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韓城市英山塬上 還開著一家供銷社!(圖)

2020-12-15 身邊24小時

提起供銷社,你會想到什麼?

是玻璃櫃檯裡五顏六色的糖果?是放在貨架最顯眼處的綠膠鞋?還是站在櫃檯後神氣的供銷員……

100個人可能會有100個答案。但對於韓城市英山塬上的人來說,答案可能只有一個——朱抗鎖!

朱抗鎖是一位65歲的老供銷員的名字。

這個聽起來普普通通的名字,是如何牢牢拴住整個塬上人對供銷社割捨不斷的記憶呢?

10月20日,記者前往位於韓城市英山塬上的西彭村,拜訪朱抗鎖和他的供銷社。

「容顏未老」的供銷社

邁進漆塊斑駁的棗紅色木門,青磚鋪就的地面消失在一排木製的老式貨櫃腳下,各式各樣的零食、玩具和生活用品擁簇著,從木頭柜子一直攀爬到靠著泛黃白灰牆面的墨綠色貨架上,綿延出一道五彩斑斕的風景線。

垂眼,淺綠色的玻璃臺面下整齊地擺放著各類小商品;抬頭,手繪的粉彩宣傳畫高高地懸掛在棕色藤條編織的天花板下……

一切,仿佛是電影鏡頭裡被定格的歷史畫面,有著別樣的年代感。

這,就是朱抗鎖的店,一間在英山塬上佇立了40多年卻容顏依舊的供銷商店。

「從小就在這裡買東西,幾十年過去了,我老了,可商店還是記憶中的模樣!」西彭村的張阿姨是店裡的常客,她說,在村裡人心目中,供銷商店一直都沒變過,朱抗鎖更像個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在這個每天都有新鮮事的時代,「不變」比「變」要難得多!

「把老物件都換了,買個好看寬敞的金屬貨架!」有顧客提議。

「去城裡租個鋪面多好,離兒女近,掙得還多!」親戚們也來出主意。

「別幹了,你把自己累壞了,我們可咋辦?」妻子勸了又勸。

……

「供銷社講究『為農服務』,又不是耍門面的地方,搬進城算啥?有裝修的錢,還不如多進點貨呢!」朱抗鎖有自己的堅持。

一把磨掉漆的算盤,一副腿斷了用鐵絲串起來的老花鏡,一間由倉庫改造成的簡陋起居室……幾十年的「櫃檯生涯」中,店裡的商品早已不知換了多少茬新包裝,可朱抗鎖依舊守著他的老物件和心底的那份「供銷情懷」。

「有些東西,不能變,變了,就不對了。」朱抗鎖站在櫃檯後,雖已滿頭白髮,腰杆卻筆直。

永不退休的老供銷

「給我拿一袋洗衣粉!」「有殺蟲藥嗎?」……時近中午,忙碌了一早上的朱抗鎖還在櫃檯後接待著絡繹不絕的顧客,後院桌子上一碗被他扒拉了一口的臊子麵,湯汁早被麵條吸光了,成了一碗「乾拌麵」。許久後,朱抗鎖才坐下來。面對皺起眉頭的妻子和沉默的女兒,他露出歉意的微笑尋找著話題。

「別說齊齊整整吃頓飯了,命都快不要了。你見過把輸液針管拔了給顧客賣東西的人嗎?血都流出來了,還在那兒給人家講到啥季節該打啥農藥、比例該咋配……」長久的相伴中,妻子早已與朱抗鎖的簡樸作風和敬業精神達成了和解。但近幾年隨著年歲的增長,她的抱怨又多了起來。因為——朱抗鎖老了。「四五點就起床,半夜趴在燈下幫別人查農技資料,一把年紀還幫人扛肥料抬東西。生病了,醫生交代住院治療,他連1天都待不住就要往家跑。」

