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可以出門了!一批人隔離解除後,社區醫生的工作量並沒有減少

2020-12-21 新民晚報

圖說:社區醫生上門檢查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攝(下同)

收到解除隔離通知單的瞬間,市民李民(化名)鬆了一口氣,這些天來的緊張和不安煙消雲散。他不放心地連問了兩遍,「可以出門了嗎?」得到肯定答案後,李民露出了笑容。他把贈送的消毒劑、口罩小心收好,將醫生送出家門,「謝謝你們!但我還是決定不出門了!」

昨天一早,靜安區彭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兩名醫生拖著拉杆箱,騎著電瓶車出發了。箱子裡都是防護用品,還有發放給居家隔離者的文件。在靈石路一小區內,與居委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匯合後一起上樓。李民早已守候在門邊,等候籤字。他說,終於解放了,但思前想後,決定近期還是儘量呆在家。

最近幾天,陸續有市民解除隔離。公衛醫生張佳惠和盧禕蓉坦言,接受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市民大多很配合,但他們唯一的擔心是,「受到鄰居嫌棄怎麼辦?」

第二戶上門的是四川探親返回的市民董阿姨(化名),她還帶著2歲半的小孫子。董阿姨登記了機票信息、出行軌跡後,依然有些搞不清什麼是「14天醫學觀察」,對於不能出門買菜、不能倒垃圾、不能去公園遛彎這些原本稀鬆平常的事,她有些無奈,輕聲說,「曉得了,我們聽政府的。」

上午的最後一家在滬太路,重點地區回上海的李先生目前無發燒無咳嗽,也沒有任何異常。下樓,張佳惠脫下防護服、口罩、帽子和手套,丟在醫療廢棄物垃圾袋中。每脫一件,按照規範流程用洗手液洗一遍手。全套流程下來,洗了五六遍。

這一幕被小區居民看到,有些驚慌失措,「樓裡怎麼了?你們在消毒嗎?」實際上,連日來奔波一線的公衛醫生也發現,自己同樣成了「不太受歡迎的人」。居民看到他們,繞到遠處拍照,然後發在業主群裡,不明就裡的人轉發時還要配上文字,「我們小區發現病人」,製造了人為恐慌。兩位醫生反覆解釋,「我們只是上門核實,他們沒有發燒,也沒有症狀,更不是病人,請不要擔心。」醫生們希望,在居家觀察期間,市民自覺不要外出;解除隔離後,其他居民也不要過分擔憂。

隨著假期臨近尾聲,預計有一大批人回滬,醫生們的工作量一定會激增。「就現在來說,一上午少的跑4、5家,多的6、7家。」盧禕蓉介紹,第一次上門的肯定時間比較久,之後電話對接,每天匯報身體狀況,一人一表詳細登記。

「洗手五六十次,電話五六十個。」張佳惠說,這是大家每天的工作狀態。不外出的時候,在彭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大辦公室裡,醫生忙著核對信息,電話聲此起彼伏。「我們承擔了較大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任務,公衛醫生上門,家庭醫生上賓館,分工合作,排班應對,除夕至今沒停過。」中心主任李天舒說。

在轄區內的集中安置點,醫生們24小時輪換,不僅要做好體溫測量工作,還要處理他們的小毛小病。重點地區回滬的丁先生(化名)堅持「有家不回」,在單間裡住了幾天。他說,「集中安置這項措施就是好啊,對自己負責,也對家人負責!」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相關焦點

