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變商品 收成變收入——清澗縣消費扶貧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

2020-12-26 騰訊網

清澗地處黃河、無定河交匯之地,這裡溝壑縱橫、峁梁交錯,是革命老區縣、國家呂梁扶貧片區貧困縣。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00個、貧困人口18613戶49037人。這裡盛產紅棗、蘋果、粉條,被譽為「中國紅棗之鄉」「粉條之鄉」「石板之鄉」。尤其是在梁峁溝壑間綠色散養的綠地牛肉、黑毛土豬、紅棗雞蛋,安全放心、健康美味。

但有了好產品不等於有了好收入。近年來,清澗縣高度重視消費扶貧工作,將生產、流通、消費精準對接,採取政府引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政策支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線上平臺與線下渠道相結合、集中發動與持續推動相結合的方式,探索出推薦展銷、單位購銷、企業代銷、協作幫銷、門店直銷、群眾自銷、結對助銷等多種銷售模式,實現全年銷售額5000餘萬元,讓消費扶貧更加有質量、真正可持續。

一、優化產品質量,打通供應鏈條

綠色、天然、無公害是清澗農產品流通市場的「招牌」。清澗縣堅持瞄準高端、以質取勝,從市場準入抓起,全力打通農產品與市場對接不暢這一堵點。

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嚴格把控標準、加大生產投入、加強生產組織、強化質量監管、擴大生產規模,規範了紅棗、蘋果、畜產品的生產流程,明確了產品標準;整合投入產業發展資金9.02億元,實施產業項目379個,補齊了標準化屠宰場、畜產品周轉站、保鮮冷庫等基礎設施短板;健全了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和滯銷預警機制,建立了種植養殖檔案,農產品生產環節的每一步都記錄在冊,並且能及時有效掌控產品的生產數量,建成1個省級、3個市級、45個縣級養殖示範基地,被評為「中國優質紅棗基地重點縣」「中國百縣(市)優勢特色紅棗生產基地」,正常年景紅棗產量20萬噸、蘋果產量9萬噸,畜禽飼養量達69萬,切實提高了農產品的供給水平。

在產品流通環節,建立起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冷鏈運輸有效防止了農產品不易存放的問題,讓農產品在保持新鮮的狀態下進入市場、及時有效的到達消費者手裡。打造「龍頭企業 主導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引進了北國棗業、陝果集團、北京斛盛、中盛牧業等4大龍頭企業,帶動優質棗果、生態養殖產業健康發展。同時,通過創建品牌、取得檢測認證、優化組織機構配置、制定配套政策,逐步形成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聯動,有力促成了「產品」到「商品」的轉變。

目前,清澗縣已成功創建「塬上清澗」縣域公共品牌,「西部糧倉」「折鎮粉匠」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全縣37家民營企業取得紅棗、蘋果、大棚蔬菜、黑毛土豬等農特產品無公害、綠色有機和良好農業認證;省國資委助力脫貧攻堅榆林合力團出資3.4億元,註冊成立的北國棗業公司,可以從青棗、鮮棗、幹棗錯季採收,優果、殘次果各有所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清澗紅棗這一傳統優勢產業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二、搭建各類平臺,拓寬銷售渠道

今年9月5日,在阿里巴巴「2020豐收節公益直播盛典」上,「清澗粉條」「清澗紫晶棗」等農特產品粉墨登場。當紅帶貨主播薇婭通過助農電商公益直播帶貨,熱銷8000多單「清澗粉條」,紫晶棗3分鐘售空,為清澗農產品刷了一波「熱度」。

為打破優質農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困局,及時出臺了《清澗縣2020年助推農畜產品銷售獎補辦法(試行)》,把銷售貧困戶農副產品納入補貼範圍,並對帶動貧困戶銷售紅棗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分別給予適度資金補貼。

