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簡評《可轉債券管理辦法》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2020年最後一天,中國證監會頒布了《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將從2021年1月31日起施行。

我把該辦法的正式稿和之前的徵求意見稿都列印了出來,逐條進行對比,並試圖揣摩條款背後的深意。我想,大家都不想聽枯燥的條款,因此我簡要評述一下《可轉債券管理辦法》。

我對辦法的理解是「三個堅持,三個要求,一個妥協。」

一、「三個堅持」

一是堅持可轉債作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主渠道不變。

辦法肯定了可轉債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融資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長期來看,可轉債將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主渠道。可轉債打新也好,攤大餅也罷,都將享受長期紅利。

二是堅持可轉債規範、完善、健全的出發點不變。

本辦法的立法本意在於進一步規範、完善、健全可轉債市場。不少條款對於投資者有了進一步的保護。

不過,辦法全文僅有23條,與其說是一個全面性的辦法,不如說是一個全面性的補丁。可轉債現有相 關規定主要散見於各類不同監管條線的文件中(《攻守》P170整理的可轉債相關的主要辦法和規定已有15個之多)。這次這個辦法雖然名曰《可轉債券管理辦法》,但涉及已有的辦法和規定均未大一統,而是就現有規定中的缺漏進行修補。

萬事開頭難,好處在於,有了本辦法,今後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補充、完善、修訂。

三是堅持可轉債的基本交易規則不變。

從辦法來看,可轉債T+0交易、不設漲跌幅(深市其實變相設定了漲跌幅)的核心交易規則沒有發生變化。可以預見,妖債Plus進化版將在今後的某一個時刻重出江湖。可轉債投資、投機將長期共存,攤大餅策略也必將大放異彩。

二、「三個要求」

一是在監管層面。要求交易所出臺具體管理規則。

我認為,滬深兩市交易所將根據本辦法,大概率在本月就會出臺相關細則。細則將涉及交易制度完善(主要是防範和抑制過度投機)、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內容。

二是在發行可轉債的公司層面。要求公司設立債券受託管理人制度、達到強贖條件強制披露是否強贖、以及對可轉債違約的後續處理機制需要明確。

尤其是第二點,目前達到強贖條件的可轉債多如牛毛,可不少上市公司對於轉債強贖還是不強贖的態度是——你猜,你使勁猜,我就是不告訴你。或者像泰三日轉債一樣,1個月前還說不贖身繼續浪,一個月後突然就說要從良。

三是在可轉債投資者層面。應符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對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我個人的理解並非是網上重新籤訂一個協議那麼簡單,而是設立合格可轉債投資者制度,可轉債的整個申購、交易、轉股的門檻將與對應的板塊對應。凡不符合標準、但目前已持有的創業板轉債,將採取只出不進的措施予以限制。

如果真是這樣,帶來的直接後果是:1.創業板、科創板可轉債打新人數將大幅下降;2.創業板、科創板可轉債交易人數將大幅下降(藉此抑制兩個板塊可能出現的可轉債炒作);3.可轉債的炒作重心可能向深市非創業板和滬市mini債轉移。

三、「一個妥協」

徵求意見稿的第二十四條全文刪除。原文如下:

第二十四條【對等原則】募集說明書約定的贖回和回售條款,應當體現權利和義務對等原則,贖回和回售的觸發條件、行使期間、行使次數、計息方法等應當平等,不得單方面擴大發行人的權利或者限制債券持有人的權利。

按照本條的原意,可轉債將必須設定設置回售條款,同時回售時間將提前至上市半年後,而非四年後;回售次數將不受限制。

這一條是可轉債投資人的理想國,也是徵求意見稿核心條款之一。但我個人認為第二十四條只是一個烏託邦,它的刪除是必然的,因為它必須向現實妥協。

假設:投資必過山海關公司發行了為期六年,規模是68億的岡本轉債。上市半年後,交易價格是80元。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回售,那麼價格依舊是80元,但一旦可以回售,那麼價格可能是98元。問題在於,岡本公司融資得到的錢全部用於生產橡膠製品的廠房、設備了。而公司0.59倍的市淨率也不支持轉股價格下修,一旦要回售可能導致工廠經營困難、員工裁員、當地稅收銳減、社會不穩定因素驟增。

所以權衡利弊,我傾向贊同第二十四條的刪除。

雖然不盡完美,但總的來說,《可轉債券管理辦法》在理想和現實之間跨出了重要一步,是可轉債歷史上一個重要的事件,對可轉債投資者來說影響深遠。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不作為投資建議。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

