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練引體向上太難,可以試試這些輔助訓練動作和GTG訓練法

2020-12-13 小何Howard

引體向上是我們自重訓練裡面鍛鍊背部肌肉的王牌動作,能夠鍛鍊我們上半身絕大部分涉及拉力的肌群,並且對於核心肌肉也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不過由於引體向上是一個閉鏈動作,既遠端固定並承受自身重量,近端活動的訓練動作,對於我們來說是日常生活中比較不熟悉的一種發力模式,所以剛剛開始鍛鍊引體向上的朋友會覺得特別有難度。

引體向上難度較大

但是閉鏈動作的好處也是很大的,它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目標肌肉的訓練效果,還能增強我們肌肉的神經募集能力和本體感受能力,換句話說就是能提升我們對身體的控制能力。

01我們先來看看標準的引體向上應該怎麼做

雙手抓握單槓,握距與肩同寬,或者略寬於肩膀,肩胛骨下沉,讓肩膀儘可能地遠離雙耳;雙腳繃直也可以微微向後互勾,保持下半身的穩定,核心收緊,維持身體穩定,不出現晃動的現象;背闊肌發力將身體拉向單槓,至下巴超過單槓,或者大臂和地面平行為止;在頂峰感受背部肌肉收縮的感覺,維持1-2秒後下放身體至初始位置。

標準引體向上

我們通過引體向上的動作解析可以看到,引體向上的過程中,我們的背闊肌為主要的發力肌肉,肱二頭肌為次要的發力肌肉,兩者做等張收縮,將身體拉向單槓;小臂肌群、核心肌群及中下斜方肌做等長收縮,起穩定身體的作用。

如果這些肌肉有任何一塊比較薄弱,都會增加我們完成標準引體向上的難度,讓你覺得引體向上太難練了。

一般無法以引體向上做組,往往是以下的原因造成的:

小臂肌群薄弱,無法讓身體長時間懸掛在單槓上;核心肌群比較弱,無法在動作過程中維持身體的穩定;背闊肌和肱二頭肌力量較弱,無法對抗自身體重將身體拉向單槓。

引體向上參與肌肉很多

我們練不了引體向上或者覺得引體向上很難練,往往都是因為其中一個或者幾個因素並存所造成的,我們只需要對這幾塊肌肉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就能從側面提升我們引體向上的能力。

02提升引體向上能力的輔助訓練動作

一、小臂訓練動作

小臂肌肉的水平決定了我們的握力,我們在鍛鍊引體向上的時候,很多時候還沒做幾下,目標肌肉還很有力,小臂卻先無力,導致無法讓身體懸掛在單槓上繼續訓練,直接影響了訓練效果。

我們可以通過懸吊訓練來提升小臂肌肉的力量:

雙手抓握單槓,握距與肩同寬,肩胛骨下沉,讓肩膀儘可能地遠離雙耳;雙腳繃直,核心收緊,保持身體的穩定;儘可能久地維持這個姿態,直到力竭堅持不住為止。

懸吊訓練還能鍛鍊中下斜方肌

懸吊訓練的過程中,我們的小臂屈肌長時間處於等張收縮狀態,能夠大幅提升我們的訓練容量,增加機械負荷,提升小臂肌肉的力量。

動作過程中,我們還需要保持肩胛骨的下沉,這能夠對中下斜方肌也起到很好的訓練效果,提升我們穩固肩胛骨的能力,穩定的肩胛骨也能夠讓我們在引體向上的過程中保持穩定,減少晃動。

小臂肌群的恢復能力很強,可以經常練習,我習慣在每次的訓練最後安排1-2組的小臂懸吊訓練,能夠讓小臂獲得最快的增長。

強有力的小臂肌肉不僅能幫助我們提升引體向上的能力,在硬拉和槓鈴划船等動作中也能幫助我們增強運動表現能力。

二、核心肌群訓練動作

核心肌群能夠給我們提供穩定的核心力量,讓上下半身連成一體,在引體向上的過程中避免了身體出現晃動的情況,能夠讓背闊肌更好地發力完成動作。

我們可以通過平板支撐來提升核心肌群的力量:

大臂垂直地面,肘部和雙腳撐地,小臂維持身體穩定,身體其他部位懸空離地;核心肌肉收緊,腹直肌可以微微彎曲,讓脊柱處於中立位置,身體呈一條直線;儘可能久地保持這個姿勢,至力竭支撐不住或者腰背感覺微酸為止。

在瑜伽球上練平板支撐效果更好

平板支撐能夠鍛鍊到我們以腹橫肌為主的核心深層肌肉和小肌肉群,讓核心肌群長時間處於等張收縮狀態,獲得很好的訓練負荷,並且提升神經募集能力,增強對核心的控制力。

還可以在瑜伽球、BOSU球和TRX等讓身體處於不平衡狀態的器械上進行平板支撐的訓練,由於核心肌群需要時刻對抗不確定方向的力,所以能起到更好的鍛鍊效果。

三、背闊肌和肱二頭肌訓練動作

1、澳大利亞引體向上

使用等高或者略低於胸口的單槓進行訓練,雙手抓握單槓,握距與肩同寬或者略寬於肩膀;雙腳逐步向前伸出,讓身體處於單槓的正下方,直到手臂和軀幹垂直;核心收緊,保持身體呈一條直線,發力將身體拉向單槓,至胸口輕觸單槓為止;在頂峰保持1-2秒,感受背部肌肉的擠壓感,然後下放身體至初始位置。

澳大利亞引體向上

澳大利亞引體向上也叫斜水平引體向上,由於雙腳觸底,身體處於一個傾斜的角度,動作比標準引體向上難度降低不少,背闊肌只需要發力拉起部分的自身體重,相當於引體向上的退階動作,但是一樣能夠對背闊肌產生很強的刺激效果。

做澳大利亞引體向上的時候要注意動作的速度,離心和收縮都要對背闊肌進行控制,做到慢上慢下,這樣對於提升背闊肌的力量效果會更好。

澳大利亞引體向上

如果想要提升肱二頭肌的訓練效果,我們可以採用反手的姿勢握杆,握距與肩同寬的姿態做澳大利亞引體向上,肌電實驗顯示當小臂外旋的時候,肱二頭肌的鍛鍊效果會更強。

2、彈力帶輔助引體向上

將彈力帶兩端綁在單槓上,雙腳踩住彈力帶的中間位置,在彈力帶的輔助下完成引體向上的訓練。

當我們背闊肌和肱二頭肌力量不足的時候,我們可能只能做1-2個引體向上久沒力氣了,這樣的訓練效果是很差的,對目標肌肉無法積累足夠的訓練量。

通過彈力帶輔助我們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彈力帶得輔助,降低我們動作的難度,幫助我們累積肌肉增長所需的足夠的訓練容量,可以快速提高我們引體向上的水平。

而且彈力帶由於其阻力根據被拉長的程度會有所變化,因此會要求我們的發力也隨之變化,讓我們需要更好地掌控背闊肌的發力模式,達到更強的訓練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彈力帶輔助引體向上的訓練後,我們會發現自己在平時做引體向上也不覺得那麼難那麼累了。

彈力帶是非常好的一個輔助訓練器材,不僅能幫助我們完成引體向上和雙槓臂屈伸之類的動作,還能提升許多動作的強度,增加訓練效果。而且方便攜帶,價格也很實惠。

上面這款淘寶爆款彈力帶,是我個人使用的彈力帶,有多種規格,適合不同體重和力量水平的朋友使用,現在買還能立減5元。

03使用GTG訓練法也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引體向上能力

GTG訓練法的英文叫Grease The Groove,直譯過來就是潤滑神經溝,其本質也是如此。

所謂GTG訓練法指的是我們針對某一個訓練動作,在不力竭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地增加訓練容量的訓練方法,這個訓練法的本質是通過儘可能高的訓練容量提升我們肌肉神經溝的反射能力,從而在做這個單一動作的時候神經能夠募集更多的肌肉纖維,達到提升動作運動表現的目的。

gtg訓練法

GTG訓練法很適合我們用來提升引體向上的能力,具體的方法如下:

