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唐楷《雁塔聖教序》硬筆臨摹字帖來了

2020-12-26 書法檔案館

唐代是楷書發展的最鼎盛時期,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就是唐楷的代表作。今天給各位書友帶來的就是《雁塔聖教序》硬筆臨寫模板。

這本字帖並不是以褚遂良版本的碑刻作為底板,而是以清代光緒年間趙世俊的墨跡為藍本。趙世俊擅長書法,初學鍾繇,二王,晚年學習褚遂良,他學習的褚遂良幾乎可以以假亂。

為什麼要以他這個版本為藍本製作硬筆字帖,是因為墨跡比碑刻更容易辨識,不至於出現紕漏,第二,墨跡更清晰,更能直觀的還原筆法。

《雁塔聖教序》的風格還是很明顯的,舒朗的結體,飄逸遒勁的筆畫,再加上筆斷意連的節奏很容易上手。

先來看東西

由於最近比較忙,可利用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出字帖的頻率也減少了,不過各位書友放心,我只要有時間就會給各位書友製作字帖的模板。

其他模板傳送門:

1.《文徵明-草堂十志》想要提高書寫水平,臨摹這本字帖就對了

2.《王獻之-玉版十三行》《玉版十三行》硬筆字帖更新完結,限時免費獲取

3.《靈飛經》.朋友!這是你要的《靈飛經》硬筆臨摹字帖,請查收

歡迎各位書友轉發,評論,點讚。

私信「雁塔聖教序」獲取高清模板。

相關焦點

  • 臨摹與創作: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單字解析——大、唐
    《雁塔聖教序》我們都知道,是褚遂良的經典作品,許多學習楷書的人經常拿《雁塔》來作為範本臨摹,《雁塔聖教序》的楷書特點是屬於比較靈活的一種,不呆滯,結構嚴謹,筆筆呼應。一、「大」《雁塔聖教序》第一個字就是「大」,「大」字在字帖中有許多,我們便逐一挑出來給大家看一下。下圖便是第一個「大」字,也是開篇首字。首先,「大」字是由一橫,一撇,一捺組成。
  • 行書字帖如何選?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這裡統統告訴你
    《書道拍案驚奇》觀點:不管是硬筆行書還是軟筆行書,都不要選擇現代人的字帖。有老師點撥可以直接上手《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自學的話建議用行楷過渡下,推薦趙孟《前後赤壁賦》和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字數多,且平正的行楷字帖。
  • 從《大字陰符經》&《雁塔聖教序》學習褚體書法!
    《雁塔聖教序》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宋拓片流失日本,原碑仍立在西安大雁塔。《雁塔聖教序》,即是《慈恩寺聖教序》,唐代褚遂良書。楷書,共1463字。公元653年(唐永徽四年)立。共二石,均在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為序,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後石為記,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
  • 這是要的《靈飛經》硬筆臨摹字帖,請查收
    這段時間還沒有復工,小編在家著實無聊,決定做幾期硬筆臨摹的字帖給各位書友發個「小福利」。但是,這種工作很繁瑣,既要有一定的ps技巧,還需要專業的書法知識對其殘破的部分進行修補,所以工作量還是很大的。這是你想要的「王獻之」小楷硬筆臨摹字帖嗎?
  • 硬筆書法練習指導
    下面書思為大家整理了些硬筆書法臨帖的建議,這樣學硬筆字,才叫硬筆書法!  正確的硬筆書法之路  1.臨帖尊法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書法家是不經臨習而成功的,沒有一個字寫得好的人是不經過臨帖的。只有臨帖,取法唐楷、晉行、漢隸、秦篆等傳統的東西,才會有所獲。
  • 硬筆書法練習指南
    下面書思為大家整理了些硬筆書法臨帖的建議,這樣學硬筆字,才叫硬筆書法!  正確的硬筆書法之路  1.臨帖尊法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書法家是不經臨習而成功的,沒有一個字寫得好的人是不經過臨帖的。只有臨帖,取法唐楷、晉行、漢隸、秦篆等傳統的東西,才會有所獲。
  • 行書必學,王羲之聖教序單字解析,硬筆行書也可以臨摹的字帖
    唐代書法家懷仁集摹王羲之行書字跡成《大唐三藏聖教序》。碑石高9.4尺,寬4.2尺,共30行,每行80餘字不等,現存於陝西西安碑林。今天這篇文章,分享一下《集王羲之聖教序》的一些單字見解。撇點下面基本相平唐首點居中,橫畫切筆上斜,注意轉折出的處理,硬筆中也需要略微側頓。撇畫由輕到重,飽滿有力。右下角橫畫等距,略向上斜。
  • 輕鬆寫出漂亮硬筆字的6大秘訣
