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2021-02-23 早冉讀書會

去年4月4日,我很喜歡很敬佩的一位老人,饒平如先生逝世了,他和他的美棠,團聚了。

幾年前,讀他的書《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看著字裡行間的愛與守護,更加真切地體會到木心的那句詩: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平如和美棠,一生只愛了一個人。他們執手在這煙火人間,共同度過了暗波湧動的歲月,把愛融進了一粥一飯的朝夕相處中。

六十載光陰,如白雲蒼狗,他們終究是深深地愛了一輩子。

「白石為憑,明月為證,我心早相許」

1946年,抗戰結束,25歲的饒平如收到一封催他回家相親的家書。其實在這之前,父親已經給他介紹了好幾個女朋友,但平如每次都以打仗為託詞,婉拒了。

趕回南昌後,父親便帶他前往江西臨川。相親的對象,是毛家三小姐美棠。饒毛兩家本是至交,平如父親是律師,美棠祖輩經營藥店,家底頗豐。

那一天,平如走到第三進的天井,第一次見到成年後的美棠,他心旌搖蕩:

「忽見西邊正房小窗正開。再一眼望去,恰見一位面容姣好、年約二十的小姐在窗前借點天光攬鏡自照,左手則拿了支口紅在專心塗抹——她沒有看到我,我心知是她。」

相親很順利,平如父親掏出早已準備好的金戒指,交給美棠父親,美棠父親套在美棠手上,兩人就這麼訂了婚。

那一年,平如25歲,美棠22歲,春光大好,韶華正盛。

在公園裡,平如羞赧地向美棠表達了愛意,美棠則大方回應:「白石為憑,明月為證,我心早相許,今後天涯願長相憶,愛心永不移。」

作家閆紅曾說:「愛情的最高境界,是一種不可言說的感覺,如密碼配對,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沒有『更好』與備份,只能是你,『非如此不可』。」

休假結束,平如要回部隊了。臨行前,美棠把自己的照片送給了平如。平如把照片加印出來,分發給戰友看。

「世界上惟有愛情和咳嗽是無法掩飾的。」愛一個人,那份甜蜜的歡喜在心裡無論如何都藏不住,喜不自勝地恨不得昭告天下,幻想未來所有的美好都與她有關。

平如在書中這樣寫:「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懼遠行。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地思慮起將來。」

內戰再起時,平如一方面不願意自己人打自己人,另一方面想要給生命中的另一個人以篤定的幸福,他便回家結婚了。

那天,美棠穿著婚紗,平如一身美式卡其布軍便服,開始了六十載的婚姻生活。

家不是個講理的地方,贏了道理輸了感情

愛情是美好而抽象的,而生活卻是瑣碎而具體的。

當愛情的荷爾蒙退潮之後,原本形而上的理想國,則搖身一變,成了形而下的地上國。多少夫妻日日夜夜為生活瑣事爭吵,忘記了當初相愛時的錚錚誓言。

為了生計,平如和美棠開過切面鋪子,結果被人偷走了切刀;平如賣幹辣椒,生意非常好,後來才發現沒有把盤子的重量除掉,傻乎乎地做了老長時間的虧本生意……

即便品嘗過生活的艱辛,但兩人還是很要好,無論走到哪裡都是手挽手。當地人見了在背後竊竊私語,他們也不以為意。

1950年,夫妻倆最終把家安在了上海。房子很小,只有36平,而且房間朝西,一到夏天酷熱無比。但終歸是有了自己的家,美棠很滿意。

他們自然也爭吵。那一次吵著吵著,平如發起脾氣,摔碎了一個熱水瓶。美棠別過臉,哭出了聲。平如自知不對,便主動過去拉美棠的手。美棠「撲哧」一聲笑了。

這世上,哪有不爭吵的夫妻?不過是相互遷就和包容,適時遞給對方一把下來的梯子。

幾十年的生活中,雞皮蒜毛的小事肯定也會有。美棠就常打趣平如,飯燒不好,菜炒不好,什麼也不會做,孩子的書都能買錯。

有時候連孩子都看不過去,覺得她有點苛刻,想要制止她。

這麼多年的相濡以沫,平如當然知道美棠並非惡意,這只是夫妻間的小情趣而已,他便也笑說:「人家教育自己的老公,與你們什麼相干?」

暮年時候,平如看到電視上有個男人跟老伴吵架,得理不饒人,他評價說:「她沒你文化高,她智力不如你,你的邏輯好,你會分析,她不會分析,她講不出理由,她對你好的時候,你想過沒有?你有理,可是你無情。」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有時候贏了道理輸了感情。

