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
1、你知道嗎?人一天平均放屁多達 14 次,總體積可達 500 毫升!(但你自己完全不知道)
2、你知道嗎?屁衝出肛門的瞬間速度,可達 11 公裡/小時,差不多是普通自行車時速!(只不過不能一直保持)
3、你知道嗎?活人會放屁,一些人死後也會放屁!(只是本人永遠沒機會知道)
4、你知道嗎?屁的成分,和沼氣高度一致,真的是可以點!燃!的!(不信?也不要輕易嘗試……)
但大家最關心的,可能還是在公共場合時放屁的尷尬和想要努力憋屁的痛苦。
我們就來講一講,日常那些關乎顏面、關乎健康的「屁」事。
憋住的屁,可能和呼吸,一起排出了……
憋屁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暫時性憋屁和長期憋屁兩種。
暫時性憋屁基本都是原路返回,回到大腸內,等待下一次「釋放」。當然也可能會隨著你的呼吸一起排出體外,比如「打嗝」。
圖片來源:攝圖網
長期憋屁則會被身體吸收,大量氣體堆積在大腸內,往下通不了,身體就會找另外一條路,屁中的部分成分會透過腸道黏膜重新被血液吸收。
在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8),有一個職業——「屁負比丘尼」,工作內容為「當貴族女子放屁的時候,挺身而出,承認這個屁是自己放的」。
圖片來源:YouTube
當時日本的達官貴族們非常注重面子和排場,小小的一個屁足以毀滅整個會客現場。
「放屁恥辱」類似的文化在其他地方也有體現,愛德華·韋斯特馬克的人類學研究發現,在摩洛哥,有人會因為不小心放了一個不合時宜的屁而自殺。
理察·喬布森也曾記錄非洲黃金海岸的部落成員,將屁視為「萬端的無恥」、「對他們人格的蔑視」。
在中國雖然沒有嚴重到自殺的程度,但公眾場合有「屁意」的時候,還是會選擇「能憋則憋」。
有句話講:有屁不放,憋壞五臟,此話不假。
經常憋屁,容易導致腹脹、消化不良。並且,憋屁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那份緊張和壓力,誰體驗過誰知道。
俗話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臭屁的出現反映出你吃了太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比如各種肉、豆子和豆製品、奶和奶製品、蛋類、堅果等等。
還有一種屁,是人在無意識中吞咽空氣進入體內形成的,倒是沒啥味道,但是量大聲響,容易「啵!」地一聲,震驚四座。
「響屁」也和飲食有些關係:吃東西太快,並且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飯、麵條、麵包、蛋糕、餅乾、紅薯、慄子、水果等,吃得太多了。
由於氫、氧、甲烷的混合,屁和沼氣非常神似——具有爆炸性和可燃性
圖片來源:微博
2017年4月,東京醫科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的一位女病人,不慎在手術途中放了個屁,被手術時所用的雷射儀器點燃,導致該病人腰部腿部被嚴重燒傷。
管天管地,管不著人拉屎放屁。照著這句話做你就尷尬了!你有勇氣在會場放一個響亮的大屁嗎?人生無奈,有時候總是不得不憋屁,那麼憋屁有害嗎?當然!
對於大多數健康人來說,屁憋就憋著了,沒有關係,過會兒找個私密的安全環境,盡情釋放掉就行。
但是!最好別把「憋屁」變成一種習慣,時間久了會危害健康。
屁的成分有甲烷、氨、硫化氫、吲哚等,其中,硫化氫等成分對人體有害。沒放出的屁會被腸壁吸收,毒素進入血液中。會導致↓↓↓
◎ 如果長期憋屁,這些有害物質排不出,會被腸道黏膜重複吸收,出現胸悶、腹脹等症狀。
◎ 臭氣積在體內會導致腹痛,使消化吸收的功能降低,甚至影響大便的排洩,出現便秘。
◎ 如果長期不能排出體內的這些廢氣,會使體內的器官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肝臟這類解毒器官的負擔加重。長此以往,會減弱肝臟的解毒功能。
最後,不禁想起一首流傳甚廣的電影主題曲歌詞:Let it go!Let it go!
所以,找個地方,想放就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