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誘獵物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再次出現蘭花螳螂

2020-12-11 騰訊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粉紅色蘭花螳螂優雅地趴在鵝掌柴的綠葉上,攝人心魄的美讓圍觀拍照的人群發出陣陣驚嘆聲。12月5日,記者跟隨「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的採訪團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這裡看見了被譽為「昆蟲皇后」的蘭花螳螂。

(攝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

(攝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

(攝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

據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科普專家劉光裕介紹, 蘭花螳螂主要生長在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熱帶雨林中,因外貌酷似蘭花,因而得名蘭花螳螂。博物學家,進化論的提出者之一華萊士(Alfred Wallace)在1889出版的《達爾文主義》一書中描述過這種生物,他說「蘭花螳螂」十分稀少,體色十分奇特。雖然華萊士一生在東南亞從事生物研究,但他也沒機會真正見過這種奇特的生物。

2011年,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次發現了蘭花螳螂。2013年,又先後發現了兩隻蘭花螳螂,一白一粉,為不同年齡的雌性螳螂。體型稍小的白色螳螂為純白色,躲在梔子花上,難以辨識。被細心的園林管理員發現;另一隻雌性螳螂為粉紅色,個子較大,優雅地趴在大海芋葉子上面。蘭花螳螂的美麗,遭到了人為捕殺,飼養蘭花螳螂當寵物讓它們的身價不菲,也有的被變成了標本展覽。目前,版納植物園在野外發現的就只有一隻蘭花螳螂。

(攝影:楊璽)

(攝影:楊璽)

蘭花螳螂與其它種類的螳螂一樣,是捕食性昆蟲,天性殘忍,多停留在開闊的綠葉之上,優雅的姿態和完美的顏色是迷惑吸引蝴蝶等「拜錯花」的傳粉昆蟲。成年蘭花螳螂會將屁股高高舉起,將自己摺疊偽裝,模擬花朵以吸引獵物。