現代人事事都要講理,一言不合就一拍兩散。

平如和美棠般漸入佳境的婚姻,哪裡一開始就是好的?也不過是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磨合,放棄改造對方的執念,彼此忍耐和妥協,最終像兩顆螺絲和螺母,彼此緊緊相依,無法分離。

好的愛情,能享受平淡,也能經歷磨難

上天總嫉妒圓滿,他總是要在人們享受幸福的時刻,狠狠壓上他那隻具有強大力量的翻雲覆雨手。

1958年,政治運動風起雲湧,平如被下放到安徽六安。他以為,過個一年半載就可以回來,誰知,一待就是22年。

人事科找美棠談話,勸她與平如「劃清界限」。在那個雲譎波詭的年代,多少人明哲保身,與家人速速劃清界限,甚至不惜主動揭發。

22年來,無論別人怎麼勸,美棠都是這麼一句鏗鏘有力的話:「我知道這個人是怎麼一個人。」

多年之後,平如問她為什麼能如此堅持。美棠說:「你要搞婚外情,我早就跟你離婚了,可你又不是漢奸賣國賊,不是貪汙腐化,不是偷竊扒拿,你什麼都不是,我為什麼要跟你離婚?」

美棠留在上海,耐心地等著平如歸來。短的是等待,長的是磨難。一個女人家,要獨自拉扯五個孩子,談何容易?

生活困頓之時,美棠不得不一一變賣嫁妝。賣到最後一隻金手鐲之前的那個晚上,美棠把手鐲套在女兒手腕上,讓她戴著睡了一夜,等到天亮,取下再賣。「女兒也算戴過了」。

即便如此,錢還是不夠用。連三餐都無以為繼之時,瘦弱的美棠不得不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工地搬水泥,一袋水泥起碼50斤重。

平如為此深深自責,說美棠後來的腎病,多半是扛水泥落下的病根。

生活越艱辛,感情越堅韌。當命運的罡風無情地吹著這個羸弱小家的時候,平如和美棠從未想過放棄,他們攜起手,為家人編織了一張安穩的網。

平如在勞改的時候,賺的錢屈指可數,即便如此,他還是省吃儉用,最難的時候6分錢菜票用了3天,儘量把錢都寄給家裡。美棠則勸平如要多想著自己,不要寄錢回家。

過年的時候,平如可以回一次家。他會提前借好錢,早早地買上糯米、花生、菜油、鹹鵝等等,不到六點就起床,然後挑著這100來斤的擔子,輾轉多處,最後到達上海的家。

到家之後,已是晚上。孩子們歡呼雀躍,一家人燈火融融地吃起了團圓飯。美棠唱起了歌,平如則吹口琴伴奏。鄰居老太太經過,嘆息說:「沒見過這麼幸福的家!」

相聚總是短暫,他們聯繫方式最多的還是寫信。22載漶漫光陰, 1000封書信,連綴起了8000個朝朝暮暮,和一世的相依相許。

從此以後,只有死別,不再分離

1980年,平如的處分終於被撤銷了,平如和美棠終於可以長相廝守了,從此以後,他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然而,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

他們熬過了最難的歲月,以為晚年可以歸隱山村,過上平安靜好的日子,誰知老病相催。 

平如得了急性胰腺炎,排不出大便,美棠「遂以手指將硬塊一一摳碎」。

平如出院後,美棠病了。她早年抗水泥落下了腎病,後來又有了糖尿病,每天要做腹膜透析。平如購買了設備,每天在家給美棠做透析,這一做就是四年。

後來,美棠病情逐漸加重,說話前言不搭後語,常常神志不清地讓平如去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平如都一一照辦。

