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葬禮設計師的第七年:我用婚禮為平如美棠夫婦送別

2021-02-20 界面新聞

來源 | 界面箭廠
作者 | 小桃子

編輯 | 嘎嘎

運營 | 冰玥

做葬禮策劃師的第七年,高春霞見到了平如美棠的子女。他們想為今年離世的父親和去世12年的母親舉行合靈儀式。翻看著畫有他們一生的《平如美棠》,高春霞決定以婚禮的形式舉行這場儀式。

我是葬禮設計師

做葬禮設計師的第七年,高春霞發覺客戶對儀式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上海福壽園從九四年開始營業,初期以墓地售賣為主,每年有差不多3000家客戶來此落葬。

這些落葬的客戶一般會提前一個月預約,慢慢就有人提出為已逝親友策劃一些下葬儀式,家裡一些子女小輩的需求或者逝者生前未完成的心願,都會被考慮進去。2009年起,福壽園開始正式承接個性化葬禮儀式。

高春霞的工作,就是將這些抽象的需求,轉化成個性化的葬禮現場。她的職業被稱作「葬禮設計師」,不過她更喜歡叫自己「葬禮導演」。

有一次,客戶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她就和團隊一起把儀式搬到了寺廟舉行,讓客戶上來敲鐘。他們把現場的花材改成蓮花和蓮蓬,以傳達一份禪意。當越來越多人偏好在室內舉行追思,高春霞也開始學習室內打光技術。

與死者的身體打交道,我們總能看到種種關於不祥的解讀。儘管90後做入殮師的新聞,前些年曾翻新過人們對殯葬行業的理解。不過,高春霞倒沒有面對過關於職業的非議。

福壽園收費不菲,在全球殯葬公司裡都排得上名號。在老上海的家人眼中,這是一份體面的工作。而她的困難在於,葬禮設計師幾乎是一份無處學習的工作。

一個月前她接待的這家客戶,就提出了她入行至今也覺罕見的要求:為剛剛去世的父親和離世十二年的母親舉行合靈儀式。

他們的父母是平如美棠。

平如美棠的結婚照

平如美棠:他畫下了她的一生

認識毛美棠那一年,饒平如二十六歲。從黃埔軍校畢業的他,打湘西雪峰山外圍戰,差點丟了性命。他想:「這就是葬身之地了,也好。」那時候他一個人,不知道怕。

圖/一席YiXi

抗日戰爭結束,1946年夏天,父親來信希望他回家定親。女孩是毛思翔伯父家的女兒,兩家人是世交。

他回家,走至第三進廳堂,看見一個年約二十的女孩子正在對鏡塗抹口紅。後來柴靜採訪饒老先生,問這驚鴻一瞥留下什麼印象,老先生老實地回答:「那時候覺得女孩子都是美的。」

「第一次看到美棠時之印象」。圖/饒平如著《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兩人是父母之命,但饒老先生感到慶幸,他說,即使叫他在茫茫人海裡自由戀愛,也不見得能找到美棠這樣的人。那時美棠已病逝5年。

在二人近60年的婚姻歲月中,由於政治變故,平如曾被下放勞改,與家人分別二十多年。很多人勸美棠劃清界限,她對平如說,你沒做什麼壞事,反正我沒有理由離開你。

圖/饒平如著《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平如離家,美棠要撫養5個孩子。她到醫院做勤雜工、掃地拖地,上海自然博物館的臺階壞了,要水泥工背水泥去修理,一袋水泥15公斤重,美棠也去背。

美棠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工地上背水泥。圖/饒平如著《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後來平如每次經過自然博物館,都會停下來坐在臺階上,摸一摸,他說:「我不知道哪一塊水泥是她的,但是有她的一塊。」

 圖/一席YiXi

縱使生活艱難,他們驕傲的是心靈相通。

臥病在床的美棠。圖/饒平如著《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美棠晚年多病,離世前還在擔心平如一個人不能照顧好自己。2008年她離世後,87歲的饒老先生在痛苦和思念中開始畫下他們的一生,最終完成了《平如美棠》。這本書代替美棠,陪他又走過生命的十來個春秋。