訥於言語的朱抗鎖聽著妻子的「控訴」,偏著頭沉默在桌子另一頭。良久,才把目光從琳琅的貨品上移回來,緩緩地說:「這不是,櫃檯離不開人嘛!」

朱抗鎖說,他站櫃檯屬於「科班出身」。1975年,20歲的朱抗鎖成了一名供銷員,在櫃檯後一站,就是45年。

「那時候,櫃檯前總排著隊,打酒打醋買洋糖、扯布買鞋辦年貨,供銷社從年頭紅火到年尾!」回憶起早年的供銷社,朱抗鎖滿臉的驕傲,「雖然工資只有30多塊錢,可就是覺得體面、有成就感!」他告訴記者,在計劃經濟年代,供銷社作為統購統銷的重要渠道,幾乎是唯一的物資供給點,供銷員自然就成了人民生活的保障員。大至鋤頭農具,小到食鹽火柴、針頭線腦,周邊每一戶人家日常生活的物資,都要經過他的雙手。

隨著市場經濟大潮到來,供銷社業務逐漸凋零,開始實行改制。很多供銷員紛紛選擇轉行,可朱抗鎖捨不得離開,思慮再三後承包了這間供銷商店,自己當老闆。

塬上人說,朱抗鎖雖說當了老闆,但卻沒一點「老闆樣」,始終是個供銷員。

「當老闆?人家開店為賺錢,他倒好,淨給人幫忙了。」朱抗鎖的妻子說,老伴經常貼錢做買賣,今天給東家賒包鹽,明天給西家送袋面。日子一久,家裡人難免有點意見。朱抗鎖就開導家人:咱開這店為啥麼,還不是為了方便親戚鄰裡。所以腦子裡不能老想著錢,錢想多了,服務就會走樣!

為著「服務」兩個字,朱抗鎖幾乎忙碌了一輩子。 女兒朱雅馨說,原以為自家經營供銷商店後,就能過上輕鬆的日子,可沒想到父親更忙了,記憶裡,他們一家四口從沒過過一個囫圇年。每年春節,別人家的小孩都是爸爸牽媽媽抱地去串門走親戚,而她和弟弟只能守著父親在貨架間忙碌的背影。

「咋不怪他嘛。這麼多年,除了『供銷社』,其他的他從來都不關心。」朱雅馨輕聲說著,可目光卻像一隻蝴蝶落在父親花白的鬢角,又落到他手裡的茶杯上,站起身拿起水壺為父親添滿了水。

朱抗鎖不說話,抿了一口茶,呵呵地笑著。

「老供銷」的新服務

找朱抗鎖買東西的,大多是熟客,在他們心中,朱抗鎖的供銷商店,名氣依然像幾十年前一樣如雷貫耳。

「只要看到抗鎖和和氣氣地站在櫃檯後面,咱就知道買的東西沒麻達!」隨著經濟發展,一間間新式的商店相繼出現,可村裡人還是習慣性地邁進棗紅色的木頭門「找抗鎖」。

為了大家的這份信任,朱抗鎖也與時俱進不斷改變,提升服務。

他先是買了輛電動三輪車。「幾乎是這輩子給自己買的最貴的東西啦!」朱抗鎖笑著說。但他買車,是為了送貨。

「送貨上門呢,只要一個電話,不管多遠的路,化肥農藥就送到地頭,方便得很!」村民們讚不絕口。

薛老爺子是店裡的常客,但他的光顧卻不是為了買東西。他告訴記者,在他們那輩人眼裡,供銷社不光是買東西的地方,更像個社交場所,家長裡短的消息都在櫃檯前後進行著交換和交融。為了老人們的這份情結,朱抗鎖訂了好多報紙,把自己的商店打造成村裡老年人的「交流中心」,供老夥計們看報、諞閒傳。

