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醬醋,調出萬千滋味!大家好,我是尋食小哥:江門最受歡迎的6種美食,每一種都可口美味,看看你都吃過幾種?
江門,是廣東省下轄地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東鄰中山、珠海,西連陽江,北接廣州、佛山、肇慶、雲浮,南瀕南海海域,毗鄰港澳。同時,江門地處亞熱帶,一年四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全境內水資源和生物資源非常豐富,其中的優質礦泉和溫泉分布比較廣泛。當然,江門不僅氣候適量,境內各種美食和小吃也是有很多的,今天就給大家推薦江門最受歡迎的6種美食,每一種都可口美味,看看你都吃過幾種?
1.瀨粉
瀨粉,是江門境內恩平縣的一種傳統美食。從外觀上看著製作方式很容易,其實做法非常複雜,製作時要先選用優質大米,用水將其浸泡半小時以上,然後加水將米蒸成飯,等蒸好的米飯冷卻後放進容器中耐心捶打,打成糊狀,之後準備一個大鍋燒水,水要保持70度左右,再準備一盆冷水待用。最後,將打好的糊糊裝進成型器中,在熱水上來回擠壓瀨粉,期間將擠壓好的瀨粉過涼水之後就完後了。食用時搭配一些蝦米、豬肉渣粒和青椒粒炒成的蘿蔔粒子就可以了。
2.沙姜雞
沙姜雞,是江門境內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傳統美食。該菜主要以當地沙姜做配料烹飪成的,成品沙姜雞具有雞皮清爽幼滑,肉質細嫩可口,食而不膩,骨脆而香的等特點,遠非其他雞美食能比擬的。每次出差路過江門,我都和朋友一起找個地方吃一頓,那味道雖說過了好幾年,但是依然讓人回味無窮。
3.鴨肝腸
鴨肝腸,是江門民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大眾美食。成品的鴨肝腸既可以當作爽口小菜,又可以當配菜,結合其他蔬菜製成獨特菜餚。鴨肝腸製作工藝非常考究,主要以當地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鮮鴨肝腸為原料,當日收購當日加工。成品具有爽、香、滑的特點,很多外地遊客來到江門,只要品嘗過這道美食後,吃完還要帶一點回去送人。
4.荔茸酥
荔茸酥,是江門非常傳統的一種美食。烹飪過程相當複雜,主要以荔浦芋去皮隔水蒸熟,趁熱用勺壓成泥,加入白糖、澱粉拌勻成餡。將油酥包入油皮,擀成薄片.摺疊3次後再擀成薄片,如此重複幾次後將其摺疊,再切成大小均等的小麵團。將小麵團擀成圓片,包入餡料後捏成三角狀,刷上一層蛋液,沾上白芝麻.入烤箱中烤不到半小時就可以了。整到美食酥皮層次分明,精製的香芋餡料,味道香濃嫩滑,入口鬆化,是一種非常合乎大眾的口味。
5.杜阮涼瓜宴
水分杜阮涼瓜宴,又稱苦瓜,是江門境內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杜阮涼瓜宴烹飪工藝非常簡單,主要以苦瓜為原料,製作時先將苦瓜一剖兩半,去瓤洗淨後切1釐米寬的條,然後放入沸水中燙一下放入,最後將苦瓜條加辣椒絲和精鹽後控水,然後放涼開水中浸涼撈出。然後入醬油、豆瓣醬、蒜泥和熟油拌勻即可。成菜後具有清熱、去火的功效,一直都是當地民眾和外地遊客的最愛。
6.缽仔糕
缽仔糕,是江門境內開平縣非常有名的一種糕點美食。當地的缽仔糕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老式缽仔糕和水晶缽仔糕,二類是現在市面常見的是水晶缽仔糕。老式缽仔糕在以前比較多,精緻小巧的缽仔盛著精美的糕點,多種口味可供選擇,每一種口味都清甜爽口、嫩滑潤肺,是開平傳統美點之一。據傳,缽仔糕來自古代的農村,當時的人以白米磨漿製成的缽仔糕、白糖糕等當甜品。原來以瓦缽盛著,後來才演變成以碗仔盛,大一倍的缽仔糕。故後人採用缽仔來蒸糕之法一直傳下來,成就如今的廣東缽仔糕,以至風靡全國,甚則海內外。
喜歡的話請給個小小的關注,每天都會分享更多美食故事給大家!你的關注、轉發和留言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有哪裡不對的地方,也歡迎你提出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