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男人能拒絕機器人的浪漫,不管是真男人最愛開的扎古還是性感美麗機械姬艾娃,甚至就連我們的童年都和和平星與鐵甲小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一聲「超級變換形態」,是否也勾起了你小時候看著卡布達金貴次郎乃至盯著田多利娜的回憶。
卡布達小隊每次都要依靠正義公平的蜻蜓隊長對抗蟑螂惡霸小隊舉行小隊比賽,並通過小隊比賽爭奪和平星的歸屬。雖然和平星能憑藉超能力實現普通人的願望,但就如同烏龍通過龍珠許的願望居然是要一條女孩子的內褲一樣無釐頭,絕大部分和平星所許的願望都是恢復卡車或者恢復酸梅瓶之類不痛不癢的小事,屬實令人看了有些著急。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呢,便是一款雙人小隊合作制快樂加倍節目效果拉滿的機器人獨立遊戲Biped——只只大冒險!
整個遊戲的玩法可以說非常簡單,通過滑鼠的左右鍵或者手柄的左右搖杆控制機器人的左右兩肢,達成行走、噴射前進、合作搜索金幣以及益智解謎過關。
是的沒錯,我堂堂外星機器人,就倆腿(?)或者說就倆手,能抵抗重力全靠機械設計。一個龍捲風一樣的磁力風暴帶著小隕石嗷嗷怪叫地撲向地球,地球的光就熄了,全靠這倆雙腿機器人點亮燈塔。這就是只只大冒險的整體背景故事了,簡單粗暴直截了當,快樂益智同時不忘順帶給地球點燈塔,堪稱遊戲界正道的光。
介紹完故事背景,讓我們回到最受玩家關心的遊戲操作環節。遊戲設計中有一些的行為操控是不那麼容易控制的,或者說,是故意被做成這樣的。而實際上慢慢學習如何去控制一個從來沒控制過的虛幻身體的移動與行走是很有趣的,這也正是很多遊戲的物理挑戰核心——由某種Clumsy的操控構成的。
簡單來說,操作有點小彆扭,但是能適應,並且遊戲玩法上根據這種旋轉滑鼠角度以及按合適時間按下左右鍵的設定開發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小遊戲。只只大冒險,在遊戲感設計這一塊,當之無愧業界標杆,其中包括了很多可交互物件的細節音效以及震動,在草地可以拔蘿蔔,在沙漠可以撞擊仙人掌和風化的動物,在雪地裡可以通過手柄震動感受到踩積雪與踩普通地面的不同等等。
不大的內存裡,全是細節,一個字:細!在這裡最值得一提的點便是,與其他同類型遊戲中更為誇張的物理表現不同,《只只大冒險》對物理碰撞的刻畫更為真實,假如玩家在噴射前進的路上突然進行拐彎,身體會因為離心力而出現短暫的急剎時刻,硬是能讓人玩益智遊戲玩出賽道漂移的感受,如果撞到隊友或者其他地圖障礙則會因為碰撞人仰馬翻。甚至還可以舉起草地裡的蘿蔔,旋轉著甩出去,在同伴臉上劃出一道精準而優雅的弧線,把同伴遠遠砸開。仙人掌和路邊桶子同理,益智遊戲甚至還能開發出擂臺大戰的玩法。這個遊戲幾十塊賣出來說實話我覺得開發者虧了。
同樣在遊戲的玩法上,包含益智解謎類型,很多需要雙人合作的小遊戲比如兩個人一起劃皮筏艇,如果兩人所前進的方向不同,移動速度會大大降低,水流會把皮筏艇衝得暈頭轉向;在冰川地圖中,兩個人連接著一根繩索,一方可以通過另一方為支點像人猿泰山一樣蕩過障礙,堪稱武當絕世輕功梯雲縱之左腳踩右腳;還有經典數學益智題,兩個人有四隻腳,如何前行才能保證平板面上始終只有兩隻腳呢,是兩人都獨腳跳呢還是輪流換腳喊著口號前進,如何抉擇全靠自己和同伴。
當然如果實在找不到朋友一起玩,只只大冒險同樣提供了單人關卡,過關方法雖然有些改動,但思路仍然是相同的,有時候也會出現電腦NPC幫助玩家過關,但是不會真有人打遊戲沒有朋友(女朋友)一起玩吧,不會吧?
《只只大冒險》真正意義上做到了讓遊戲不再是一個人鑽入了另一個虛擬空間,而是一種日常的延申,是突破了現在群體孤獨性的連接,兩個普通的機器人其實是一體的,學會行走學會溝通學會互相幫助,遊戲最重要的,難道不是友誼、愛和回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