去年,行動支付、線上消費火了起來。朱抗鎖也緊跟時代步伐,設立了郵政便民服務點,支持掃碼付款。

記者了解到,曾有一度,因為身體原因,家裡人商量著讓朱抗鎖進城養老。可還沒等他答應,鄰裡們紛紛跑來「抗議」:「抗鎖,你不能走啊,你走了,我們靠誰?」「你搬走了,大家上哪兒買放心東西?」「咱這店要關?那我也進城去!」……這麼大的場面,兒女們不敢硬勸了,於是,朱抗鎖又和氣滿面地站到了櫃檯後面。「做生意是一回事,主要是看到大家都樂意來我這,我就覺得自己幾十年沒白幹。」他說。

時代在發展,對比之下,朱抗鎖的商店雖然做著改變,但依舊像個「老古董」,可即便這樣,他還是每天天露微光就打開店面,神採奕奕地站在櫃檯後,等待著顧客。

9月24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提起這件事,朱抗鎖顯得很激動,他拿出了放在牆角柜子裡的一大摞獎狀和榮譽證書。「這是1991年『優秀供銷員』,這是1995年發的『利稅繳納遵紀守法模範』……」撫著一本本泛黃的榮譽證書,朱抗鎖用質樸的語言講述著一段已被塵封的歲月和自己的青春時代,那是一個關於夢想和奉獻的動人故事。

來源:陝西日報

陝西網韓城站(編輯 王美娜)

