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在小時候都聽過蒲公英的故事——蒲公英媽媽的孩子們都長大了,他們每人頭上長著一撮蓬蓬鬆鬆的白絨毛,活像一群「小傘兵」。許多小傘兵緊緊地擠在一起,就成了個圓圓的白絨球!當風吹來的時候,那漫天飛舞的小傘兵們就帶著希望隨風飛到各處去了。
蒲公英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營養豐富,可涼拌、炒食、做湯,皆很美味。中醫認為,蒲公英可清熱解毒、涼血利尿。
來源:本品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鹼地蒲公英或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全草。
【別 名】婆婆丁、奶汁草、黃花草、黃花三七、黃花地丁。
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 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溼通淋。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洩,甘寒清解,入胃、肝經。既清解熱毒而消癰腫,又利溼與通乳。雖善治各種瘡癰,但以治乳癰最佳,並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溼熱黃疽、淋痛。
主治病證
①乳癰,癰腫瘡毒,各種內癰。
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毒蛇咬傷。
③溼熱黃疽,熱淋澀痛。
用法用量:煎服,一次常用量10 ~ 30 克。大劑量可達60 克。在藥膳、保健食品製作時,可選用煮、燉、燒等烹製方法。。
使用注意:用量過大或脾胃虛寒者易致腹瀉。
看圖鑑別
蒲公英的故事
有不少婦人乳房中長各類包塊,或者乳腺炎,都是在停止哺乳的時候落下的。為什麼呢?
因為奶水應該繼續排洩舒暢開來的,一下子斷了,瘀積在局部,就容易長成各類結節,所以很多婦人在回乳過程中,都感到嬰兒剛停止允吸乳汁後,乳房就會脹滿甚至疼痛好幾天,嚴重的還會紅腫熱痛。
《新修本草》曰,蒲公英主婦人乳癰腫。單味蒲公英,乃治療乳癰特效也,為何呢?《本草求真》曰,蒲公英能入陽明胃,厥陰肝,乳頭乃肝經所過,乳房乃胃經所過,故蒲公英能涼其血毒,又能解其熱癰,故乳癰乳腫,首重蒲公英。人們一般只知道蒲公英入胃,清熱解毒,不知道蒲公英稟春天少陽生發之氣,還善於入肝膽,消腫散結,疏鬱通乳。所以肝寒而鬱者用桂枝,肝熱而鬱者用蒲公英。
朱丹溪說,蒲公英散滯氣,達肝鬱。所以單味蒲公英,就相當於丹梔逍遙散,疏肝又清熱,治療肝鬱化火化熱,極效。不管是乳癰還是各類疔瘡,只要局部紅腫熱痛,凸起來的,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熱包,看成是肝氣鬱結又化火化熱的表現。如果純用清熱之品,不能散其結;若純用疏肝之品,不能清其熱。唯獨蒲公英既能清熱,又能疏肝,所以是乳癰妙藥,更是各類熱毒疔瘡的要藥。
【養生藥膳】1.蒲公英粥
原料 蒲公英30~45克(鮮品60~90克),粳米30~60克。
製法 先煎蒲公英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
用法 空腹食用,每日1次。
功效 清熱解毒。
適用 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熱毒瘡癰、尿路感染、病毒性肝炎、膽囊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結膜炎等。
2.蒲公英玉米須湯
原料 蒲公英、玉米須各60克。
製法 洗淨,加水濃縮取汁。
用法 代茶飲。
功效 清熱,利尿,利膽。
適用 熱淋見小便短赤,溼熱黃疸等。
3.蒲金酒
原料 蒲公英、金銀花各15克,黃酒300毫升。
製法 藥與酒同煎至150毫升,去渣取汁。
用法 藥渣敷患處。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 清熱排膿,消腫止痛。
適用 急性乳腺炎。
4.蒲公英綠豆粥
原料 蒲公英10克,綠豆50~100克,冰糖適量。
製法 蒲公英加水煎取汁,加綠豆煮為粥,粥成後加入冰糖即成。
用法 早餐食用。
功效 清熱解毒,瀉火利溼,消瘡除煩。
適用 產婦排乳不暢、早期急性化膿性乳腺炎。
文章及圖片來源於網站
註:文中所涉及到的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