兒女勸他不要去聽,他說,「可我總不能習慣,她叫我做的事情,我竟然不能依她。」

一天晚上,美棠突然說想吃杏花樓的馬蹄小蛋糕。他便騎車去買,其實他那會也已經87歲了。

有一次,美棠突然想要一件黑底紅花旗袍。平如便找孩子們商量,想要給她做一件。果然,還沒等做,美棠早已忘得一乾二淨。

家裡人認為這是老年痴呆症,平如以為這是人老了的緣故,他相信,美棠一定會好起來的。

可是有一天,孫女去上班,美棠卻非說是平如把孫女藏起來了,平如徹底崩潰了。

他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那一刻他不得不相信,美棠是真的糊塗了,從今往後,她再也不會恢復了。「這種感覺,是分隔二十多年都未曾有過的孤獨。」

病重的時候,美棠情緒暴躁,常常會拔掉身上的管子,非常危險。

平如不得不用紗布,將美棠的手綁在欄杆上。美棠嚎叫著:「莫綁我,莫綁我啊!」

這一段文字不忍猝讀,實在太過於揪心。

清醒的時刻極少,有一次,美棠對女兒說:「你要好好照顧你爸爸。」還有一次,她把平如叫到床前,說:「你不要亂吃東西,也不要騎腳踏車了。」

即便生命垂危,美棠最惦記的,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平如啊。

2008年3月19日,美棠看了一眼平如,留下一滴眼淚,離開了他,只剩下他在原地。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美棠離世後,平如吃了半年的抗抑鬱藥,之後,開始了一個人思念美棠的日子。

他剪下一縷她的頭髮,用紅線纏好,隨身帶著;他把美棠的骨灰盒放在床頭,想等自己百年之後,安葬在一起;他把美棠的照片掛在最顯眼的地方,每天勤擦拭。

想美棠了,他會去上海自然博物館坐一坐,摸一摸臺階,「裡面含著美棠的勞動」。

他帶著美棠的照片,到了當初拍結婚照的地方,「放在口袋裡,等於兩個人一起去了」。他站在那裡,獨自拍下一張照片,「玻璃天窗已拆毀,唯陽光朗照的庭前,仍是當年攜手處」。

隨後,他又去了以前家中的後院,那裡有一棵柚子樹,年輕的時候,美棠常在樹邊拍照。平如撫摩著這棵樹,回想往事,掩面痛哭。

之後,平如著手開始繪畫,用紙筆來重建兩人從相識到美棠離世的60餘載光陰,最後集成了這本《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平如美棠》的最後一頁上有這樣一句話:「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書中的一筆一划,都承載著平如對美棠最深最綿長的思念。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2020年4月4日,清明節,饒平如老先生因病去世了,他帶著12年的長長思念,去和天上的毛美棠奶奶相會了。

平如老先生的離世,讓很多網友感慨。很多人的微博和朋友圈這樣說:「美棠婆婆放心了,平如爺爺終於來陪你了。你們,讓我們又開始相信愛情了。」

在如今這個三杯咖啡就可以肉身相見的年代裡,平如和美棠這份真情,尤為動人。

我們過上了物質充沛的生活,然而我們買得起十幾萬的包包,卻無法擁有愛情這件無價之寶;我們行色匆匆,我們疑神疑鬼,因為我們看過了太多充滿了欺騙的婚姻;我們的婚姻牢騷滿腹,很多夫妻成了一生只給對方當差評師的怨偶。

我們的婚姻,太容易被打敗。真正的愛情,已成了一件奢侈品。

「有人講,愛情是春天;有人講,愛情是花朵。我都同意。但我最歡喜的還是莎士比亞所講的: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著風暴,卻不為所動。」

愛情,是世界上最沒道理的東西。它不會因為你有錢,你美,就特別眷顧你。它也不是數學題,有一板一眼的演算方式。它需要兩個人彼此情投意合,彼此努力,才能持續下去。

而一切崇尚快節奏的現代人,普遍失去了這份耐心和真誠。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願我們每個人,還能擁有「相信愛情」的勇氣。