圖/饒平如著《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是葬禮也是婚禮

今年春天,饒平如逝世,享年99歲。

高春霞見到了平如美棠的子女。這家人反覆強調:「我們一家就是,非常平淡。父母舉案齊眉,兒女都孝順,雖經歷變世,情感中卻無大風大浪。」

平如美棠一家人的合照

就像平如美棠的定製墓碑一樣,上面是愛心,中間是海浪,而底部是一個「無窮大」(∞)符號,這意味著他們會永遠地愛著彼此。

平如美棠的定製墓碑

二人的合靈儀式最終以婚禮的形式舉行。

高春霞在看《平如美棠》時,發現兩人結婚照的背景,很像福壽園的一個花園布局,就這樣得到了靈感。

她和同事準備了海棠花線,不過家屬並不想把過多東西落在穴位裡,最後只留下了往年的結婚照和這一次「婚禮」現場的照片。

儀式看上去很簡單,儘管開始前高春霞突然發現文稿對不上了。她非常緊張,急急忙忙去確認,才了解到是新增了一位來賓,手動寫上去的。

她拿著對講機,目不轉睛地觀察家屬的站位,小聲提醒司儀引領的速度,耳朵也在時刻確認背景音樂的音量。葬禮上的許多傷感,她在現場往往無暇體會。

從業七年來,為了滿足逝者親屬的種種願望,高春霞有時會以婚禮策劃師的身份報名活動來學習。

而在殯葬文化更受重視的日本,曾有人將衝繩珊瑚和逝者的骨灰結合製作成墓碑,這樣被送到海底後,特殊的材料會在海中溶解。也有人將遺體骨灰磨成1毫米以下的粉末,放入氫氣球中,在家屬祈禱完後就會放飛,這樣當氣球上升到30到35米的高空,骨灰便會隨著氣球爆炸散如無邊無際的空中,日本人稱其為「氣球宇宙葬」。

日本ANN新聞報導

不過這些對於高春霞和更重視葬禮莊嚴性的中國人來說,還是有些太前衛了。

她曾經想過自己的葬禮,不需要特別華麗,但是要有最愛的,比如說,女兒畫的畫,兒子在旁邊彈鋼琴,以前結婚時弄丟的一條項鍊,希望那時愛人能幫她找到。

參考資料:

饒平如:《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饒平如:《平如美棠》,一席,2013:https://www.yixi.tv/#/speech/detail?id=42

胡豐逸、卞英豪:《日本喪葬主題展:這裡有你「死」也想不到的創意》,東方網,2019:https://new.qq.com/omn/20190823/20190823A0BFOU00.html

