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西方搞出所謂的「黃禍論」後,世界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歧視,便如影隨形,始終不曾消失。中國人海外遭遇歧視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
雖說這些偏見和歧視,有一部分是因為中國人在國外旅遊生活過程中的不文明行為引發的,但,這絕不是對中國人搞歧視的理由!!
事實證明,中國人不是那種明知犯錯,卻依舊死不悔改的老頑固。正相反,只要意見合理,並充滿善意,中國人一定會虛心接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如果說那些由咱們犯錯所引來的歧視,尚能苦笑承受的話,那麼,某些無端出現的偏見和歧視,卻是絕不能忍,因為這些偏見和歧視,滿滿都是惡意,我們永遠想不到,有些人的行為可以惡劣到什麼地步!
前幾天,有網友發現,日本知名化妝品牌POLA的一家專賣店外,張貼著一張字條,上面赫然寫著「中國人禁止入內」。
說起來,POLA能夠成為所謂的「知名品牌」,中國人的熱捧功不可沒,毫不誇張的說,沒有中國消費者的大力支持,就不可能有POLA如今的驕人業績。
可結果呢?真是應了那句「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老話。在中國人沒有犯錯的情況下,還要一邊賺中國的錢,一邊鄙視中國消費者,這是何等的囂張,又是何等的可惡?
無獨有偶,就在今年8月,有媒體報導,某些中國遊客在衝繩遊玩時,發現有出租海灘用品的業者,故意對中國遊客開價10倍,是的,大家沒看錯,這種「特殊待遇」只針對中國人。
事實上,日本商家對中國消費者的歧視早已有之,並且已然深入他們的骨髓,究其原因,這不是某幾個日本商家對中國人存在偏見,而是整個日本社會,對中國和中國人存在著深深的惡意。日本人,是真的「欠懟」!!
如果大家不信,那麼不妨看看下面這段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記者。有一次,他在日本東京成田機場轉機飛往紐約,由於找不到登機口,只好拿著機票在機場問訊處進行詢問,結果問訊處的小姐看到他的機票,嘴裡嘟囔句「北京」後,便將他的機票放在一邊,轉而去服務金髮碧眼的西方人,這種情形,卻是讓他極為憤怒。後來,一位曾在日本常駐的朋友告訴他,這種事情在日本常有。聽到你是從中國來的,他們有時候就會裝糊塗,哪怕跟你沒什麼深仇大恨。
一個月後,這位記者再次前往日本,對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談進行採訪報導。按照原本的計劃,他們想採訪一些日本的老百姓,請他們談談對於本次會議的看法。但是,一路採訪下來,卻是碰了一連串軟釘子。後來,他們坐上了一輛計程車,想對司機進行一番採訪。無奈,無論怎樣問,司機只是搖頭。直到臨下車,那位司機接過車錢的時候,才一臉不滿的嘟囔了兩句日語。因為當時並沒有關閉攝像機,所以這一切都被錄了下來。晚上,一位懂日語的朋友來看他們,他讓他們的朋友聽聽司機到底說了什麼,沒想到朋友聽了後暴跳如雷,原來那位司機在他們下車的時候說「這兩個中國來的討厭記者,還想採訪他,為什麼當年大日本皇軍不把這些中國人都殺光了?」
對於這段故事,相信很多網友都聽過。沒錯,這段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曾經的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水均益,這段他1995年在日本的親身經歷,給他留下了很壞的印象,以致於在他的《益往直前》一書中,亦如實記錄了這段經歷。
那麼,日本社會,為何會充斥著這種高高在上,如同貴族老爺看待下人一般的歧視和惡意呢?