相關焦點

  • 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差距一直存在
    理想是我們前進道路中的一個動力,為了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將它分割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去實現。可是,現實中我們跟自己的理想之間的距離總是若即若離。當我們完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時,我們認為距離自己最終理想的實現越來越近。
  • 理想與現實之間怎麼縮小差距
    有哪些劣勢和不足? 我的個性是怎樣的? 什麼樣的工作讓我開心? 我的興趣和愛好是什麼?…… 在了解自己現狀後,設定切實的未來的發展目標,才可能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架起橋梁,通過不斷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是真實存在的
    深夜,我成功被上面這張與現實毫無違和感的圖片搞失眠了。在失眠之餘我居然還從中悟出一個道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這個差距還可以拿來供人搞笑。
  • 如何看待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有大理想,有的人有小理想,但不論是大理想還是小理想,都和現實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為你無法短期或者快速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這樣自然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所以當你要跟別人談理想的時候,你們一定是站在同級或者他比你低一級的基礎上,因為你和等級比你高的人沒法談理想,人家剛出生等級就比你高,你說這怎麼談呢?既然出生決定了人生的一半,那我們就不該談理想了嗎?也不是的,相反我們大多數人出生於平庸,卻都有不凡之志,我們反而更應該要樹立崇高理想,不斷進取,甚至是改天逆命。
  •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我們都應該這樣做
    隔離沒辦法上班,沒有經濟收入,只能在家呆著,稍微好點的可以在家辦公,遠程工作打卡出勤,對於有些沒有雲打卡上班的人,就只能在家等著復工的消息。朋友就是在這隔離期間發生的種種事件開始反思的,好了故事準備正式開始,下面就用女方小劉,男方小陳開始述說這次的故事吧!
  •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就在一念之間
    其實關於理想與現實的選擇,每個人都會遇到。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皎潔的月光,這就是毛姆筆下的關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故事——《月亮與六便士》。的確,雖然大部分人對於生活和幸福的標準類似,但是誰也沒有辦法給某一個人的生活,評分定標準,因為總有一些人對於幸福的定義是完全不同的。或許,就如同書中所說:其實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
  • 《大贏家》: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超出你的認知
    而一次次的意外和計劃之間產生的反差,更是推動故事情節一次次走向高潮!這種反差,就好比吳行長對嚴謹闡述對辦事流程的看法時,吳行長舉例說明自己婚前就有了女兒,而且女兒還十分優秀,這件事在流程上結婚生子的順序就顛倒了,但在吳行長看來結果卻並不受影響。但嚴謹的一句「萬一孩子不是您的」就讓現實披上一層不確定性。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意外,往往超出你的認知!
  • 分不清「理想與現實」,酒店管理怎麼可能好?
    在酒店經營管理過程中,很多酒店老闆或管理者,經常會出現分不清「理想與現實」的狀況。因此,總會習慣性地從個人喜好出發,以自己為標準衡量點,做出一些拍腦門的決策或管理行為。於是,整個酒店的管理,都是一直處於混亂無序的狀態中。
  • 當理想和現實發生衝突,怎麼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上期和大家分享了生涯的四個維度,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經找到自己的完美人生模型?我們常說,理想和現實總有差距,面對現實的衝突,理想該怎麼辦?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你將聽到:作為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面對現實和理想的衝突,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小時候都有過各種各樣的夢想,比如寫一部偉大的小說;讓自己的公司上市;和自己心愛的人環遊世界等等。
  • 《月亮與六便士》:現實與理想、理性與欲望之間的殊死搏鬥
