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兜底提質 民生溫暖直抵心坎

2020-12-22 澎湃新聞

回望2020,在四川綿陽這座幸福之城,人們為憧憬未來而努力著、追尋著、奔跑著。匆忙的城市腳步背後,是每一個綿陽人向著更幸福的生活出發——

涪城區,早晨8時,喧囂漸起。48歲的趙明霞整理好相關資料,騎上電動車,到綿陽市中心醫院,為丈夫辦理出院結算。對她來說,有了醫保,住院看病都能報銷,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

江油市,下午2時,陽光和煦。35歲的湯小陽把女兒叫醒,收拾好一切後,他拉著女兒的手,往不遠處的學校走去。他感慨:「自家樓下就有學校,而且質量不錯,我打心眼兒裡高興。」

平武縣,傍晚8時,夜幕降臨。24歲的張波在送走最後一撥客人後,和父親打掃著自家農家樂的衛生。大學畢業後的他,看到了農村發展的新希望,於是在家門口開起了農家樂,生意越做越紅火。

市民在戶外鍛鍊身體。王勇 攝

群眾有所呼,民生項目有所應。這就是這五年,綿陽人共同見證和參與的時空。

「十三五」期間,綿陽市委市政府堅持從老百姓最急需、最緊迫、最關心的層面著手,在社會保障、教育、就業等各項社會事業方面頻頻出實招,讓一件又一件民生實事落地生根,千家萬戶的「小幸福」開花結果,匯成了一幅城市蓬勃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祥和的美好畫卷。

夯實民生之本 奠定未來發展基礎

「我來到這裡,工作比較順心……」近日,來自北川羌族自治縣白什鄉的何雲兵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務工的小區裡,錄了一段視頻給親人報平安。今年7月24日,他在北川農民工服務中心的組織下,赴柯城區務工。視頻中,何雲兵站在小區花園一角,臉上滿是笑容。

和何雲兵一樣,通過東西部對口勞務協作找到合適工作的群眾還有很多。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民生、老百姓的「飯碗」,一頭連著企業、經濟社會發展。

為讓老百姓的「飯碗」端得更穩,綿陽一直在努力——

回眸「十三五」期間,綿陽市就業創業工作,民生精彩之筆躍然紙上:結合就業扶貧、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專項活動,開展大學生、退役軍人、貧困勞動力等各種就業招聘活動300場次,服務用人單位8000多家,提供就業崗位22萬個,接受創業服務6萬餘人次,發揮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創業作用,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1773萬元……

特別是在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產生活秩序的背景下,綿陽市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和工作部署,發揮「惠企業、穩就業、促創業」三位一體功能,穩穩託住就業大局,緊緊築牢「民生之本」,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綿陽—衢州」東西部扶貧招聘會現場(趙晨曦 攝)

創優平臺,拓寬就業「蓄水池」。

「十三五」期間,綿陽市把拓寬就業創業服務渠道作為首要任務,讓求職者有圓夢的舞臺。除了線下搭建平臺,還打造出綿陽公共招聘網,讓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實現線上實時互動。

對於有個性化需求的用人單位,如何幫助他們實現招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綿陽市人社局通過建設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訓(訓練)基地、人力資源市場、科技城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解決用人單位招人難、留人難問題。

技能培訓,構建就業「加油站」。

「很感謝政府為我們提供免費的學習機會,掌握了一門技能後,就業就不是問題了。」在遊仙區2020年退役軍人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班上,退役士兵張奇十分感慨,「我相信自己將從『最可愛的人』成長為『最有用的人』。」

為了提升像張奇一樣的退役軍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群體,綿陽市通過加強重點就業人群動態管理,強化技能培訓,優化創業服務,讓群眾就業門路更寬廣。

一技在身,一證在手,一條致富成才路在腳下鋪就。「十三五」期間,綿陽市開展就業技能培訓14.74餘萬人次、崗位技能提升培訓1.96餘萬人次。

政策兜底,夯實就業「穩定器」。

稅收優惠大禮包、失業保險穩崗「護航行動」、創業補貼……「十三五」期間,綿陽市加強就業政策與財稅、金融、產業等政策的銜接,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政策體系,切實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增強企業活力,穩定就業崗位。