蘭花螳螂的擬態是一種吸引而非躲藏的擬態方式,科學家將這種獨特的擬態稱之為「攻擊性擬態」。

(圖片來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圖片來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圖片來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目前,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正在對蘭花螳螂進行人工繁殖,研究人員表示,希望西雙版納乃或全國將蘭花螳螂作為昆蟲界的旗艦物種,把它打造成一張靚麗的生態名片,增進人們對靚麗昆蟲的了解和保護。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雨林動物-蘭花螳螂的生存法則
    ,蘭花螳螂是非常罕見的昆蟲,它們在我國分布在雲南的雨林深處,在常人很難到達的地方過著忍者般的生活。乍一看粉色的它們簡直就是捕食者的完美獵物,但這色澤又是最完美的偽裝,我國雲南的擬皇冠花螳和東南亞的冕花螳在初發表的時候是分為不同的種,一位名為王天齊的科研人員於1994年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採集到一隻雌性蘭花螳螂標本,並發文為新種
  • 當螳螂有了「少女心」,蘭花也要失色!不信來看
    「蘭花螳螂是一種昆蟲,它的美,超出了人的想像力,恐怕連造物主自己也未曾想像到蘭花螳螂的優雅芳容。有幸遇到蘭花螳螂,親自觀賞這種優雅精靈的人必定是幸福的。」這段文字出自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的文章《昆蟲皇后:蘭花螳螂》。
  • 蘭花螳螂的騷與羞
    雖然蘭花螳螂擬態的事實早已深入人心,但擬態的生態功能,發育和進化基礎我們基本是一無所知的。近兩年,我們多次拍攝到蘭花螳螂。知道年幼時候的蘭花螳螂是純白色的,常常發現它躲在白色的花朵上,如姜花,梔子花等,完美的融入到背景環境之中。然而有時候又發現,白色的蘭花螳螂趴在灌從的葉子正面,遠遠看去很是突兀,一眼即可辨認出來。它的擬態到底是躲避天敵,還是吸引傳粉昆蟲?我們不得而知。
  • 世界上最漂亮的螳螂,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應該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搶眼的一種了。它們的步肢演化出類似花瓣的構造和顏色,可以在蘭花中擬態而不會被獵物察覺,最適合螳螂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也算是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世界上最漂亮的螳螂  蘭花螳螂應該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搶眼的一種了,產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區。
  • 雲南西雙版納葫蘆島:拯救瀕危植物的「諾亞方舟」
    蘭花螳螂為何要「賣弄風騷」……2020年12月26日,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字間書店,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高級工程師劉光裕的「我這十年探尋的熱帶雨林植物」講座吸引了不少博物學愛好者。他通過講述故事,向人們分享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重要性和使命。
  • 西雙版納植物園告訴你
    西雙版納植物園裡滿眼的綠色有高聳入雲的望天樹有美麗奇特的白旗兜蘭還有借風傳播種子的龍腦......△蘭花螳螂(新華網 馮雨釤 12月5日 攝)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現世界最大松鼠——巨松鼠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現世界最大松鼠——巨松鼠 2020-07-09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雙版納|這裡有全國最大的熱帶植物園,來看奇花異草+熱帶雨林
    如果西雙版納的景點只能選一個,你會怎麼選?如果是我,選的一定是西雙版納中科院熱帶植物園,不僅僅因為它是西雙版納唯一一個5A級景區,在我眼裡,這裡和曼聽公園真的是版納最值得去的兩個地方了。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由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建於50年代,是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最多的植物園,收集有活植物12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好多你聽過的、沒聽過的奇花異草、熱帶樹木在這裡都可以看到。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貝葉棕萬花齊開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貝葉棕萬花齊開 2020-12-14 1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花螳螂為什麼會長得像蘭花?
    在馬來西亞有一種螳螂,雌性個體個頭碩大,腿類似蘭花的花瓣,全身淡粉色,長得像蘭花一樣,因此被稱為蘭花螳螂;但雄性個體卻有巨大的反差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今年7株貝葉棕開花
    今年4月以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的7株貝葉棕紛紛開花。12月5日,記者跟隨「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的採訪團,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裡目睹了萬花齊放的這一熱帶雨林奇觀。
  • 蘭花螳螂 Orchid mantis
    因型態似蘭花而得名,身體的顏色有粉紅色也有白色,能在蘭花等花上進行擬態以方便進行補食獵物,是世界上進化得最完美的生物。種: 蘭花螳螂 H. coronatus蘭花螳螂捕食視頻蘭花螳螂從出生就具有掠食本能,只要是活的昆蟲,如蒼蠅、蜘蛛、蜜蜂、蝴蝶、飛蛾等它們都會捕食。因為蘭花螳螂主要是在蘭花上等待獵物上門,所以它們捕食的對象多半也是圍繞花朵生活的小型節肢動物。
  • 獵物推動了蘭花螳螂的演化 Scientific Reports 論文推薦
    如能有幸一睹其芳容,一定會為大自然的創造而驚嘆,又為它的偏心而嫉妒,因為它同時賦予了蘭花螳螂最高的顏值和最棒的身手。蘭花可謂是美麗的「騙子」,花樣繁多的欺騙性傳粉模式讓昆蟲「心甘情願」地為其傳宗接代。蘭花螳螂似乎參透了其中的奧秘。 螳螂本就是自然界中的偽裝大師和伏擊高手,而蘭花螳螂算是「登峰造極」。它們不再暗中隱藏以被動地守株待兔,而是用花瓣似的身體吸引昆蟲自投羅網,再給以致命一擊。
  • 一隻蘭花螳螂的誕生
    以前我們聊過螳螂界三大王者之一的「魔花螳螂」,今天我來介紹另一位-蘭花螳螂。
  • 鑽喙蘭等多種珍稀蘭花在景東亞熱帶植物園盛放
    景東亞熱帶植物園蘭園裡的鑽喙蘭、角萼捲瓣蘭、眼斑貝母蘭、鐵皮石斛、三褶蝦脊蘭、鳳蝶蘭、壇花蘭、羽唇蘭、筍蘭、珍珠矮、毛梗蘭、扇唇指甲蘭、垂頭萬代蘭、紫花美冠蘭、大序隔距蘭等多種蘭花頂著炎熱的空氣相繼開放。它們有的生長出上百個花序正相繼開放著花朵,給管理人員帶來喜樂,也給前來景東從事植物科考人員帶來驚喜。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親子遊,好多植物第一次見,還能增加動手能力
    在多彩雲南西雙版納旅遊區讓帶我們感受旅行的豐富多彩,體驗一些小項目也很享受。我們先去看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感受到了花花草草皆神奇景象,後來又讓小龍女體驗了一把手工皂的製作,這個體驗是與大自然互動的一個好方法。我們來到西雙版納的大植物園,到這裡天空並不作美,雨下得還蠻大的,我們是等雨下小之後就去探索這個神秘的植物園,感受到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 西雙版納植物園遊樂
    今年上半年去了神往已久的西雙版納植物園,那兒是植物愛好者的天堂。這十天的時間除了睡覺幾乎都泡在植物園裡。可是我依然沒有看完所有的植物,有太多沒見過,不管你想像到的、想像不到的,它們的樣子真的讓人腦洞大開。
  • 養螳螂這篇文章一定要收藏!蘭花螳螂入坑指南!
    投餵可以直接將處理好的活體飼料放進飼養盒中,蘭花螳螂自己會進行捕食。  經常上手反而對螳螂生長不利。蟋蟀和麵包蟲等很不推薦,一是因為它們往往會攜帶大量未消化的食物,蘭花螳螂進食後容易產生健康問題;二是蟋蟀和麵包蟲等體內脂肪含量較高,不易消化,容易導致蘭花螳螂暴斃。
  • 西雙版納的冬味兒
    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苗圃的路邊,有一棵其果懸垂於枝葉從中,晶瑩剔透、嬌豔欲滴、宛如無數的小燈籠,帶著臉上的微笑,在微風中搖晃。那豐富的色彩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它就是觀果植物—紅果仔(Eugenia uniflora Li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