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滋補強身的麻油雞這麼做,吃完全身舒坦,美味

2020-12-18 聚府食堂

舌尖上的中國:滋補強身的麻油雞這麼做,吃完全身舒坦,美味

天氣入秋,可以開始進補了,一個黃酒雞,一個麻油雞,我最愛,又香又好味,又可以補身。

麻油雞,其實同客家黃酒雞有點像,臺灣朋友坐月就是吃這個補身,就像我們吃雞酒補身一樣,於是便請教朋友阿嬤(即嫲嫲)做法,原來和黃酒雞相似,但味道更勝10倍

麻油雞在臺灣是滋補聖品,對女性日常及產後調養有很好的功效,也適合體寒人群。麻油雞雖然製作方法簡單,但需要的食材可不算低廉,傳統的麻油雞不加一滴水,以米酒、馬油熬製而成,

麻油雞的做法:

主料:雞腿

輔料:油、生抽、芝麻油、米酒、白糖、鹽、紅椒、蔥、蒜、姜

烹製過程:

1、雞腿洗淨,斬成塊狀;姜切成片,蒜頭拍扁去衣。

2、紅椒去蒂和籽,切成滾刀塊,蔥切成蔥花, 姜切成片,蒜頭拍扁;

3、油燒熱,放入蒜瓣用小火煎至金黃色,放入薑片炒香,倒入雞塊大火爆炒2分鐘左右;

4、注入1碗清水煮沸,加入適量生抽、芝麻油、米酒、白糖和鹽;

5、倒入紅椒塊,與鍋內食材一同炒勻,加蓋小火燉煮15分鐘,開大火收幹湯汁;

6、灑入蔥花,拌炒均勻後,即可出鍋。

營養價值和食療功效:

雞肉中蛋白質含量高,而且人體的消化吸收功效也高。中醫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添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對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都有很好的食療功效。

麻油雞的四大功效:

1、強身健體

臺灣麻油雞中的雞肉的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

現代社會中天天忙忙碌碌,常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白領最好多吃一些,以增強免疫力,減少患病機率。

3、補腎精

臺灣麻油雞中的雞肉可緩解由於腎精不足所導致的小便頻繁、耳聾、精少精冷等症狀。

4、促進智力發育

臺灣麻油雞中的雞肉具有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腦功能、促進兒童智力發育方面更是有較好的作用。

小貼士:

1、如果喜歡濃鬱的香味,也可以全部用米酒,做出來的會有絲絲的甜香。

2、喜歡葷素搭配的朋友,也可以加入香菇同煮,味道也是一樣的好。

3、麻油雞可以演變出很多吃法,比如經典的麻油雞面線,或者麻油雞飯,可以根據喜歡調整做法。

相關焦點

  • 臺灣麻油雞,好吃又滋補,學會了,隨時做給家人吃
    今天分享一道好吃又滋補的菜品——臺灣麻油雞。臺灣麻油雞是最適合冬天手腳冰涼,寒性體質,生理期、產婦坐月子以及體弱之人的平日滋補湯方。食用雞肉是因為其蛋白質的含量比例很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 閩南抗寒美食,薑母鴨、麻油雞、牛尾黑豆湯、羊肉火鍋和肉骨茶
    2、操作過程:番鴨要先焯水;然後起鍋燒油,這個一定是芝麻油,爆香生薑後,放入當歸香料和番鴨;翻炒均勻後調味,生抽、蠔油,最重要的春生堂,一半的酒一半的水,蓋上砂鍋蓋,燜一個小時;出鍋,就是超級超級香辣的薑母鴨,別具特色,風靡世界,做起來就是這麼簡單。
  • 【舌尖上的汕頭】秋涼來一鍋滋補暖胃燒酒雞
    【舌尖上的汕頭】:從自由的思想和客觀的尊重出發,尋找用心做的「食物」,品味食物真味。【營業:11:00—23:00】-【地點:博愛路5號123(即廣場步行街)】-【正通燒酒雞火鍋】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南國一隅,汕頭的秋,比夏多了些許絲絲縷縷的涼風,紛湧的燥熱與微涼的秋意充盈著這整座城。
  • 用三種調料就能做出來的極簡麻油雞,又能下面又能煮火鍋,優秀
    今天飯家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道極簡麻油雞,聽起來是不是很複雜,但是做起來超級簡單,只用三種調料就能做好啦,做好以後功能也是非常多的,可以下麵條吃,也可以用湯底來煮火鍋,又健康又美味,你還在等待什麼,趕緊跟飯家一起來學吧。
  • 姜爆麻油烏雞,女人月子裡的美味,泉州老阿姨做的,好吃得連湯汁都不放過
    春來雨水足,溼氣重,而如花的女人,則大多氣血虛,此時最應該來一道祛溼滋陰補氣的滋補食物。今天,老阿姨隆重推介一道所有泉州女人在月子裡都要吃的美味——姜爆麻油烏雞。薄薄的薑片炸得香酥美味,麻油浸潤著烏雞更是香飄萬裡。每當老阿姨做這道菜的時候,我家先生都要趕緊關窗,他說:太香了,待會兒被人誤會我們在做月子呢。
  • 鮮香麻油雞美味又營養,用電飯煲製作麻油雞,乾淨美味吃起來!
    因此南方的朋友通常喜歡吃麻油雞,這樣做出來的雞肉能夠保留住雞肉的營養,同時雞肉的味道也是會更多保留原味的鮮嫩。因此小編也是專門找南方的朋友請教麻油雞的做法,想要試一下與東北的燉雞肉哪個味道更好一些。因為小編本身就是北方人因此對於麻油雞也是第一次嘗試,按照朋友教的步驟做出來麻油雞之後確實感覺要更加美味一些。
  • 人參糯米烏雞湯,暖身禦寒又滋補!
    今天帶來的人參糯米烏雞湯是滋補強身的佳品!
  • 麻油雞包菜飯,吃了全身涼爽,還能抗衰老,夏至就要這一道!
    麻油雞高麗菜飯,吃了全身涼爽,還能抗衰老,夏至就要這一道!麻油使用黑芝麻提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而且含有豐富的鈣質、鐵質、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E與多種微量礦物質,其中維生素E具抗氧化作用,幫助清除自由基,適量吃些麻油,能防衰老、保護皮膚呢!
  • 原始的味道,無汙染的環境,天然生成的美食,舌尖上的記錄
    舌尖上的中國裡有這麼一段記錄,記錄了卓瑪和媽媽在原始森林裡尋找松茸的情節: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雲南香格裡拉被雪山環抱的原始森林,雨季裡空氣陰涼,在松樹和櫟樹自然混交林中,想儘可能地跟上丹珍卓瑪的腳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卓瑪和媽媽正在尋找一種精靈般的食物。
  • 月子期間必吃的麻油雞教程來了,月嫂上戶必備菜譜技能!