在中央電視臺15個頻道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3個頻道為清澗紅棗作宣傳。在榆林、西安等地開設36家直銷門店推廣銷售農特產品,確保當下「賣得出」與長遠「賣得好」相統一。以「三專」建設為抓手,積極搭建消費扶貧載體,已建設成消費扶貧專館6個,消費扶貧專區1個,安裝10個消費扶貧專櫃。在832平臺有清澗縣8個企業註冊掛靠,在中國社會扶貧網認定農特產品17個種類。此外,「電商 企業」「電商 貧困戶」「電商 合作社 貧困戶」等多種電商發展模式也在清澗陸續推廣,加速實現了「網銷」農特產品的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

三、基層遍地開花,力促走深走實

清澗縣為把消費扶貧做成「人人皆可為、人人皆願為」的自覺行動,將扶貧產品銷售與農村集市結合,在各鄉鎮開展「扶貧大集」活動,集中展銷貧困戶農產品,組織引導全縣幹部職工、社會各界人士趕集採購,通過產品展銷會、扶貧集市、農產品信息發布等多種方式,銷售扶貧產品1500多萬元,拉近貧困群眾與市場的距離,形成長效機制,力促消費扶貧走深走實。

黨員領導幹部帶頭通過網絡新媒體宣傳推薦清澗紅棗,各幫扶單位也紛紛組織幫扶幹部在幫扶村開展消費活動。「純真土公雞」「扶貧喜羊羊」「籤名蘋果樹」「致富黃金米」等各式各樣的消費扶貧活動層出不窮,不僅讓貧困群眾一年的勞作有了回報,也讓消費者買到了綠色放心的農產品。

今年國慶前夕,清澗紅棗面臨陰雨天氣威脅,全縣幹部職工積極響應縣委號召,主動參與搶收並助力消費扶貧,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的方式消除產銷對接障礙。據統計,全縣4827名黨員幹部認購鮮棗14902箱,共計52噸,實現消費幫扶27萬餘元。

從慰問式扶貧到消費扶貧,避免了以往「一問了之」「一送了之pan>

四、統籌各方力量,匯聚消費合力

藉助國家衛健委定點幫扶機遇,不僅在健康扶貧、產業建設、物資保障等方面得到支持,更在農特產品銷售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國家衛健委掛職幹部積極協調淘寶、天貓等網際網路資源,定期安排公益直播,大力宣傳推介清澗紅棗、小米、粉條等農特產品集群品牌;推動實施「清澗蔬菜進北京」行動,整合全縣6個基地、200餘個大棚,種植辣椒、西紅柿、茄子等蔬菜,並與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籤訂保底銷售訂單。2019年以來,國家衛健委系統直接採購和幫助銷售清澗黑毛土豬、紅棗、蔬菜等農特產品,銷售額達5000多萬元,帶動5900餘戶貧困戶直接受益。

大力開展「清貨入揚」行動,越來越多的清澗農產品進入了揚州市場,受到揚州市民的青睞。揚州掛職幹部在保障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採購清澗農產品力度不減的情況下,還利用鄉鎮結對幫扶資金,在揚州市寶龍廣場、揚子津農貿市場等地,開辦清澗農產品銷售專櫃。創新推出了「團團農場」模式,對外承包土地1070畝,帶貧益貧200餘戶400多人。

同時,省、市級駐村幫扶單位,社會企業也通過直接購買或幫助銷售等多種渠道,助力清澗貧困群眾打通產銷障礙,累計消費扶貧近百萬元。在揚州市舉辦了「清澗縣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和「清澗縣電商直播人才培訓班」,為清澗農產品銷售的市場化之路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當前,在清澗縣「全民總動員」的消費扶貧熱潮中,買!買!買!已成為扶貧新風尚,建立起了密切的產銷銜接鏈條,為全縣精準扶貧、穩定脫貧注入了強勁活力。清澗縣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2609元增長至2020年的9505元,年均增速24.04%。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退出,今年2月27日,省政府宣布清澗退出貧困縣序列。乘著消費扶貧東風,清澗縣將繼續保持脫貧攻堅中的頑強作風和積極的精神狀態,進一步推廣消費扶貧經驗與做法,讓更多的農產品「走出深山溝、賣上好價錢」,全面鞏固脫貧成果。(清澗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推薦)