相關焦點

  • 《平如美棠》饒平如
    不懼遠行也不曾憂慮悠長歲月現在卻從未如此真切過地思慮起將來    《平如美棠》內容簡介:這是饒平如一生的故事。又因為和美棠在一起,他最終厭倦了戰爭,想要回家。六十年的相守歷盡坎坷,命運讓他們長久分離。好容易最後又在一起了,美棠卻身患重病且漸漸失去記憶。平如推掉了所有工作,全身心照顧妻子。每天5點起床,給她梳頭、洗臉、燒飯、做腹部透析,每天4次,消毒、口罩、接管、接倒腹水、還要打胰島素、做紀錄,他不放心別人幫。美棠在病痛中漸漸不再配合,不時動手拔身上的管子。
  • 平如美棠天上團聚!《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
    「我相信與你終將曠日持久,於是才敢說一句來日方長。」2013年出版的《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曾感動了無數人。4月4日上午,這本書的作者、主人公饒平如老先生在上海瑞金醫院病逝,享年98歲。平如、美棠,終於天上團聚。
  • 專訪|《平如美棠》饒平如:人生要學會退一步
    》致敬辭 《平如美棠》是一部懷念之作,其中有社會變遷的見證,有滌蕩了痛苦的平和,更有相濡以沫數十年的愛情。於是,我們在這裡向《平如美棠》致敬,向生命致敬,向長者致敬,向普通人致敬,向所有在生活中發現美和傳遞愛的人們致敬。——何懷宏 「我們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個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們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饒平如喜歡用楊絳的這句話比喻自己和美棠的人生。 「你什麼也不會做!」這是美棠一生對饒平如講得最多的話。
  • 平如美棠成絕響:愛一人比海更深
    4月4日,感動了無數讀者的《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平如和美棠,在天上團聚了。那一輩人的愛情細水長流,平如和美棠,相戀60餘年,痴情了一輩子。1922年,饒平如生於江西一戶書香門第。從小受到文學、藝術的薰陶,饒平如的性格溫柔內斂,平日喜好寫字、畫畫。
  • 又見愛情:平如美棠
    美棠和我的婚事定在農曆八月中旬。婚禮前一日,我獨坐在新房的小圓桌前想起了母親。想她今日如能在這裡,如能目睹我結婚成家的人生一幕,竟該何等高興,而我又該何等美滿。悲從中來,我終是伏在桌上痛哭起來。後來是八舅母進房來,坐在對面細聲撫慰我良久,我才漸漸止住。
  • 《平如美棠》:平淡生活裡的情深似海
    2020年4月4號,《平如美棠》的作者,饒平如老先生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99歲。三年前偶然間看到,央視對老先生和他這本書的報導,很是溫暖感動。老先生自畫成書,出版後,打動了無數人,他和美棠的故事,也被眾多網友譽為「世間最美的愛情」。
  • 《平如美棠》作者辭世:人生初見,地久天長 | 此刻夜讀
    《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作者: 饒平如 出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年 因為這本《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饒平如、毛美棠,兩位普普通通的中國人進入了讀者視線。當年饒平如已93歲高齡,毛美棠則已於2008年去世。
  • 思念如馬!《平如美棠》作者和愛妻天上團圓去了,留下感動無數人的...
    4月4日感動了無數讀者的《平如美棠》一書作者主人公饒平如老先生在上海病逝有網友說「平如、美棠,終於天上團聚。」他的《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曾感動無數人,一對九旬老人,一段歷經62年光陰的愛情故事,平淡卻彌足珍貴。
  • 人生請如初相見: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丨平如美棠的愛情故事
    前言:這篇文章是我的同學收到愛人送的書,看完後寫的,這就是中年人的愛情吧。表面上看樸實無華,實際上早已經是無法和你分離。所以,用《平如美棠 我倆的故事》這本書代自己說出那些深埋在心底的話。文丨劉玉紅看《平如美棠 我倆的故事》,被兩個人的愛情深深打動。
  • 《平如美棠》:世間最好的那個你,終於也離去
    而當時十六歲的他,已經是個清秀男生,因為急著出門與同學玩,就只和美棠打了個照面,留給她的印象僅僅是:你當時拿個手電,照照照照。 懵懂少年時,情竇尚未開。再見,已是十年後,1946年的夏天。二十六歲的平如,隨同家人去美棠家提親。重逢的第一眼,看見她在小軒窗邊攬鏡塗口紅。
  • 98歲饒平如在滬病逝,《平如美棠》情深似海,天上重聚