    成菜色澤油潤,雞肉酥軟,麻油飄香,汁濃味厚,開人胃口,是很好的下飯佳餚。  雞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而且具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產婦在月子裡吃麻油雞有助於產婦的身體恢復,同時也能很好的潤滑腸道,通便的功效,可以說是坐月子必吃的一到家常菜  麻油雞的做法:  1、雞去膽、雞肚內膜與爪,雞肉用米酒洗淨,切成塊狀;  2、老薑刷乾淨,連皮一起切成薄片;  3、將麻油倒入鍋內,用大火燒熱;  4、放入老薑
  • 追本溯源,《中餐廳2》趙薇做的麻油沙姜雞,吃雞美食系列之六
    《中餐廳2》第二季中,趙薇為大家做了一道麻油沙姜雞,色澤鮮亮甚是好看,但經過試菜品嘗,趙薇的麻油沙姜雞遭舒淇、蘇有朋的嫌棄,稱糖放多了,肉太老了,而且味道也不同。其實沙姜雞是很有廣東特色的一道菜,這道菜的精髓就在於要選用沙姜來做配料,而不是一般的生薑,這樣做出來的雞肉夾帶著沙姜的香氣,老少鹹宜。沙姜本來是傣醫中的藥材,在古代語言交流困難,而且多數是北方難民遷移到南方,所以不太被北方地區所了解。
  • 今日大雪,這兒有薑母鴨、麻油雞、麻辣火鍋在等你
    鴨子要選用上等的紅面番鴨,它的肉質彈韌,頭頂上的肉瘤飽含蛋白質。(莫名有點心疼這些萌萌噠的鴨子)食材要挑選放養的雞,肉質有韌性,口感最佳,而且必須是養足一個月的公雞,再搭配麻油精心熬煮,一道滋補美食麻油雞就大功告成了。
  • ​適合冬天喝的6款湯,每天一道滋補禦寒,一碗下肚全身舒坦!
    適合冬天喝的6款湯,每天一道滋補禦寒,一碗下肚全身舒坦!【五指毛桃瘦肉玉米湯】食材:瘦肉,玉米,薑片,料酒,淮山,蜜棗,桂圓肉,五指毛桃,螺片,胡蘿蔔做法:瘦肉加薑片加料酒焯水,把所有的食材都放進湯鍋中,一次性加足清水,大火煮開,煮20分鐘,轉小火煲2小時,最後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 泉州老阿姨教你如何做姜爆麻油烏雞,好吃得連湯汁都不放過
    春來雨水足,溼氣重,而如花的女人,則大多氣血虛,此時最應該來一道祛溼滋陰補氣的滋補食物。今天,老阿姨隆重推介一道所有泉州女人在月子裡都要吃的美味——姜爆麻油烏雞。薄薄的薑片炸得香酥美味,麻油浸潤著烏雞更是香飄萬裡。
  • 那天,來了大姨媽的我在床上打滾,一碗麻油雞拯救了我
    雖然嘴上和身體都十分的抗拒可冬天就這樣毫不留情的來了每天都想把自己裹在被子裡這樣的溫度
  • 一碗濃濃暖暖的臺式麻油雞【3509廚房 No.5】
    故在飲食調養上要以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為準則。元代著名營養學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事實證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 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的啫啫雞煲,不用去飯店吃,在家也能做
    在《舌尖上的中國2》第二集中,有講到啫啫雞煲這道名菜。「啫(jue)」是粵菜的一種烹調方式。它的名字由來還挺有趣挺形象的。 啫,講究的是火候和時間,利用猛火在短時間內把食材轉成美味。啫啫雞煲既然能上得了《舌尖》,味道那是不會差的。
  • 質樸才是最好的美味——《舌尖上的中國3》熱播啟示錄
    近段時間,飲食業談得最多的話題就是《舌尖上的中國3》,它沒有太多營銷,卻猶如一匹黑馬,引發了一股觀片熱潮。為什麼一部紀錄片能在《舌尖上的中國1》、《舌尖上的中國2》均熱播的前提下,其話題性和口碑度上還能三度輕鬆擊敗熱播劇?應該引起行業的深思。
  • 打開淘寶,來場舌尖上的春遊
    感謝中國第四大發明淘寶,雖然沒能來場蘇州48h,但這次,我們把江浙的春天網購回家,來場足不出戶舌尖上的春遊~只有在雨季吃蘑菇到中毒的雲南人,才能體會江浙人民吃春季野菜的狂熱。春風一吹,江浙阿姨戰鼓就擂,提起籃子鏟子小剪子,直奔郊外冒尖的野菜戰場。
  • 美味又滋補的雞煲做法
    教大家做美味又滋補的雞煲吧~▼用料 三黃雞 一隻 小洋蔥 若干個紅椒 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