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合為喪亂三帖「超清字帖」

2020-12-14 書於庚子

#書法##書法愛好者##書法欣賞##行書愛好者#

《喪亂帖》創作於東晉永和年間,為唐摹王羲之尺牘,行草書。收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喪亂帖》是硬黃響拓,雙鉤廓填,白麻紙墨跡。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 《喪亂帖》8行62字,與《二謝帖》和《得示帖》連成一紙,縱28.7釐米,橫58.4釐米。在聖武天皇時期傳入日本。

《喪亂帖》

《二謝帖》用筆爽利,遒勁之力盡顯。風格與之相若的法帖有《頻有哀禍帖》。用筆之難在於筆毫於短距離內作出複雜的鋪毫、調鋒、折轉等書寫動作。在《二謝帖》中,第一個「面」自第一筆開始就以方筆書寫,之後第二筆連接著第三筆為方筆,似用篆刻中的「衝刀法」寫成,勁挺峻拔。連續方筆書寫,需要在發筆處,作翻切動作,左行筆後向右下再次翻切成第三個方筆。兔起鶻落,妙在乾淨利索。王羲之書寫長線條在運動中加力,短點畫則折翻豐富,因此線型外輪廓飽滿遒勁,但羚羊掛角,不著痕跡。「想邰兒」三字全部以頓跳動作寫就:在轉折處用力壓毫,得力後彈跳而行,足行趣驟,因此線條細而挺勁;「尋、左邊」三字則厚重沉雄,兩者造就「輕如蟬翼,厚如沉淵」之氣勢。楊守敬評《二謝帖》云:「《三希堂》所摹絕佳,陰陽向背,轉折起止之妙,宣洩已盡。學者從此尋玩,可悟用筆之法。」陸儼少1955年跋珂羅版王羲之法書《二謝帖》、《喪亂帖》諸帖云:「覽右軍墨跡,其用筆轉折之間益嘆神奇,而石刻遠矣。」《二謝帖》筆致粗細相間,「想耶(邰)兒悉佳」諸字心恬意適,遊曳間馳縱無羈。

