,每十個人中間就有可能存在一個抑鬱症患者。

在中國,自殺三大高危人群分別為:精神障礙者、感情危機者、經濟困難者。而嚴重的抑鬱症是導致自殺行為發生的首因。

抑鬱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人人都有可能受其困擾。

抑鬱症可能導致精神痛苦,學習、工作效率低下,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

抑鬱症能讓人感到徹底的失控感,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一般,只剩無盡的痛苦和孤獨。

很多處於抑鬱狀態的人,直至現在仍然不被理解,或者恐慌自責、不敢求助,正在經歷無助和痛苦。

當痛苦與孤獨超過所能應付的極限,對生活、生命產生無意義感,很容易引發自殺的念頭。

全民普及抑鬱相關知識,對處於抑鬱的人給予更多的關懷與諒解,及早幹預和治療,勢必能避免更多悲劇的發生。生命只有一次,不該以自殺的方式落幕。不是麼?

 

生活的本質,可能會很糟糕,或者更糟糕的在後頭。


生命的路途,或許會布滿崎嶇,咬牙堅持走過一段,還有看不到邊的荊棘。

如果一些事,一些人真的讓你如此痛苦,不如就此放棄好了。沒有人需要一直堅持和努力。放棄工作、放棄糾纏不清的感情,放棄心中的夢想。放棄這一切有何妨,我們至少還擁有生命,擁有彼此。

妨活的庸俗一點,活的喪一點,沒關係的,別忘記,你不會是孤獨的,一定會有人在乎你,與你分擔。


 03 

我想自殺,怎麼辦?


全球每年超過 80 萬人自殺,秒針每走過 40 下,就有一個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以下圖片詳細地解讀了自殺相關的事實和數字。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沒有在生命的某一刻,會感覺「世界一點都不美好,活著好痛苦」?

自殺不是你想選擇的,這只不過是一時間痛苦超越了你所應付的能力而已。

請相信,你沒什麼不好,真的,你只是得了一場心靈的重感冒。

這個世界雖然不完美,但我們仍然可以療愈自己。

想自殺的人和所有人一樣,內心深處都希望能夠擁有更好的明天和快樂的生活,只是陷入了痛苦的迷霧中,找不到「我要怎樣才能不痛苦的活著?」的答案。

 

我們做了一個專題,匯總了壹心理平臺上關於自殺危機幹預與自救的解析、可行性建議及治癒內心負面情緒系列等內容,以供參閱。

 

(長按進入專題詳情頁)

「自殺」這種問題畢竟不是小事,它不是僅靠一篇文章、一個專題就能夠起到多大影響的。有限的內容也無法對自殺現象及成因進行多麼深入的剖析和論證。正如篇首「絕症晚期,自殺會不會是更好的選擇?」的話題,我們不能妄下定論。

但是,我們仍相信:

