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人才聽得懂!衛河邊姥姥家的地鍋粥是最美的人間味道!

2021-01-10 假裝文藝老青年兒

姥姥家的地鍋粥(散文)

□楊孟成

小時候,我最高興去姥姥家,我娘總沒趣我,姥姥家啥好?鉤你魂兒似的。我童聲稚氣說,姥姥家的地鍋,熬得小米粥,好吃!

我家住汲縣縣城,姥姥家在曲裡村鄉下,衛河流經全縣,那時衛河通航,汲縣、新鄉之間通航。一條大木船帶帆布蓬,船艙裡面可坐人、站人。前後甲板上的人都站著,欣賞沿河兩岸的風景。記得票價,到新鄉5毛,到姥姥家3毛,和火車票差不多。木船被一艘狀似現在電動三輪的機器船拉著,開船的駕駛員一個人在前面,「突突」地開。

早早吃過飯,娘帶我在衛河大橋下的碼頭上船,船溯水而行,走得比步行不快多少,姥姥家離縣城二、三十裡,臨河而居,到曲裡村她家時,就晌午了。站在船頭,遠遠地望見,炊煙正從姥姥家灶屋的煙囪,嫋嫋升起。

從姥姥家返回縣城,我娘就捨不得花錢坐船了。她拉著我,娘倆「地奔」,啥時到家啥時算。我娘愛說,串親戚得照時,必須坐船,回家沒有早晚。

姥姥家的灶屋,在堂屋和廂房之間的天井裡,地鍋在灶屋一角。外形是個近似正方形的臺子,磚和黃泥混砌而成。方臺中間的灶膛,上下鐵篦相隔,上面燒柴火,有煙道通牆外,與外面的煙囪相連;下面用來掏爐灰,有風口與一側的風箱相通。大鐵鍋像打仗電影裡的行軍鍋,坐在灶臺上。我看姥姥唰鍋先舀裡幾瓢水,唰完再剮幹,抹布一擦。

我最高興的事,就是姥姥做飯我燒鍋。一把把的麥秸、幹樹枝拋入灶膛,火苗紅中帶藍像快樂活潑的小精靈跳躍,我另只手拉動風箱指揮,啪嚓啪嚓,讓它跳快就快,跳慢就慢,隨心所欲,太愜意了。

地鍋上方的牆上,貼著張煙燻火燎的畫,上面並排坐著慈眉善目皇帝、皇后模樣的人。我喜歡大門上持大刀的武將,就問姥姥,你們咋不貼個武將?威風凜凜。姥姥說,那是灶王爺灶王奶,玉皇大帝派下凡,掌管天下灶火的。誰家吃好吃賴他們都看著,年年臘月二十三上天報告,啥事都瞞不住老天爺。灶王爺管人間煙火,比武將厲害。

姥姥家的灶屋裡,砌得也有煤灶,其實姥姥家並不想用地鍋燒柴煮飯,想用煤灶。但農村戶口不發煤票,想用煤灶買不來煤,只得燒地鍋。

我家在縣城,居民有煤票,我娘省著燒,半年省出一架子車後,就讓我舅來拉一次。我家門外是個陡坡,舅拉煤回去,我都會幫他推上坡。有一回,架子車趔趄一下,灑下一些煤,車上沒掃帚,舅像捧灑落地上的麵粉一樣,一捧捧把煤捧到車裡。

長大後,我來了鄭州,時光荏苒,白駒過隙。時代在發展,生活水平在提高。現在,我家廚房,除了智能型燃氣灶之外,微波爐、智能電飯煲、豆漿機……一應俱全。人吶,幾乎飯來張口了。

可是,人老懷鄉,人老懷舊,近年來,夢裡總夢見姥姥家的地鍋和那「撲嚓撲嚓」,有節奏拉動的風箱聲。濃鬱的小米芬香,伴著騰騰熱氣,撲向面頰,金燦燦的一大黑碗小米粥,端在手裡,正待朵頤,卻是美夢一場,空流一口涎水。

去年,衛輝老家的弟弟打電話說,縣城裡居民,家家戶戶通天然氣啦!和鄭州你家的一樣,做飯真方便。電話裡,弟弟得意洋洋。我想給他講用氣的安全常識,他竟自信的口氣說,知道——,截住了我的絮叨。大概那陣兒他正高興得忘乎所以。我想,等他高興勁過過再交代吧。我另有所思地問,衛輝鄉下咋做飯呀?弟弟說,現在有的村通了氣,不用罐子了。很快全衛輝,村村都通天然氣!這是環保的要求,也是政府建設新農村的規劃。

姥姥、舅舅都已過世,表弟表妹家雖仍在曲裡鄉下,可是以後我再也休想見到地鍋了,想吃地鍋粥,絕對是奢望。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秋高氣爽,兒子開車拉我到伏牛山老界嶺旅遊,車過景區牌坊,青山逶迤,峰巒疊嶂,雲霧繚繞,山腳一條小溪潺潺奔流,溪水清澈,溪水畔邊一家家農家樂客棧比鄰而居,我坐在車裡,欣賞車外一個個閃過的店名,都富有詩情畫意:如世外桃源、溪岸人家、曲徑幽處……

