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居民健素水平 實現慢病自我管理

2021-01-15 西城區天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高血壓的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科學的生活作息,是最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

9月7日,天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東經路站的站長陳珺帶領全科醫生王汝冰組織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的成員開展活動——科學運動健身之毛巾操。活動教室所有門窗都最大化打開,保證空氣流通,組員全程佩戴口罩。

本次活動內容由醫務人員帶領小組成員進行老年人防跌倒毛巾操的動作學習。這是一套針對老年人群的健身操,分為9節,通過蹲起、抬腿、伸展等動作達到鍛鍊下肢,提高平衡能力的目的,簡單易學,便於長期堅持練習。通過毛巾操的持續訓練可以達到提高下肢肌力、改善身體靈活性和預防跌倒的效果,同時也對老年人血壓的控制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套毛巾操做完大約要一個小時左右,相當於人慢跑30分鐘所釋放出的熱量,一般來說每周2次-3次就足夠了,非常適合不宜大運動量的老年人和久坐不動的年輕人。

活動結束後,陳站長和王大夫又對患者們提出的高血壓的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大家紛紛表示這種寓教於樂的大講堂方式比單純的坐著聽課更有意思,更容易記住知識點。天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今後將繼續定期開展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活動,通過科學的健康知識講解和持續的健身操練習,不斷提高轄區慢病人群、老年人的健康素養水平和對抗疾病的能力,實現慢病自我管理的目的。

