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引體向上做起來比伏地挺身難很多,如何均衡兩個動作的能力

2020-12-13 小何Howard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引體向上的難度比伏地挺身要大上很多。

許多健身很久的朋友,一口氣可以很輕鬆地做上好多個甚至好幾十個伏地挺身,卻很難完成幾個標準的引體向上。

我們先來看看標準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應該怎麼做,又有哪些肌肉參與動作,就能理解為什麼引體向上的難度更大了。

引體向上難度更大

伏地挺身的動作解析

雙掌雙腳撐地,雙掌距離與肩同寬,身體其他部位懸空不接觸地面;肩胛骨下沉,核心收緊,讓身體從側面看呈一條直線;大臂微微內收,肘關節朝向身體側後方,屈肘勻速下放身體;至胸口輕觸地面或者接近地面為止,發力撐起身體至初始位置。

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動作主要的發力肌肉為胸大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會輔助發力協助完成動作,核心肌群等處於等長收縮狀態,幫助維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

伏地挺身能力體現了我們的推力水平,是我們自重練胸的王牌動作。

引體向上的動作解析

雙手抓握單槓,握距與肩同寬或者略寬於肩膀,讓身體離地懸吊於單槓上;肩胛骨下沉,雙肩遠離耳朵,雙腳可以繃直也可以互勾,核心收緊,保持身體穩定不晃動;發力將身體拉向單槓,至下巴高於單槓,或者大臂和地面平行為止;在頂峰維持1秒左右,然後勻速下放身體至初始位置。

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的動作過程中,主要的發力肌肉為背闊肌,次要的發力肌肉是肱二頭肌,核心肌群、中下斜方肌、小臂肌群等處於等長收縮狀態,負責保持身體的穩定和平衡。

引體向上的能力體現了我們的拉力水平,是我們自重練背的王牌動作。

為什麼引體向上動作比伏地挺身難度更大

一、引體向上比伏地挺身需要承受更多的自身體重

引體向上由於雙手握住單槓,身體懸空離地,因此引體向上的過程中,我們的背闊肌和肱二頭肌要拉起自身百分百的體重。

伏地挺身由於雙掌和雙腳撐地,動作過程中我們的胸大肌和肱三頭肌大概需要撐起自身70%的體重。

因此,引體向上比伏地挺身需要承受更多的自身體重,難度也相對更大,而且受體重的影響也更大。

引體向上承擔更多的自身體重

當我們的體重增長後,伏地挺身的能力未必會受影響,但是做起引體向上肯定會覺得難度增加很多。

二、引體向上比伏地挺身動作涉及更多的肌肉

我們在完成伏地挺身的時候,發力的肌肉為胸大肌和肱三頭肌,核心肌群負責保持身體的穩定,除此之外,其他肌肉在動作中的參與程度比較少。

伏地挺身涉及肌肉

而在做引體向上的過程中,除了需要靠背闊肌和肱二頭肌發力完成動作,核心肌群要保持等長收縮維持身體穩定外,我們還需要小臂肌群發力保持身體懸吊於單槓上,中下斜方肌發力保持肩胛骨下沉,會比伏地挺身涉及更多的肌肉。

引體向上涉及肌肉

由於引體向上需要更多的肌肉協調發力,所以如果某一塊肌肉比較薄弱,就會影響我們引體向上的能力,比如小臂肌肉薄弱的話,就很可能無法長時間保持身體懸吊在單槓上,背闊肌還有力氣的時候,小臂就力竭了。

三、大多數人的推力肌群都比拉力肌群更發達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更多地使用推力肌群(胸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中束),而比較少用到拉力肌群(背闊肌、肱二頭肌和三角肌後束),因此我們的身體前後側肌肉力量會比較不均衡。

這也就導致了大多數人的伏地挺身能力都比引體向上能力更強,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看上去很壯的人,一口氣能做好幾個伏地挺身,但是卻連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都完成不了,就是因為他的拉力肌群和推力肌群的肌力不均衡造成的。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開始系統訓練的時候,會發現引體向上比伏地挺身難上很多的原因。

肌肉不均衡會引起體態問題

當我們胸部肌群比背部肌群強很多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駝背、圓肩和頭前引之類的不良體態,伸直引起腰背部和肩頸部的不適。

我們可以通過拮抗肌超級組訓練法均衡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的能力

所謂拮抗肌超級組訓練法是將兩個針對相反功能肌肉的訓練動作連在一起作為一組訓練來鍛鍊。

胸大肌和背闊肌、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正好互為拮抗肌,意思就是當我們做伏地挺身的時候胸大肌和肱三頭肌為主動肌,做等張收縮,背闊肌和肱二頭肌為拮抗肌,被被動拉伸;當我們做引體向上的時候背闊肌和肱二頭肌為主動肌,做等張收縮,胸大肌和肱三頭肌為拮抗肌,被被動拉伸。

拮抗肌

拮抗肌超級組訓練法能夠給我們帶來如下好處:

在更短的時間內積累更高的訓練容量,提升訓練強度,增加訓練效果;均衡互為拮抗肌的肌肉水平,讓兩塊肌肉獲得同等的增長,避免肌力和肌肉水平的不平衡;能夠讓互為拮抗肌的兩塊肌肉輪流被拉伸,能夠讓肌肉從訓練中更快地恢復,提升恢復能力。由於引體向上比伏地挺身更難,所以我們在拮抗肌訓練中要先做引體向上至力竭後,再馬上做伏地挺身到力竭,這樣完成4-6組,就能對這兩塊肌肉都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並且起到均衡肌肉水平和動作能力的目的。

總結

引體向上動作比伏地挺身更難,不經過訓練的話,很多人甚至連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都完成不了。

不過只要經過訓練,我們的引體向上水平會得到快速提升,畢竟背部肌肉力量比胸部要更大,而且多鍛鍊引體向上對於我們的體態健康也有很好的好處,能讓我們更挺拔,也能減緩腰背不適的狀況。

通過拮抗肌訓練法,我們能夠均衡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能力,達到更全面的訓練目的。

均衡的鍛鍊才能練出好身材

我是小何如何練,關注我,獲得更多健身乾貨!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能做伏地挺身卻做不了引體向上,為什麼?
    同樣是鍛鍊,為什麼動作之間差異這麼大? 本文就具體展示一下,伏地挺身與引體向上到底有什麼不同。 引體向上則是垂直動作,緊靠雙手懸掛在單槓上,身體完全懸空。 在對抗重力時,引體向上需要對抗完全的身體重量,而伏地挺身是小於身體重量。 所以引體向上的難度自然高於伏地挺身。
  • 「引體向上做不了,先練伏地挺身」的說法是否科學?
    實際上,這一問題與科學不可科學無關,引體向上不能做,不外乎兩個原因,自己的基礎力量太弱,體重太重,要做好引體向上,首先要加強基礎力量,引體向上對於手臂和背部的基礎力量要求很高,相對你做伏地挺身可以加強到手臂力量,但伏地挺身的強化力量非常有限,而且在短期內很難提升力量,所以你要做好引體向上,單獨練習伏地挺身沒有什麼效果,但不是說伏地挺身沒有效果,而是效果不好,這一點是否科學都沒有關係
  • 引體向上+彈力帶+伏地挺身=?
    引體向上怎樣進階練?如何使用一根彈力帶練遍全身?伏地挺身你做的對嗎?如何在家通過伏地挺身來鍛鍊我們的胸大肌?快來一起康康吧~在家怎麼「向上」,引體向上帶你進階,跟著視頻解鎖你的第一個標準引體向上吧!第二步:有了握力之後直臂握住橫槓做肩甲轉動來增加斜方肌的力量。第三步:藉助起跳達到頂點,利用離心收縮緩慢下降,進一步提升我們的背部力量。第四步:半程引體向上,這個動作只需要做到大臂與地面平行。
  • 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等能代替力量訓練嗎?
    引體向上,伏地挺身和自重深蹲在重量訓練中與硬拉三大項,臥推和深蹲在力量訓練中效果相同。與健身房的器械訓練相比,自重訓練也有它的優點,由於採用的都是自己的體重,所有動作都具有較高的核心參與度,能增強我們對身體的控制能力,提高我們平時的運動能力。
  • 如何進一步提高引體向上的能力
    許多健身的小白甚至是有一定經驗的健身愛好者引體向上到一定程度後便停止了進步,一次性引體的個數在某一地步遲遲得不到提升,難免會有些灰心喪氣。但是不用著急,今天為大家帶來幾種可以有效提升引體向上實力的訓練技巧。
  • 引體向上、伏地挺身、拳臥撐,分別鍛鍊哪些肌肉呢?
    這些動作都是比較容易操作的,不需要複雜的器械也不受場地的限制,尤其是伏地挺身和拳臥撐隨時隨地都能進行鍛鍊。引體向上作為背部訓練的黃金動作主要鍛鍊到背闊肌等背部肌肉,尤其是正握引體向上對背部的訓練效果是別的動作不能代替的,能幫助你打造出倒三角般的背肌,增加上身的寬度。反握引體由於二頭肌的參與,對背部訓練效果減少,加深了對手臂肌群的刺激程度,尤其是二頭肌。
  • 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的健身訓練有用嗎?
    既然可行,那就以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為例引申一下兩者力量訓練的功效:較完整的引體向上(包括加變式)能鍛鍊到肱二頭肌、三角肌、前臂肌肉以及背闊肌和腰腹肌肉等;較完整的伏地挺身(包括加變式)能鍛鍊到胸大肌、三角肌、肱三頭肌已經腹直肌等。
  • 那些只在家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人最終能練成什麼樣?真相在這裡
    不過客觀上說,在家依靠自重訓練和在健身房訓練其實還有很大差別的,每一種訓練都有它的特點,但問題在於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些特點,忙活一陣子才發現自己所做的努力和最終的目標有很大的偏差,那麼我們來分析下那些只在家做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的人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 從零開始,女生也能做的引體向上!
    2 彈力帶助力引體向上,從零開始做引體!附:引體向上.入門訓練!美好的一周,從填坑開始!前兩周咱們說了說「你為什麼1個引體向上也做不了?」(相關閱讀👉你,為什麼1個引體向上也做不了?)既然你們都這麼說了,我也不好拖坑太久……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談談:1個引體向上也做不起來的你,如何從零開始,輕鬆做引體?