「當一個生命出現危難時,另一個生命無論結果如何也要拯救這個生命———這是生命的尊貴使然

——康德

整個社會更需要的是「用你一分鐘,挽救一個生命」。願小小的行動,能夠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世界和我愛著你。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自殺危機幹預與自救」專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有人想自殺?
    其三,家屬來到學校後,為什麼沒有主要負責人找出來調查和處理這件事?為什麼學院領導在互相推諉?為什麼一直阻止我們和肖某見面讓他一直躲起來?為什麼阻止同學說出事情真相?為什麼學院帶頭說謊讓輔導員給寢室長開會,誣陷孩子是感情問題出的事?
  • 黑龍江京科腦康丨「醫生,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想自殺?」「抑鬱症遺傳...
    01、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想要自殺? 有少數抑鬱症患者認為自己死後會苦了親人,老人沒人盡孝,孩子沒人照料,於是患者可能會在復興認知的驅動下,採取極端的自殺行為,也就是先殺親人再自殺,這種自殺行為,稱為擴大性自殺,與其他自殺相比的擴大性自殺的社會危害性更大。 抑鬱症自殺從根本上來講是由於抑鬱症的症狀沒有得到根本性控制,抑鬱症最終到達一定程度以後會產生自殺的結果。
  • 《天道》:樂聖音響董事長林雨峰為什麼要自殺?
    最後偽造疲勞駕駛的表象,自殺身亡。林雨峰堂堂一個音響品牌公司董事長,為什麼要選擇自殺呢?這個讓很多人都琢磨不透。他是一個商場狠角色,自負到說「樂聖公司只有矛沒有盾」,也就是說可以攻無不克,無往不利。根本不需要防守,敵人出手,只有進攻。林雨峰憑藉著公司雄厚的實力,藐視一切。
  • 韓國人為什麼愛自殺?
    2020年7月9日,樸元淳傳出失蹤消息,同日深夜被發現自殺身亡。其實對於世界各地的讀者,聽聞韓國有關自殺的新聞,並不新奇,世衛組織2018年數據顯示,韓國位列全球第十高的自殺率國家。韓國在2010年還一度達到每10萬人就有33.3人自殺,位居全球前三。
  • 南寧大學生跳樓自殺,表示來世要去二次元: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
    目前經警方認定小廖是自殺。家人在萬分悲痛之餘也很難理解,一個18歲風華正茂的大學生為什麼會毫無徵兆地選擇了死亡?小廖的舅舅張先生在今天接受採訪時,專門帶來了小廖留下的手機,因為小廖在自殺前把手機密碼取消了,還留下了一份遺書。
  • 為什麼日本人總愛自殺?
    但仔細想想,我們似乎經常能夠將自殺同日本人聯繫在一起,並且事實上這個國家的自殺率確實在全球也排名前列。所以才想寫今天這篇文章:每一個活著的日本人,都是真正的「勇士」。強行解釋的話,應該可以有包括「要懂得察言觀色」「會來事」「順應大流」「不要做大家不喜歡的事情」「說話必須看場合」等,但正因為這個詞很難有精確定義,因此現在國內一些人乾脆就用「讀空氣」了。實際上,恰恰是「讀空氣」這個問題,構成了很多日本人自殺的重要原因。
  • 大腦支配人的一切活動,為什麼當人出現自殺的念頭時,大腦不阻止
    人生的路上有很多挫折,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樣,可能有一些忍一忍就過去了,還有一些無論如何也過不去,把人打擊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可能就會有人想不開選擇逃避。我們都說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大腦支配的,為什麼當人出現了想自殺的念頭時,大腦不阻止呢?
  • 延禧攻略明玉是怎麼死的 為什麼要自殺
    延禧攻略明玉是怎麼死的 為什麼要自殺時間:2018-08-07 12: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延禧攻略明玉是怎麼死的 為什麼要自殺 延禧攻略裡的明玉,是一個非常鮮明立體的人物形象,但最後也難逃悲慘的命運。延禧攻略明玉是怎麼死的?如果你還不知道,不放來看看。
  • 「身體痛了,心就不痛了」:自殘上癮的人,其實並不是想自殺
    01 孩子們自殘,是為了自殺?很多人覺得自殘的孩子,就是要自殺,但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自殘和自殺的動機有很大的區別。自殺的人是將死亡看成了擺脫痛苦、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而自殘行為,最基本的目的是表達。如果一個自殘的孩子,最後走向了自殺,那麼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他們發出的痛苦信號,沒有被看見和妥善處理。02 孩子們為什麼要自殘?自殘分為兩種:一種是自殺性自傷行為:把自殘當做自殺前的練習,極少的一部分人,他們從一開始確定的目標就是死亡。