《得示帖》書風遒麗,初不欲草,草不欲放,有張有馳,有緩有疾,運用之妙,自出胸臆。數字草書,流暢縱逸,發揮了字勢的結構美。

《得示帖》、《喪亂帖》與《二謝帖》三帖是王羲之行草書的代表《喪亂三帖》,

忽簡為草,忽繁為行,或連成一片,或字字獨立,興之所致,變化無窮,感情收斂自如,其字群大多是三角形的結體,更能顯出王羲之思緒的起伏跌宕。

相關焦點

  • 書法藝考(書法史)——《二謝帖》
    註解①《二謝帖》「二謝面未比面」句。「二謝」指謝安和謝萬。《袁生帖》有「得袁、二謝書,具為慰」句。王羲之與二謝交好,可從其他尺牘,如「二謝雲,秋末必來。計日遲望」得見。「面」:見面。王羲之有「無緣見君,故悉心而言,以當一面」等尺牘。「比」:近來。王羲之尺牘中多見,如「比見敬祖,小大可耳」。
  • 簡談:《二謝帖》與《喪亂帖》的用筆區別
    《二謝帖》整體用筆多變,輕重變化的處理非常明顯,換言之是用筆節奏多變,如從整章看,則呈現一種浪形節奏。如果細化到單字,則單字中又用筆巧變,布白靈動。給人的感覺是像登華山,遠處粗見林壑壯麗,攀登起來處處險絕刺激,下山之後才顯心情愉悅,即便一天累得跟孫子一樣。
  • 王羲之這件真跡,從唐代傳入日本,失傳了1000多年,比蘭亭序還好
    王羲之《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行書長卷在書法史上有這樣的一件作品,此作的藝術價值要高於王羲之的《蘭亭序》,書法的技法完備程度,也要高於蘭亭序,此作也是王羲之所寫。王羲之《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行書長卷這是《喪亂帖》的內容,講的是王羲之在「衣冠南渡」之後,北方老家的祖宗之墓,被胡人毀壞,他聽聞此訊之後,悲憤難忍,提筆寫下了這件曠古絕今的《喪亂帖》!
  • 王羲之《雨後帖》、《二謝帖》高清大字
    王羲之《雨後帖》,紙本,行草,25.7×14.9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為五行草書尺櫝,末款「羲之」,本幅有「世南」、「貞觀」二墨印,又有「志東奇玩」、「四代相印」、「紹興」小璽及清內府諸藏印。 書法密碼微店
  • 一個王羲之寫的便條的臨摹本,被日本皇室當做秘寶珍藏了1300多年
    王羲之的行書出色,一笑就多講一點。今天要介紹的,是《喪亂貼》。《喪亂貼》現存於日本。首先我們要說明一點:《喪亂帖》雖然在日本,但這個還真不是日本人搶的。日本史書《扶桑略記》記載,鑑真東渡曾帶來王羲之真跡一帖。後來據日本學者考證這真跡就是《喪亂帖》。
  • 《二謝帖》是王羲之代表作中的精品,但現已經是日本國寶
    王羲之《二謝帖》,是唐代內府的雙鉤填墨摹本,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傳入日本。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此帖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視為國寶,為中國書法界所知不過百餘年。書法研究的歷代名家都認為此帖的章法是研究王羲之書法的最好範本,粗細,快慢,輕重節奏,筆墨韻味等在章法上是王羲之書法中的經典代表,此帖的價值可想而知。高清放大版局部1 但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現在是日本的國寶,沒辦法回歸中國。中國政府曾交涉過很多次無果,只能享有這電子版本。
  • 王羲之草書尺牘《寒切帖》考
    《寒切帖》也是「王書」名帖之一, 北宋初年刻入《淳化閣帖》 (卷七) , 此後, 徽宗朝的《大觀帖》 (卷七) , 明代《寶賢堂帖》 (卷四) 、《玉煙堂帖》 (卷十) 、《二王帖》 (卷上) , 清朝《鄰蘇園帖》 (卷二) , 都收刻此帖, 卻稱《二書帖》。《寒切帖》卷中有晚明婁堅的題跋, 稱為《廿七帖》。唐摹本《寒切帖》的幅面不大, 縱26釐米, 橫21.5釐米。
  • 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名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都非常的感興趣,要問我國的書法界哪位書法家最為有名氣,很多書法愛好者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的確王羲之的大名在書法界是無人能超越的,特別是他的代表作
  • 王羲之草書尺牘《寒切帖》所處的右軍書法階段
    魏晉時, 司馬為軍府之官, 由將軍自行徵闢, 綜理軍府之事, 參與軍事計劃。據《晉書》, 陳郡謝氏出任軍府司馬者多人。謝奕幼子玄為桓豁司馬, 謝安次子琰為會稽王道子司馬, 謝萬子韶為車騎司馬, 都在羲之身後, 且三人年輩低, 可排除不論。所以, 《寒切帖》所道「謝司馬」, 只能從羲之的兒女親家謝奕、摯友謝安兩人中驗證。
  •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為尺牘。存雙鉤摹本,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隔水有宋徽宗題款「晉王羲之奉橘帖」。
  • 一件藏於臺北故宮的「書法至寶」,曾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
    米芾《蜀素帖》長卷學習過書法的人基本都了解這「十大行書」,第一是王羲之在會稽山跟朋友飲酒之時寫下了《蘭亭序》,第二是顏真卿在其侄兒與堂兄死後,悲憤交加的情緒中寫下的《祭侄文稿》,第三是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
  • 王羲之這10幅字,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這字太養眼了!
    此帖曾經被乾隆皇帝奉為自己的「三希堂法帖」之首!平安帖奉橘帖第三幅:《奉橘帖》此帖僅有12個字,但卻被歷代書家所推崇,趙子昂說:得古人數行書,可以成家矣。喪亂帖第五幅:《喪亂帖》如果說書法可以分境界高下的話,這幅《喪亂帖》足以代表王羲之書法的最高水平,要說米芾的字是「
  • 王羲之最神秘的3種筆法絕技,幾乎失傳了!
    今天所有喜歡書法的人都知道王羲之,但王羲之究竟好在哪裡?被稱為書聖,他有什麼書法絕技?很多朋友不清楚。 《喪亂三帖》由《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組成,是王羲之的行草書代表作品。 今天,我們就通過分析、欣賞這組法帖,來揭秘王羲之到底有哪些不易被人所知的神秘技法。
  • 十七帖最好的版本王羲之十七帖釋文及譯文十七帖字跡放大高清兩種...
    十七帖最好的版本王羲之十七帖釋文及譯文十七帖字跡放大高清兩種版本
  • 王羲之真跡《快雪時晴帖》,短短28字,乾隆為何蓋170多個章?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大作,這幅帖的內容咱們就不做過多的分析了。只要是王羲之的真跡,就已經算得上國寶級的文物了。普通人得到這幅帖的時候,恨不得要把它鑲進一個相框裡,要看也是隔著東西看,一不小心口水滴上去了可怎麼辦?
  • 練字:古帖與今帖有什麼區別?選錯字帖容易半途而廢?
    對於初學練字的朋友來說,字帖的選擇常常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該選古帖還是今帖?小編建議,應從古帖入手,因為即使你喜歡臨摹今帖,等你練字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再往上的空間就很小了。其次從書法文化傳承上來看,有時候你會覺得某類今帖寫得格外好看,但你再深入了解一下後,會發現這類今帖不過是某類古帖的影子。如果你覺得今帖好看,那麼請看一下那個帖子的作者是什麼人。基本上能出版今帖的作者,都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書法家了。
  • 張芝《今欲歸帖》、《二月八日帖》、《終年帖》、《冠軍帖》
    來源    中國書法一、《今欲歸帖》草書,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選自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大觀帖》。結字大小不求一律。二、張芝《二月八日帖》《二月八日帖》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選自《大觀帖》(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
  • 書聖王羲之草書《知賢室帖》|剛健娟秀,飄逸端莊,令人賞心悅目
    談到「書聖」王羲之,其書法從總體上說,剛健而娟秀,樸素而精巧,真率而蘊藉,飄逸而端莊,多種似乎矛盾的藝術特色都在這裡匯合、交融,達到爐火純青、盡善盡美的境界。此帖為王羲之《知賢室帖》榻本,3行,29字,草書。
  • 乾隆摯愛,《快雪時晴帖》究竟好在哪?
    繼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後, 10月4日,臺北故宮博物院也亮出了自己的「家底」。新展「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展出被乾隆視為「三希」之首的晉朝書聖王羲之作品《快雪時晴帖》等歷代書畫精華4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