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瓶瓶罐罐抹上臉,用的時候自我感覺棒棒噠,幾分鐘以後,臉上一摸一坨泥!什麼情況!我把自己剛剛用的護膚品就這樣搓下來了??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我的護膚品白用了?為什麼會搓泥呢?是我塗的層數太多了?還是說護膚品質量太差?或者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關於為什麼搓泥這個問題,拾陸覺得還是有必要和大家聊一聊的!
搓泥是護膚品界猶如玄學一般存在的現象,同一個產品,有的人用起來很舒服,覺得真的很好用,可另外人用起來卻搓泥的飛起,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搓下來的泥到底是什麼呢?圖片可能會引起大家的不適,一般呈白色或者灰色狀固體。
搓泥是什麼?
「搓泥」準確的描述:護膚品塗抹的過程中出現了「泥」狀的物體,呈粉末、脫屑、條型或者是一粒一粒的,我們稱之為搓泥現象。
皮膚方面的問題:
1.皮膚乾燥
當皮膚處於長期乾燥缺水的階段時期,會有很多老死的角質,細胞在分裂向表皮推進時,水分匱乏中途就乾癟死亡,無法自然脫皮。當使用了乳液、面霜時,皮膚不容易吸收,塗抹的過程中,面霜包裹著老死的角質細胞,出現搓泥的現象。
2.皮膚吸收弱
皮膚的微循環和新陳代謝減弱,使皮膚不能夠及時地吸收來自於護膚品的營養,護膚品無法吸收,堆積在皮膚表層,塗抹過程中就會出現搓泥現象。
3.角質層過厚
簡單來說,就是皮膚沒有進行徹底的清潔,新陳代謝的角質細胞粘附表皮,不及時清理乾淨,皮膚吸收不暢通,出現搓泥現象。
護膚品方面的問題:
很多人在使用防曬霜的時候就會搓泥,其實這跟防曬霜裡含有的兩種成分有關。一種是物理防曬劑中能夠起到調節膚感、增強防曬作用的粉狀物質,常見的比如:氧化鋅、二氧化鈦等。
一種是化學防曬裡添加的大分子成膜和或者增稠聚合物,比如卡波姆等成分,它們可以使皮膚表面形成膜感,一旦搓揉,就很容易產生搓泥現象了。
如果這兩種類型的成分同時出現在防曬霜裡,那麼搓泥就更難避免了。
1.補水
補水,補水,補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皮膚補水最重要,給臉部皮膚進行充足的補水,改善皮膚乾燥的同時,選擇滋潤的乳霜,做好保溼工作。
2.加快吸收
增加吸收的方法,在使用護膚品之前,可以使用增強吸收的肌底精華液,加強後續營養吸收,讓營養直達肌底。或藉助按摩,促滲儀器等。
3.去角質
定期清潔角質,但不能過度清潔,建議使用溫和無刺激的去角質產品。(較油皮膚夏季建議一周一次;乾性皮膚和敏感皮膚建議2-4周一次)
4.正確的護膚順序
在護理的過程中一定要等待皮膚吸收上一層護膚品之後再進行下一層護理,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搓泥的現象。護膚應該遵循先小用分子產品,再用大分子產品的原則,這樣更利於護膚品吸收。
5.塗抹手法
液體狀的護膚品最好等待10-20秒,膏狀護膚品最後等1-2分鐘再塗下一層,塗面霜時先將面霜在手心溫熱,再輕輕按壓在臉上,少量多次。
護膚品搓泥不要怕,就怕你們不重視。護膚品白花錢,護膚無用功最扎心。這些防止搓泥的方法你們都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