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單發貨、客服售後……天剛蒙蒙亮,康煥便早早起床來到位於清澗縣城南的「塬上清澗」電商直營店開始了她一天的忙碌。「感覺生活一下子有了奔頭。」看著源源不斷的訂單,康煥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康煥,本是清澗縣折家坪鎮馮家溝村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但不甘平凡的她卻以一身闖勁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現年24歲的她,大學期間通過發展電商幫全家脫貧致富,畢業後又繼續投身電商產業幫扶貧困群眾脫貧。而今,作為清澗縣域公共品牌「塬上清澗」形象代言人的康煥,又以自己的青春和活力,讓「塬上清澗」走出了黃土坡,讓更多父老過上了好生活。
與電商的「不解情緣」
康煥高中畢業之際,母親罹患糖尿病花了不少錢,父親也因腰椎間盤突出無法乾重活,缺少收入來源使得全家人的生活一度捉襟見肘。父母勸她退學或者補習一年再考,但這個倔強的女孩卻沒有放棄。為圓自己的大學夢,在同學盡享高中畢業美好時光的日子裡,康煥選擇了去打工,家政、服務員,甚至還去工地幹過活。
2014年,康煥如願以償進入大學。為了賺取學費、生活費,她在校園裡賣過電話卡,在超市做過促銷員。一次偶然的機會,康煥接觸到了電商,之後便嘗試將家鄉的農特產品、小吃通過網店銷售,不僅賺夠了自己的學費,還將攢下的錢寄給父母用於日常開銷。不僅如此,大學畢業時她的手中已經有了10萬元的「巨款」。這段電商從業經歷,也為康煥回鄉「觸網」埋下了種子。
大學畢業後,康煥順利進入清澗縣愛塬上農業專業合作社工作,主要負責「塬上清澗」公共品牌運營和產品銷售。當時的「塬上清澗」尚處於起步階段,每天的訪問量不足千人。為儘快讓「塬上清澗」步入正軌,她經常通宵熬夜、加班加點,不斷完善美工設計、文案策劃、銷售渠道、營銷策略等。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一年時間裡,「塬上清澗」平臺的日點擊量即達到了17萬次,年收入也從15萬元增長到200萬元。
「自己收入多了、生活好了不算,最重要的是幫助貧困群眾和廣大村民銷售了大量的農特產品,合作社也開始產生利潤了。回頭想一想,再苦再累也值了!」康煥說。
村民眼裡的「娃娃書記」
康煥的努力也得到了家鄉父老的一致認可。2018年,她高票當選清澗縣電子商務協會黨支部書記,並被選舉為馮家溝村黨支部書記。
新角色,新責任。為幫助村民儘快實現脫貧致富,當選村支書後的康煥積極爭取各類扶貧資金,在村裡建起了9座蔬菜大棚,並發展起500多畝的核桃基地、上百畝的金銀花種植基地及200餘畝的桑園。此外,她還幫助村裡引進了新型高產谷種,免費提供給村民種植,並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小米,切實帶動了廣大村民脫貧增收。
談起他們的「娃娃書記」,馮家溝村村民們都是讚不絕口。「你別看她年紀小,為大家幹事很實心,是我們的好書記。」村民康隨意說。
「等村裡的種植基地步入正軌以後,我會繼續通過平臺資源幫助集體和村民銷售農產品,並以此激發大家投身農特產品種植、養殖的積極性。同時,我們還計劃引進深加工設備,進一步提高農特產品的附加值,帶著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康煥信心滿滿地說。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