靈活的就業平臺、穩定的就業環境、有利的就業政策——這一系列就業創業「大禮包」,讓夢想照進現實,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扶貧車間」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安崢 攝

築牢民生之基 點燃接續奮鬥引擎

「新學校非常漂亮,還離家近,這所新建的幼兒園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現在的娃娃太幸福啦,智慧化的現代校園讓我們大開眼界,越來越多的好學校供我們選擇」……談及這五年綿陽教育事業的發展,老百姓交口稱讚。

老百姓對教育滿意度的提升以及對教育事業的期許,就是綿陽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不竭動力。

「十三五」以來,綿陽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亮點頻出:增加教育資源供給,提升學校硬體水平,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破解教育發展難題,穩步推進全市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有學上、上好學,教育事業邁出新步伐。2016年9月,綿陽市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十三五」時期,實現「全市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覆蓋率達85%以上,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7%以上」的發展目標。

次年,又編制並啟動實施了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

2018年,綿陽市印發《綿陽市進一步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推進學前教育發展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02所,擬新增學位20498個……

「家門口」的公辦幼兒園,設備設施一應俱全。鄧娟 攝

隨著一項項政策落地,改變悄然發生。日前,市民王園園把兒子送到了家附近的公辦幼兒園上學,他心裡有說不出的開心、道不盡的感激,「這真是一件辦進了我們老百姓心坎裡的大實事、大好事。」

讓王園園讚不絕口的這所公辦幼兒園是2019年投入使用的遊仙區小島幼兒園。而這僅僅是綿陽市加快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的其中一所。

五年來,綿陽市著力提升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努力實現所有適齡兒童少年「上好學」,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走出去、引進來,教育事業邁上新臺階。「拉伸、屈蹲、伸展,再做一遍!」2020年12月9日,在綿陽南山中學雙語學校的塑膠操場上,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上體育課。同一時間,在綿陽外國語學校的射擊館內,學生正在熟練地完成著上膛、瞄準、擊發等一連串動作。

足球、射擊、羽毛球、排球……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在操場上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而這些畫面也時常出現在全市各個校園內。

從服務民生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教育是激發「人才」的無限潛力。「十三五」以來,綿陽市教育體系不斷完善——

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構建「網際網路+」教育新業態,實施「雙特生」培養工程,全面推動綿陽教育內涵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推進理實一體、工學結合和雙元育人機制……

鏡頭推到五年前,困擾千千萬萬家庭的「上學難」問題、離家遠的學生吃不上放心的午餐問題、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較差問題……這些急需解決的問題被列入教育「問題清單」。

再把鏡頭拉到今天,解決這些問題的答卷裡既寫滿了「力度」,又寫滿了「溫度」。

「免費午餐計劃」傳遞暖暖民生溫度。王勇 攝

鞏固民生之依 繪就幸福生活畫卷

2020年12月5日10時,在綿陽市門診特殊重症疾病(血友病)基層治療試點醫院——涪城區西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窗口前,王鵬拿著剛出爐的居民醫保住院結算單,感慨不已。這一次兒子治療雖然花費了14576.52元,但他實際只需要支付1469.33元。

以前,王鵬每年要給孩子準備15萬元的醫藥費用,現在只需要3萬元。

「十三五」期間,為讓更多像王鵬這樣的城鄉居民享受醫療保障,綿陽市開展了社會保障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全民參保登記工作,精準推進重點群體參保,各項社會保險覆蓋範圍不斷擴大。

醫保電子憑證上線,就醫買藥一「碼」搞定;異地就醫結算,便民利民;調整擴大了門診慢性病病種和門診特殊重症疾病病種,提高了門診慢性病補助標準;將36種談判藥品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城鎮職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調整提高了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最高支付限額……

​2020年綿陽市免費為3萬餘名新生兒提供遺傳代謝病四病篩查。王勇 攝

這五年,綿陽市建立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成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並軌,紮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等醫療保障民生實事,惠及廣大參保群眾。