每組的引體向上次數在70%力竭次數左右,比如你一組只能做10下引體向上,那你每組就訓練7下引體向上,確保自己不會覺得疲勞;充分休息後再做下一組訓練,GTG訓練法的間歇長短無所謂,要確保足夠的休息時間,不要讓肌肉累積疲勞;儘可能多的組數,GTG訓練法沒有組數的要求,我們可以將訓練穿插到一整天裡面,儘可能地完成20組、30組甚至50組的引體向上,訓練容量越大,效果越好;持續3周以上,對於自重訓練者甚至可以一直這樣訓練下去 ,只需要根據自己能力的增長增加每組的訓練次數即可。

GTG訓練法對引體向上效果很好

通過GTG訓練法,我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引體向上越練越輕鬆,每組能做的次數也大幅增長,隨之而來的是訓練強度的增加,肌肉也會獲得提升。

GTG訓練法特別適合像引體向上、伏地挺身、深蹲和硬拉等單項動作的訓練,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我們的專項運動表現能力。

對於想在家通過GTG訓練法提升引體向上的朋友,上面這款家用引體向上單槓是個非常好的選擇,不需打孔,而且質量非常牢靠,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練上一組引體向上。

04總結

引體向上覺得很難練,主要還是因為相關肌肉的薄弱或者身體對動作的不熟悉造成的。

我們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提升相關肌肉的力量,從而更好地掌握引體向上這個訓練動作。