相關焦點

  • 縣長直播帶貨忙,消費扶貧在行動
    5月31日上午,內蒙古消費扶貧集中採購展銷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在自治區展覽館舉行。此次活動由開業儀式、線下展銷以及線上直播三個部分組成。自治區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麼永波,自治區相關委、辦、廳、局領導,呼和浩特市相關領導和市直單位、旗縣區相關負責人,烏蘭察布市化德縣政府副縣長薛勇、化德縣工信局局長馬亞聖,及相關企業負責人參加。
  • 貴州旅遊扶貧典型案例⑤|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
    | 編 者 按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全面落實鄉村旅遊助推大扶貧重大戰略任務,把鄉村旅遊作為決戰脫貧攻堅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及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圍繞「融合探索出「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模式、「美麗鄉村」建設的「花茂路徑」、特色產業發展的「杉坪路徑」「三變」改革推動的「娘娘山路徑」、景區帶動的「赤水路徑」、民族文化創新的「西江路徑」、網際網路助推的「好花紅路徑」以及產業融合的「雲谷田園路徑」等鄉村旅遊扶貧模式,在貴州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
  • 中國石化消費扶貧行動再升級
    第三屆易享節在長沙啟動,幫助貧困地區銷售特色農產品,為消費者讓利10億元,開展養車節等活動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記者何翔任 成 娟報導:9月10日,「中國石化扶貧商品展銷會暨易捷第三屆易享節」在長沙啟動,百城萬店送出10億元優惠補貼回饋廣大消費者,掀開國內最大規模線下購物節狂歡序幕,唱響消費扶貧最強音,與全國消費促進月同頻共振
  • 湖南脫貧記丨線上線下雙向發力 消費扶貧打開致富門
    7年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扛起精準扶貧首倡地的政治責任,打造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湖南樣本」。2020年已進入尾聲。12月5日起,紅網時刻推出《湖南脫貧記》系列報導,全面展示湖南脫貧攻堅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典型經驗做法。12月4日,湖南省「一縣一特」電商消費扶貧和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長沙賀龍東廣場拉開帷幕。
  • ...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印發《安徽省「消費扶貧月」活動實施方案...
    各市縣要大力推進消費扶貧企業館建設,並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9月底前,各市縣原則上建設1座以上消費扶貧企業館。(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扶貧辦等省直有關單位,各市、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四)大力推進消費扶貧專區建設。消費扶貧專區指企業在經營一般商品的同時,設立的專門或主要銷售扶貧產品的獨立區域或單元。
  • 線上線下發力 打通消費扶貧路 七星關區消費扶貧助力農特產「風行...
    「微七星關」中網絡直播銷售現場大河口椪柑銷售現場扶貧超市消費扶貧是連接貧困地區群眾和消費者的一座橋梁,是實現脫貧攻堅的關鍵環節。據該公司總經理張永健介紹,以前要把雞蛋賣到廣州,通過7個中間商才能進入當地市場,流通環節過多,導致了交易費用過高,產品競爭力不強。如今,通過政府的牽線搭橋,「茂源人家」的雞蛋供應廣東300多家連鎖超市,最高售價達2.9元/枚,每天毛收入約30萬元。「茂源人家」的雞蛋走俏粵港澳市場,是七星關區深化消費扶貧的生動實踐之一。
  • 北京消費扶貧月啟動,市管國企今年將採購10億扶貧產品
    8月份是北京消費扶貧月,也是市管國企消費扶貧月。昨天,北京消費扶貧月暨市管國企消費扶貧月活動啟動,今年全年市管國企計劃採購受援7省區扶貧產品將達10億元。資料圖:顧客在扶貧超市選購商品 新華社供圖消費扶貧既能帶動扶貧,也能豐富市民購物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消費扶貧銷售額106.96億元,帶動受援地區27萬多貧困戶增收脫貧。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被國務院扶貧辦授予全國消費扶貧示範單位。
  • 國務院扶貧辦發布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 斑馬會員「中國田...
    2020年11月13日,由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指導、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主辦的「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2019)」發布會在京舉行。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司長曲天軍做主旨發言,全國工商聯辦公廳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姜建靜,國務院國資委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局社會責任處處長張曉松從不同層面介紹了經驗做法。會上,還重磅發布了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2019)。
  • 《扶貧攻堅·農機答卷——農機行業優秀扶貧案例》徵集活動啟動