    2013年出版的《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曾感動無數國人。2020年4月4日上午,這本書的作者、主人公饒平如老先生在上海瑞金醫院病逝,享年98歲。這個清明,平如、美棠,終於天上團聚。老人的孫女說,爺爺上周一因膽囊疾病入院,直到入院前的每一天都是安寧的日常生活。
  • 《平如美棠》: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那一年,平如25歲,美棠22歲,春光大好,韶華正盛。在公園裡,平如羞赧地向美棠表達了愛意,美棠則大方回應:「白石為憑,明月為證,我心早相許,今後天涯願長相憶,愛心永不移。」當命運的罡風無情地吹著這個羸弱小家的時候,平如和美棠從未想過放棄,他們攜起手,為家人編織了一張安穩的網。平如在勞改的時候,賺的錢屈指可數,即便如此,他還是省吃儉用,最難的時候6分錢菜票用了3天,儘量把錢都寄給家裡。美棠則勸平如要多想著自己,不要寄錢回家。
  • 平如去找他的美棠了:相思始覺海非深……
    ——《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4月4日,清明那天,曾打動無數人的《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老先生在上海瑞金醫院病逝,享年99歲。他去找他的美棠了……      人們熟悉饒平如,正是因為他的傳記性作品《平如美棠》。
  • 《平如美棠》:九十歲老人用圖畫和文字記錄與妻子的一生
    《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一個年近90歲的老人,在妻子去世之後,用畫和文字記錄了夫妻二人的一生。這本書沒有轟轟烈烈的情話,卻讓人十分感動。因為它太多真實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愛不是轟轟烈烈,而是一點一滴都記得。這本書的故事得從二人的結尾講起,2008年,美棠去世。
  • 今年最讓我震撼的一本書:《壽美子哲 越過山去》,堪比當年《平如美棠》
    或許很多讀者朋友都讀過或者聽說過我們曾經出版的《平如美棠》一書。2008年,饒平如的髮妻毛美棠離世,沒能等到他們的鑽石婚紀念日,饒平如心中承受著無法言喻的苦。兩個月後,他找到一個排解的方式——把自己關在房間,開始寫下和髮妻相識、相愛、相伴的點點滴滴,覺得文字不能表達的地方,就乾脆畫出來。
  • 饒平如先生去世,平如美棠終於在天堂相見了
    《平如美棠》作者、99歲的饒平如先生於4月4日九時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享年99歲。饒平如的孫女饒欣欣在朋友圈確認爺爺去世的消息,「爺爺上周一因膽囊疾病入院,住院後突發多器官衰竭,於今日上午九時在瑞金醫院逝世,享年九十九歲。
  • 平如美棠: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許多年後,平如對美棠在小窗裡塗口紅的場景依然記憶深刻。那愛美的女子有一雙好看的眸子,眼波流轉,動人心扉,真期盼能和她繾綣相守啊。 饒父取出一枚金戒指,毛父拿給竹床上的美棠,又給她套到手指上,之後雙方入席,吃飯交談。倆人的訂婚就這樣完成了。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很快假期結束了,平如懷裡揣著未婚妻的照片返回部隊。
  • 美棠的平如,也走了
    2013年,91歲這年,饒平如出了一本半是繪畫半是文字的書:《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平如」是他,「美棠」是他2008年病逝的妻子毛美棠。書裡的內容,是他在妻子離世近5年時間裡,邊回憶,邊執毛筆畫下、記下的與美棠相遇、相知、相伴,歷經戰火、離別、病痛,長達一甲子的離合悲歡。
  • 《平如美棠》|他87歲學畫,手繪390多幅漫畫,最美的愛情故事
    2020年4月4日上午,《平如美棠》繪畫的作者饒平如先生在上海瑞金醫院病逝,享年99歲。在這個「春城無處不飛花」的清明時節,他離開了人間,和心中的「美棠」長相廝守。1948年,饒平如和毛美棠在江西大旅社舉行了婚禮,過上了平淡而溫馨的生活。1951年,饒平如接到在上海大德醫院工作的舅舅的來信,讓他去上海醫院擔任會計,饒平如上任後,又兼職大德出版社編輯,每個月可以拿到240元的薪水,這在當時人均月收入只有30元左右的時代,算是很吃得開的,饒平如在書中也說:「那幾年是我這輩子最風光的日子,美棠和孩子們也來到上海。
  • 白宮近百年來首次舉行總統家人葬禮 川普送別弟弟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等美媒報導,21日下午,他的葬禮在白宮東廳舉行。當天,總統川普夫婦和其他家庭成員都出席了葬禮。由於此前除了已故總統,白宮內並不經常舉行葬禮,特別是「第一家庭」成員以外的人士,因此這場葬禮也受到了許多媒體的關注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