每周安排2次上面的訓練計劃,我們的引體向上能力會有明顯的進步,也可以通過GTG訓練法,每天都做大量的引體向上訓練,也可以快速提升引體向上的能力。

發達的背部肌肉

我是小何Howard,關注我,獲得更多健身乾貨。

相關焦點

  • 一個每天都練引體向上的健身人,才算沒辜負引體向上的效果
    健身的人一般把引體向上作為練背動作,一個星期練一次。公園裡老大爺把引體向上當鍛鍊動作,天天爬上去搞。健身的人很專業,老大爺就是胡一練。但你要是因為這個原因,就說引體向上不能天天練,那你就短了。但是高位下拉、槓鈴划船這些複合動作感受不到。這樣一來,上重量的動作感受不到發力,背部肌肉刺激就不明顯。每次練背、背部肌肉還沒感覺呢,胳膊先沒力氣了。要不然就是背部肌肉沒刺激、腰先疼得不得了。這是啥問題?
  • 練引體向上怎麼練?引體向上做不了怎麼辦?
    引體向上是個好動作!同時也是一個難動作!要完成一下引體向上,要有許多條件配合,像是手臂力量、背部控制、核心穩定等。當然!我們可以動過一些輔助訓練來幫助你,學習如何控制肩胛以利背部肌肉收縮、提升核心及軀幹的穩定、循序漸進地學習引體向上的動作模式。
  • 背部訓練:器械引體向上動作示範、肌肉發力、要點講解
    (沒錯,其實高考的那種姿勢,對於背肌訓練是不太標準的)身子正直,拉過下巴的過頂引體向上,在過頂時會更多的採用肩部三角肌後束和上背小肌群的力量。實際上,這個動作對於背部訓練是一個比較冗餘的動作。對於背肌訓練更好的是胸骨引體,也就是背部反弓、拉至單槓胸部,而非垂直身子把自己拉到過頂。另外依舊是木桶效應,如果做過下巴的引體,肩部三角肌後束和一些小肌群會很快力竭,這是木桶的短板。
  • 為什麼引體向上做起來比伏地挺身難很多,如何均衡兩個動作的能力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引體向上的難度比伏地挺身要大上很多。許多健身很久的朋友,一口氣可以很輕鬆地做上好多個甚至好幾十個伏地挺身,卻很難完成幾個標準的引體向上。我們先來看看標準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應該怎麼做,又有哪些肌肉參與動作,就能理解為什麼引體向上的難度更大了。
  • 想成為引體向上高手?給你10個訓練技巧!
    如果有人連續30次引體向上,還沒有氣喘籲籲,那感覺,絕不亞於看到有人深蹲300斤,因為引體向上,本身也是一項考驗肌力與耐力的訓練動作。如果你也想成為引體向上高手,就來學習這10個要點吧!這意味著你應該在休息日之後,首先練背,而且需要在至少一個月之內,以增加引體向上的次數為最優先的目標。而深蹲起更大的重量,或者增加多少上臂圍等目標,則應該暫時凍結起來。因為引體向上時,只使用體重負重,而不會增加額外的訓練負荷;所以,不太容易導致受傷和過度訓練。你應該每周至少練2~3次引體向上,並且在背部訓練時首先做引體向上。
  • 引體向上如何做到「下巴過槓」?5個動作1個參考方案,試試看!
    以上所說的動作1、動作2,並不存在先後順序關係,你可以在一次訓練中,兩個動作都安排訓練。動作3:引體向上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做引體向上練習?只要你在單槓上懸掛十幾秒沒有問題,哪怕你還不能「下巴過槓」,也可以開始練引體向上了。可以一組只練一次,總的次數少一些,就是了。如何練習肱二頭肌?
  • 引體向上訓練可以鍛鍊臂力嗎?
    以下將先介紹如何通過引體鍛鍊臂力,然後進行一些擴展,使之能注意到不同細節可以鍛鍊的部分:1.鍛鍊手臂引體主要用來鍛鍊背肌,但通過改變一些動作的細節就能鍛鍊我們的手臂。對於引體向上,則採用拉力和抓握。引體向上時,在手臂的發力部分,張力主要由肱二頭肌、肱骨肌和肱橈肌收縮產生,而抓握力主要由前臂產生。因此,當肱二頭肌發達,握力足夠時,有利於做引體向上。抓握不足,常使人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身體不能懸吊在單槓上,因此做引體向上也就無從談起。
  • 哪些啞鈴動作能代替引體向上?在家多練這個動作,把背練得厚又寬
    啞鈴練背的動作很多,但都無法代替引體向上——引體向上的動作模式,啞鈴訓練無法複製。引體向上是少數的懸垂類動作,需要雙腳離開地面,克服自身重力向上完成動作。不但力量要求高,動作技巧也很關鍵:雙手和身體的位置關係、握距和握法差異、如何空中接力、如何更多募集背部發力等等。因此很多人覺得引體向上練出來的肌肉,是真正充滿力量和爆發力的。再來看啞鈴訓練,我們想用啞鈴練哪塊肌肉,既要考慮肌肉的收縮方式,也要考慮如何對抗啞鈴做功。
  • 引體向上
    先做解剖說明背闊肌的主要功能肩關節內收、伸展、內旋(輔助吸氣)寬握正手引體:主要是肩關節內收窄握反手引體:主要是肩關節伸展寬握正手引體和窄握反手引體是能最好地體顯這兩個功能,從而更好地感覺背闊肌收縮。