    首先要選擇一本好的字帖,然後還要掌握一套科學有效的練字方法。只有方法正確,練習才能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目前,最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字帖進行臨摹,但在實踐中仍然有很多練習者感覺效果不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沒有處理好臨與摹的關係。怕麻煩,只願意臨而不肯多摹。(2)不定時。不能堅持每天臨摹或不能保證足夠的臨摹時間,斷斷續續,時多時少。
  • 硬筆書法巧「入門」,附10個主要筆畫的書寫技巧及練習字帖
    其實每一個人拿起硬筆來都能寫字,但是一上升到書法的高度,就有很多的講究了。因為書法有法,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隨心所欲,你得放棄一些舊東西,同時接受一些新東西。硬筆書法入門想要入得巧,根據寫字君的經驗,重點關注把握以下三個問題。一、熟悉書寫工具,把筆玩溜。玩筆就是在練習使筆方法,點畫的氣質神態全在筆法和線條上,通過畫不同粗細、不同形狀、不同弧度的線條,來表達橫堅撇捺折鉤提,這一點非常重要。
  • 30年前硬筆書法比賽作品,有人說筆筆驚豔,一等獎水平可當作字帖
    30年前的硬筆書法比賽,每一幅作品都可以稱之為字帖,有人看過這些書法作品之後曾經這樣說:這些獲獎作品的水平常人難以企及。30年前的硬筆書法作品,放到如今的書壇上仍然不過時,其中的筆畫和章法布局仍然稱之為典範。
  • 瘦金體字帖臨摹好還是凹槽,凹槽練字板有無效果看完不用到處問了
    瘦金體字帖臨摹好還是凹槽,凹槽練字板有無效果看完不用問我了瘦金體是確實是漂亮的字帖,在小編第一眼看上去就被吸引住了,如果你說他不夠厚重吧,但是又很有勁兒,看上去,給人一種乾乾淨淨,勁頭十足,又很有特點的字。筆畫的特點也比較突出總有一種看不完,看不厭的感覺。
  • 褚遂良的倪寬贊,最值得去臨摹的楷書!
    這本字帖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法帖。今天的美術學院裡面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必須要臨摹這本字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臨摹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不僅僅是從筆法,還有從字的結構上看,這本字帖都是超級一流上乘的。你會發現今天的當代大師田英章先生,他有很多柔媚的筆畫都是從這裡面改變出來的。
  • 選錯字帖容易半途而廢?
    對於初學練字的朋友來說,字帖的選擇常常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該選古帖還是今帖?小編建議,應從古帖入手,因為即使你喜歡臨摹今帖,等你練字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再往上的空間就很小了。軟筆硬筆但在書法領域這塊,特別講究傳承,國內大部分書法家出版的字帖,都是在模仿古人的基礎上,加上一點自己對書法的了解,雖有自己的特色,但主要還是在傳承。
  • 1985年首屆硬筆書法一等獎獲得者林似春,其作品可以作為字帖
    隨著書寫工具的不斷變化,書法也出現了分支,出現以硬筆為主的書法,我們稱之為硬筆書法,硬筆書法的出現,也帶動了一些愛好者,同時也促生硬筆書法從業者,尤其是1985年,全國首屆硬筆書法大賽之後,硬筆書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該場賽事中,不僅產生了10位特等獎獲得者,備受關注,而且還產生了一等獎得主
  • 硬筆書法:掌握三大技巧,硬筆書法的能力有了一個新的提升!
    學習硬筆書法掌握好點畫的粗細、用力的輕重以及氣勢的連貫三個方面的技巧,對於硬筆書法的學習至關重要,因為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三方面的技巧,你的書法才算了入門了。3.臨摹古帖多參考傳統毛筆碑帖,結合自身實際,參悟通達之道,比如《靈飛經》、《集字聖教序》等。當今市面硬筆字帖,多是平鋪直敘,重線條結構,輕點畫技巧。因此,不妨多借鑑下古人用毛筆之法,取古法、學古人。
  • 「書法問集」150、練字初學者該怎麼用臨摹紙練字?
    不建議使用「臨摹紙」練字,不管硬筆還是軟筆。什麼是臨摹紙呢?臨摹紙,簡單說就是有點透明的紙。也有稱:硫酸紙、拷貝紙、拓寫紙、透明紙。傳統造紙來說,透明的紙,要把紙做的白做得薄。現在高科技改良的一些造紙不說,我國古時候很早就有這種紙用途的紙。非常不推薦使用臨摹紙,練字,不管是硬筆還是軟筆。
  • 硬筆行書怎麼選擇字帖?有這幾本就夠了,王羲之領銜,值得珍藏
    各位大家好,這裡是落筆齋,我是安和,關注我,持續分享硬筆書法知識和經驗。相比於楷書,很多人可能會更加有意願練一練行書,畢竟行書相對自由,比較實用。但是其實,寫一手好的行書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初學者不知道如何選擇字帖,今天這篇文章,就給大家分享幾個硬筆行書可以練習的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