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張五哥為何放棄當御前侍衛,執意要為十三爺胤祥守陵?

2021-01-10 王府史話

《雍正王朝》中,忠肝義膽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幫助雍正挫敗了「八爺黨」的「逼宮」陰謀後,自己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盡頭。而就在胤祥去世後,雍正的貼身侍衛張五哥,隨即主動選擇放棄了眼前所有的一切,隻身去為胤祥守陵。

當然,張五哥此舉,不僅僅是要報答胤祥當年對於他的救命之恩,除此之外,他也是在為自己的將來做著準備和鋪墊。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自從被胤祥救下後,張五哥便用自己的忠誠來報答胤祥的這份恩情。

刑部發生「以錢買命」的荒唐案件,被矇騙的張五哥險些因此喪命,可最終,在十三阿哥胤祥的幫助下,張五哥不僅洗脫了冤屈得以重獲新生,並且還就此成為了康熙的貼身侍衛,真可謂是否極泰來。

其實,康熙將張五哥安排在自己身邊,也是有著他的想法和目的的。

一來,張五哥之所以會險些被處死,還是因為聽從了自己父親的安排,才毫不猶豫的選擇替人定罪,且不說他的行為是否合法,單從他對於父親的感情來看,就是做到了至仁至孝。而此時的眾位康熙皇子,為了爭奪皇位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面對這份骨肉相殘、兄弟鬩牆,完全置親情於不顧的場景,張五哥能夠如此為父盡孝所帶給康熙的除了寬慰,便是一絲感動。也正是這樣的忠誠與孝心,讓康熙認定了張五哥的人品,把這樣的人放在身邊,康熙才會更加的安心。

二來,康熙也非常清楚,既然是十三阿哥胤祥救下了了他,張五哥必然會知恩圖報,從而堅定地站在胤祥與雍正一邊,而此時的康熙對於雍正和胤祥又是無比的信任和器重,同時也是非常的認可。這樣一來,如果真的有緊急的情況發生,那麼張五哥便可以竭盡全力的為這二人效命,同時也能儘可能地保證其安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果然,在「奪嫡之夜」,康熙的如此安排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晚,康熙安排張五哥前往雍正的府上,去向雍正傳達旨意,並將其護送至暢春園。康熙之所以會如此,一方面是他非常清楚,此時只有安排張五哥前往並將雍正接回,才能保證雍正在這一過程中的絕對安全,從而使得自己能將皇位順利的傳給雍正;而另一方面,康熙派張五哥前去,無疑也就是在給雍正一個強烈的暗示,告訴雍正自己已經決定將皇位傳給他了,從而讓他提前做好部署和準備。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張五哥也沒有辜負康熙的囑託,同時也用自己的行動很好的回報了雍正和胤祥。

除了遵照康熙的安排順利將雍正接到暢春園外,在康熙去世後,正是張五哥主動拿出了康熙的金牌令箭,並聽從雍正與鄔思道的安排,將被圈禁在宗人府的十三阿哥胤祥給赦了出來,這才有了胤祥奪下豐臺大營兵權,進而帶兵勤王,扶保雍正登基的一幕。在這之後,張五哥便緊緊地跟隨在了雍正的身邊,保證其安全。

毫不誇張說,在整個「奪嫡之夜」,張五哥是表現最為活躍的人之一,而他也就此成為了扶保雍正順利登基的重要功臣,於是在雍正繼位之後,張五哥依舊擔任雍正的貼身侍衛,其地位更是有增無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憑藉著與雍正的感情以及所立下的功績,張五哥的地位和影響力是非常穩固的,甚至還有著更進一步的可能。可即便是如此,張五哥卻依然在十三阿哥胤祥去世後,果斷選擇離開雍正,為胤祥守陵,而他之所這樣做,也是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苦衷」。

(圖片來源於網絡)

為十三爺守陵,張五哥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做著考量。

相較於張五哥,雍正的侍衛長圖裡琛才更是應該「引咎辭職」,畢竟正是他的失誤,導致隆科多的步軍統領衙門接管了皇宮防衛,從而讓雍正陷入了非常危險的境地,險些無法控制局面。而張五哥的表現則是中規中矩,並沒有犯什麼錯,所以他完全沒有必要離開雍正,依然繼續安安穩穩地做著雍正的貼身侍衛。

然而,在張五哥看來,此時已經到了非走不可的地步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就是張五哥要回報十三阿哥胤祥當年的救命之恩。

在刑部冤案中,如果沒有胤祥的夜闖皇宮,冒死進諫,張五哥別說是能夠從一介江南小民一躍成為御前侍衛,在當時他是連自己的性命都是無法保全的,單從這份恩情,別說是為胤祥守陵,就是讓他為胤祥殉葬償命,以張五哥忠義的性格,他也未必會選擇拒絕,必定是會欣然接受的。

