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業要做「自有品牌」 這幾個問題先搞清楚

2021-01-09 聯商網linkshop

攝影/聯商網

聯商網消息:零售的根本在於商品,擁有符合顧客需求的商品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如今,不論實體零售商還是電商,都在不斷加快PB(自有品牌)商品的開發步伐。

何為自有品牌?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簡稱PB)一般是指零售商通過收集、整理、分析消費者的需求後所開發的新品牌,擁有自設的生產基地,或委託合適的生產企業,且獨立控制銷售渠道。自有品牌商品是零售商從設計到經銷全程控制的商品,也被稱為私有品牌(Private Label)。

自有品牌的優勢在於省去了營銷和渠道費用,有利於提高利潤,同時其低成本也反映在價格上,能吸引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尼爾森全球自有品牌報告》顯示,中國自有品牌市場佔有率僅為1.3%,遠低於發達市場的15%及以上。這說明,自有品牌在中國還有巨大的商業潛力仍未被有效挖掘。

在這個從量的需求轉變為質的需求的消費新時代,我們為什麼要開發自有品牌商品?開發什麼樣的自有品牌商品?國外開發自有品牌有哪些成熟與成功的經營或開發邏輯,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我國目前自有品牌開發的基本狀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自有品牌開發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未來如何發展?

為探討這些問題,8月24日晚,聯商高級顧問團特別組織了以「自有品牌」為主題的第30期線上沙龍。這是一次國際化、跨南北、跨業態的主題沙龍。本次沙龍邀請到了羅森中國董事、副總裁、上海羅森便利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晟,朗然資本創始合伙人潘育新,國際自有品牌運營專家、螞蟻商聯自有品牌顧問夏駿桉(Arjun Bellani),美國HEB超市集團公司全球採購總監Charli Cao曹連休,聯商網副總經理方獻禮等分享嘉賓,主持嘉賓仍為聯商高級顧問團主任、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

Part 1

為什麼要開發自有品牌?

張晟認為,如果只是為了提升零售業毛利,那麼不應該做自有品牌,而是要做好買手制,買斷不退貨。自有品牌的最大目的應該是差異化,做到你無我有。如果要做你有我優,市場調研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是需要積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方獻禮看來,不同類型的企業、處於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處於不同競爭態勢的企業,在自有品牌開發方面,都有不同的目的和目標。有些零售商是因為某些品類找不到好的產品供應商,而自己做這個品類;有些零售商是因為看到行業其他友商都在做自有品牌而跟風;也有極少一部分專業零售商(三隻松鼠、百草味、名創優品等)是奔著打造某種生活方式而開發和運營自有品牌的。目前階段的很多零售商的自有品牌經營策略,很少有哪家能有一個很清晰的自有品牌經營戰略,或者清晰的自有品牌經營策略和目標。

聯商網友王潤琦表示,為什麼需要自主品牌:一類類似於沒有一二線品牌的品類,比如毛巾、廚具、簡單的雜貨。自主品牌可以提高大部分的毛利,並且能控制質量。一類是固有品牌利潤極低,品牌溢價超高的品類,可樂、啤酒、牛奶,雖然自主品牌銷售額肯定遠低於一二線品牌,但是還是能創造大量毛利。

夏駿桉的觀點是,中國的PB(品牌)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從「不到3%」發展到10%,本土零售商將成為「拉動增長」的關鍵 。通常在自有品牌的起步期是建立單一品牌以「開拓未來」,成熟期表現為多品牌,跨品類和數百個SKU的開發和管理。

Part 2

開發什麼自有品牌商品?

在首次新零供大會上,侯毅宣布盒馬鮮生的自有品牌將發展到50%,日日鮮商品將從蔬菜、雞蛋、豬肉、牛奶四大類進一步擴展到其他生鮮品類。螞蟻商聯今年要開發80支自有品牌商品,已經在會員單位推廣的有啤酒、牛奶、酸奶等。那麼,零售業到底應該開發什麼樣的自有品牌呢?