【來源:陝西網韓城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韓城市「三大新興產業」項目精準對接會開出了新聞發布會的範兒(圖)
    12月18日,韓城市「三大新興產業」項目精準對接活動第2站廣州專場再創佳績,現場籤約新能源產業項目2個,分別是智慧能源項目和園區工業氣體集中供應項目。互動交流環節,參會企業爭相發問,經開區、工信局、經合中心相關負責人輪流解答,氣氛十分熱烈,開出了新聞發布會的範兒。廣東九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保華提問:「韓城經開區現有能源供應的優勢和困難有哪些,管委會最希望從哪些方面對能源供應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
  • 帶著閨蜜泡溫泉,英山洪廣畢升溫泉票免費開搶!
    從小TA就是你的跟屁蟲你們上了同一所小學、中學。學習不好的TA為了跟你上同一所大學,頭懸梁錐刺股,黑眼圈已經垂到了地上。所以,如果你還沒跟閨蜜一起旅行過,英山洪廣畢升溫泉決定幫你和閨蜜創造一段美好的回憶!
  • 30多年前,站在塬上看渭南是什麼樣子?
    渭南人將緊靠城區的南部臺塬稱為南塬。多年以來,南塬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用鏡頭俯瞰渭南城區的偏愛之地。1985年站在塬上看渭南城區(老照片)有一張攝影愛好者在1985年從南塬拍攝的渭南城區。一轉眼,30多年過去了,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南塬之下的渭南城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18年站在塬上再看渭南城區近日,在龍尾坡用無人機航拍的渭南城區。曾經孤獨的隴海鐵路有了寧西鐵路和連霍高速的陪伴,而遠處的渭南城區也已高樓林立,一派繁華。
  • 陝西清澗縣:塬上妹子「觸網」記
    而今,作為清澗縣域公共品牌「塬上清澗」形象代言人的康煥,又以自己的青春和活力,讓「塬上清澗」走出了黃土坡,讓更多父老過上了好生活。與電商的「不解情緣」康煥高中畢業之際,母親罹患糖尿病花了不少錢,父親也因腰椎間盤突出無法乾重活,缺少收入來源使得全家人的生活一度捉襟見肘。父母勸她退學或者補習一年再考,但這個倔強的女孩卻沒有放棄。
  • 韓城市桑樹坪鎮:全域旅遊再升級 區域發展添活力
    漫步霸嶺山莊,林草茂密、仿佛置身天然氧吧,在這裡拓展訓練、林間小屋、品農家美味、射箭打靶,快樂盡享其中,如今的霸嶺山莊也已經成為一家3A級景區。彈夾往上一推,槍塞自動一拉,就自動上膛了,這個是全自動的,不需要拉拴,不需要退殼。 第二站:王峰古寨 路線:從霸嶺山莊出發沿鄉雷路行駛約8.7公裡,車程需17分鐘。
  • 一分錢不要,0元搶購,英山雙十一霸王餐免費領!
    故鄉小鎮 美食每客 都是家鄉的味道 我們知道 您一定會赴約 不見不散567蛋糕    567蛋糕是一家專業從事麵包、糕點、月餅、生日蛋糕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我們的優勢是:較優秀的師資、較上乘的質量、較完善的管理、較舒適的環境、較合理的收費、較人性的服務等優質資源,        將為廣大舞蹈愛好者營造一個溫馨、愜意的學習環境,使學員覺得物有所值,學有所成,真正享受舞蹈藝術所帶來的美好感受。
  • 把英山春天一口吃進胃裡!胃:你咋這麼會吃?
    別稱 | 鼠麴草、毛耳朵、白毛草 軟芡粑可以說是英山春季最誘人的小食了,而軟芡草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因為軟芡的葉面有一層白色的小絨毛,容易粘上「雜質」,清洗的時候要格外仔細。別稱| 螞蟻菜、馬莧、五行草、馬齒菜作為英山人,一定都對「安樂菜」不陌生吧。沒錯,它就是大家所說的馬齒莧!不論是傳統的英山做法——採集幼嫩的馬齒莧,製作曬乾留著慢慢吃,還是趁新鮮「鮮」著吃,都別有滋味。
  • 七八十年代供銷社賣的日雜百貨,見過這些老物件,說明你已經老了
    說起供銷社,對那個門櫃檯和算盤記憶猶新,幾歲的時候,有事沒事總想往供銷社鑽。去幹啥呢,去聞那裡的鹽、糖、香料以及菸草還有新畫報的味道,吃不上聞聞味也好啊。看著供銷社的東西不買也過眼癮。四十年過去了,那味還記憶尤新!這是我對童年的回憶。感覺那時候的店員的工作真是好羨慕啊!
  • 「十三五」傾情幫扶 博愛花綻放英山
    注重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累計為英山培訓基層幹部和技術人員等5200多人次。從深度貧困地區到脫貧摘帽,再到可持續穩定脫貧,總會助力英山實現了脫貧路上「三級跳」。2018年以來,積極協助英山縣成功創建「中國天然氧吧」,助力全域旅遊產業發展,拉動消費扶貧;通過中央電視臺、人民網人民優選、工商銀行融e購商城、公益廚房、鳳凰衛視、京東等網銷平臺和媒體,積極推廣英山主打產品「英山雲霧茶」。「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幫助英山農產品銷售的同時,總會通過「公益廚房」等項目在全國範圍內幫助其他貧困縣銷售農產品超過3.6億元。
  • 都知道奶茶店的利潤大,現在開一家奶茶店,還掙錢嗎?
    都知道奶茶店的利潤大,現在開一家奶茶店,還掙錢嗎?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人手一杯奶茶,在大街小巷的地方,特別是人流量多的地方,都有奶茶店,而且不是一兩家,是四五家店,奶茶的市場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的奶茶店有七八十萬家,而且每年以10%的店面數量在增長,而且奶茶的牌子競爭非常大,都是一些大牌子,像一點點、CoCo、蜜雪冰城、喜茶、書亦燒仙草等等大牌的奶茶,那在這樣的情況下,開一家奶茶店還能賺到錢嗎