  • 為什麼自殺的人常會選擇跳樓?背後的原因令人心酸……
    這一切,都在靜悄悄地發生,甚至很多人在生活中無法察覺——為什麼平時那麼快樂的人,突然間就沒了。似乎我們覺得,他們是因為失戀,因為壓力,或者因為什麼才會不開心,那麼想想辦法做點兒什麼,他們就會開心起來。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是沒有動力,他們最痛苦莫過於失去活力。
  • 為什麼富士山這些年盛行自殺文化?為什麼都要選擇富士山下呢?
    為什麼富士山這些年盛行自殺文化?為什麼都要選擇富士山下呢?日本人壓力很大,而且日本人比起中國人來說少所以統計下來算是自殺率高的,日本的自殺文化,比較典型的應該是剖腹吧。剖腹起源於流氓自殺。。。在幕府時期開始盛行,因為失職被擒畏罪之類和榮譽有關的原因剖腹。這時已經開始升華了。
  • 人為什麼要活著?
    我時常在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我現有的人生,都是得過且過,渾渾噩噩,一事無成的,我不相信,在僅剩的幾十年裡,我就會變成一個我想要成為的,堅毅果敢,有毅力,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堅持不懈的人,那不是人生,那是被穿了。
  • 【視頻】查理·杜克:我登月歸來,妻子卻要自殺
    《查理·杜克:我登月歸來,妻子卻要自殺》編譯:趙徵,改寫、原畫:歡子
  • 初中生被親媽扇臉跳樓:沒有孩子想自殺,只有讓孩子想自殺的教育
    文|福林媽咪看多過太多孩子自殺的新聞,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們以前怎麼就很少出現這樣的事情?怎麼現在的孩子這麼脆弱?動不動就自殺?前幾日,一名初三男生被媽媽扇耳光後跳樓自殺。可能是為了爭那口氣之前在B站上看到一位網友說的:「小孩自殺,有一部分,是報復。跳下去的一刻,要的就是這個結果。用自己的命,來換父母痛哭流涕。他心裡是這樣的,後悔不後悔,不是那個時候想的事。
  • 985研究生凌晨自殺,遺書曝光:「我是廢物」,究竟廢了多少人?
    「肯定要延畢了,真丟人,幾百萬研究生,不缺你這麼一個廢物,去死吧。」……諸如「我廢物」、「我沒用」之類的否定,在他腦子裡盤旋,最後都變成了壓垮駱駝的稻草。有時候,摧毀一個人的未必是突如其來的不幸,而是日復一日的無望。
  • 「看到老公和女同事共撐一把傘,我想自殺了」
    昨天,一個姑娘鬧自殺事件在微博上吵得沸沸揚揚。怎麼回事呢?雨夜,姑娘冒著雨去給上夜班的老公送飯,沒想到迎頭撞上老公和女同事打著一把傘回辦公室。「我冒著大雨給你送飯,你卻在跟別人卿卿我我?!」姑娘覺得委屈至極,一時間想不開,回家拿著20釐米的水果刀,到江邊鬧自殺去了。被民警救下後,還因為過於激動陷入昏迷。
  • 四位日本明星相繼離世:選擇自殺的人,要結束的是痛苦而非生命
    即便你對這些明星並不了解,甚至從未聽過他們的名字,但是頻繁通過網絡得知世界上有這麼多自殺案件發生,這種衝擊無疑是巨大的。在大多數人看來,明星無疑是光鮮亮麗、收入不菲的一個群體。他們本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為什麼還一心求死,不惜用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 前妻王雨馨,為什麼自殺?我們都被他騙了
    她為什麼自殺?這位王雨馨助理曾經在微博中發過一條消息,澄清黃景瑜和王雨馨不是普通情侶,而是夫妻關係。一些黃景瑜的粉絲只相信他們的偶像是分手後單身。這一次王雨馨幾乎造成了悲慘的自殺,這無疑是一個情感上的原因,不能否認網絡暴力是一個「幫兇」。你為什麼要和她離婚?他遇害(獲救)三天後,甦醒過來,向社會道歉。他想他不應該放棄自己的生命。當談到他與黃景瑜的婚姻經歷時,他似乎有些困難。
  • 民間發生血案,縣令:是畏罪自殺,皇帝:身中五刀自殺?當我傻嗎
    底下有人把這個情況告訴給了皇帝司馬衷,而這位皇帝的回答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司馬衷竟然問報告的人,沒有飯吃,為什麼他們不吃肉粥呢?飯都吃不上,哪裡來的肉啊,這事就能看出司馬衷的愚蠢糊塗。後世之中有不少的皇帝就會把他當作是一個例子,而在明朝時期有一位皇帝他平時也是荒唐得很。但他曾經也有生氣的說當我是晉惠帝的時候,這是因為當時民間發生了一起身中五刀的命案,縣令堅稱是自殺。
  •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會想自殺,因為很少人走入他們內心世界
    2、有一種潮水般的悲傷感,它從未離我而去。我的生命沒有目標,我也不覺得我這種人值得變好。自尊這種東西對我來說仿佛根本不存在,而且我會和試圖逐步恢復的自己對著幹。我按時服藥、就診心理醫生,但我也會蓄意破壞自己的健康,因為我不認為自己值得更好地活著。3、我沒有一刻不覺得累的。4、 它耗盡了我。我只想呆在床上,關著燈,不和任何一個人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