夏駿桉介紹稱,在螞蟻商聯各零售商開發的PB(自有品牌)源於「地方、區域、省級」。螞蟻PB(自有品牌)的意圖為「面向全國.多渠道,在大品類有競爭力,在『無品牌』品類有領導力」。「M我得」是螞蟻商聯開發的自有品牌,定位「面向全國,全渠道」。「M我得」的立場是專注「中高收入的購物者和消費者」,為之提供比市場領導品牌更好或同等的質量,有「更好的價值感」的產品。「M我得」營銷(主持人註:螞蟻商聯開發的自有品牌)將充分關注它的「主要目標消費者」,讓他們識別和認知到「M我得」品牌並願意嘗試使用。基於「紮實的品類分析和最適合(M我得)的品牌形象」,「M我得」產品和SKU年內將擴展到80支,並逐步來實現自主品牌的意圖與「顧客對零售商的感知」相契合,提升各區域零售商形象。

曹連休認為,自有品牌的開發是根據公司的需求來訂的。例如:可口可樂整年銷售最高但利潤極低,所以HEB決定開發自己的可樂品牌,雖然跟大品牌競爭很艱難,但一年半以後我們從可口可樂的整年銷售額中奪回了50%的銷售業績,毛利從5%增加到30.7%。

潘育新稱,不同業態的自有品牌是不同的。折扣店:基本以自有品牌為主的業態是硬折扣業態,以自有品牌和有限廠牌(低深度)共存的是軟折扣業態,均一店也是折扣店的變種。折扣店現在的生活雜貨開發得越來越多,特別是均一店。專業店:以PB為核心的專業店擁有超強的競爭,從無印良品到優衣庫再到宜家,都是成功的典範。大賣場、超市、便利店:都有一定的自有品牌比例,便利店因為有自有鮮食,所以比例最高。電商:網易嚴選、小米等,本質都是折扣店的線上化。

周勇表示,站在顧客的角度想有這麼幾個方面:自有品牌,有些要做廉,有些要做好,有些要做真,例如蜂蜜就要做真。做廉、做好、做真、做美,這就是顧客的四個痛點。 

農產品,原產地,如蒙自石榴、奉化市桃、奉化芋頭、奉化草莓,都是好東西,但東西好了就會有冒充,怎麼辦?有自有品牌背書,讓顧客相信,我這裡供應的才是真貨。

對於這個問題,方獻禮的觀點是,開發什麼自有品牌是由企業的經營戰略或者供應鏈經營策略決定的,綜合目標市場的消費者需求,根據動態的數據分析,找出自己認為可以切分的「細分品類」,做到極致,打爆它,才有機會。

Part 3

國外開發自有品牌有哪些成功的經營或開發邏輯,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曹連休跟大家分享了HEB是如何開始自有品牌創業的。首先,HEB認為必須先要聘請一位有學歷的食品科學專業人士;第二:有食品專業人士制定食品檢驗標準,例如:農殘、化殘、重金屬、瘦肉精等是零標準還是0.01標準。HEB的Cental Market 就是以0.01的標準檢驗所有的食品。有了這個標準才開始自有品牌的開發。0的標準就是所有其它HEB門店的檢驗標準。

所有給HEB供貨的供應商必須接受HEB的衛生檢驗標準的課程,一般為三日培訓,並且承擔自己的培訓費用。只有考核合格的供應商才能給HEB提供食品,這樣供應商才能給HEB供貨。這樣供應商供應的食品才能符合HEB的要求,做好長久的合作基礎。

HEB高薪聘請了汰漬的研發副總裁,針對汰漬品牌開發的一款洗衣液Bravo,就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這個洗衣液兩年時間超過汰漬其他產品銷售額總數的20%,其現在已延伸出24個SKU。

夏駿桉表示,零售商需要「積極主動」地展示和差異化「自主品牌的質量和形象」。

方獻禮說:我研究過一段時間的國外零售商的自有品牌開發,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Costco的柯克蘭籤名系列,幾乎覆蓋了Costco的每個經營品類,目前在Costco的銷售佔比超過28%,就是銷售額超過350億美金的一個系列。Costco是會員俱樂部,柯克蘭籤名系列就是打造極致的性價比,這就是這個品牌的標籤。而且Costco也在通過自有品牌的競爭力,迫使其他供應商給商店提供更大的支持。」

Part 4

我國目前自有品牌開發的基本狀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張晟認為,中國目前大力發展自有品牌的時候還沒到,因為生產企業的品質良莠不齊。當生產企業的品質相對均等,消費者才會信賴。對品質要求高對品牌忠誠度相對低的商品才適合自有品牌,品牌忠誠度高的商品不適合做自有品牌。