  • 盤點80年代供銷社賣的日用品,全都用過的,說明年齡真的不小了
    80年代是貨真價實的年代,對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來說,「供銷社」的名字一定不會陌生的,這些曾經供銷社賣的商品你還記得嗎?80年代的天津香皂廠出品,淡黃色的紙包裝,包裝還上有一隻一臉不太開心的貓。80年代最流行的縫紉機,圖中是牡丹牌縫紉機針一盒約500支。
  • 陝西:安居小區不安居 韓城市紫雲嘉苑 暖氣不熱業主愁
    11月30日下午,韓城市區寒風凜冽,在韓城市紫雲嘉苑小區物業辦,三十多名業主聚集在這裡,反映家裡暖氣不熱的問題。紫雲嘉苑是安居小區,安居小區不安居,成為今冬韓城供暖矛盾突出的一個縮影。這個甲方名叫「紫雲嘉苑保障房管理部」,是韓城市住建局下屬單位,就在物業辦辦公。當天下午,對於暖氣不熱的問題,該管理部工作人員也回應稱是「泵壞了」,並稱暖氣不是普遍不熱,「要是普遍不熱,反映問題的能只有這麼點人嗎?」
  • 廣東省供銷社企業集團公司申請對廣東省供銷社企業集團粵洋有限...
    廣東省供銷社企業集團公司申請對廣東省供銷社企業集團粵洋有限公司進行破產清算一案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 告(2020)粵01清申219號廣東省供銷社企業集團粵洋有限公司:  廣東省供銷社企業集團公司申請對廣東省供銷社企業集團粵洋有限公司進行破產清算一案,因你方下落不明,無法送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現依法向你公司公告送達本院
  • 華州塬上的千年皂角樹!有人想賣樹被村民阻止……
    牒家灣村的千年皂角樹 作者丨孫文 冬天陽光的金惠塬上有點冷,剛修好的鄉道金瓜路上不時的有車輛駛過,也有不少附近村民在地裡修剪花椒樹,進行農田冬季管理。沒有事情的塬下人會三五一夥沿著剛修好的金瓜路遊玩鍛鍊。
  • 陝西省韓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3批次韭菜抽檢不合格
    通告稱,近期,韓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肉製品、食用農產品等2類食品24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1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檢驗和判定依據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經備案有效的企業標準和產品明示標準。不合格產品情況(一)韓城市每一天便利店金塔東路店銷售的韭菜(購進日期:2020-12-18),腐黴利檢出值為3.13mg/kg,標準規定為≤0.2mg/kg。
  • 直擊黃岡丨38雙鞋墊,英山74歲老人「納」出感激
    對話中的鞋墊,共有38雙,湖南支援黃岡醫療隊駐英山分隊38名隊員人手一雙,是2月14日甘錦賢送來的。她生怕隊員們不喜歡,聽說醫療隊今日要從英山撤出,再度趕到駐地詢問。「您親手做的,我們很感動。」 艾藜莎不停地撫摸著鞋墊。
  • 韓城市第29屆全國春聯大賽徵稿啟事
    韓城市新春徵聯大賽自1992年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28屆,成為韓城市每年春節的一項品牌文化活動。三、獎項設置:大賽按韓城市內、外各設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兩名(獎金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300元),優秀獎若干(獎金100元)。所有獲獎者均頒發榮譽證書,獲獎作品及評獎入圍優秀作品將在《龍門》雜誌和韓城市文化館平臺刊登。
  • 中國南山集團總經理田俊彥在英山考察旅遊項目開發
    9月23日,中國南山集團總經理田俊彥來英山就旅遊項目開發進行參觀考察,陳武斌、段麗芬、黃偉分別陪同。在溫泉鎮瀉水巖村水簾洞風景區、陳河村和一天門村等地,田俊彥詳細了解英山文化旅遊業發展情況,對英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越的投資發展環境、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表示將進一步深入考察調研,不斷加強與英山在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產業發展等方面的互聯互通,同時充分發揮南山集團在資金、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和優勢,進一步加強與英山縣的溝通交流,強化項目對接,打造一批旅遊精品線路和特色避暑康養項目
  •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韓城市秋冬季保衛藍天倡議書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韓城市秋冬季保衛藍天倡議書 2020-11-30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不是楊三姐——遵化供銷社老工人史有海那些事
    「他精神好像有點問題,不知道自己家住哪?」「我看著像是鄰村的,不知道是不是?」八十年代一個寒冬的下午,一位孤苦無助的老人蜷縮在路邊。冰冷的北風呼嘯著,像一把把寒刀在老人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大家看著老人可憐的樣子議論紛紛,有些熱心的群眾給拿了食物和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