突然一塊招牌掠過眼帘,我喊,停,停車!我對兒子說,咱們住這家吧。兒子說,這兒都是野戶,前面有正規的酒店。我執意下車,兒子拗不過我。選擇這家,因為我看到,門口的牌子寫著兩行大字:「地鍋做飯, 農家風味」。院裡灶房旁邊果然碼放著整齊的劈柴,灶房裡有地鍋,不過是鼓風機煽火,液化氣炒菜。

從山上遊覽回來,我掛念的就是晚飯,地鍋熬粥的滋味。誰知迫不及待吃到嘴裡咀嚼品味,感覺和我用電飯鍋熬出的粥,味道相差無幾,記憶中,姥姥家地鍋粥的滋味,怎麼也搜索不到。

朝花夕拾,魯迅先生在《社戲》文章末尾寫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看戲歸途,夜間小夥伴們,在船艙裡用柴禾燒煮的羅漢豆)。我琢磨,舌尖上的美味微妙得很,不僅取決食材、灶具、烹飪方法,其實,感情、心情、環境、時間、年齡等因素更關鍵,時過境遷就沒那味了。

在已跨入智能灶炊的時代,原汁原味的地鍋不會見到了,即使仿古的,也只能在博物館或遊覽區領略了。衛輝姥姥家地鍋粥的味道,恐怕再也吃不出來了,痴情懷舊的我,到鄉情鄉愁鄉土文學裡尋覓吧。