    (圖為啟動儀式現場 央廣網發)  (圖為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毛洪 央廣網發)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毛洪表示,高效流通體系能夠在更大範圍把生產和消費聯繫起來,擴大交易範圍,推動分工深化,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財富創造
  • 重慶運輸職院項目成功入選全國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8日15時39分訊(通訊員 文月工 李晗)全國教育扶貧典型案例評選結果日前在京揭曉,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提交的《圍繞「三個精準」 大力實施交通教育扶貧工程》項目榜上有名,成功入選。評選活動由教育部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北京師大中國扶貧研究院承辦。
  • 阿壩州2019年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並責成商家定期檢查自動售賣機內商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商品,確保商品質量安全。 【案例評析】本案是一起自助售賣機銷售過期商品引起的消費者糾紛。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等相關規定,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限期使用的商品必須在法定的有效期內。
  • 陝西清澗縣:塬上妹子「觸網」記
    而今,作為清澗縣域公共品牌「塬上清澗」形象代言人的康煥,又以自己的青春和活力,讓「塬上清澗」走出了黃土坡,讓更多父老過上了好生活。與電商的「不解情緣」康煥高中畢業之際,母親罹患糖尿病花了不少錢,父親也因腰椎間盤突出無法乾重活,缺少收入來源使得全家人的生活一度捉襟見肘。父母勸她退學或者補習一年再考,但這個倔強的女孩卻沒有放棄。
  • 「2020年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展示」優秀創意案例...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聯合開展的2020年度「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日前發布,經專家評審共160個案例獲選「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
  • 重慶巫溪:蘭英天路變蜜路
    蘭英村黨支部還通過與巫溪縣人力社保局機關黨支部共建的方式,以消費扶貧助當地脫貧,讓農特產品走出大山。現在,大山深處的這桶蜂蜜「甜」到了大家,當地也從天路走出了一條蜜路。蜂農第一次取蜜。攝影:何浩為土蜂蜜直播代言「何記者,我們蘭英村的集體經濟中蜂養殖基地有好消息了,貧困群眾的農特產品變成了商品。」6日,蘭英村駐村第一書記雷憲斌通過微信給記者發來信息和現場圖片。
  • 文旅扶貧的青海樣本
    茶卡鹽湖景區入圍年度旅遊扶貧典型  作為我省網紅景區之一的茶卡鹽湖景區,入圍2020年度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風雲榜和2020年度旅遊扶貧典型案例。茶卡鹽湖從原先僅生產原鹽到鹽湖景區,將青海的美麗風光傳播出去的同時,藉助生態文化旅遊開創了一條扶貧新路。
  • 漢中通報一批典型案例,多人被處分
    佛坪縣紀委通報2起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 為充分發揮典型案例警示震懾作用,推動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近日,縣紀委通報2起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
  • 玉溪發布十大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通過對受理的消費者投訴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後,玉溪市市場監管局、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市消協聯合發布「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涉及產品質量、預付卡、售後服務、合同等消費領域。請準備好你的小板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 搬出大山天地寬 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入選國家發改委典型案例
    紅網時刻 通訊員 楊貴新 伍得良 李波 隆回報導近日,國家發改委通報了全國「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入選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典型案例。隆回縣是湖南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56163戶194555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2420戶9650人。隆回縣130萬幹群勠力同心,戰天鬥地,一舉摘掉了貧困帽,易地扶貧搬遷讓貧困山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戶搬出大山,告別危房,住進城鎮,昂首挺胸向小康邁進。
  • 遇到這些產品要小心!南京工商發布十大商品抽檢典型案例和消費警示
    &nbsp&nbsp&nbsp&nbsp交匯點訊 3月15日,南京市工商局發布2017年十大商品抽檢典型案例——&nbsp&nbsp&nbsp&nbsp1、南京優特福汽車配件公司銷售不合格汽車蓄電池案&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