  • 引體向上
    軀幹向上運動時,肱二頭肌、肱肌做遠固定向心收縮使肘關節屈;背闊肌、三角肌後束做近固定向心收縮使大臂在肩關節處做內收動作,此環節背闊肌收縮為引體向上動作提供主要動力,斜方肌中、下束和菱形肌做近固定向心收縮使肩胛骨下迴旋動作
  • 1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的該如何練背?7個你在家能做的動作幫助你!
    但是在你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練背還是需要多做引體向上,引體向上絕對是你背部乃至上半身力量訓練的動作之王!引體向上全部教程:第一步:1個快速提升你拉力水平的方法,幫助你突破1個引體向上!第二步:澳大利亞引體,你練出高質量引體向上的必經之路!最後兩步:完成一個標準引體向上前的最後兩個步驟!
  • 小夥分享自己每天100個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堅持30天後心得!
    而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更是很多初學者和老衲最想挑戰的動作,很多人分享自己每天堅持100到300個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堅持30天後的成果。上圖中這位小夥堅持每天100個伏地挺身和引體向上,堅持30天後他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感覺這樣的效果方法很有效果,他還為自己的這樣的訓練起名叫「階梯訓練」。看看他是如何做這項運動的?
  • 小夥每天做50個引體向上、50個伏地挺身,堅持1個月看身材變化
    小夥每天做50個引體向上、50個伏地挺身,堅持1個月看身材變化 健身運動總會有人推薦各種健身器械,似乎離開了健身房就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 引體向上做不起來?掌握科學的進步方法,你也可以做起來
    引體向上是上肢肌肉訓練最好的動作之一。這種多功能的自重訓練能夠幫助你構造漂亮的背部,同時改善燃燒脂肪的能力。最棒的是,引體向上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動作,幾乎不需要什麼設備,所以你可以在健身房,在家裡甚至戶外進行這項運動,你只需要有一根固定的橫杆就可以了。
  • 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100個引體向上,堅持100天身材會有什麼變化
    究竟有什麼健身動作能讓身材出現改變,讓自己瘦下來呢?不要自己就打退堂鼓,一些簡單的動作如果可以努力堅持,你同樣可以取得預期效果。不信就看看下面這個小哥的表現。從身材可以看出,小哥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健身基礎,特別是胸肌看起來已經非常明顯。
  • 別人能做十幾個引體向上,為什麼你不行?如何輕鬆get引體技能
    導語:提到引體向上,很多人都不陌生,它也是很多學校體育測試的常考項目之一。引體向上是一項徒手運動,不需要複雜的健身器械,動作要領也不是很複雜。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甚至是一些男性朋友,它的難度係數是很高的。若沒有長時間的健身基礎,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標準、完整地完成這個動作。
  • 練引體向上怎麼練?引體向上做不了怎麼辦?
    引體向上是個好動作!同時也是一個難動作!要完成一下引體向上,要有許多條件配合,像是手臂力量、背部控制、核心穩定等。當然!我們可以動過一些輔助訓練來幫助你,學習如何控制肩胛以利背部肌肉收縮、提升核心及軀幹的穩定、循序漸進地學習引體向上的動作模式。
  • 你,為什麼️個標準伏地挺身也做不了?
    當然,我猜很多童鞋在剛開始接觸伏地挺身時,不要說達標了,估計連一個標準的伏地挺身都做不起來…… 伏地挺身它為什麼就那麼難?這就要從伏地挺身這個動作本身說起了!所以伏地挺身的特點之二:和大多數自重訓練一樣,體重越大,負重越大,動作難度也越高。知道了伏地挺身最重要的兩大特點,接下來就是關鍵問題:你為什麼1個標準的伏地挺身都做不起來呢?
  • 如何完成30次,甚至更多次數的引體向上?階梯式訓練方法值得一試
    引體向上這個動作對於大多數健身者來說還是一個較為困難的動作,前幾天我們講了4個步驟,從易到難掌握引體向上,現在的你或許已經能夠做引體向上,但是做的次數並不會很多。
  • 為什麼高位下拉可以80公斤做組,但卻做不了引體向上?
    收到了這麼一個提問:「為什麼我高位下拉可以80公斤做組,但是拉不起來引體向上?」我看到這個問題,開始是有點不信的,因為繩索高位下拉那個器械,最大重量就是80公斤,有些健身房還沒有80公斤。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高位下拉可以整80公斤,但是引體向上卻拉不起來?首先,體重太大了假如你高位下拉整了80公斤,但是體重卻有90公斤,那當然引體向上負荷比高位下拉要重多了。還有就是,假如你高位下拉整了80公斤,但是你體重80公斤,看起來跟體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