況且,不僅僅是張五哥自己獲得了康熙與雍正兩代帝王的信任與重用,就連他的妹妹阿蘭,也得到了十三阿哥胤祥的寵愛,兩人從理藩院開始共同生活,再到宗人府被圈禁時相互照顧,也有著非常深厚的情感。可以說,胤祥已經不僅僅是張五哥的恩人了,同時他們兩個之間更像是一種親人的關係。

既然有著這樣的情感,所以張五哥為胤祥守陵也必然是心甘情願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次,張五哥這也是在躲避朝堂上即將到來的風波。

康熙朝時期的「九子奪嫡」,由於張五哥與雍正以及胤祥的特殊關係,使得他必然也必須成為「四爺黨」的成員,並且是堅定的站在雍正這一邊,為雍正和胤祥來付出自己的全部。然而,如今的朝堂上,「奪嫡之爭」也將再度上演,雍正的三子弘時與四子弘曆為了皇位,已經展開了明裡暗裡的爭鬥。

儘管張五哥非常清楚,雍正是希望弘曆來繼承自己的皇位的,但是這個時候的張五哥,並不能夠像當年他堅決支持雍正那樣,來投身皇子的皇位爭奪,扶保弘曆登基的。畢竟他這個時候應該做的,不是去站在哪一位皇子一邊,他要做的就是對於雍正的絕對效忠,維護雍正的皇權威嚴,從而讓雍正放心和安心,也能讓雍正更加放心的將皇位傳給弘曆。

可見,張五哥這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雍正,同時也是在幫助弘曆,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再次,就是張五哥也在為自己的未來做著考量。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入宮多年的張五哥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如今,自己的救命恩人胤祥已經撒手人寰,雍正的身體狀態也非常的不好,已然是每況愈下,而一旦雍正去世,弘曆登上皇位,失去最為重要的兩座靠山的張五哥,在面對與自己關係、交情都非常淺薄的弘曆的時候,被疏遠就變得在所難免。

於是乎,張五哥這也算是借著為十三阿哥胤祥守陵的機會,為自己找好了歸宿。雖然他嘴上說的是三年守陵期結束後會再回來,可他知道,雍正真的未必會活夠三年,即便是那個時候雍正還在世,張五哥也真的不願意再回來了。