原因其實並不複雜。歸根結底,儘管日本人表面上,跟中國人有很多相似之處,也用筷子吃大米飯,也用醬油、醋等調料,大街小巷的日文招牌中亦能看見不少漢字,在歷史、文化、文學中,也有許多跟中國相仿的東西。但是,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就已經大踏步地西化。換句話說,今天的日本人雖然手上仍然拿著筷子,吃著米飯,但在心理層面,已然是不折不扣的西方人。西方文明對中國的偏見和歧視有多深,日本就同樣有多深。
所以,對於日本人,咱們絕對不可以把他們看作一個文化圈的「自己人」,以德服人這種做法,對他們來說就是對牛彈琴,不但得不到他們的友誼,反而會讓他們愈發看輕咱們。
事實上,對於已經在心理層面「西方化」的日本人,想要獲得他們的尊重,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西方文明所遵從的那套「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狠狠地將他們的偏見和歧視「懟回去」。
有些網友可能會說:「日本對中國是啥德行,很多人都清楚,可結果呢?還不是依舊有大批消費者利用網購等渠道,屁顛屁顛去捧日本商品的臭腳?只要中國人的崇洋媚外心裡仍然根深蒂固,那麼想要懟回去,難啊!!」
確實,現在還有許多中國人懷有「崇洋媚外」思想,一提到外國貨,就是各種高大上,而一到國產貨,則是各種質疑,各種不自信。在這種背景下,會鬧出在日本買回中國產馬桶蓋的大笑話,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
但,我要說,這種不自信並非無解。實際上,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自信遲早會重回中國人的身上。
曾經,面對日本的「八八艦隊」和「直升機航母」,無數軍迷看著咱們當時的家底,只能無奈哀嘆:「真的是差太多了」。可隨著國產航母和055大驅相繼下水,廣大軍迷回頭再看,日本海自也就是那麼一回事。
曾經,當中日等國先後決定研發第四代隱形戰機時,面對擁有強大工業基礎,並且可以從美國取經的日本,不少國人直呼:「中國未來的天空將面臨巨大威脅」。可隨著J20服役,再看從前被某些人「吹上天」的日本心神戰機,什麼垃圾玩意兒啊!
曾經,當中國動車出現事故時,無數國人冷嘲熱諷道:「山寨貨就是山寨貨,跟日本高鐵相比,中國高鐵還差很多」。可隨著百分百華夏血脈的「復興號」正式投入運營,哪裡還有國人再說日本高鐵比中國高鐵強?誰要真敢這麼說,只會被認為是「神經病」!
在我看來,自信這東西,從來都是跟實力掛鈎。個人也好,國家也罷,只有實力越來越強,才有可能越來越自信。否則在現實的重壓下,想要一直保有自信真的很難。
就拿POLA被中國消費者熱捧情形為例。只要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這種熱捧的背後,其實是國產化妝品行業在從前的集體「迷失」,當國內品牌無法承擔起消費者的信任時,崇洋媚外情形會出現,自然亦在情理之中。
好在,近些年來,中國本土化妝品已經開始飛速逆襲。如上海百雀羚,便已連續三年穩居「雙11」化妝品消費的榜首位置,這不僅是百雀羚的勝利,更是中國品牌的勝利!
試問,如果「崇洋媚外」情形還沒有改變的話,怎麼可能締造出這樣一段本土品牌的傳奇?
很顯然,隨著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徵程上越走越快,強大的民族自信,正慢慢重新回歸,這種變化不會由於人為幹擾而中斷。因為,這乃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只要中國已經步入正確的發展軌道,那麼,隨著時間流逝,將無人再能撼動中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對於「崇洋媚外」思想就可以聽之任之。儘管這種思想遲早會隨著中國愈發強大而消失,但在現階段,這種思想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絆腳石。畢竟,它的存在,對民族品牌的成長尤為不利。而民族品牌愈繁榮,中國發展的速度就愈快。
換言之,「崇洋媚外」思想存在的時間越長,中華民族想要重回世界之巔所需的時間便越久。事實上,任何一個強大的民族,從來都對自身文化充滿自信,其影響力,甚至會外溢影響到別人,而不是像當下的中國這般,被人賺了錢還挨鄙視。所以,崇洋媚外思想不消失,中華民族的復興便稱不上「實至名歸」。
總而言之,與人為善沒錯,但,這必須是以彼此尊重為前提。當我們的尊嚴遭到踐踏時,要做的,不應是自我檢討,也不應是冷眼旁觀,而是應該毫不遲疑地反駁回去!中華民族,絕不容許別人隨便欺辱,從前不行!當下不行!未來更加不行!!
作者: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