  • 追蹤|桃園一坊社區一幢單元解除隔離 居民:明天就可以去上班了
    14天前,西安市蓮湖區桃園路街道辦事處桃園一坊社區出現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患者所住單元被隔離起來。目前看,該單元所有居民均未被感染,2月14日,該單元解除隔離。,我們拆走了樓下工作人員值守用的帳篷以及其他設備,並給居民們辦理了出入卡,每兩天每個家庭可以出去一個人。」
  • 老人14天解除隔離後,第19天確診入院
    一家三口從武漢回川,14天居家隔離解除後,第19天外婆被確診入院。1月23日凌晨,39歲的四川宜賓人曾小乙(化名)在武漢發布「封城」消息後,帶著母親和兒子登上火車返回四川宜賓市敘州區家中。此後,曾小乙和64歲的母親文某、10歲兒子小傑(化名)、丈夫翁某一直居家隔離,其所在的宜賓敘州區南岸街道辦事處航天社區,對他們一家人很重視,社區醫生每天兩次上門測量體溫均正常。2月6日監測結束,2月7日社區開具解除隔離書。但出於保險起見,一家人仍在家中自我隔離。然而在2月11日,居家隔離19天後,母親文某卻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隨即被收治入院。
  • 解除隔離的他,給社區醫院送來了100瓶酒精噴霧
    「何醫生,你好,你方便來我家樓下一趟嗎?」日前,新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到了100瓶75%濃度的酒精噴霧這份捐贈來自於解除隔離的肖先生為感謝新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人小組」成員何麗娜解除隔離後的肖先生在得知該中心75%濃度的酒精比較緊缺後,自發出資為該中心捐贈酒精。肖先生說,「實在是太感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了,無以言表,只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給醫務人員捐獻一點點我們的愛心。」
  • 蓮湖區桃園一坊社區解除居家隔離14人
    2月24日,西安市蓮湖區桃園街道桃園一坊社區按照市、區和街道的統一安排,聯合中國電信陝西分公司工作人員對轄區內的各小區物業及社區工作人員關於「一碼通」的使用方式進行集中培訓。  此外,駐守在社區的黨員幹部繼續深入一線,參與到小區門禁、消殺等工作中,受到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當日,通過上門核驗的方式解除居家隔離群眾共14名,下一步社區繼續做好對到期人員的隔離解除工作。
  • 一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的抗疫300天——記「中國好醫生」抗疫...
    每一天,又能具化成很多數字:最忙碌時,一天接待集中隔離人員210人、採集咽拭子210人;一天消殺房間80間、160次;2小時統計一次集中隔離人員情況;每天上報各類數據20餘次……瑣碎、繁雜,是疫情防控中基層工作的最直接體現,但榮譽並沒有因為工作平凡而忽略他們。
  • 宿城雙莊街道白堡社區:居家隔離不隔心
    「感謝你們全家的配合,醫學觀察期已滿,經衛生健康部門評估,從今天起,你們解除居家隔離。但是疫情尚未過去,不可放鬆防疫控疫的警惕,做好自我防護,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外出時請戴口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宿城區雙莊街道白堡社區相關負責人來到社區居民劉先生家中,向他們宣布解除隔離的通知。「這個春節雖然一直在家哪也不能去,但我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劉先生激動地說。
  • 隔離時發病不報解除後拖成重症,莫讓諱疾忌醫毀己害人
    該病例3月19日與丈夫乘飛機從英國倫敦出發底京後,申報健康無異常,按規定進行集中醫學觀察。25日,隔離點動員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夫妻均未參加。30日晚,其出現咳嗽、咳痰、噁心、精神不振等症狀,自行服藥,在工作人員詢問其健康狀況時未報告。4月3日,夫妻解除隔離,由集中隔離點車輛轉運至市內集散點後回家。
  • 馬布裡解除14天隔離下樓放風,小區裡都戴口罩,老馬不習慣
    3月26日消息,今天,北京北控男籃的美國籍主教練馬布裡在結束14天隔離之後,終於可以下樓放風了,他佩戴口罩出門,大家都戴著口罩。自從3月11日從美國回到北京,馬布裡就在北京朝陽區呼家樓街道呼家樓南裡社區的家中接受隔離觀察。
  • 滯留開封的湖北女孩解除隔離後,第一件事就是……
    這是2月7日,湖北女孩小李解除隔離後見到記者時說的第一句話。2月1日,本報報導了湖北女孩小李來豫被困,開封人伸手援助的故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詳情戳:湖北女孩孤身被困開封,一群開封人來幫她渡過難關)2月7日,已過「居家」隔離期的小李在體檢後顯示一切健康,隔離解除了!
  • 解除隔離健康寶仍為「黃碼」?北京教育考試院回應
    按照要求,考試當日,考生須持準考證、有效身份證件、考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和綠色健康碼,經體溫測量低於37.3℃後,方可正常進入考場參加考試。如果解除隔離後,健康寶仍顯示「黃碼」,不是「綠碼」,該怎麼辦?北京教育考試院表示,如果社區已經解除了隔離,考生的健康寶還是顯示「黃碼」,要及時聯繫所在社區,確認社區已經通過社區系統對自己進行解除隔離。
  • 社區醫生「沒啥花頭」?上海阿姨爺叔寧可不搬家,也要跟家庭醫生...
