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商洛位於秦嶺南麓腹地、陝鄂豫三省結合部,因商山洛水而得名,轄1區6縣、98個鎮辦,總人口251萬人。人文歷史悠久、生態環境優美、自然資源富集,素有「秦嶺最美是商洛」之美譽,先後榮獲中國氣候康養之都、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市等榮譽稱號。
商洛市洛南縣就業扶貧基地。新華網詹樂遊 攝
商洛是革命老區,也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近年來,在陝西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商洛市上下齊心、合力攻堅,精準扶貧、助殘脫貧,累計實現56.11萬人脫貧,其中:殘疾人5.8萬人,取得了7個縣區整體摘帽的決定性成效。
巧手工藝草編合作社。新華網詹樂遊 攝
近日,中國殘聯組織「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秋冬季主題採訪團走進陝西省殘疾人扶貧基地——商洛市洛南縣巧手草編專業合作社,對殘障人士脫貧攻堅的舉措與成效進行走訪。
草編合作社的展廳。新華網詹樂遊 攝
據悉,商洛市洛南縣巧手草編專業合作社從事著草編工藝品研發、加工、銷售、出口、技能培訓等,在洛南及山陽、丹鳳、渭南等地擁有生產基地21個,為陝西境內唯一的出口型草編嬰兒搖籃加工企業,產品遠銷日本、歐美等國家。
工人們正在進行編制工作。新華網詹樂遊 攝
洛南草編歷史悠久,原料為農村隨處可見、隨意焚燒拋棄的小麥秸稈和玉米苞葉,上世紀90年代末瀕臨失傳。巧手草編專業合作從2013年開始,研發推出了大量極具實用性、觀賞性、收藏性和藝術感的全新產品,培養「洛南草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40餘人。更是輻射帶動老、弱、貧、殘及富餘勞動力就業約5000人,其中,安置殘疾人就業11人,輻射帶動殘疾人170餘人、貧困戶300餘戶,其中已有121戶貧困戶如期實現了脫貧。
工人們正在加工草編嬰兒床。新華網詹樂遊 攝
草編產業對從業者要求不高,技術簡單易學,特別適合殘疾人從事。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生產基地+殘疾人」的生產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客戶+外貿企業」的銷售模式,通過向各生產基地周邊的貧困人口、殘障人士、殘疾人家屬,提供技術培訓、發放編織原料,以及訂單生產、現金回收等形式的配套服務,實現了草編技術培訓、原料供應、訂單生產、網絡營銷、內銷出口等完整的產業鏈條,使各生產基地周邊的貧困人口、殘障人士及其家屬,足不出戶就能靈活就業,增收致富。
已經包裝好準備發往其他的國家的草編成品。新華網詹樂遊 攝
近年來,陝西省商洛市強化就業促增收實施殘疾人培訓就業扶持項目,近萬名殘疾人帶著一技之長進入勞動力市場,新增就業殘疾人1000餘人。深化「公司+基地+殘疾人」的幫扶模式,累計建立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13個,輻射帶動600餘戶殘疾人家庭實現穩定增收。商洛市率先出臺了《商洛市抗疫情穩就業促脫貧十條扶持措施》,殘疾人疊加享受到了穩就業扶持政策,鞏固了殘疾人就業脫貧成果。
本文來源:新華網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