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雍正王朝》中的張五哥可以算是重要的配角,在雍正奪嫡前後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推手。在江南賑災籌款中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和張五哥一家結識,後來張五哥頂替他人受死宰白鵝一案成為太子被廢的導火索。這件案子由康熙直接出面到法場解救,因為張五哥至誠至孝被康熙收為大內侍衛。這位來自民間和各方勢力都沒有瓜葛的張五哥,重情重義在紫禁城猶如一股清流一般的難得。況且張五哥雖然重情重義但是並不盲目,所以才說出十三阿哥人好但是並不適合當太子的話來。因此康熙對他非常看重,不但成為貼身護衛而且成為雍正登基前後很多關鍵環節的執行者。
張五哥雖然在劇中出現的相對短暫,但是卻頗富傳奇。本來居住在距離京城千裡之遙的江夏鎮,但是偶然的接回結識江南賑災籌款的兩位皇子(胤禛和胤祥)。張五哥一家的善良和仗義讓兩位皇子感動,但是雙方身份的巨大差距也許誰也沒有想到會在以後有什麼交集。但是刑部宰白鵝一案不但讓張五哥進入了康熙的法眼,而且在雍正繼位前後發揮了巨大作用。
從居住在千裡之外的江南江夏鎮的普通一家到康熙身邊的貼身侍衛,完成逆襲的張五哥如何影響奪嫡結局
雍正、康熙和張五哥本來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無論是相距千裡的物理距離還是平民百姓與皇族的巨大身份差異都是如此。但是康熙四十六年胤禛和胤祥去江南賑災籌款,張五哥和胤禛胤祥兄弟以及任伯安等人就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後來張五哥的宰白鵝案,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張五哥進入大內;阿蘭也成為了十三阿哥胤祥的女人。如果沒有張五哥一家的拼命相救,也許胤禛等人在江夏鎮會很慘。後來胤禛一行回京受封雍郡王而張五哥一家還得在江夏鎮生活下去,否則也就不會有後來張五哥頂替任季安的宰白鵝了。
胤禛回京後再次領任務要清繳國庫,弄得人心惶惶:王親貴族甚至皇子都從國庫借了銀子,大家為了還債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太子門人為了償還太子借的五十萬兩銀子開始動起了腦筋,太子不但賣官鬻爵而且幹起了宰白鵝頂替死罪的勾當。這次頂替任季安死罪的就是張五哥,阿蘭千裡尋求十三阿哥的幫助這才上達天庭由康熙直接出面解救了張五哥。從而導致太子被廢,張五哥至誠至孝被康熙收為貼身侍衛。張五哥因為自己的人品和不錯的武術入了康熙的法眼,又因為和各方勢力都不沾邊所以受到康熙的重用。況且隨話說宰相門前三品官,何況皇上身邊的張五哥逐漸有了影響帝位傳承的能力。
重情重義的張五哥對十三阿哥和皇上忠心耿耿,擁立雍正登基過程中也立下大功
首先十三阿哥是張五哥的救命恩人而康熙對五哥有知遇之恩,所以對張五哥來說親近程度是胤祥>康熙>胤禛,而無論康熙還是十三爺胤祥都屬意胤禛成為儲君,所以張五哥自然在奪嫡過程中認真幫助胤禛。張五哥對老十三的重情重義讓康熙非常看重,甚至在張五哥請求赦免老十三時給了天大的面子。這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康熙對於來自民間猶如一股清流一般的張五哥的看重。尤其是九龍奪嫡中面對皇子們的忤逆和虛偽,在康熙看來張五哥更為難得。在康熙駕崩當夜,其實張五哥承擔了和傳遺照張廷玉、隆科多同樣重要的任務。康熙派張五哥去接四阿哥胤禛來保證他的安全,而且康熙的最後的歸處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連胤禛都不知道)。
而張五哥也不負眾望,不但保證了雍正的安全;而且得到雍正的信任,帶著金牌令箭去解救老十三進而奪取兵權。可以說在雍正登基穩定帝位過程中老十三帶兵帶兵勤王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沒有張五哥這個忠心耿耿的小人物恐怕雍正登基要費一些周折。因此張五哥對於康熙的忠誠,才讓他在康熙去世後依然忠實執行職責。
忠心而不欠缺精明的張五哥在十三阿哥胤祥去世後,果斷離開了波雲詭譎的朝堂去給十三爺守陵;並以一句三年回來的為自己返回做了鋪墊
雍正登基以後八爺黨並不甘心失敗,雍正元年的科考舞弊案和諾敏案讓雍正臉上無光;也讓舉薦關鍵人選的總理王大臣胤禩和九門提督隆科多逐漸走向了合流。推行新政、整頓旗務都觸及到了八爺黨的利益,因此引發了後來的八王逼宮案;再加上弘時爭奪儲君意圖謀害弘曆,作為大內侍衛張五哥了解的遠比一般人要多。因此在十三爺去世後,張五哥以為十三爺守陵這個光明正大的理由來離開波雲詭譎的朝堂。而且張五哥離開時一句「三年後奴才再回來侍候您」,也讓他有理由在塵埃落定後返回朝堂。雖然劇中沒有交代張五哥最後的結局,但是此時忠誠不失圓滑的張五哥已經具備了相當成熟的待人處事的能力。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