這一系列的跨越,力量從何而來?答案在火熱的實踐中,答案在人們的心中——

日前,市民李冬梅在涪城區體運村路就業服務大廳,成功申領到失業補助金。從上一家公司辭職,由於屬本人意願中斷就業,沒有領取失業保險金的資格。然而,面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重要決策部署,擴大失業保險保障範圍,階段性實施失業補助金政策。而李冬梅就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

為應對疫情對就業的影響,綿陽市出臺《綿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綿陽市財政局關於擴大失業保險保障範圍的通知》,要求嚴格執行上級政策。截至目前,全市支出失業補助金約4000萬元,近萬名失業人員從中受益。

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關心群眾之所需。在這不平凡的五年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面小康的夢想,化作了一個又一個笑顏綻放的故事,讓綿陽的民生答卷寫滿了獲得感、幸福感。

向著更美好的幸福生活,綿陽這座城市從未停止腳步!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尹秦/文)

 

相關焦點

  • 提質改造鑄就民生路
    這正是禁捕退捕工作開展後,麻塘辦事處為上岸漁民謀取的民生實事。「老路一改,不光出門方便,送貨也更方便了。上岸以後,日子越過越舒心。」上岸漁民張爹扶著裝滿農貨的摩託,笑眯眯地說。2019年來,麻塘辦事處結合各村實際,立足改善民生,兩年投入近2000萬元,提質改造、黑化農村公路39.6公裡,所有村民小組全部實現水泥路,2.6萬名居民享受到了民生實事。
  • @綿陽人,去鎮上、回村裡可預約叫車了,"小黃車"來接你…
    @綿陽人,去鎮上、回村裡可預約叫車了,"小黃車"來接你… 2020-11-2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李元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實現脫貧
    作者:李元斌,系新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是穩疆安疆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傾力支援下,新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改善民生促進脫貧攻堅,不斷增進各族人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奠定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物質基礎和民心基礎。
  • 「基層話民生」大病無情 民生有愛
    保險政策的優厚及村領導們的溫暖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讓我冰封的內心看到了一絲光亮,如沐春風,對於戰勝病魔似乎也有了一些信心。因為我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健康脫貧兜底『351』和『180』政策,實行『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經過數月的治療,前前後後共花了3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新農合基本醫保審核後為我報銷了20多萬元,大病保險報了10多萬元,剩餘自己只掏了1萬多元。
  • 建設扶貧車間 開展技能培訓 社保扶貧兜底 大足 人社扶貧捂熱民生...
    大足職業教育中心石雕專業教學現場攝/李顯彥就業扶貧增收入、技能扶貧提素質、社保扶貧保生活……近年來,大足區人社系統堅持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最大的民生工程,聚力聚焦貧困群體,壓實政治責任,以最堅決的態度
  • 「每日一習話」滿腔熱情做好民生工作
    習近平:我們要滿腔熱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別是要做好扶貧開發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讓農村貧困人口、城市困難群眾等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靈充滿溫暖。這段話出自習近平發表的二〇一五年新年賀詞。滿腔熱情做好民生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提到的「熱情」,飽含著他對人民的「深情」。
  • 【熱點】老舊小區改造改到百姓心坎上
    解民憂厚植民生福祉「我們地下室漏水八年,今年老舊小區改造,這個問題徹底解決了。」新城裡小區3號樓居民說。「我們的汙水排放問題解決了……」光明東裡小區居民無不拍手稱快。老舊小區改造與市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密切相關,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市堅持民生為本,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老舊小區改造的有關精神和決策部署,堅持把最困擾百姓的急事難事作為重點,著力在提升群眾居住條件上下功夫。
  • 鹹陽市狠抓政策落實保基本民生
    今年以來,鹹陽市進一步明確中省「六保」政策要求,將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狠抓各項民生政策落實,多種方式保基本民生,不斷增加群眾幸福感。我市印發了《鹹陽市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排查和政策落實工作實施方案》,對全市未脫貧人口、脫貧監測人口和邊緣人口,逐人逐戶分析研判,綜合運用「剛性支出和就業成本扣減」「單人保」「漸退幫扶」等政策,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截至目前,全市現有的19445名未脫貧人口中,納入民政兜底保障範圍19165人,佔未脫貧人口總數的99.04%。
  • 綿陽這場電商直播節等你來購
