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蘞薏仁湯《千金方》

2021-02-12 鄧文斌診所

一、原文主治:治風,拘攣不可屈伸方。

二、組成

       白蘞、薏仁、芍藥、桂心、牛膝、酸棗仁、乾薑各一升,附子三枚。                

三、用法:上九味㕮咀,以醇酒二鬥漬一宿,微火煮三沸,服一升,日三次。

四、方解

     ①桂枝、芍藥、附子:桂枝湯去草、姜、棗再加附子,太少合併證。 

     ②牛膝補肝腎並引藥下行。

     ③乾薑散太陰之溼、顧護太陰,去太陰寒溼。

     ④薏仁、白蘞針對因溼邪圍困而腫脹的筋絡,拘攣不能屈伸;溼去則屈伸自如。               

     ⑤白蘞,《別錄》:味苦、平,微寒。主癰腫疽瘡,散結氣,止痛除熱,目中赤,小兒驚癇,溫瘧,女子陰中腫痛。

     ⑥薏仁,《本經》:味苦,微寒。主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溼痺,下氣。

     ⑦ 酸棗仁,《本經》: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疼,溼痺。                    

      最妙在於酸棗仁治療溼痺,還可以補肝膽,肝主筋脈,肝強經脈活動自如;並且酸棗仁可以安神除煩,可以治療筋脈拘攣引起的煩痛與精神不安。

     ⑧醇酒行藥勢,發散藥力。

五、病機辨證

       太陽太陰少陰痺證或是痺證引起的拘攣抽筋證。

六、運用要點:怕風,怕冷,出汗,四肢厥冷,脈沉,四肢抽筋,不渴屈伸。

七、臨床運用

      1、本方治療太陽表虛伴太陰寒溼引起的四肢拘攣證,如愛出汗、怕風、腿腳拘攣、抽筋、疼痛、煩躁不安、舌質白、舌苔白、腳厥冷、脈沉細等證候。

      2、太陽表虛(桂枝湯)加少陰寒溼證(四逆湯去草),如果是單純的太陽表虛加太陰寒溼拘攣證,可以去乾薑和附子。  

八、方歌 

       白蘞薏仁不屈伸,桂枝芍藥酸棗仁。

       牛膝姜附醇酒靈,太陽太陰拘攣證。

九、醫案

      2017年8月26日。張某,女,74歲,朔州市人,下肢拘攣五六年,先後服用鈣片、中藥等三四年不見好轉,症見:汗出,怕冷,怕風,口乾,不想喝水或喜喝熱水,下肢發涼,腿拘攣以早晨起床時加重,活動後好轉,遇冷加重,失眠,舌質淡,舌苔白稍黃,脈沉弦。

      辨證:太陽太陰少陰證。

      處方:白斂薏苡湯加減。

      白蘞15g,薏苡仁30g,桂枝30g,白芍30g,酸棗仁15g,甘草20g,牛膝15g,乾薑10g,附片15g,木瓜15g。3劑。

      二診:藥後下肢拘攣好轉,腿涼減輕,為鞏固療效,上方繼服3劑而愈(作者:廣義經方班學員張志偉)。

                                                         選自鄧文斌《補遺經方方證》

通知:

廣義經方鄧文斌老師的《經方方證躬耕錄》即將出版,4月底正式上市,現在火熱預定中,目前已有多位老師預定,需要預定的老師請提前預定,提前預定享受優惠價,書上市以後一定比預定的貴。定書不包含郵費。謝謝 !預定的老師可以聯繫:張志偉 13485308968,鄧文斌13508125931,微信同號