    今年是梅卿來到打浦橋的第12年,也是她擔任社區醫生的第21年。其間,她見證了上海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的不斷完善,親歷了老百姓對社區醫生從不信任到依賴的轉變,還有應對今年突發的疫情。從業20餘載,這位今年42歲的「年輕老醫生」,正迎來她職業生涯最好的時刻。 結緣最長的病人並不歸她管
  • 隔離病毒不隔愛 祥園社區把關愛送上門
    「你好,是社區居委會嗎?可以幫我送一些蔬菜上來嗎?」上午10點多,新城區東風路街道祥園社區幹部就接到在小區自行隔離群眾的電話。接到電話後,社區幹部就趕往超市為群眾採購商品。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為了照顧隔離人員日常生活所需,祥園社區組織專人做起了居家隔離居民們的「管家」。不論是需要「跑腿」採購生活用品還是需要「陪聊」紓解因隔離帶來的精神壓力,社區幹部24小時隨時「待命」,解除他們不便出門的後顧之憂。「雖說居家隔離的居民找我們多數是請我們幫忙送菜或是詢問解除隔離後的一些問題。
  • 虎頭山隔離的26天——王益區七一路街道辦建樂社區主任張玉鳳抗疫...
    陽光訊2月18日下午,銅川市宣布:王益區雙龍社區虎頭山40號樓小區91戶224名居民解除隔離。銅川市王益區七一路街道辦建樂社區張玉鳳回想這26天以來的經歷她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心裡踏實多了。浴室裡的1個半小時1月22日下午,七一路街道辦事處召開了專項工作安排部署會,按照會議要求,張玉鳳所在的建樂社區及時組織落實排查。據張玉鳳回憶:「1月24日上午10點,我正在洗澡,突然接到辦事處電話——要求對3名疑似人員再次核實!當時,我腦子一片空白,顧不上穿衣服,就趕緊撥打電話詢問情況後立即電話安排人重新核實信息。
  • 大連市西崗區工人村社區解除封閉管理
    8月6日0時到24時,大連市無新增確診病例,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這是自7月22日大連發生本輪疫情後,首次當日同時沒有新增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此外,大連市西崗區香爐礁街道工人村社區已連續14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解除封閉管理。大連市衛健委副主任趙連介紹,當前,大連市連續多天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保持在個位數,治癒病例出院數不斷增加,重型病例僅剩1例。
  • 留英「00後」:從英國宿舍出發58小時後,我開始了單獨隔離
    作為同學中較晚行動離英、同時也是最後一批「居家隔離」的返滬留學生,金祺向我們講述了他58小時回鄉經歷及前前後後的故事。 三月中旬,英國首相鮑裡斯召開的眼鏡蛇會議及會後釋放出的非常規抗疫思想在留學生群體中投下了重磅炸彈。很多人開始準備動身回國。 3月15日,金祺隨大流地訂了一張3月28日的回國機票,路線為曼城到阿布達比轉機北京。但是一周後,留學生們組建的互助微信群裡,陸續傳出了阿布達比到北京的航線即將關閉的消息。
  • 社區裡來了家武漢人|社區主任:居家隔離,我給你送菜
    「咚咚咚」,30日16時許,敲門聲響起,從武漢回哈探親、正處於居家隔離觀察期的張先生知道,社區主任又上門送菜了。黑衣者為張雪隔著門縫,他接過四大兜物品,急匆匆地關上門。不是不想和社區工作人員說說話,可為了減少接觸,有些話他只能通過電話、微信來表達。「沒少給你們添麻煩,等解除隔離期,我一定要請大家吃飯。」在電話中,張先生和社區主任張雪約定著。張雪是道外區南直街道辦事處和平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連日來,作為轄區5822戶居民的「大管家」,她和工作人員奔走在宣傳走訪、排查外來人員工作一線。
  • 支援武漢男護士解除隔離就收到「夢想兌換券」
    男護士解除隔離就收到「夢想兌換券」 他曾在防護服上留心願:「陪老婆海邊散步」 本報聯合多方幫他們安排好圓夢旅程 記者 顧榮 攝 4月22日上午,長沙世紀金源大酒店,4月7日從武漢回到長沙的湖南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彭雲坤正式解除隔離觀察。本報記者和湖南正能量合伙人姚小蘭早早來到酒店,為他送上一張「夢想兌換券」,助他實現「陪老婆海邊散步」的心願。 「真的可以陪我去海邊嗎?那我趕緊囤假呀!」得知和丈夫戀愛時期的「心願」即將實現,前來接丈夫回家的妻子劉滿華也驚喜不已。
  • 解除隔離健康寶仍為「黃碼」怎麼辦?北京教育考試院發布研考問答
    按照要求,考試當日,考生須持準考證、有效身份證件、考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和綠色健康碼,經體溫測量低於37.3℃後,方可正常進入考場參加考試。如果解除隔離後,健康寶仍顯示「黃碼」,不是「綠碼」,該怎麼辦?
  • 這個元宵節 杭州市委黨校TR188乘客解除隔離回家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杭州市委黨校隔離點的微信群裡,200多名TR188乘客都有抑制不住的喜悅。1月24日晚10時許,TR188次航班從新加坡到達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機上335名乘客中有武漢客人116名。由於事先掌握信息,杭州與機場聯動進行了嚴格管控。飛機著陸後,219名其他乘客在市委黨校集中醫學觀察。
  • 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點裡什麼樣?記者實地探訪
    廣州賓館 媧麗婭說,她第一天被送到廣州賓館的時候,出現了各種情況,有的同胞哭了起來,情緒很激動,有的吃不慣這裡的飯菜,但是又沒有網絡支付方式,不能叫外賣,可以說是吃飯都成問題。但是看著醫護人員真誠的關心和服務,媧麗婭主動當起了翻譯,甚至在隔離期滿後,還主動留下聯繫方式,隨時準備著志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