    綿陽這場電商直播節等你來購 2020-10-23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綿陽安州:著力建設全省領先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功能區
    以現代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升級、智能製造引領企業升級換擋,充分發揮產業功能區集聚示範、政策扶持、商機匯聚效應,為企業提質增效、創新發展插上「騰飛之翼」……這是綿陽安州立足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次全新布局,也是其加快建設「全省領先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功能區」的願景所在。
  • 共享,民生紅利增福祉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藺君妍    上合峰會圓滿閉幕,青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但不變的永遠是共享與民生繪就的溫暖底色。將籌辦峰會釋放的民生紅利常態化落實,持續增進人民福祉,是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方面。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以高質量現代民政建設 描繪民生溫暖底色
    、基本服務做得更優、治理基礎夯得更實,努力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子更穩、成色更足、質量更高,交出了一份沉甸甸暖融融的民生答卷。在政策體系方面,鎮江市民政局以破解養老服務重點難點問題為突破口,將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納入「十三五」專項規劃,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20餘個,構架起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的「四梁八柱」,實現了保障性兜底養老服務向普惠性社會化養老服務的轉變。
  • 七星關區野角鄉:「訪、重、助」相結合 切實落實殘疾人兜底保障政策
    脫貧攻堅正式進入決戰決勝關鍵時刻,七星關區野角鄉紀委統籌民生監督委員會對全鄉殘疾人兜底保障政策落實情況開展一次專項監督檢查,督促各村和鄉社事辦認真落實殘疾人兜底保障政策
  • 西固區加大特困供養對象社會救助政策落實力度 三項舉措保民生解民...
    > 剛過立冬,時近小雪,西固區加大特困供養對象社會救助政策落實力度,三項舉措保民生解民憂暖民心救助、供養保民生特困對象一直都是城鄉困難群眾中生活最困難的群體,為強化對特困對象的精準服務,該區對有分散供養條件且本人願意接受分散供養的對象,採取由近親屬或村級專人籤訂供養協議的方式進行分散供養。對實際情況符合集中供養的對象(重病重殘無人照料),通過養老服務機構統一籤訂協議委託集中供養。
  • 五河縣2020年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自評報告
    根據全省統一安排,2020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民生工程列入33項民生工程實施,醫療保障局作為項目牽頭羊位,現對照《安徽省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辦法》文件要求,對該項民生工程開展自評。
  • 馬鞍山雨山區:幸福煦暖濱江畔 民生雨露潤心田
    一張張笑臉,一聲聲感謝,得益於馬鞍山雨山區多年來對民生工程的強力推進,讓老百姓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和嚮往。民生無小事,冷暖在人心。高質量惠民為民生「兜底」近年來,雨山區從民生實事入手,逐個攻克人民高品質生活路上的「攔路虎」,天藍了、水清了,生態環境得以修復,食物安全有了保障。「網紅」薛家窪的轉變就是這一系列民生舉措的最好註解。
  • [2020遴選議論文]非常時期,民生保障線需要非常守護
    [2020遴選議論文]非常時期,民生保障線需要非常守護由北京公遴選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中央遴選,北京遴選,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遴選考試網/中央公遴選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公遴選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半月談|抗疫期間民生如何託底
    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如何讓生活必需品、醫療物資、電氣水熱等基本供應平穩,食品、藥品、基礎工業品、基本公共服務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有序運轉,讓14億人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時下,一攬子精準實招陸續密集落地。抗疫期間保就業。
  • 以訓「穩」崗 穩住民生幸福線
    越是特殊時期,越要穩住民生「底盤」。三門峽戴卡輪轂製造有限公司的例子就是我市人社部門聚焦「六穩」「六保」,堅持援企、穩崗、擴就業、保民生幫扶的碩果。    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許多企業陷入經營困境。
  • 綿陽:「面子」「裡子」並重 城市更加宜居美好
    蒲滔 攝草溪河綜合整治工程是綿陽市打造的重要民生實事。西起高新區原河邊鎮晏家堰,東至安昌河與草溪河匯合處,全長約18公裡。目前,作為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生態打底工程一標段已建成投用。草溪河工程是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建設生態打底的亮點之一。按照城市新區高標準規劃建設,自2016年以來,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已完成市政基礎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投資約4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