    說起《月亮與六便士》,被人說得最多的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這是人在現實生活中最明顯的分裂,但其實隨著人類思想的深化,人與現實之間的衝突也愈加複雜,這在《月亮與六便士》這部作品就有很多的體現。信仰或者說理想受制於現實,誰想要是想輕易地從現實中全身而退應該是不可能的,思特裡克蘭德與他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十七年,在他離開之後,作者以「我」的身份質問他拋棄有著十七年感情的妻子和孩子是否有愧,他給出了一個嘲諷的姿態作為回應。
  • 生活很平庸,理想和現實生活你是怎麼處理的?
    應該是理想和現實。 理想是浪費很多東西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現實是,執著著,一定能成功。說有時間再去做,但什麼時候有時間,任何時候都有時間,但任何時候都沒去做。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才可以去實現夢想。但是,沒有現實,也可以追求。因為那是最無理,最廉價,追求著就感到幸福的事。
  • 鑑思| 理想與現實之間(1).理想的起源
    理想之所以為理想,應了其相當意義上的不可實踐性,或者說,囿於具體時代背景而展現出的一抹悲壯的浪漫色彩。
  • 2021年屬於能在理想和現實中自由穿梭的人
    2020年很容易迷失和迷茫如我們看到的官方對今年的評價是「百年巨變之年」,這個描述其實有著太多維度的含義,因為不論從全球、中國、社會、企業,從民生到科技、軍事,一個個的標誌性的事件符號來看,百年巨變的形容恰如其分。回歸到我們職場、工作、生活這個微觀可以感受的層面來說亦是如此。2020年確確實實的是一個危機、機會並存的一年。
  • 《美國政治:激蕩於理想與現實之間》:解讀當代美國政治與社會
    在這些時期可以看到普遍社會動員和大眾熱情參與,看到激烈的爭論與衝突,看到政治制度被震撼和重組。在習慣漸變改進的美國,這些特殊時期尤其引人注目,不容忽視。亨廷頓認為,造成信條激情時期的是美國政治理想與美國政治現實之間的鴻溝。而鴻溝的凸顯並不是由於美國人過於務實,而是因為美國人過於理想。普遍公認的是,與歐洲相比,美國的政治哲學並不成熟,政治理論的思辨深度和體系化程度經常受到批評。
  • 理想和現實有多遠?
    小時候我們總是把理想掛在嘴上,動不動就說等我長大了就怎樣怎樣,或者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幹什麼,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長大後我們變得沉默了,絕口不提小時候的理想,而是想著如何多掙錢,買房買車娶妻生子敬父母養孩子。在現實面前,理想就像一根漂亮的羽毛,美則美矣,卻握在手裡沒重量,放飛天空難飛翔。
  • 深度解讀中超擴軍: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綜合來看,擴軍是大趨勢,但現實比較殘酷,即便最樂觀的估計,足協也需要在2021賽季繼續觀察職業聯賽的生存和發展情況,如果2021賽季初沒有或極少球隊退出,也就是說,俱樂部相對穩定了,中乙球隊(職業俱樂部,下同)能夠實現穩定增長,那麼足協可以在2022賽季設置中甲擴軍條款,實現2023賽季20支球隊的規模,然後,2023賽季設置中超擴軍條款,實現2024賽季18
  • 《平凡的世界》孫少安與孫少平的現實和理想的追逐
    這是孫少安第三次在現實中衝擊下,衝破桎梏,為理想而奮鬥。孫少安既不是黨員,又不是幹部,僅僅是一個農民,在村幹部會議上,沒有任何發言權,可他愣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帶著自己的隊員,與以田福黨為代表的反對生產責任制領導鬥爭,並且最終鬥爭勝利。
  • 理想與現實的誘惑
    現在這個年紀還在討論理想,是不是有些貽笑大方? 你已經在現實面前瑟瑟發抖,已經將理想化在了那燈紅酒綠之中。哪裡還有資格討論理想。 神話可以說是人類的理想之一。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筋鬥雲十萬八千裡。這樣的理想今人不也依舊討論的津津有味,不亦樂乎麼。
  • 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有一個讓你難以企及的距離
    回顧這個過程,頗有感觸,真為很多人嘆息,也看到了用的功夫和下的心思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收穫,有的人不得不再次鎩羽而歸,有的人卻成為幸運兒……憂樂人生,幾家歡喜幾家愁,其實都是想成為那個幸運兒。 感同身受: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想當年,其實一樣激烈,本人也是一路過關斬將,要一次性評審成功,我想絕對實力和壓倒優勢,加上良好人脈,依然是嬴者的最基本要素。
  • 再論理想和現實
    日前,筆者發布的文章《理想和現實,中間差了一個實幹》,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並點讚,就差」喜歡「了,你懂的。這兩天,筆者回想,認為還沒有說到肉裡,即如何實幹。某團隊,情緒激昂的描述著將要幹的大事:招上百個要付費的合伙人,拉某個」雙一流「大學的培訓課程做產品和背書,用社群營銷來獲客,打造播放過億的短視頻,網紅直播推廣,等等。那描述真是一套一套,一說這個沒問題,一說那個很容易,都是以前操作過的,多成功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