  • 做不了引體向上?先試試引體向上的9個輔助練習
    引體向上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會做,其最大原因一就在於很多人的體重過大,在運動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無法將自己的體重拉上去,而這又和第二個原因有關,那就是我們的背部肌肉力量太小,所以,我們想要訓練引體向上,第一步就是強化我們的背部肌群。
  • 引體向上遇到瓶頸?用這兩個輔助訓練,提升你的訓練水平!
    由於動作技術缺失和自身體重過大(95kg),我的引體向上一直非常糟糕(即使我可以在機器上,用70kg做10次高位下拉);健身半年以後,我才解鎖了第一個引體,整整一年後,我才能用極不標準的姿勢完成解鎖雙力臂如果你能夠獨立完成引體向上這個動作,但是對動作的次數、幅度、上肢力量不滿意,那麼請嘗試我今天介紹的兩個輔助訓練!
  • 引體向上手握不住怎麼辦?可以選擇手套進行輔助,或鍛鍊增強握力
    後臺有粉絲提問,自己在做引體向上的時候背部還沒什麼感覺,手已經開始疼和握不住了,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手套來輔助自己進行引體向上的訓練。蘿拉之星是比較專業的力量訓練裝備品牌,使用下面這款助力帶健身手套的人很多,對於引體向上、硬拉、俯身划船等練背動作都有很好的輔助效果,使用的時候將牛皮卷在槓鈴或者單槓上,然後牢牢握住,就能夠有效增強我們做拉力動作時的握力,讓我們獲得更好的背部訓練。
  • 想練出倒三角身材的人 你試過這些超有效的引體向上嗎?
    引體向上—最難、最有效的倒三角身材訓練完美的倒三角身材,要得是腹肌、胸肌和結實的背部。對於你的上半身,也別是背部的鍛鍊來說引體向上是最難的練習之一,因此也是最強有力的練習:它能鍛鍊你上半身的每塊肌肉。它能反映你的相對力量,或者說對於你的身高和體重來說,你有多強壯。
  • 引體向上每天都練和隔天練,哪種方式更有益於力量增長?
    自重 問答 問 引體向上每天都練和隔天練,哪種方式更有益於力量增長? 答 更快的提高引體向上的力量次數?我建議每天都練!
  • 女孩必學3步驟讓你不靠輔助完美做出引體向上!
    學習引體向上或許是項艱巨的任務。看起來有點可怕的拉杆、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撐起全身……還有好多好多需要考慮的問題。不過,初次嘗試引體向上時,最好從分解動作入門。今天小編就分享如何通過過3招分解動作,最終成功掌握引體向上。
  • 引體向上練背沒有感覺嗎?那是你沒有掌握這一點
    用引體向上練背相信健身的人都知道,在正確的動作練習後,你能感覺到背部充血。
  • 你知道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有怎樣不同的鍛鍊效果嗎?
    反手引體向上能鍛鍊肱二頭肌我們可以通過彈力帶輔助來提升引體向上的水平由於引體向上是一個遠固定動作,需要我們懸掛住自身體重並且發力拉起身體,對於沒有什麼訓練經驗的朋友來說是無論正手還是反手引體向上的難度都較大
  • 如何提高整體訓練水平?先練好背部,做好引體向上和划船
    背部訓練計劃中有引體向上和啞鈴划船,引體向上一直都被認為是王牌動作,雖然引體向上看起來比較簡單,但做起來還是比較複雜的。引體向上屬於自重動作,需要拉起整個身體的負重,所以我們在進行背部訓練的時候要把引體向上放在首要位置,因為在開始訓練的時候,我們的精力和狀態是最充足的。
  • 引體向上能天天練嗎?解決引體向上的5個困惑,你就知道怎麼練了
    而當我們練引體向上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問,你引體向上能做幾個?相對於深蹲、硬拉、臥推等動作,引體向上的個數,似乎更讓人在乎。這篇文章,主要是解答關於引體向上的5個困惑,這5個困惑,相信很多同學都曾經遇到過。1,引體向上可以天天練嗎?
  • 國防在線「軍事體能訓練進階」系列: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是軍事體育訓練大綱中基礎體能訓練的考核課目之一。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上肢力量練習,可以增強包括肱二頭肌、背闊肌、大圓肌等肌肉在內的上肢屈肌和肩背肌群力量。它可以幫助戰士們提高克服自身體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