願我們每個人,有能力愛自己,亦有餘力愛別人。

相關焦點

  • 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平如美棠》的作者饒平如先生在今天上午離開了這個世界
  • 《平如美棠》饒平如
    又因為和美棠在一起,他最終厭倦了戰爭,想要回家。六十年的相守歷盡坎坷,命運讓他們長久分離。好容易最後又在一起了,美棠卻身患重病且漸漸失去記憶。平如推掉了所有工作,全身心照顧妻子。每天5點起床,給她梳頭、洗臉、燒飯、做腹部透析,每天4次,消毒、口罩、接管、接倒腹水、還要打胰島素、做紀錄,他不放心別人幫。美棠在病痛中漸漸不再配合,不時動手拔身上的管子。
  • 98歲饒平如在滬病逝,《平如美棠》情深似海,天上重聚
    2013年出版的《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曾感動無數國人。2020年4月4日上午,這本書的作者、主人公饒平如老先生在上海瑞金醫院病逝,享年98歲。這個清明,平如、美棠,終於天上團聚。老人的孫女說,爺爺上周一因膽囊疾病入院,直到入院前的每一天都是安寧的日常生活。
  • 平如美棠:分別22年,通信上千封,相伴60年,他們的愛情比海還深
    圖 | 平如美棠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1922年,在江西南城的一個大戶人家裡,一個小少爺出生了,家人給他取名「饒平如」。一見鍾情並不稀罕,大多人意志不堅定,往往見異思遷。「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女子最幸運的莫過於遇到一個一生都對自己好的人了,可惜大多數女子都沒有這種好運氣。世間多的是薄情和負心的人,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痴男怨女了!不同於其他人,饒平如的一見鍾情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他傾盡所有,毫無保留地將自己託付給了毛美棠。
  • 平如美棠: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平如赴安徽勞教,此後長達22年的漫長歲月裡,只有過年他才可以回家探親,與家人團聚半個月。 平如在工地,在農場勞動。家中一切事宜都落到美棠的肩上。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平如錯過了五個孩子的少年和青春。 母老家貧子幼,均是美棠一人操持,全部重擔都壓在她的肩上。迫不得已時,她只能忍痛變賣掉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有她的嫁妝,也有婆母的羊皮襖子。
  • 平如去找他的美棠了:相思始覺海非深……
    ——《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4月4日,清明那天,曾打動無數人的《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老先生在上海瑞金醫院病逝,享年99歲。他去找他的美棠了……      人們熟悉饒平如,正是因為他的傳記性作品《平如美棠》。
  • 平如美棠成絕響:愛一人比海更深
    4月4日,感動了無數讀者的《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平如和美棠,在天上團聚了。那一輩人的愛情細水長流,平如和美棠,相戀60餘年,痴情了一輩子。1922年,饒平如生於江西一戶書香門第。從小受到文學、藝術的薰陶,饒平如的性格溫柔內斂,平日喜好寫字、畫畫。
  • 美棠的平如,也走了
    在妻子美棠病重時,饒先生曾這樣說,後來,在美棠離去的痛苦裡,他說:「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如今,饒爺爺離開了他愛的人間。現在,他和美棠重逢了吧?饒先生曾說:「對於我們平凡人而言,生命中許多細微小事,並沒有什麼特別緣故的就在心深處留下印記,天長日久便成為彌足珍貴的回憶。」
  • 做葬禮設計師的第七年:我用婚禮為平如美棠夫婦送別
    有一次,客戶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她就和團隊一起把儀式搬到了寺廟舉行,讓客戶上來敲鐘。他們把現場的花材改成蓮花和蓮蓬,以傳達一份禪意。當越來越多人偏好在室內舉行追思,高春霞也開始學習室內打光技術。他想:「這就是葬身之地了,也好。」那時候他一個人,不知道怕。圖/一席YiXi抗日戰爭結束,1946年夏天,父親來信希望他回家定親。女孩是毛思翔伯父家的女兒,兩家人是世交。他回家,走至第三進廳堂,看見一個年約二十的女孩子正在對鏡塗抹口紅。後來柴靜採訪饒老先生,問這驚鴻一瞥留下什麼印象,老先生老實地回答:「那時候覺得女孩子都是美的。」