相關焦點

  • 大咖對話百慕迪CEO|論積「微」成「著」,實現慢病管理突破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我國慢病患病人群呈年輕化和上升趨勢,是影響人群健康和居民死亡的主因,慢病防控,勢在必行。儘管我國已採取一些措施防控慢病的發生和發展,但仍存在知曉率低、服藥率低、控制率低的現狀,如何實現慢病防控的高知曉、高治療、高控制率等成為關注的重點。
  • 青島: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
    據介紹,「十三五」時期,青島市緊緊圍繞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目標要求,積極推進健康青島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全市衛生健康事業穩步發展,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2019年,全市孕產婦死亡率7.22/10萬,嬰兒死亡率1.89‰,人均期望壽命81.43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深化,首診在基層,大病不出區(市)公立醫院改革持續深化。
  • 中康科技首創AI健康閉環管理 引領中國慢病智慧診療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慢性病已成為影響和威脅我國國民健康水平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國家2019年出臺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文件,圍繞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兩大核心,提出了15項重大專項行動,慢性病防治成為其中重要的一環,全民健康已經成為全社會都亟須重視的問題。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智雲健康慢病管理新模式受關注
    本次報導還展示了一站式慢病管理與智慧醫療平臺智雲健康的創新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應用電子病歷等智能化手段,對住院患者血糖全程跟蹤管理,並將數據在多科共享,在提高醫生診療效率的同時加強了慢病管理的可控性,該系統得到了北大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等醫生的肯定。
  • 鹿管家推出個性化慢病管理服務包 家庭健康管理進入雲時代
    目前,中國慢病人群在3億人以上,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88%,導致的疾病負擔佔總疾病負擔的70%以上,而人口老齡化和慢病年輕化趨勢也日益加劇。運用新技術新模式開展慢病的控制和管理,讓慢病患者以更低的成本生活的更長壽、更有質量,不僅是關係到患者及其家庭成員切身利益的大事,更是國家新醫改的重點之一。
  • 松陽縣醫共體多管齊下破難題 優化基層「兩慢病」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優先松陽縣人民醫院醫共體堅持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優先原則,普及核心健康知識,讓群眾自覺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主動成為自我健康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各醫共體分院結合轄區內群眾慢病情況、健康需求,高質量推出了「三個一」健康教育行動,即每季度推出一份《健康促進專刊》、一條健康提醒、一場健康講座。
  • 深圳壹健康2020年攜手廣東省營養師協會:慢病調理師來了
    也許有些人並不太了解這份職業:慢病調理師。簡單來說,就是從事慢性病膳食營養狀況的評價,進行膳食營養指導和慢病教育,為慢病設計個性化的綜合幹預方案,達到有效防治慢性病及其併發症,促進慢性病有效控制的專業人員。深圳壹健康自成立以來,始終關注用戶健康狀況,為顧客建立了健康管理中心。
  • 前沿觀察: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需求側改革的關鍵
    原標題:前沿觀察: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需求側改革的關鍵   【前沿觀察】不斷提高
  • 提高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提高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1、科學規劃設計,精心組織施工是提高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水平的關鍵園林綠地要根據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質進行科學設計,合理布局,以鄉土樹種為主,喬、灌、草按照生態學的原理進行配置,常綠與落葉相搭配,滿足植物各自生長所需的產地條件
  • OA系統,是如何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的?
    OA系統作為企業管理類軟體的典型代表,在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方面,到底有多大作用呢?這不僅是OA用戶普遍關心的核心話題,也是協同OA軟體的核心應用價值所在。今天筆者就協同OA如何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做個簡單的闡述,希望對用戶有所幫助。
  • 「寶健E家」服務居民健康生活
    「寶健E家」作為2018年區衛健委探索的社區健康服務體系,已在全區1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市民可以自我檢測血壓、體重等16項指標。2020年,寶山區已完成「寶健E家」的全面升級,並通過健康雲聯通社區HIS系統,可以實現30項健康指標監測,同步居民健康檔案等多項功能,成為市民方便、快捷、可及的健康服務平臺。
  • 炎症性關節病,像馬拉松一樣做好慢病全程管理
    炎症性關節病,像馬拉松一樣做好慢病全程管理 2020-12-16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健客網創始人謝方敏:以慢病管理為基石 加速推進網際網路醫療進程
    在2020年的合作夥伴大會上,健客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謝方敏帶來的新戰略,是新年的2億健康創新基金計劃,將分別用來打造醫生品牌,和數位化升級慢病管理。  作為健康創新基金計劃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健客集團還將在慢病管理數位化、智能化的科技應用方向投入1億元。
  • 京東健康與艾爾建開啟戰略合作 共建智能化慢病管理系統
    京東健康與艾爾建開啟戰略合作 共建智能化慢病管理系統  醫藥電商在近年來的蓬勃發展,為傳統製藥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增長空間,而醫藥電商基於網際網路能力和資源所打造的完整醫藥服務生態
  • 銅山區積極探索居民健康管理新模式
    據了解,銅山區從2019年開始在全區範圍建立居民健康管理中心,該中心作為公共健康管理和醫療共享服務平臺,利用多種醫療檢測設備、健康管理系統以及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居民構建專業、安全、高效的健康管理體系,實現自助健康檢測、健康檔案建立、慢性病篩查等服務內容,向上下級醫療部門傳送共享信息,為群眾提供精準的醫療健康管理服務。
  • 打造品牌醫生發力科技醫療,健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深耕慢病管理
    謝方敏解釋說,打造品牌醫生,除了讓患者了解醫生,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科普教育本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慢病管理,「與此同時,一個品牌醫生將產生榜樣效應,帶動更多醫生的加入到健客。」通過打造品牌醫生平臺,能夠達到以醫帶患的效果。畢竟相較於健客慢病管理中心的普通客服,專家意見對患者的影響力、吸引力也更強。
  • 網際網路+慢病管理:好大夫在線APP助力青年醫生高效隨訪慢病患者
    中新網11月23日電 11月19日,由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辦的青年醫師病例演講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南京舉行,大賽旨在促進心血管領域的學術交流,分享高血壓診療經驗。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10位優秀的青年醫師脫穎而出,進入全國總決賽。
  • 九九重陽 久久關愛 美年大健康持續發力老年慢病管理
    [2]這就意味著,老年人慢病管理是當下中國健康管理產業發展必須攻克的一道難關。   多樣化的體檢+服務   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健康需求   每年10月重陽節期間是感恩敬老,祝福長壽的傳統節日。在這個重要時節,美年大健康「九九重陽 久久關愛」活動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面向老年人提供多種健康體檢方案和健康管理服務,惠及老年群體和他們的家庭。目前,美年大健康定製的「美年好醫生」系列健康體檢產品,已涵蓋了心腦血管病、高發腫瘤(癌症)、胃腸道疾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老年高發慢性病方面的篩查服務,致力於守護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 政策角度:MMC健康便利店落子九州大藥房新體中心店,加碼地方慢病...
    現如今,慢病已逐漸成為我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慢病的全病程管理開始被人們重視,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實施慢病綜合防控戰略,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的15大專項行動中,慢病防治專項行動佔了4項,健康影響因素六個專項行動也均與慢病防控密切相關。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
    如何提高慢病防治的素養和能力方面情況,一會兒請常繼樂同志和大家一起溝通一下。所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還要繼續以基層為重點,推進基層服務能力的提升,提升基層慢病防治的水平。一是要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完善醫共體內的體制機制,促進整合縣域衛生資源,引導優質資源下沉到基層。二是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開展基層衛生人才能力的提升培訓項目,通過線上線下來提高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鄉村醫生等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