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12月22日電 (記者 龍敏)「十三五」時期,閩臺各領域融合不斷深化,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政策有效落實。擁有近臺優勢的福建「十四五」時期將如何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備受各界關注。
福建省委臺港澳辦主任王玲22日表示,「十四五」時期,福建將持續完善保障臺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用心用情當好臺胞臺企在閩生活、投資興業的「服務員」,創新發展的「護航員」,開拓市場的「推銷員」,讓臺胞充分感受到「家的溫暖」。
當天上午,中共福建省委在福州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中共福建省委關於制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起草情況。該《建議》明確,貫徹落實黨中央對臺大政方針,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深化閩臺各領域融合,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祖國統一發揮更大作用。
目前,大陸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福建省委新聞發言人、省委常委、秘書長鄭新聰指出,福建沿海近臺,區位特殊,是改革開放先行省份,完全有基礎、有條件在促進全國形成新發展格局上探索有效路徑、發揮更大作用。王玲則指出,福建將構架參與通道,支持臺胞臺企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
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但臺商臺企目前在福建省生產經營總體穩定,不少臺企增資擴產,一些臺企逆勢上揚、業績喜人。統計顯示,今年1-11月,福建實際使用臺資(不含第三地)同比增長11%;4家在閩臺企在A股上市。
王玲說,福建將推廣舉辦「臺資企業拓內銷」推介活動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支持臺企整合資源、拓展渠道、塑造品牌,參與政府採購、國企產銷對接、民企融合共享,以及5G、數字經濟、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基建和生物技術、醫療衛生、綠色能源等福建省產業發展重點領域。
同時,福建將深化閩臺優勢產業融合,引導和支持臺企參與強鏈補鏈,以商引商、以臺引臺,共同構建閩臺數字產業鏈、文化產業鏈、生態產業鏈等,著力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幫助臺胞臺企抓住新機遇、融入新格局、分享新紅利。
攜手創新驅動發展將成為閩臺融合發展的新熱點。王玲透露,福建將構築創新平臺,發揮臺商臺企在科技協同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加快建設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兩岸石化產業合作基地和閩臺精密機械製造產業園區,提升各類涉臺園區管理水平和產業集聚功能。新設一批閩臺科技合作基地,推動與臺灣高科技企業共建聯合科研創新平臺。鼓勵臺資企業創新發展,進一步提升能級、強化輻射。
福建將構建一流環境,繼續推進臺胞臺企同等待遇落實與創新。王玲介紹,持續推進「惠臺66條」「融合發展42條」「助力臺企發展28條」等惠臺政策落深落細;同時,進一步精準實施同等待遇、同等便利的內容、事項、環節,促進在閩臺胞臺企社會服務保障水平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同步提高。
在吸引臺灣青年來閩就業創業方面,福建將為臺青來閩實習就業創業,匹配新舞臺、拓展新空間。王玲說,以鄉建鄉創為媒,讓臺灣青年在鄉村振興廣闊天地中大有可為;以工業設計為媒,讓臺灣青年在福建省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大有作為;以延伸服務為媒,讓臺灣青年在加快新一輪創新創業創造中大有作為。
「我們將繼續創造條件,讓閩臺青年用各自不同的奮鬥歷程,攜手為兩岸融合發展添上炫麗的亮色。」王玲表示,將通過為臺青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大臺青社會保障支持力度,吸引臺灣師生、技工來閩等,幫助臺青積極融入新一輪創新創業創造,共享祖國大陸發展進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