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三四歲那年,外婆大概60~70歲,身手很矯健,那天二舅家在修房子,外婆看著我、燕子、長江。我們三個小夥伴,在圍著爐子,裡面正是燉這些,玩著玩著,一不小心,一鍋全部倒在我的頭上、背上。似乎修養了一年的樣子,小夥伴可以出去玩,我只能躺在床上,被子從夏天到冬天,薄的到厚的,父親母親帶著我去看病,之前沒有長頭髮,大概有幾月餘,找了很多偏方,終於才有了現在茂盛的頭髮。為了慶祝我整個燙傷好,母親燉了烏雞湯來吃,補身子。小時候很快樂。也是來自對這道菜的熱愛。
寫著想寫點關於外婆的東西。在小時候,我外婆特別的重男輕女,對我弟弟和我是不一樣的。在我的很小,就沒有外公,也就是說,從小就經歷了生離死別。所以人也學得特別的溫柔,知道每次的相遇都會花很大的力氣。外公去世的時候,有些印象,弟弟還很小,也哭的。貌似在斷奶,大姨(母親的姐姐)背著他。離開母親,但是這個方法也並沒奏效。大姨也喜歡弟弟,給她買衣服。記憶中沒有外公的模樣,零零碎碎的是他能走動的時候,經常來我們家吃飯,母親會煮好吃的。他們聊聊天,具體聊什麼我也記不清。每次都會說,我們家不缺吃的等等。一些細小的記憶,串起來,也是一幅畫。我想那個時候,外婆和所有的家人都很不開心。
有一點好,父親母親,很孝敬外婆外公,外公去世的時候,父親母親一直陪著的。這些他們後來常常說起,我也記在心中,對長輩也時常關愛。現在在路上總是會拍一些老人的照片,可能跟這個也有關係。
說回外婆。她比較好強,她也是孤獨的。現在97高齡,不能下地幹活,則需要我們照顧。早些年,她會種水稻,麥子,大豆,到了收割的時候,就叫我父親母親去幫忙,有一年大豆成熟,我們從天明收到天黑,那個才叫一個多,但是又享受其中的樂趣。再叫我們一起吃豆腐,這些都十分的寶貴。每每想念也是一種樂趣。
外婆常年跟著二舅的,實際上是跟著她自己。在他所有的子女中,大舅家是有自己獨立的家庭,兩個子女很早就成年。每年年初二都見不到,這是一大特色,在大舅家。而二舅又是娶的貴州老婆,不知道外婆是不放心還是怎麼的。就跟著他們家吃飯了。就代表所有的生活起居都是二舅家照料,其中有個表弟,就是把我背和頭燙傷的弟弟,我們是從小長大的,他照顧外婆特別多,可以說是朝夕相處,二十多年,也可以說是外婆帶大的。
外婆是一個很獨立的女性,無論是精神,還是經濟。她不怎麼花錢,所以我們過年過節,給的基本上夠用。她很硬氣,來我們家吃飯,很快就要回去。可能因為離得太近的原因。說得最多的是,我們都會越來越好。
因為只有我上了大學,其他都沒有。因為金錢的關係。但是其他人都有各種的生存本領,過得也都非常的好。外婆常說,父親送我去上大學是對的,工作相對來說也是穩定的。路子還是好的。過來人的觀念,也可分辨出好壞,在有限的知識裡。可見,如果我們可以去看更廣闊的世界,內心會越開闊。不給人生設限制,才能走更遠的路。
2020年疫情,外婆因為吃了涼的東西,胃不舒服,吃不下飯,我們很急。我剛剛結完婚,因為路過湖北很多城市在隔離中,半夜去看外婆,在街上買了水銀體溫計,給她量體溫,一切都是好的。今年2021年,過年值班,又要晚幾天回去。更是思念。
小時候,除了外婆,沒有比外婆更親的人。外公,和爺爺奶奶去世特別早,所以對外婆的愛,愛得更深。
一碗湯,引發的思念。這都是熟悉的味道。每年都會有外婆的合照,可能我是最全的那個吧。
2021年1月25日00:45在杭州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