相關焦點

  • 白蘞的功效與作用
    水火燙傷,手足皸裂本品苦寒,既能清解火熱毒邪,又具斂瘡生肌止痛之功,故常用治水火燙傷,可單用本品研末外敷(《備急方》);亦可與地榆等份為末外用。若與白及、大黃、冰片配伍,還可用於手足皸裂。【性味】苦;辛;性微寒。《本經》:味苦,平。《別錄》:甘,微寒,無毒。《藥性論》:味苦,平,有毒。
  • 藥材:白蘞
    【中藥名】白蘞bailian【別名】山葡萄秧、野番薯、鵝搶蛋、見腫消。【英文名】AmpelopsisRadix。【來源】葡萄科植物白蘞Ampelopsisjaponica(Thunb.)Makino.的塊根。【植物形態】木質藤本。
  • 清熱解毒藥——白蘞
    此外,水火燙傷,亦可用白蘞末外敷。用法用量內服,5~10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成極細粉敷患處。來源本品為葡萄科植物白蘞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乾燥塊根。春、秋二季釆挖,除去泥沙和細根,切成縱瓣或斜片,曬乾。生於山地、荒坡及灌木林中,也有栽培。
  • 中藥知識必學:白蘞
    白蘞:治瘡皰,美白肌膚。在中藥裡,很多帶白字的中藥具有美白肌膚的功效,上面我為大家羅列的部分帶白字的中藥。這一期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白蘞。 白蘞,今江淮州郡及荊、襄、懷、孟、商、齊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莖,葉如小桑,五月開花,七月結實,根如雞鴨卵,三、五枚同窠,皮赤黑,肉白。二月、八月採根,破片曝幹。 本品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乾燥塊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及細根,切成縱兩瓣、四瓣或斜片,曬乾。
  • 中華本草:白蘞
    白蘞白蘞Bái Liǎn
  •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蘞
    《白蘞》白蘞(學名:Ampelopsis japonica (Thunb.) Makino)是葡萄科蛇葡萄屬植物,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稜紋,無毛。卷鬚不分枝或卷鬚頂端有短的分叉,相隔3節以上間斷與葉對生。葉為掌狀3-5小葉,小葉片羽狀深裂或小葉邊緣有深鋸齒而不分裂。
  •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蘞!
    葡萄科植物白蘞的塊根。木質藤本。塊根矩圓形,數個聚生,外皮紅棕色,內面白色或淺紅棕色。莖多分枝,帶淡紫色,散生點狀皮孔,卷鬚與葉對生。①治燙火灼爛:白蘞末敷之。(《備急方》)②治諸物哽咽:白蘞、白芷等分。為末,水服6克。(《聖惠方》)③治溼熱白帶:白蘞、蒼朮各6克。研細末,每服3克,每日2次,白糖水送下。(《全國中草藥彙編》)④治腹股溝疝:白蘞30克,水煎加白糖衝服。(《青島中草藥手冊》)⑤治瘡口不斂:白蘞、白及、絡石藤各15克,取幹者。為細末,幹撒瘡上。
  • 【每天學藥】斂瘡生肌散紅腫,要想臉白用——白蘞
    現在人們常用五白粉(白芷、白朮、白茯苓、白芨、白蘞各等分)、七白粉(白朮、白芷、白芨、白蘞、白茯苓、白芍、珍珠粉各等分)做面膜,七種成分叫做七白子, 具有美白功效。【相關論述】1.《本草衍義》:「白蘞、白芨古今服餌方少有用者,多見於斂瘡方中,二物多相需而行。」2.
  • 斂瘡生肌散紅腫,要想臉白用白蘞
    其實有很多中藥具有美白的功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美白之功的白蘞。很久以前,有個縣太爺,其女美若天仙,可是她從小到大都特別怕貓,一天,一家人正在喝茶,一隻野貓突然衝進來,嚇得她驚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剛燒開沏上的熱茶,把一邊臉燙傷了,又紅又腫又痛。縣太爺心急如焚的叫人去請大夫。大夫說用一種叫貓兒卵的中藥就可以治療。一聽到有「貓」字,小姐驚恐得拒絕使用這種藥。
  • 《千金要方》求子