產品差異化即便做到,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由於品牌忠誠度不高,又很容易被模仿。所以自己的調研分析能力與生產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研發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今天我們國家消費者看到自有品牌時還要看生產企業名稱,所以做起來難。零售業的自有品牌是需要循序漸進。Costco的kircland品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壓低價格目前在國內一定不會有好的生產企業幫你做。

周勇表示,我國自有品牌佔比較低、業績較差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零售組織化程度太低,連鎖百強的銷售額還不及沃爾瑪一家的銷售總額;二是我國零售業的口碑不太好,殃及自有品牌;三是我國零售商普遍缺乏慢功夫,自有品牌商品普遍缺乏有質感和高品質的價值認同。

供應商生產的產品品質不好的情況多如牛毛。我覺得這也是自有品牌開發的機會。有關產品的問題,有關消費的需求,有些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有些則比我們想像的要簡單。該複雜的時候要複雜,該簡化的時候要簡化。

在方獻禮看來,我國還處於自有品牌經營的初級階段,就是在做一系列的產品,很多企業還沒到達「打造品牌」的階段。目前主要問題還是如何認知自有品牌,如何樹立目標、設計路徑,及達成策略。

一個產品是不是品牌商品,不是由零售商或社會媒體所定義,而是由消費者所定義,如果消費者覺得這個產品代表著「高性價比」或者「時尚的生活方式」,那麼,這個產品的牌子就是品牌。消費者買的是價值,而不是價格,如果自有品牌不能做出來有利於消費者的價值,那麼,是不會被買單的。

所謂零售商,就是零售專家,而不是生產專家或品牌營銷專家,做自有品牌意味著你不僅僅做零售專家,也要成為生產專家、品牌營銷專家、供應鏈運營專家,這個轉變是需要過程的。

Part 5

一句話來概括對零售自有品牌的期望

周勇:自有品牌既要做「性價比」,更要做「品價比」。

潘育新:未來我看好均一價性的折扣零售,現在生活雜貨店是個趨勢,核心還是PB。

方獻禮:能像茅臺、五糧液、華為、格力等卓越的國家品牌一樣,讓我信任。

在本次沙龍尾聲,主持嘉賓周勇總結稱,開發自有品牌,各有自己的算盤,關鍵是要有好的立場。概括地說,就三句話:零售商要有「拿手絕活」,才能提升商品管控能力;要小心觸摸顧客的「痛點」,開發既對顧客有價值,又能體現自身優勢的商品;要做好自有品牌商品的定價、推廣與促銷活動。

往期沙龍回顧:

第29期:風口上的便利店與日本差距在哪?高管們爭論下有了答案

第28期:多位資深操盤手縱論杭州商業發展現狀,差距在哪?

第27期:零售人的幸福是什麼?聽聽這些零售從業者的心聲

編後語:我國目前自有品牌商品銷售預計佔比不足3%,而在「螞蟻商聯」召開的第二屆全國自有品牌大會上,預計到2018年底,螞蟻商聯開發的自有品牌數將達80支。本次大會的參會人數從去年600人增加至限額的1500人,可見全國零售業對自有品牌的關注。為此,聯商網特別策劃「談自有品牌」,一起來探討自有品牌那些事,促進自有品牌的發展。

(組織:聯商高級顧問團 整理/聯商網 張佔英)

