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Velvet Cake,翻譯過來就是紅絲絨蛋糕、紅天鵝絨蛋糕。
對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起源於美國南部,有的說是加拿大,不過最為有趣、富有戲劇性的說法是,起源於紐約的一家名叫 Waldorf-Astoria的酒店,1959年左右,一位女客人在這家酒店用餐,享用到了紅絲絨蛋糕,她對這款蛋糕非常感興趣,於是向酒店索要蛋糕師的名字以及蛋糕配方,酒店滿足了她的要求,但不久之後,她收到了一份高額帳單,原來酒店並不是無償告知蛋糕配方,這位女客人一怒之下,向全社會公布了紅絲絨蛋糕的配方,這也無意間讓紅絲絨蛋糕從一家酒店而聞名全世界。
我想如果我是那個女客人,我絕對不會將配方公之於眾,我會開個紅絲絨蛋糕店,哈哈~~
紅絲絨蛋糕,這是一個很美的名字,聽上去就覺得,它的口感一定是和天鵝絨的觸感那樣,綿軟,絲柔。我更喜歡叫它「紅天鵝絨蛋糕」,我覺得這樣更美妙,更性感,更配的上它那烈焰紅唇般的顏色,這也是為什麼這個蛋糕總是在情人節大賣的原因。對天鵝絨這個詞的迷戀,完全來源於姜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我對這部電影的痴迷,甚至超越了姜文其他所有賣座獲獎的作品,反覆看了很多次也不覺得厭煩,而電影裡提到的那個「天鵝絨」更是讓人回味無窮、遐想連篇。事實上,它非常對得起這個美妙的名字,無論是外表和內在,都會給你驚喜。可能對於中國吃貨來說,唯一的障礙,就是它那紅豔豔的顏色,對色素有強迫症的人,估計會接受不了。
對於紅絲絨蛋糕的配方,各地也略有不同。維基百科上說,美國南部的紅絲絨蛋糕配方,一般不含甜菜粉,其他地區的配方則含有甜菜粉,但加入甜菜粉,是因為在二戰期間食品供應短缺的環境下,用甜菜粉代替色素,後來這個配方也就保留了下來。蛋糕上面的Frosting,最初是Buttercream Icing,後演變成Cream Cheese Icing。
今天奉上正宗紅絲絨蛋糕配方(6寸圓模),翻譯自BBC-FOOD。
Red Velvet Cake---紅絲絨蛋糕
Unsalted Butter 無鹽黃油:60g
Cater Sugar 細砂糖:150g
Egg 全蛋: 1個
Coco Powder 可可粉:10g
Butter Milk(乳脂黃油):120ml
Plain Flour 低筋麵粉: 150g
Red Food Color 紅色素: 適量
Salt 細鹽: 1/2 茶匙
Soda 小蘇打: 1/2 茶匙
White Vinegar 白醋:1.5茶匙
Vanilla Extract 香草精華: 適量
紅絲絨蛋糕製作過程----因為製作過程實在簡單,沒有難度,所以就沒怕過程圖。
1、黃油室溫軟化,雞蛋拿出回溫。
2、黃油加糖攪打順滑,分次加入雞蛋,繼續攪打,使黃油和雞蛋充分乳化。
3、加入紅色素、香草精、白醋攪打均勻。紅色素一點一點的加,加到自己滿意的顏色為止。(如果是用紅曲粉的話,也是此時加入,無需和麵粉一起加入。紅曲粉顏色較暗,如果想達到更漂亮的紅色,還需要再添加少量紅色色素才行。都是要慢慢加入,調出自己滿意的顏色。)
4、分次加入Buttermilk,攪打均勻。此時的黃油已經是比較稀、可流動的狀態了。
5、麵粉、可可粉、鹽、小蘇打稱量後過篩,加入黃油中,用刮刀拌勻。
6、入6寸圓模,放入預熱180度的烤箱,烤30--35分鐘。用牙籤插入,如果沒有顆粒帶出來,蛋糕就烤好了。
7、蛋糕烤好後,放涼後再脫模。
備註:
Buttermilk是一種有點發酵的牛奶,也是提煉黃油剩下的牛奶,脂肪含量很少,狀態和酸奶差不多,多用於烘焙而不是直接食用。開始我以為它和酸奶、或者酸奶油差不多,但據說裡面發酵菌不一樣,味道上也有區別,Buttermilk比較淡。如果買不到,不能省略,我覺得就用酸奶或者酸奶油代替,蛋糕的整體口感不會受影響。
其餘原料也都是不能省略的。比如白醋,白醋和Buttermilk的反應,可以使可可粉的味道更加濃鬱。
小蘇打不要放太多,否則蛋糕會很鬆軟,切片困難。
Filling & Frosting---填充及抹面(這個量剛好抹一個6寸蛋糕,包括夾層)
Unsalted Butter 無鹽黃油:120g
Cream Cheese 奶油奶酪:240g
Icing Sugar 糖粉:120g
抹面製作:
1、奶油奶酪室溫軟化,攪打順滑。
2、黃油室溫軟化,攪打順滑。
3、奶油奶酪和黃油混合,攪打順滑。
4、糖粉過篩,加入到黃油奶酪糊中,先慢慢手動攪拌,潤溼糖粉,以免飛濺。
下期精彩,你值得期待...
馬雲說:成功的人每時每刻都會分享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身邊的朋友,你在他們心中會變得更有價值。
1,發送給親朋好友分享
2,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3,微信號:RX 1123 222 926
4,查找公眾號:甜點達人
==文章來源:甜點達人==
創辦人:阮祥
客服微信號:15164121100
誠招合作:
點擊箭頭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