    《千金要方》卷二 婦人方上○求子第一(論六首 方一十五首 灸法六首 轉女為男法三首) 論曰:夫婦人之別有方者,以其胎妊生產崩傷之異故也。
  • 冬瓜皮薏仁湯的功效
  • 《千金方》的處方神妙不可思議
    《千金方》的處方特色:秉漢唐風韻,方子剛直,方正,雄渾,浩浩蕩蕩,氣勢磅礴,處處體現對整體氣團的理解把握。
  • 《千金方》的妙手回春之術!
    《千金方》的處方特色:秉漢唐風韻,方子剛直,方正,雄渾,浩浩蕩蕩,氣勢磅礴,處處體現對整體氣團的理解把握。《千金方》的處方原則:多層次,立體開方,陰陽搭配,攻補調。小方,單位藥,神妙不可思議。又方,治小兒腹大短氣,熱有進退,食不安,谷為不化方。大黃、黃芩、甘草、麥門冬、芒硝(各半兩),石膏(一兩),桂心(八銖)。方義:大黃、芒硝通腑;大黃燥,芒硝潤;大黃苦,芒硝鹹;陰陽搭配,聚而結實,大黃芒硝下之。石膏清熱;氣彌散開為熱,石膏清之。甘草、大棗補之;桂心反佐;使方不過寒,周全中正。
  • 萬物可入藥,服下這味千金方
    就像黃專為她寫的序中說:「燕紫的藝術總是傾向於營造某種靜穆狀態,雖然它們中間包含著多重矛盾不安的種子,如荒誕的物象和空靈的山水、痛楚的記憶和超度的冥想、肉體的欲望和精神的僭越,但所有的矛盾都恰如其分地統一在了一種遊絲般不可捉摸的線條和色團中
  • 薏仁湯和綠豆水---改善皮膚病
    在平時的飲食中應忌口:牛肉、牛奶、雞蛋。有的患者還應海鮮;煎炸食物,加工類食物,如肉鬆、香腸、火腿、泡麵等都應該少吃。       薏仁湯是治療皮炎的食療方,薏仁有利溼排毒的功效,熱薏仁湯天天吃也沒問題。可以幫助身體排除過敏原。
  • 白蘞的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斂瘡生肌.
    白蘞白蘞,中藥名。
  • 《備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不用桔梗、甘草)治全不產及斷緒,服前樸硝湯後,著坐導藥方∶皂莢炙 山茱萸(《千金翼》作苦瓠) 當歸(各一兩) 細辛 五味子 乾薑(各二兩) 大黃上十味為末,以絹袋盛,大如指,長三寸,盛藥令滿,納婦人陰中。坐臥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時去之,更安新者。一日一度,必下青黃冷汁,汁盡即止,可幸御,自有子。若未見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
  • 《千金方》中最實用的養顏瘦身經,吃喝玩樂全有!
    早在千年前,《千金方》中就有記載:「凡婦人慾求美色,肥白罕比,年至七十與少不殊者」。古代女人也愛美也想保持年輕漂亮,只是她們追求豐滿美,我們現在追求骨感美罷了。唐代醫家、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載了很多女性養生、養顏的方法,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些適合現代人,又實用的養顏經吧。
  • 熱門閱讀:《備急千金要方》 求子第一
    《備急千金要方》 > 卷二 婦人方上求子第一(論六首 方一十五首 灸法六首 轉女為男法三首)論曰∶夫婦人之別有方者,以其胎妊生產崩傷之異故也。是以婦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難療。(《千金翼》不用 桔梗、 甘草)治全不產及斷緒,服前樸硝湯後,著坐導藥方∶皂莢炙 山茱萸(《千金翼》作苦瓠) 當歸(各一兩) 細辛 五味子 乾薑(各二兩) 大黃上十味為末,以絹袋盛,大如指,長三寸,盛藥令滿,納婦人陰中。坐臥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時去之,更安新者。一日一度,必下青黃冷汁,汁盡即止,可幸御,自有子。
  • 《備急千金要方》中醫世家 ,求子第一方_
    (《千金翼》不用桔梗、甘草)治全不產及斷緒,服前樸硝湯後,著坐導藥方∶皂莢炙 山茱萸(《千金翼》作苦瓠) 當歸(各一兩) 細辛 五味子 乾薑(各二兩) 大黃上十味為末,以絹袋盛,大如指,長三寸,盛藥令滿,納婦人陰中。坐臥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時去之,更安新者。一日一度,必下青黃冷汁,汁盡即止,可幸御,自有子。若未見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