相關焦點

  • 為零售企業提供創新思路「2020自有品牌與可持續海產品發展報告...
    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主辦的「2020年中國零售業自有品牌年會」如期通過線上形式召開。會議期間,CCFA聯合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共同發布了題為「健康生活,健康海洋」的《2020零售業自有品牌與可持續海產品發展報告》,為行業及零售企業提供創新思路。
  • 做自有品牌,這些難關要過
    「只要總量不低於開機成本5萬元,精華、水乳、面膜,還有各種網紅爆款都可以做,我們給你貼牌或者你自己提供品牌都可以。」今年以來,不少化妝品生產企業將供貨標準一再調低,以5萬元甚至更低的成本就可以自己當老闆做品牌。這個誘人的條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美妝從業者加入自有品牌陣營,尤其是擁有現成的銷售渠道的化妝品連鎖店。
  • 激蕩零售新格局,永輝如何藉助自有品牌彎道超車?
    自有品牌一直是超市的金字招牌,如今自有品牌更將成為零售企業撬動零售流通的新支點。近日,全球第一的專注自有品牌開發公司達曼國際聯合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2021年中國自有品牌行業發展白皮書》,盤點零售巨頭表現,揭秘自有品牌發展三大趨勢!  在自有品牌快速發展的當今中國,隨著零售業競爭的日趨白熱化,越來越多的零售商開始增加自有品牌投入,將其作為長期戰略的一部分。
  • 沒搞清楚這7個問題之前,先不要做拉皮手術
    拉皮沒搞清楚這7個問題之前,先不要做拉皮手術!那麼,這類求美者先不著急做手術,對手術再做個詳細的了解,真的準備好了再決定也不遲。,就能挽回老公的心,這種情況不建議做手術,手術解決不了感情問題。心臟病,藥物控制良好,心態良好,也可以做手術,但需要術前要跟麻醉醫生做嚴格評估。欲了解更多拉皮手術的相關問題,可關注頭條號:整形醫生祝東升。
  • 激蕩零售新格局,永輝如何藉助自有品牌彎道超車?_發現頻道_中國...
    自有品牌一直是超市的金字招牌,如今自有品牌更將成為零售企業撬動零售流通的新支點。近日,全球第一的專注自有品牌開發公司達曼國際聯合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2021年中國自有品牌行業發展白皮書》,盤點零售巨頭表現,揭秘自有品牌發展三大趨勢!
  • 接到面試邀約時,先問清楚這三個問題,再決定去不去
    企業HR在邀約電話接近尾聲時,會確認求職者是否能過去面試,並約定面試的時間,這時很多人就開始猶豫了,究竟要不要答應呢?答應吧,怕了解不夠深入,對方的提供的職位不一定是自己理想的職位;不答應吧,又怕錯失一次面試機會。
  • 天貓超市推零食自有品牌棒倍特,藉此來分析全球零售商自有品牌的發展,以及國內零售商自有品牌現狀和戰略意義
    ,也代表著零售環境的成熟,而成熟的零售環境對於一家初創食品企業的挑戰是全方位的。而在宣傳上,棒倍特也僅僅是通過天貓超市和薇婭直播間做過相關推薦,除此之外再無大面積的推廣。即便如此,此次阿里低調推出棒倍特,仍反映出國內零售商打造自有品牌的潛在趨勢。 近年來,阿里、京東以及其他各大線上線下零售商紛紛發力自有品牌,似乎自有品牌已成為零售企業的必由之選。但相關數據卻表明我國自有品牌佔零售額比重僅在1%左右。
  • 零售業自有品牌與可持續海產品發展報告2020
    這13 家 企 業 中,23.1% 的 受訪企業表示其自有品牌海產品銷售佔比超過 10%。然而,對於未來的規劃,85% 的受訪企業表示到 2020 年仍將或計劃在 2020 經營自有品牌海產品。其中,自有品牌冰鮮海產品在整個冰鮮產品中的佔比非常高;而冷凍調理海產品除 iglo、Birds Eye 等幾個核心品牌外,其餘均為零售自有品牌產品;作為歐洲市場常見的罐頭類食品,除去Prince、John West 等極少的廠家品牌,幾乎每家大型零售企業都開發了自有品牌的罐頭類產品。
  • ——自有品牌大型零售...
    我們相信背靠中國不斷增強的消費能力和升級意願,以及豐富的產業資源和產業重構的機會,中國一定會出現很多世界級的消費品品牌,其中自有品牌大型零售業態正是機會之一。 過去世界範圍內已經誕生了宜家、迪卡儂等多個現象級的自有品牌大型零售業態模式。
  • 與其逼問他愛不愛你,不如先搞清楚這幾個道理
    「是遊戲重要還是我重要」「你還愛不愛……」在面對這些問題時,一些求生欲極強的男性,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先救你」「遊戲沒你重要」「我愛你」但經常被問這種問題的男性,心裡總是覺得很迷惑:「她為什麼總是追問我「愛不愛她」這種無聊問題」「如果不愛她,我為什麼要跟她在一起,這分明是對我的不信任」從這裡可以看得出:對於男性來說,愛的表達方式更多的是體現行動上,而不是光靠嘴上說的;但對於女性而言,更多的是想從對方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 揭秘|你知道絲芙蘭自有品牌都是哪些代工廠做的嗎?趕快看!