  • 饒平如先生去世,平如美棠終於在天堂相見了
    《平如美棠》作者、99歲的饒平如先生於4月4日九時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享年99歲。饒平如的孫女饒欣欣在朋友圈確認爺爺去世的消息,「爺爺上周一因膽囊疾病入院,住院後突發多器官衰竭,於今日上午九時在瑞金醫院逝世,享年九十九歲。
  • 《平如美棠》:平淡生活裡的情深似海
    2020年4月4號,《平如美棠》的作者,饒平如老先生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99歲。三年前偶然間看到,央視對老先生和他這本書的報導,很是溫暖感動。老先生自畫成書,出版後,打動了無數人,他和美棠的故事,也被眾多網友譽為「世間最美的愛情」。
  • 從《比海還深》談自我成長
  • 思念如馬!《平如美棠》作者和愛妻天上團圓去了,留下感動無數人的...
    4月4日感動了無數讀者的《平如美棠》一書作者主人公饒平如老先生在上海病逝有網友說「平如、美棠,終於天上團聚。」他的《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曾感動無數人,一對九旬老人,一段歷經62年光陰的愛情故事,平淡卻彌足珍貴。
  • 平如美棠天上團聚!《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
    2013年出版的《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曾感動了無數人。4月4日上午,這本書的作者、主人公饒平如老先生在上海瑞金醫院病逝,享年98歲。平如、美棠,終於天上團聚。■年輕時的饒平如和毛美棠1922年出生的饒平如,原本只是住在魔都的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他是黃埔軍校第18期畢業生。
  • 專訪|《平如美棠》饒平如:人生要學會退一步
    》致敬辭 《平如美棠》是一部懷念之作,其中有社會變遷的見證,有滌蕩了痛苦的平和,更有相濡以沫數十年的愛情。於是,我們在這裡向《平如美棠》致敬,向生命致敬,向長者致敬,向普通人致敬,向所有在生活中發現美和傳遞愛的人們致敬。——何懷宏 「我們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個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們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饒平如喜歡用楊絳的這句話比喻自己和美棠的人生。 「你什麼也不會做!」這是美棠一生對饒平如講得最多的話。
  • 《平如美棠》:世間最好的那個你,終於也離去
    而當時十六歲的他,已經是個清秀男生,因為急著出門與同學玩,就只和美棠打了個照面,留給她的印象僅僅是:你當時拿個手電,照照照照。 懵懂少年時,情竇尚未開。再見,已是十年後,1946年的夏天。二十六歲的平如,隨同家人去美棠家提親。重逢的第一眼,看見她在小軒窗邊攬鏡塗口紅。
  • 又見愛情:平如美棠
    想她今日如能在這裡,如能目睹我結婚成家的人生一幕,竟該何等高興,而我又該何等美滿。悲從中來,我終是伏在桌上痛哭起來。後來是八舅母進房來,坐在對面細聲撫慰我良久,我才漸漸止住。第二天一早,陳家橋這邊的人就急急帶著布置禮堂和婚禮用品趕去江西大旅社;嶽父母本就住在那裡;美棠也在定姐一家的陪同下來到旅社裡新娘的休息室化妝打扮。
  • 蘇敏 I 喉嚨深似海
    因為,我原本需要的並不複雜。        周末,一個人,吃食兒也相對簡單,多以燉麵條為主。之所以用燉這個詞,是因為我還是儘可能地想讓這碗麵條豐富多彩一些。比如,加些牛肉,蝦幹,雞蛋,青菜之類。        我出發前便想好了我要購買的食材。昨日從食堂偷回來的生薑用醋泡著,今早嘗了嘗,味道竟好極了。但偷來的也就一小塊生薑,無需幾次,就會吃完的。
  • 人生請如初相見: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丨平如美棠的愛情故事
    所以,用《平如美棠 我倆的故事》這本書代自己說出那些深埋在心底的話。文丨劉玉紅看《平如美棠 我倆的故事》,被兩個人的愛情深深打動。 徵戰沙場,九生一死,使平如理解生命的可貴,責任的重大。抗戰勝利後,平如和美棠訂婚。看著美棠的老親弱弟,平如想:「美棠沒有兄長,後面卻有一串小鬼頭等長大,我如今作為半子之靠,要怎麼樣才能幫著照料起這個家,把小孩子都帶大成人,責任可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