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這天凌晨,一位剛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從6樓宿舍走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臨走前他還用心寫下了一封遺書。 不幸身亡的這個孩子姓廖,就讀於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專業,是一個剛走進大學校門不到兩個月的新生。12月13日凌晨,他的家人突然接到學校電話,聽到了一個至今都不願意去相信的消息。 小廖舅舅 張先生 12月13日凌晨1點鐘的時候,從他宿舍6樓那裡說是跳樓下來,我們凌晨2點多的時候接到學校的電話。
由於傷勢過重,孩子沒能救回來。目前經警方認定小廖是自殺。家人在萬分悲痛之餘也很難理解,一個18歲風華正茂的大學生為什麼會毫無徵兆地選擇了死亡?小廖的舅舅張先生在今天接受採訪時,專門帶來了小廖留下的手機,因為小廖在自殺前把手機密碼取消了,還留下了一份遺書。他在遺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自殺只是一時的念頭,不過這次不大一樣,我覺得自己真的太廢物了,現在教的基本都聽不進去,感到很迷茫,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
又一個年輕的生命消失了,令人惋惜。 在惋惜之餘,我試著當一回業餘分析家,對他「考上大學又自殺」進行某種解釋,或許是胡謅,或許被我說中了。 自殺原因有遺書為證,主要是跟不上教學進度,聽不懂,覺得自己是個廢物。 我重點分析他「這個廢物」之所以能夠考上大學,一定是超水平發揮。如此,上大學獲得更高級的教育資源對他來說沒什麼意義,他本來就不該上大學。
那又是如何考上了呢?想必是「反覆刷題」! 反覆刷題能讓60分的人考95分,能讓80分的人考100分。但在考試後,60分的料80分的料,都還是原先那塊料,絕不會因為考了高分而增值。 當下的學校老師家長,為了升學,不惜進行半軍事化管理,反覆刷題死記硬背,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就為了在考卷上多幾分。卻從未想過:這種分數除了一時的面子意義之外,還有什麼意義?孩子受益嗎?
人生就是為了更好地活著,面子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為了更好地活著就得不斷更新自己、不斷學習進步,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興趣,那樣學習效率事半功倍,心情愉快。但現在大部分人是為了面子而已,反正不比別人差就行,畢業後都不知道自己該幹啥,招工的也總以文化程度、成績作為門檻,導致人生沒有目標,當學習、工作遇到困難、不順心,容易身心疲憊,誤入歧途,導致嚴重的後果。
在這份遺書中,小廖一直說自己太脆弱,無法接受這個世界,還給家裡的爸爸媽媽、姐姐弟弟都分別留了交代,也感謝了一些幫助過他的老師、同學和朋友。 小廖的家人認為,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監測存在著疏忽,而且在小廖手機為數不多的簡訊裡,就有他和班主任的對話。
由於家境貧寒,小廖想出去做兼職,可能要晚歸或不能回校,似乎因此和老師發生了一些不愉快。 小廖舅舅 張先生 現在我們家屬第一個就是要求學校方找出他為什麼無緣無故地跳下去自殺,這個要給家長解釋講一下,調查出原因來是最好的。第二個要求學校給家屬一定在經濟上面的一種賠償。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的覃部長告訴記者,所有新生在入學後,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都曾經對新生進行過心理評估,小廖當時的表現正常。
學校目前對事件的調查結果顯示,暫時沒發現任何老師或者學生對小廖有過激行為。學校理解小廖家屬的心情,不過還是希望家屬能提出合理的要求,學校也願意繼續協商,如果實在協商不下,家屬可以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申訴,學校會尊重法院的判決。
我小孩也在這學校上學,之前去給孩子辦理點事,我很禮貌跟老師打招呼,可老師愛理不理的還擺著高在上的架勢,後來還說不辦了,叫我改天再來,還把我訓了一頓,幸好心態好,但當時聽到哪些話感覺心裡還是堵了,不過我和孩子都沒跟老師反駁,只是感覺老師太度極差,便轉身找學生科長辦理,為人師表,太自以為是,拿著雞毛當劍令,最起碼的禮貌禮節都不會,希望相關部門嚴格管理要從老師開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其實這種學校,說是大學,專業設置得高大上,學費也不低,學生畢業後其實很難找到自己的定位,類似的學校如果靠譜的話,比如會分到鐵路,電力,國企當工人的,分數會接近一本線。我堂侄女考得460多分,全家都要他讀大學,有面子。但她媽媽在鐵路小區賣早餐,聽了個鐵路老員工的話,頂住壓力,讓她讀了鐵路學校的乘務員專業,以後會定向分配到鐵路,有編制的。另外一個300多分,讀了文中城市某大學的軌道管理專業,畢業後不懂幹啥,一直在晃著。
這是有心理問題了,得去看心理醫生,這孩子這麼大了還不懂啊?教的聽不懂很正常嘛,我女兒大二,做作業一邊說著『不會啊不會』,一邊自己查資料,不會就去搞明白啊,都能考上大學,還怕考駕照等這些事?絕對是心理有問題。這個社會需要大量心理醫生!
1、感到人生迷茫,就去尋找答案,迷茫不是死無答案的問題!請拿出考大學做題的勁頭去解題!
2、年輕人不要去想人生意義是什麼的老年人蓋棺定論的問題!趁年輕多去體驗生命的喜怒哀懼!
3、大學不是可以不損家產的自殺場所!大學宿舍教室各場所也是至愛親朋的生活場所!
4、大學有心理中心,那是給自己機會的求助者設置的,請每位同學給自己機會積極求助!
5、上大學三個月就自殺,說明痛已久矣,父母悲傷可涼,但也請自省!
現今社會壓力太大了,從小學到大學再到工作,競爭太激烈,各個年齡階段都鴨梨山大!孩子們越來越脆弱,家長和學校都不知道該如何教育了,說到底,智商情商再高都沒用,最需要培養的是孩子的逆商!人生幾十載,不管遇到任何挫折和磨難,都能勇敢面對好好生活 這不比啥都強?
學生自殺每年都有,而且有上升的趨勢。很多人把自殺歸咎到學生身上,總是從人生觀、價值觀去探討,甚至有報社記者發表文章提出要開死亡教育課。其實造成這類悲劇一再發生,家庭和教育機構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要解決這個問題,還真得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導致他們自殺的原因,家長和學校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去關心他們,提前發現問題,做好預防工作
當家長的不要認為娃上學了有老師給教知識自己就不用管了,錯,孩子越大思想越複雜,特別是高中孩子,家長要多多和孩子溝通談心鼓勵,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學習是為了多學知識學好知識考上大學為社會做貢獻,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只要自己認真了努力了盡力就好,千萬不要認為別人能行的事為什麼自己就不行呢,十個指頭還不一樣齊呢,可他們都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千萬不要給孩子使壓力,
又一個對人生迷茫的孩子走了,再怎麼埋怨怎麼賠償有用嗎?這個孩子的事情再次提醒家長和老師,所以的教育工作者,都要多關注孩子,尤其有問題傾向的孩子。作為父母,不是只供應了金錢了事,自己孩子的性格心理要多感受,出現了迷茫消極的信號及時溝通。往往孩子多的家長不顧及這些,只管有飯吃有衣穿,心思很粗。老師管的學生更多,想逐個談話也不容易,但還是要多觀察那些心思總悶在心裡的學生,探究他們的想法,話是開心斧,我們的一次細心也許就挽留了一個鮮活生命,現在有些孩子太脆弱了,年輕的生命仿佛陷入了一個危險的極端,必須有人發現拉一把才會轉來。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是金子放在那裡都發光,只要活著什麼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