    雖然絲芙蘭自有品牌在護膚方面並不是十分強勢,但絲芙蘭自有品牌的面膜陳列面積也超過全門店面膜陳列面積的1/3,可見絲芙蘭在自有品牌上還是頗下了一番心思的。 此時的品觀君只想問一個問題,絲芙蘭這麼看中的自有品牌都是哪些代工廠生產的?
  • 揭秘|你知道屈臣氏自有品牌都是哪些代工廠做的嗎?趕快看!
    我們知道,屈臣氏對於代工供應商的選擇有著極其嚴格的標準,所有生產方,除了要通過系列指定質量體系審核外,還需經第三方機構及屈臣氏專業QA人員的共同審核才能成為屈臣氏認可的生產供應商。今天,我們就來揭秘屈臣氏的自有品牌和背後的代工供應商。 首先,我們以自有品牌的系列為維度,把屈臣氏內自有品牌做一個大概分類(不包括食品和生活用品等)。
  • 自有品牌會成為超市的秘密武器嗎
    自有品牌或許將成為零售企業撬動零售流通的新支點。12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山姆宣布對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的700多個自有商品進行全面升級。自有品牌對零售企業意味著可以獲得與全國流通品牌差異化競爭的優勢,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當下,自有品牌甚至成為超市應對電商、社區團購截流消費者的有效商品。
  • 盒馬自有品牌:重新定義產品「生命力」
    不難預測,盒馬自有品牌開始告別中國超市低質低價的1.0模式,正走向高品質消費的2.0模式的路上。在闖關路上,盒馬自有品牌到底是一種為迎合品牌營銷而做的一種門臉式的「噱頭」,還是一種在行業競爭中勝出的「工具」?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PB),又稱為零售商品牌,即零售企業參與到產品從設計到生產、銷售的全過程。
  • 先隔離還是先防曬?拜託先搞清楚這些問題再說吧!
    選購前要仔細看一下英文名噢~綜上,如果你塗隔離,是為了隔離汙染輻射,請放棄這個想法!如果你塗隔離,是為了防曬,請注意防曬效果可能無法充分發揮。因此,塗隔離最重要的功能是作為妝前乳,幫助後續彩妝發揮更好的效果。
  • 盒馬邁入自有品牌建設下半場
    11月30日消息,零售圈獲悉,盒馬自有品牌商品的銷售佔比目前已經達到10%,幾乎是在國內零售行業裡面是最高的。從2016年首次推出盒馬牌五常稻花香大米到如今擁有盒馬藍標、盒馬工坊、盒馬日日鮮等多品牌的超1000+商品SKU,盒馬自有品牌商品體系已經初步形成。
  • 醫生提醒:先搞清楚這個問題
    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人的心臟功能很不好,當一個人的心臟出現問題時,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會把他當成易碎的寶貝一樣,告訴他要好好靜養,以免心臟出現更大的問題。可是問題來了,我們平時又經常聽人說生命在於運動。那麼心臟出現問題之後,到底是應該靜養呢?還是應該運動呢?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運動還是靜養?
  • 搶灘自有品牌 電商如何決勝
    儘管當年電商企業被質疑是模仿超市自有品牌的追風行為,但時至今日的兩年內,電商的自有品牌經歷了大浪淘沙後留下了市場認可的產品,甚至督促著諸多商超加緊完善自有品牌矩陣。同為12月,先是山姆宣布對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的700多個自有商品進行全面升級;盒馬緊隨其後,稱今年以來已經推出超過20000款新品,其中6000多款為盒馬自有品牌商品。
  • 酷趣熊玩具加盟店帶你了解自有品牌營銷的戰略優勢
    1.信譽優勢  敢於使用自有品牌的零售商業企業往往有良好的聲譽和企業形象。  2.價格優勢  零售商品牌戰略的成功,最大優勢在於可掌握商品的自主定價權,使商品價格大大低於同檔次商品的生產企業的產品價格。從西方發達國家的實踐看,零售商品牌要比一般廠家同類商品價格低20%~30%,有些商品的價格還要更低,因而在價格上很有號召力,原因在於:  (1)大多數零售連鎖店往往是大批量進貨,易形成規模效應,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
  • 化妝品店都打起了彩妝自有品牌的主意
    但現實是,由於不及全國性連鎖規模大,自有品牌銷量不足,同時伴隨自有品牌過度抄襲、概念模糊等問題,區域性化妝品連鎖店自有品牌之路鮮有成功案例。此前有媒體報導,本土化妝品連鎖山東三信洗化於2001年與韓國化妝品企業合作生產護膚品系列就以失敗而告終。 而硬幣的另一面,自有品牌「沒有壓貨限制,利潤空間高」等顯而易見的優勢依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