來源:衛輝慢生活

相關焦點

  • 新鄉老城懷古 大戶人家長古樹 走橋不見橋
    民國初年新鄉富商傅幼田的父輩曾任清末的鹽政使,從事鹽業生意,在天津、新鄉均有家業,這座宅院就是傅幼田的家宅。傅家大院坐南朝北,面向北關街與衛河隨坡而建,原有三進院落,磚木結構的房屋有上百間。院內堂屋建在高處,屋後有一棵樹齡600多年國槐,比城裡十字的大槐樹要大上好幾倍。
  • 新鄉人難以割捨的記憶!消失的廠街、舊景,歷歷在目,不曾離開!
    平原公司向西可到鐵路邊的麵粉廠,廠前有座大石橋,可到對岸的建國路,建國路過去有座老火車站因平原路西邊建了新火車站,這個車站停用了。建國路北頭有家航運鍋爐廠,過去是座航運碼頭。航運碼頭南邊有東文化裡,西文化裡,再往東有新榮街都歸自由路辦事處管。濱河路上還有座濱河路小學(現回民小學),因附近回民較多,還修有座清真寺。
  • 《倩女幽魂:人間情》大結局:18年後,姥姥重生,燕赤霞殺了小倩
    不知道那個時候,我是否能和她有一段插肩而過的緣分,希望那個時候的人間世道啊,不再如此涼薄。」而燕赤霞對於寧採臣的想法不屑一顧:「這個世道,考什麼功名啊,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不如留下來陪我捉妖,反而自在。」可寧採臣背起書簍轉身離去,邊走邊說:「這妖是捉不完的,我要考取功名,做一個好官,讓這世上,再無冤死之人。
  • 新鄉人氣火爆的宵夜聖地,總有一個是你心中的「頂級扛把子」!
    夏天本來就是擼串吃宵夜的最佳季節新鄉這幾家宵夜聖地總有一家的美味,能讓你鍾意吃貨們,快來呀~如果你自詡吃貨,並且常年「遊蕩」在遍地美食的西大街,那麼冷麵俠烤冷麵一定不會陌生,甚至也曾在長長隊伍中排過、等過。
  • 【萊州風物】姥姥的青鱗魚
    聽到鄰居的吆喝聲,姥姥就找個小盆或辮子簍出來,塞給我幾角錢,讓我到供銷社買魚。青鱗魚是村裡用新買的拖拉機,從五十裡開外的西北海上拉回來的,腿還沒邁進供銷社的大門,一股海腥味撲鼻而來,這對我們這些平時聞慣了黃土味道的人來說,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誘惑。姥姥身材瘦弱,小腳,但幹活很麻利。
  • 萊州記憶,姥姥的青鱗魚...
    聽到鄰居的吆喝聲,姥姥就找個小盆或辮子簍出來,塞給我幾角錢,讓我到供銷社買魚。青鱗魚是村裡用新買的拖拉機,從五十裡開外的西北海上拉回來的,腿還沒邁進供銷社的大門,一股海腥味撲鼻而來,這對我們這些平時聞慣了黃土味道的人來說,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誘惑。姥姥身材瘦弱,小腳,但幹活很麻利。
  • 天下最美女中音降央卓瑪唱醉了草原,聽醉了人間
    就像她的藏家名字一樣,美麗動人、淳樸祥和。是雪山草原的恩賜讓她的歌聲如此的醇厚深沉,也是藍天白雲的眷顧讓她的嗓音如此的曼妙悠遠,她宛如駕上了高原雄鷹的翅膀飛過了一座座遠古的山,穿越了一條條寧靜的河,用她天籟的歌聲朗潤了一草一木、一水一花,那天然的優美與靈動在她的祝福與祈禱聲中久久的播撒。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 新鄉自古幾多城5:鄘城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突然發現新鄉有個別稱,叫做鄘南。一頭霧水啊,突然有那麼一種好沒有文化的感覺。仔細一學習,原來就是有那麼一張窗戶紙,就沒有戳破過。這個故事還得從《封神演義》,呸,不對,是從武王伐紂說起。
  • 新鄉這6家特色烤肉推薦,吱吱冒油,嫋嫋升煙!
    點擊題目下方新鄉生活圈,關注新鄉第一自媒體品牌轉眼夏天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了,這個夏天小夥伴們都吃了什麼好吃的?個人覺得料碗的味道也非常好,很喜歡粘料的辣椒粉,挺辣的,好像還有芝麻粒,粘起來吃很香。地址:金穗大道與新二街交叉口寶龍城市廣場二樓(最東頭)人均:50元
  • 這裡是河南新鄉勞動街:六十年的影子 二十裡的風姿!你來過嗎?
    而中原路與勞動橋之間的一段,不僅是勞動街最先開始修建的一段,更是無數新鄉人商業夢想的啟蒙地。新風尚最先從這裡走進平凡百姓家,舊物件也在這裡多次輾轉易主。雖然勞動路早已易名勞動街,但從勞動橋往北至中原路的這段夜市,仍然被大家習慣的稱為勞動路夜市。
  • 《紅樓夢》之兩大情商高手:亦莊亦諧的賈母和妙趣橫生的劉姥姥
    從賈母重用王熙鳳這樣的手下管家我們也可以看出,賈母喜歡人才欣賞人才更懂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道理。從她對待劉姥姥的態度,我們更可以看出賈母的內心世界,是一個非常豁達智慧且善良公道的人。她在富貴的環境裡生過了一輩子,難得不忘初心,沒有嫌貧愛富也沒有虛榮浮誇,而是能從人性的角度看問題和看人。
  • 姥姥家春餅店,家的味道.
    姥姥家春餅店春餅,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春餅的由來及寓意卻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模糊了。
  • 萊州廣播傾情推出「印象萊州」:姥姥的青鱗魚
    聽到鄰居的吆喝聲,姥姥就找個小盆或辮子簍出來,塞給我幾角錢,讓我到供銷社買魚。青鱗魚是用村裡新買的拖拉機,從五十裡開外的西北海上拉回來的,腿還沒邁進供銷社的大門,一股海腥味撲鼻而來,這對我們這些平時聞慣了黃土味道的人來說,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誘惑。姥姥身材瘦弱,小腳,但幹活很麻利。
  •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人間煙火」從一碗鍋邊開始 2020-08-25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南省新鄉監獄警察茹長潞家庭榮獲2020年河南省第三季度「最美...
    本報訊(河南法制報記者董景婭通訊員楊建輝)近日,省婦聯公布了2020年河南省第三季度「最美家庭」榜單,省新鄉監獄警察茹長潞家庭榜上有名。 茹長潞,現任省新鄉監獄辦公室一級警長。政治堅定、作風過硬的他,是當地有名的「包青天」。
  • 我校與新鄉高新區管委會籤署合作協議
    長期以來,新鄉醫學院與新鄉市結成了密不可分、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各方面、多領域開展了深入務實、卓有成效的合作。隨著「健康中國」「健康中原」戰略的實施和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推進,校地聯繫更加緊密,校地合作更加深入。新鄉高新區作為國家級高新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新鄉核心區和省優秀產業聚集區,坐擁多家國家級孵化器創業中心、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研發平臺,產業基礎良好,發展勢頭強勁。
  • #新鄉美食獵人#一吃三年
    提到生煎,新鄉老步行街的上海生煎味道也很鮮美。咖啡之翼:如果想約西餐,寶龍有牛排店和咖啡之翼。我個人是不怎麼喜歡那種全國連鎖牛排店的,做牛排還是很講究火候的,要八分熟的牛排總有不少店不是煎老了就是還滴著血。咖啡之翼的西式簡餐做得還行,麵包誘惑味道很可愛,提醒小盆友們的是千萬不要點他們家的中餐!
  • (青創客)「最美廊橋」邊的90後茶館老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家」
    而這其中的代表,就是被譽為「世界最美廊橋」的北澗橋。在北澗橋邊,過往的遊客喜歡坐在橋頭的「廊橋茶館」內,點上一壺地道的「廊橋紅」。400餘年的廊橋、100歲的老屋,以及90後茶館主人,成為了北澗橋畔的新風景之一。
  • 河南又新添一所女子大學,落戶新鄉,投資3.6億,培養女性人才
    #河南#又新添一所「特色大學」,投資3.6億,佔地面積370畝,這次沒有選擇在鄭州建校,而是選擇落戶新鄉這所新大學的校名為河南女子職業學院,用來培養女性人才。河南女子職業學院是一所公辦專科層次普通高校,是「中國女子高等院校聯盟」成員單位,目前已擁有黃河南岸校區和黃河北岸校區兩個校區,設置有學前教育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管理學院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