而他憑藉著為十三阿哥胤祥守陵的功績,再加上雍正賜予他的黃馬褂,既保全了自己的名聲,也讓自己能夠安穩地度過餘生,不再為紛繁複雜的朝堂變故所拖累,從而使得自己能夠得以善終。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此可見,張五哥雖然是《雍正王朝》之中的一個並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他重情重義、知恩圖報,更為重要的是,他是真的能夠看清形勢,同時也看清自我,知道居安思危,也參悟了急流勇退的道理。而這些恰恰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與品味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放棄御前侍衛去做守陵人,看張五哥的思危、思退、思變
    在十三阿哥胤祥去世後,張五哥主動放棄了御前侍衛的「美差」,選擇為胤祥守陵,去陪伴、侍奉著已經故去的胤祥。張五哥此舉確實有著他對於胤祥恩德的感念與不舍,但同時,張五哥更是要藉助這次難得的「機會」,將自己從即將到來的政治變局中抽身出來,讓自己得以全身而退。不得不說,張五哥雖然只是劇中的一個「小人物」,但他卻有著一份「大智慧」。
  • 雍正王朝中張五哥是怎麼當上侍衛的,為何那麼受康熙喜愛?
    導讀:《雍正王朝》中的張五哥可以算是重要的配角,在雍正奪嫡前後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推手。在江南賑災籌款中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和張五哥一家結識,後來張五哥頂替他人受死宰白鵝一案成為太子被廢的導火索。這件案子由康熙直接出面到法場解救,因為張五哥至誠至孝被康熙收為大內侍衛。
  • 在《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十三爺在軍隊中有著很高的威望?
    導讀:在《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是忠肝義膽的「俠王」,十三爺之所以在軍隊裡有很高的威望,這與他的經歷和性格是分不開的,他敢於在別人有難時仗義執言,他體恤下情,能和底下人打成一片。所以,當他遇到難處時別人都很願意幫助他,他仗義執言性格讓他吃過虧,也最後成就了他。
  • 雍正王朝:這4個隱藏極深的橋段,到底什麼意思,你看明白了嗎
    在提到鄔思道的時候,雍正皇帝有一個明顯的生氣表情,這說明在雍正皇帝心裡對鄔思道有多麼的排斥,甚至在刻意抹掉鄔思道曾經存在的事實。而且,在「自己人」皇十三子胤祥的面前,雍正皇帝不需要隱瞞,更不需要假裝,這必定是其真實心境的真實表現。
  • 雍正王朝裡,康熙非常器重十三皇子,為何十三爺卻無緣儲位?
    雍正王朝裡,康熙非常器重十三皇子,為何十三爺卻無緣儲位?大家好,首先歡迎朋友們來到我的百家號,我是「歷史的方向」的小編,在《雍正王朝》中,小編覺得大家應該也看到了,他們之間充滿了鬥爭,主要就是四阿哥和各位皇子之間的爭權奪利,而十三爺的目標非常的明確就是要支持自己的四哥,為雍正登基可以說付出了很多,其實在當時康熙是非常的喜愛十三阿哥的!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只是一個荒唐昏聵的無能之輩?你可能誤會了
    《雍正王朝》的開劇,就是太子胤礽和康熙妃嬪鄭春華在花園假山間的荒唐情節;黃患災害的朝堂會議上,太子胤礽又是一個無主見、無才識的無能模樣。再加上後來的種種昏聵表現、荒唐舉動,太子胤礽的負面人設已經基本明確。這樣一個無能之輩,為何還能身居太子之位長達30多年?
  • 雍正王朝裡面的十三爺胤祥,在正史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康熙皇帝的所有兒子中,十三子胤祥的人生,算是最為跌宕的一個了。從受寵皇子到失寵後被幽禁,再到後來被皇兄雍正皇帝重用和信任。在胤祥死後,雍正皇帝為他修建陵墓的規格,超出所有親王。
  • 「常務副皇帝」胤祥,為何不會被雍正猜忌?3大原因,雍正很放心
    根據《清史通鑑》對怡親王胤祥的總結,此時的胤祥集政治、軍事、財政、人事、皇族內政等諸多大權於一身,既是能定調子的朝廷重臣,又是整個朝廷的大管家,更是雍正皇帝最為信任的侍衛長。只是,原本就猜疑心極重,又特別注重皇權集中的雍正皇帝,為何對怡親王胤祥毫無猜忌?向來厭惡朋黨的雍正皇帝,為何還多次主動要求朝廷大員、地方督撫「同王結交,不用害怕,因這是朕的主意,保於爾有益無損也」?歷史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雍正皇帝能如此對待自己的十三弟,也是有著具體原因的。
  • 雍正王朝:兒子得罪胤祥,為何隆科多如此緊張立馬就向雍正認錯?
    而在《雍正王朝》中,擔任上書房大臣兼九門提督的隆科多,也遭遇到了同樣的境遇。他的兒子隆大公子公然打著他的旗號,仗勢欺人,橫行無忌,甚至與十三阿哥胤祥的手下發生了正面衝突。在這之後,隆科多便來到宮中,主動向雍正謝罪,結果卻被雍正草草打發走了,以至於隆科多隻得稱他的這位隆大公子為「孽子」。
  • 十三爺胤祥的3個兒子下場如何,專家:推翻了乾隆的形象
    雍正得繼大位後,一頂「和碩怡親王」的至貴鐵帽子,令胤祥拖著病體夙夜思考,終在四處奔忙中疲費身心,於雍正八年五月悵然病卒。《清史稿》記載,胤祥一生中先後有過9個兒子,但其中的6個(二子、三子弘暾、五子弘眖、六子弘昑、八子綬恩、九子阿穆瑚琅)皆早年夭折,死在了他的前面,故而十三阿哥胤祥死後,只留下了3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弘昌、第四子弘晈、第七子弘曉。
  • 《雍正王朝》中的「侍衛領班」圖裡琛,到底屬於什麼級別的官職
    作為歷史題材的巔峰之作,《雍正王朝》最大可能的真實還原了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奪嫡」事件和雍正皇帝「以勤先天下」的執政生涯。除了朝堂爭鬥、權謀心術的精彩演繹外,《雍正王朝》對於清朝的官職、爵位、職能部門乃至地方權力機構都有著極為細緻、真實的展現。當然,《雍正王朝》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和諸多表演藝術家登峰造極的演繹絕對分不開,這部劇中甚至不存在主角和配角的差別,只有出場時間之分。御前侍衛領班——圖裡琛,就是這樣一個原本為配角,卻生生地演繹成了重要人物的角色。
  • 雍正王朝:康熙為何只給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爐,唯獨大阿哥沒有?
    在「八大山莊事件」後,康熙總算見識到這一群如狼似虎兒子們的身手了,個個都「心懷絕技、各懷鬼胎」,康熙為了權衡利弊,不僅一口氣冊封了4個親王,還同時圈禁了三個兒子:大阿哥、太子胤礽、十三爺胤祥。而在圈禁的同時,康熙對三個的態度和對待不一樣,先來看看三人平時的表現就知道了。
  • 清朝胤祥的女兒為何被雍正收養?真的是雍正為了鉗制胤祥嗎?
    愛新覺羅·胤祥,康熙第十三子,雍正朝的第一寵臣,也可以說是整個清朝第一寵臣,但雍正登基後卻將胤祥之女收在宮中。有人說這是雍正為了牽制胤祥,其實這種觀點十分可笑。雍正如果想牽制胤祥為何要替他養個女兒?把他兒子帶在身邊不好嗎?要知道古代時女兒根本沒有政治地位,更別說做人質了。
  • 雍正一生褒貶不一,對兄弟更是無情,可為何對十三爺屢破規矩?
    那別看雍正對其他兄弟痛下殺手,可這個胤祥截然不同。雍正一登基,馬上下詔封老十三胤祥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晉升為和碩怡親王,全權協助雍正治理江山。 難得的是,雍正一朝非常重視人才選拔,只要是老十三推薦的,雍正往往不許考核並予以使用。認為怡親王慧眼識人,為國薦賢之處甚多。後來雍正有個特別寵幸的大臣李衛,他之所以能夠當上大官,完全就是靠著胤祥的推薦。 總之,一句話,如果歷史上沒有這位十三阿哥權力支持,雍正就算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累得吐血,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功績。
  • 雍正王朝28:攘外必先安內,雍正第一個拿允禟開刀,九爺要遭殃了
    大家好十月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述雍正王朝的故事,在上一回中我們說到劉墨林以為自己落榜。便和漱玉院的蘇舜卿回應天,沒想到突然接到了他的喜報,劉墨林是第一個交卷的。雍正覺得他很有才能,便召集了主考和眾位大臣要跟他們講講道理。
  • 《雍正王朝》裡康熙從小就喜歡十三皇子,為什麼要囚禁他十年呢?
    說起十三阿哥胤祥囚禁十年,這是《雍正王朝》裡的橋段。歷史上胤祥確實被囚禁,也是因為廢太子事件。康熙四十七到康熙四十八年被幽禁了一段時間。康熙究竟有多喜愛胤祥呢。從康熙三十七年到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前,康熙每逢出行必有十三阿哥隨駕。當時就是八阿哥胤禩的老師都說十三阿哥前途無量。
  • 雍正王朝:科場舞弊,為何說是三人之間的對決?兩人都敗給了雍正
    面對雍正皇帝的問話,皇十三子胤祥立馬回道:「皇上,茲事體大,臣弟的意思,這事兒咱們還是商量著辦!」注意胤祥此時的態度:首次科舉,關係重大,對於雍正皇帝而言意義非凡,理應重視!拋去應該和皇八子胤禩站在對立面的隆科多不言,皇十三子胤祥這個雍正皇帝的「鐵桿兄弟」,為何態度轉變如此之快,明顯帶有諂媚意味的替皇八子胤禩站位呢?原因就在雍正皇帝的回答中:「好!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嘛!為國舉賢就得這個樣子!」
  • 雍正王朝:圖裡琛,為何能「官場常青」?領導的秘密,他懂得迴避
    深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和倚重的「御前侍衛領班」——圖裡琛,就能明確告訴我們答案。領導的秘密,你要會分辨!有些秘密,不該你知道,你就不能知道;有些秘密,需要你知道,你就必須知道!只有這樣,你才是領導值得信任的人,才是領導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 《康熙王朝》寶日龍梅自願和康熙在一起後,生下的是十三阿哥嗎?
    寶日龍梅,二月河所著《康熙王朝》中的虛構人物,為蒙古喀爾喀公主。喀爾喀部落遭到了準葛爾部落的襲擊,喀爾喀領主戰死,公主寶日龍梅在隨從的拼死保護之下逃出蒙古,來到北京求見他們共同的可汗康熙皇帝。來到京城的寶日龍梅十分落魄,但卻受到了大阿哥胤禔的禮遇,在直親王府上住了多日。
  • 雍正王朝:一個女人,為何能直接影響奪嫡結果?看男人們如何利用
    可是,按照《雍正王朝》的演繹,在康熙皇帝病倒甚至開始預備後事之際,皇八子胤禩並沒有任何針對皇四子胤禛的防範動作和攻擊舉動,甚至對關在宗人府,在軍界擁有絕對影響力,能給皇四子胤禛提供擎天保駕之作用的皇十三子胤祥,也是沒有絲毫動作,大有胸有成竹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